【南方】一個維吾爾家族的故事(高麗娟)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3/07/15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 一個維吾爾家族的故事(高麗娟) 那天午後,當我回憶著二十年前,黎巴嫩戰爭初起,學運世代正蓄勢 待發之際,二十瑯噹歲的我背起行囊,揮別台灣民主運動的種種恩怨 糾葛,帶著決裂的悲情飛往比三毛的大漠還遙遠的小亞細亞時的心境, 試著培養一種出埃及的悲情,去採訪五十多年前從新疆翻越帕米爾高 原,輾轉流離到土耳其的一名維吾爾女子時,我以為將會面對一個對 人生充滿憤懣與遺憾的老婦人,構想著一篇紀錄逃難艱辛、感人肺腑、 激昂控訴的報導。 =========================【編輯室手記】========================= 小說家張大春曾以「逃」作為主題寫了部長篇小說《城邦暴力團》, 自己的父執輩也曾隨著國民政府「逃」到這小小島國上。歷史的無情 搬弄著太多人脆弱的生命及對運勢的期待,歷史的無情也讓許多人由 原本天真的浪漫漸漸學會了欺瞞與無賴,只為了一個小小的「生存」 的理由。地處北疆,原本以為和中國的關係只是依附在薄弱的歷史淵 源裏,後來才發覺為了國族的理由竟早就身陷為政治服務的深淖中, 朦朧的主體性總是越來越模糊,伴隨著的往往是強權的鎮壓與無理的 主張。除了文化,除了對自我傳統的認同,還能在權力交相競奪的細 縫中多要求些什麼?從維吾爾族零落的身世中,我們又看見了什麼? (徐江屏)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 南方免費撥接電話號碼: 全台灣(苗栗、台東、金門除外):4066-1234 苗栗地區:4266-1234 台東、金門地區:4666-1234 撥接帳號:esouth 撥接密碼:esouth 初學者學習網頁: http://www.esouth.org/dialup/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文/陳豐偉) http://www.esouth.org/sccid/s/20030123.htm ========================【最新捐款公告】======================== ◎ 感謝 Ming 捐款 1000 元。 (7/10) ◎ 感謝吳易澄捐款 1000 元。 (7/13) ◎ 感謝陳建中捐款 1000 元。 (7/14) ◎ 感謝陳毅峰捐款 1000 元。 (7/14) ◎ 感謝陳鋕銘捐款 1000 元。 (7/14) ========================【人文活動訊息】======================== (南投)埔里鎮反瀝青廠連署活動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3752 (台南)城市之光工作營 (7/26~8/3)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3743 ==========================【人文通訊】========================== ◎ 2003 高醫學生旗津工作隊暨服務課程研發活動 (高雄醫學大學服務課程研發團隊) 這些日子,我們一直在思索,學生能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社區工作? 能以什麼樣有組織的方式在社區工作中學習,並且同時提供一些工作 潛能?我們在一連串地探索歷程中,在一群高醫師生的努力下,高醫 下學期即將試辦「社會服務課程」。 其中一個組別是前往旗津地區,參與旗津醫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工作。 為了探索同學們在旗津工作的可能方向,並且尋求下學期試辦時的課 程規劃,我們特別在 7/26~8/3 舉辦了 2003 的「旗津工作隊」, 邀請大家一同到旗津走走,一起認識旗津,探索旗津,也一同討論社 會服務課程的規劃實務。以下為報名的簡章,歡迎各位轉寄,邀請更 多的朋友一同來。 時間:2003 年 7 月 26 日 (六) 至 8 月 3 日 (日) 地點:高雄市旗津區、高雄市立旗津醫院、高雄醫學大學 (請於 7/20 前以 E-mail 報名,並於寄發報名之後,以電話確認) ※ 簡章全文請見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30715-1.htm ◎ 2003 笠山文學營 ◎ 望春風 台灣歌謠研習營‧第三屆 ◎ 徵求義工!搶救福隆沙灘 ◎ 沙鹿電影藝術館 ─ 社區電影院 隆重上映 ◎ 第二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飲食文化與農村記錄 ◎ 第二屆 PDC 大專動保營 ◎ 絕食!奮鬥!救動物! ◎《資本論》研究專題系列講座 (一):論「生產性勞動」 ※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20030630-0711.htm 閱讀詳細資料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不代表「南方」立場。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 絡,或至 telnet://bbs.esouth.org 的 south 版發言,或者請加入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提出 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一個維吾爾家族的故事 作者:高麗娟 (lichuanokay@hotmail.com) 本文責任編輯:徐江屏 ──────────────────────────────── (寄自安卡拉的報導) 那天午後,當我回憶著二十年前,黎巴嫩戰爭初起,學運世代正蓄勢 待發之際,二十瑯噹歲的我背起行囊,揮別台灣民主運動的種種恩怨 糾葛,帶著決裂的悲情飛往比三毛的大漠還遙遠的小亞細亞時的心境, 試著培養一種出埃及的悲情,去採訪五十多年前從新疆翻越帕米爾高 原,輾轉流離到土耳其的一名維吾爾女子時,我以為將會面對一個對 人生充滿憤懣與遺憾的老婦人,構想著一篇紀錄逃難艱辛、感人肺腑、 激昂控訴的報導。 結果,當我離去時,彷彿赴了一個人生羈旅的舊約,圓了一段命定的 際運,領悟到逃離其實是另一段回歸的開始。 現年 73 歲的古爾帖金,出身自新疆伊犁的維吾爾醫生家庭。父親麥 斯武德於 1887 年出生在伊犁,是五男二女的富商家庭中排行最小的。 1859 年清兵入疆時,父祖輩隨著數千戶人家從南疆喀什葛爾遷居到 北疆伊犁。在此開闢坎兒井和渠道,使荒地成良田,造福族人。以後 父兄胼手胝足經營貿易,事業遠及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塔什干和 薩馬爾干,成為伊犁首富。 1904 年,麥斯武德被送到土耳其求學, 十年後完成在伊斯坦堡醫學院的學業,返鄉懸壺濟民。 行醫之餘,意識到維族教育亟待改革,便積極興辦新式學校,來對抗 舊式宗教學校的保守落伍,曾為此被拘捕解往迪化,經省長楊增新親 訊三次,繫獄一年後開釋。以後他仍然不懼權勢,行醫興學,最後在 官方與地方宗教保守勢力的雙重壓迫下,1934 年被迫離開故鄉,歷 經千辛萬苦越過喜馬拉亞山到印度,由此搭船到上海。 和早先抵中國的維族知識份子伊沙‧尤素甫‧阿布泰金取得聯繫後, 為向中央表達新疆同胞疾苦,積極展開活動。 1935 年被選為國民黨 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以正直敢言著稱。 曾經在問政發言時,據理指責中央不明事實,被盛世才蒙蔽,以賞代 罰,他言詞懇切,引起與會代表的同情與憤慨,迫使蔣介石上台為盛 世才狡言辯護,為此麥斯武德和其他新疆代表當下憤而離席。 1944 年他以中央任命的調查委員會主席身份返回烏魯木齊。在與傾 蘇聯與中國的既得利益團體抗爭有成後,1947 年 5 月 28 日被任命 為首任維族省主席,致力於服務新疆人民。 雍容嫻雅的古爾帖金女士在接待出席 6 月 12 日旅土維族感謝土耳 其政府收容五十週年大會的旅德維族領袖的忙碌中,抽空接受了訪談。 在攤了滿桌的舊照片前,她娓娓道來,1949 年十九歲的她銜父命帶 著兩個十七、八歲的弟弟逃難的經過。 當年她們一行人是跟著美國駐伊犁領事 Mr.Pestin 及館員,僱用商 隊騎馬逃難的。從喀喇崑崙山麓的 Kargalik 攀爬了 31 天,越過海 拔 5 千 5 百多公尺的喀喇崑崙山脈抵達 Ladah。由此搭老舊得連機 艙門也沒有的飛機搖搖晃晃地到了喀什米爾,停留了 15 天後,轉往 新德里,在此和美國同伴分手,兩名隨行的家僕留下來,兩人後來輾 轉移居美國。 今天回憶喀喇崑崙山中的逃難經歷時,她說比後來一批倉促逃難的維 族同胞,她們算是幸運的,這要感謝父親有先見之明。而記憶最鮮明 的是,到了 Mahsunbulak,正逢回教宰牲節,他們還向沿途山民買了 羊,可是煮了半天煮不爛,後來是商隊的嚮導告訴他們地勢太高,羊 肉煮不爛只能將就著吃。 在新德里她和弟弟們以國民黨發的護照拿到了土耳其的簽證,接著坐 車到孟買,由此搭船經卡拉齊到波斯灣登陸,再從巴格達搭火車經數 天數夜抵達安卡拉,攜著父親的親筆信投靠當時任議員的土耳其友人。 1949 年 5 月初在伊犁拜別父母兄長,12 月 12 日才抵達安卡拉, 此後十年無法跟家人通音訊。 1956 年古爾帖金畢業於伊斯坦堡醫學院牙醫系,夫婿為獸醫,執業 多年退休後,現在整理、翻譯出版父親生前著作,推動維族文化活動 不遺餘力。而兩個弟弟分別學醫、法也都事業有成。 當我們看到她父親清瞿身影的照片時,話題轉入她的父親及共黨進入 伊犁後家人的遭遇。 古爾帖金以悵惘哀痛的語調敘述了離鄉十年後,聽到的惡耗。中共入 疆後,父親、大哥和三哥被捕入獄,以後父親因病被送回家中軟禁, 可是三不五時被提審,1952 年憤懣以終。三哥在關押兩年後被槍斃, 大哥坐牢十年後,被下放塔里木勞改,死於工作意外中。母親和姐姐 在 1978 年貧病而終。 十年前我跟隨安卡拉大學漢學系已故系主任白根教授研究維吾爾史時, 曾聽講他的姨丈是國府新疆省政府農政廳長兼立法委員買買提‧伊 米‧布拉,當年赤禍橫流時,他們一族跟隨國府新疆省政府秘書長伊 沙‧尤素甫‧阿布泰金,翻山越嶺走了好幾個月抵達阿富汗的,當時 的維族省主席就是麥斯武德。他們這批人全是維族,而今天所謂的疆 獨運動,嚴格說來是新疆(東土耳其斯坦)維吾爾民族獨立建國運動。 當年也有大批哈薩克人輾轉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沙烏地阿拉 伯和土耳其,以後由此到德國(以慕尼黑居多)、荷蘭,但是因為中 亞有哈薩克共和國被視為是祖國,所以現居土耳其的新疆哈薩克人, 不太參與維族的東土活動,同時,這批散居伊斯坦堡、伊茲米爾、安 卡拉的哈薩克族子弟留台者較多,對所謂“漢族”的敵我意識不濃。 而篤信回教的維族人除了當年是國府官員外,不見容於中共,還因為 共產黨是無神論者,加上先祖曾建立東土耳其斯坦國一段時間遭到鎮 壓,所以對漢族不具好感。 古爾帖金認為,雖然當年那批維族難民,如今已老成凋謝,新一代大 半融入主流社會,遙遠的故鄉只剩下祖輩的記憶,不過,自大陸改革 開放以來,受他們接濟來自大陸的親友子弟,在取得土籍,經濟與身 份獲得保障之後紛紛成為疆獨組織的檯面上人物,和土耳其政商界民 族主義者、宗教派維持良好互動關係。這次的感恩大會,雖然受到中 共的多方打壓,但是,六百人的會場,擠滿了一千多人。她不解地問 道:「一個擁有十億多人口的國家,難道還需要我們兩千五百萬人的 血嗎?」 採訪歸來翻著案頭中文與土文的相關著作,凝視著泛黃的黑白照片, 懷想著一個知識份子和所屬的弱勢民族顛沛流離的歷史悲情,在面臨 去留的時刻,仍抱一絲改革希望的麥斯武德選擇和年長的孩子留下來, 又為了萬一,要女兒帶著弟弟到海外沿續命脈,顯然因為他相信,只 要薪火不滅,逃離其實是另一段回歸的開始。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南方目前資金僅夠支付工作人員兩個月薪水,有您的捐款贊助,「南方」 才能長期維持獨立生存,讓這小眾、人文的媒體通路繼續發聲。敬請依下 列方式捐款: 一、劃撥至 42130461 宋明珠帳號。 二、以 ATM 轉帳至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銀行代號:822), 帳號:1965 33419205,轉帳後煩請寫信至 grief@esouth.org, 註明您轉帳的帳號、時間和捐款數目,以便核對帳目。 三、線上信用卡捐款,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s/20020725.htm ================================================================= ■ 南方電子報: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 日 主編群:方昱 吳易澄 貝爾‧傑 徐江屏 陳毅峰 傅鉛文 管中祥 執編:宋明珠 莊靜嵐 顧問:張育章 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陳豐偉(以上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 編輯部 Email: editor@esouth.org ■ 網頁: http://www.esouth.org ■ BBS: telnet://bbs.esouth.org ■ 訂閱∕退訂請到:智邦生活館 https://enews.url.com.tw ■ 贊助「南方」: http://www.esouth.org/sccid/s/2002060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