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 ★ ★ ★ ★ ★ ★ ★ ★ ★ ★ ★ ★ ★ ★ ★ ★ ★
勞動者電子報http://labor.ngo.org.tw

◇政治民主 社會民主 經濟民主◇
★ ★ ★ ★ ★ ★ ★ ★ ★ ★ ★ ★ ★ ★ ★ 2003.07.19 ★

您正與 5047 位讀者共同分享「勞動者電子報 」!
--------------------------------------------------------------

■主題文章:十年教育改革向右轉?(林宗弘)

--------------------------------------------------------------

【編輯室報告】

看了一堆媒體不斷消費貧窮個案之後,實在令人感到媒體的弱智。反正跑
教改的議題,隨著總統大選逐漸被炒熱,但是很可惜的,卻是沿著最民粹
的學費金額多寡,來進行討價還價。本來很有創意的在街頭舉招牌喚起人
民關心的的快學連,卻一下子變成只要低學費學生就變快樂的運動,令人
感到失望。

其實在這波教改議題當中,所有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在這波大
學多元化,開放自由設立後,大學率取率高達八九成的重要推手----私人
學校財團。

大學教育這種由過去國家特許的事業,在短時間內大幅開放設立,就好像
當時台灣大量開放新銀行一般,現在的金融危機就是當時種下的果。不知
道台灣的教育財閥危機的崩裂爆發,會在何時出現,而到時不知又會付出
多少社會成本。

我們如果不從根本去探討教育在社會當中該當扮演何種角色?社會階級的
複製機制?貫徹統治者的意識型態?人力資本的投資?再多的補貼,還不
是進了學校財團的口袋。看來不是教育改變社會,而是社會決定教育。


-------------------------【主題文章】--------------------------

標題\十年教育改革向右轉?

作者\林宗弘(前全國產業總工會文宣部主任,現為自由撰稿人)

----------------------------------------------------------------


最近欣見有關教育改革與學費政策的爭議再起,對於為此議題走了十數次
街頭的筆者來說,感觸良多。事實上,從一九九四年開始,反高學費就成
為學生運動的重要主題,筆者當時與四百餘名來自台灣的同學一起包圍教
育部,與當時的部長郭為藩對話。那是近十年來,唯一沒有調漲學費的一
年。


就在同一年,四一○的教改大遊行中,史英教授與黃榮村教授成為代表台
灣教育改革力量的先鋒,然而在遊行隊伍中,只有勞工陣線與少數大專學
生的隊伍,強調了教育改革的階級面向與社會公平問題,並要求政府全面
補貼私立大專院校,採取低學費政策。這個訴求,引起主張人力資本理論
又支持教改的自由派學者,極大的焦慮,此後也並未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流
意見。


一九九六年,為了落實反高學費政策,筆者以學生代表的身分,陪同工運
出身、當時擔任立委的劉進興先生,前往中研院向當時擔任教育部教改委
員的李遠哲院長建言。李遠哲院長認為,政府平均對每個大學學生的補貼
經費,事實上遠超過義務教育的中、小學生,如果義務教育辦不好,階級
分化將會提早開始,過去盛行的能力分班與放牛班就是明證。因此,推動
常態分班與小班小校的經費優先順序,應該優於補貼私立大學生的經費,
這是教育資源有限下不得已的做法。這次「喝咖啡」只有表述立場的效果
,此後,反高學費的爭議雖然年年上演,卻無明確的進展。


二○○二年,筆者成為工會的組織工作者,協助教師會九二八大遊行的設
計,再度為教育問題走上街頭,當年代表台灣教育良心的黃榮村部長,在
十萬基層教師的「下臺」口號中黯然離開現場,而當年的四一○教改健將
史英教授,則由於人本基金會發起要求教師繳稅的連署,被無情批駁。當
年的教材開放、多元入學甚至建構式數學,如今都已實現,結果家長,教
師與學生反而懷念起聯考來。


去年十月教師會遊行之後,檢討教改成為熱門的話題,黃榮村部長於一次
公聽會中表示:台灣過去的教育是一種「社會主義」齊頭式平等的教育哲
學,現在「只不過」是加入一些「多元主義」、「自由主義」的成分罷了
。事實上,十年來的教育改革運動,的確是建立在上述的認知上。如果不
去批判這樣的歷史認知、與過去成為教改主流的自由主義教育哲學,大學
的學費政策,將如李遠哲院長所言,只是整體國家與教育資源分配的末梢



筆者認為,黃榮村部長將過去台灣教育的本質稱為「社會主義」,雖然指
出了台灣教育政策與部分共產主義、甚至法西斯國家的類似性,卻在批判
中忽略了社會公平的訴求,而表面上的「多元主義」、「自由主義」教改
,卻把教材推向市場競爭、把各種才藝列入評鑑,結果學生必須透過市場
機制與經濟資本來追求文化資本的積累,「快樂學習」與「全人教育」被
更嚴重的個人主義所取代。大專的高學費政策,只是這種教育商品化與個
人主義潮流下的後果之一。


阿扁總統電子報中稱大學教育是一種投資,更是延續了自由經濟學者「人
力資本」的看法,市場經濟的擁護者們相信如此一來,只要提供足夠的文
憑商品,就可以把高等教育價格壓低,同時提供獎學金與助學貸款,就能
解決貧苦家庭的教育困境。事實上,這是政府把教育視作公共投資、與公
平分配教育資源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在國民黨時期,教育商品化的觀
念,還不曾藉由國家領袖的口中說出來過,如今,竟然成為政府施政主要
的意識型態。


十年來,從四一○到九二八的街頭教育,讓筆者深切的體會到:中產專業
階級想像下的自由主義教育改革,有著對階級與社會公平問題的嚴重色盲
。為什麼教改之下,我們就不能留下促進社會平等的教育體制?為什麼教
育資源嚴重不足,勞工家庭負擔高學費時,還要給大財團減稅?為什麼不
用「社群主義」的觀點來取代「自由主義」的教育哲學呢?

==============================================================
歡迎加入「勞動者之友」! 「繳稅給GOV,不如捐款給NGO!」
「台灣勞工陣線需要你的支持!」
只要贊助1000元,即可定期收到「勞動者」雜誌一年份八期。
又可獲得勞陣年度募款品一份。
「歡迎社會大眾的小額捐款,可抵扣所得稅喔!」
★郵政劃撥帳號:10139422 戶名:勞動者雜誌社
==============================================================
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雜誌社
◆地址:台北市100中正區漢口街1段110號5樓之14(518室)
◆電話:02-23110259、02-23142691、02-23115901(傳真)
◆電子郵件:labornet@seed.net.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