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強迫「獨立」? ─ 回應「大台北主義」(汪俊彥)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3/07/31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 小台北心情(高禎臨)

我在台北生長了十八年之後離開這個熟悉的城市來到外地求學,然後
驚訝地發現台北人原來其實蠻「惹人討厭」的。這些來自小島四方各
地的朋友們對我有很多的友善與熱情,可是他們有時會說出他們心底
之所以喜歡你的可愛理由:你不太像台北人耶。


◎ 強迫「獨立」? ─ 回應「大台北主義」(汪俊彥)

在台灣歷史與城市文明的進展過程中,台北市的確擁有了較多的政經
資源。具備政治首都與第一大商業城市的雙機能都會的城市發展如何
平衡其他地域的政策性問題,世界許多國家都有這樣的問題與討論,
台灣也應該嚴肅討論。但在尚未將台北的政經地位分卸前,作為首都
與台灣第一大城的台北所享有的關注,一時恐怕難以減少;台北人當
然不應該因此而驕傲自大,但因為住在台北市而受到如此「原罪」式
的指責,未免也太過沈重。



=========================【編輯室手記】=========================

優先處理回應,讓「回應」也有同等的發言空間,是「南方」的基本
原則。因此,今天一次刊出兩篇關於之前「大台北主義」的回應。汪
俊彥與高禎臨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回應「鐵殼蝸牛」。這議題或許
就此打住,但如果您覺得還能寫出這幾位作者沒有談到的觀點,還是
歡迎回應。(陳豐偉)



===============【如果您想幫助南方,請參考以下作法】==============

一、將南方電子報轉寄給朋友,鼓勵朋友訂閱。
二、投稿或鼓勵朋友投稿,豐富南方的內容。
三、定期捐款給南方,讓南方能獨立經營,不受其他黨派、團體影響。
四、用不同入口網站的電子信箱訂閱,如果發現收不到南方電子報請
  告訴南方工作人員。
五、來南方「虛弱核心 BBS」(telnet://bbs.esouth.org) 一起參與
  編務討論。
          ◎ 有您的協助南方會更好 ◎



========================【最新捐款公告】========================

◎ 感謝楊敕貝捐款 1000 元。 (7/29)
◎ 感謝知名不具捐款 1000 元。 (7/29)
◎ 感謝鄭瑜捐款 1000 元。 (7/24)
◎ 感謝陳哲雄捐款 2000 元。 (7/21)



========================【人文活動訊息】========================

公衛教育在社大-徵求種籽師資 (8/22~8/31)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3831



==========================【人文通訊】==========================

◎『世界的盡頭–種族、文化、與愛的邊境之旅』座談會系列之一

(iACT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

內容:

台灣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在世界各地從事著不同的工作。這些青年
朋友們不再只是在像紐約、倫敦、或巴黎這樣先進又富裕的國際大都
會裡工作及生活,他們反到選擇一些很不一樣的地方。有人從事國際
人道援助工作,不畏戰亂深入偏遠山林,有人則是服外交替代役而前
進非洲,同樣都是遠離台灣這個堪稱富裕、文明之現代化島嶼,走入
世界一個又一個偏遠角落、一個也許不曾被世人想起的邊緣、一個文
明世界難以想像的國度,我們稱這些地方為「世界的盡頭」(The
ends of the earth.)。

架構:

1. 以地理環境為出發點,讓台灣朋友知道世界的那一頭是怎樣的國度!
2. 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特殊的文化、社會、人民,尤其當身處此
  處時,相信必定有曼妙的異文化接觸經驗,我們將與大家分享。
3. 旅程之中會碰觸到每一個文化所要面臨的問題,如貧窮、愛滋病、
  飢荒、戰爭等問題,在這些國度中人們是如何面對?可能的原因
  來自於何處?而未來又何去何從?

時間:九十二年八月九日,下午二點至五點
地點:集思台大國際會議中心音樂廳(交通捷運淡水線,公館站 2
   號出口左行,直行約3-5分鐘)

※ 全文及詳情請見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30731-1.htm



◎ 泰雅族人守望拉拉山聲明
◎ 吳園古巷面臨被拆除的危機

※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htm 閱讀詳細資料



◎ 來自北緯二十三度半的狂想  嘉義。舊監狂想曲
  -- 2003 嘉義舊監活化再利用推動計畫
◎ 透視編輯檯
◎ 遠見與實踐:非營利組織永續經營系列座談
  -- NPO 經營管理的十一堂課

※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20030714-0725.htm 閱讀詳細資料



=========================【主題文章1】=========================

※以下文章不代表「南方」立場。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
絡,或至 telnet://bbs.esouth.org 的 south 版發言,或者請加入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提出
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小台北心情(回應:〈大台北主義〉)
作者:高禎臨 (chenlinkao@yahoo.com.tw)
本文責任編輯:陳豐偉
────────────────────────────────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似乎說的挺是,但倒也不全然是。確實有
許多台北人擁有作者所觀察到的自以為尊的心態;猜想這樣的文章應
該也會得到許多非台北人的深深認同吧?

我在台北生長了十八年之後離開這個熟悉的城市來到外地求學,然後
驚訝地發現台北人原來其實蠻「惹人討厭」的。這些來自小島四方各
地的朋友們對我有很多的友善與熱情,可是他們有時會說出他們心底
之所以喜歡你的可愛理由:你不太像台北人耶。

總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我確實感受到的是,
在我的「家鄉」裡我也同樣擁有許多淳厚可愛的朋友,他們的確就是
台北人。

於是在來自台灣其他各地的人們其實都可以很大聲地宣告我是宜蘭人,
我是高雄人,我來自古蹟之城台南,我的家鄉是最美麗的花蓮的同時,
有時候我竟是膽怯向人家表明我是台北人的。

當然不能否認在整個城市氛圍長期的薰陶薀染之下,或者關係著各種
獨特的思考方式或價值觀念因此成形,的確也曾因為外地人特別的審
美判斷或行事態度在初始之際感到驚詫不已。然而一種截然不同的生
活形態總是會因為陌生而需要多一點的時間來熟悉與包容,對於台北
人而言,這是很有得學習的一門學問,對於台北以外的人們當然也是。

台灣霹靂火或慾望城市都只是一種選擇,喜愛閃亮三姊妹或爵士古典
樂都好,這絕對無關乎品味氣質的高低優劣,重點在於,怎麼樣的生
活方式讓你快樂,就這麼去行走吧!

其實也不是那麼輕易分出誰是或不是台北人的時代了。許多中南部朋
友們成長以後來到台北就學工作,他們對於城市的熟悉程度甚至遠多
於我殘留於腦海裡很童稚、很薄弱或是很匆促的台北記憶哩!

然後我發現我喜歡台中又比台北多一點,這裡的閒散愜意與陽光晴朗
令我深深著迷;較之台北少了一些藝術表演或交通不再如此便利或許
些微可惜,但怎麼樣都不會影響我對於自由爽朗的城市風格的沈醉與
追尋。

就這樣,我們隨著自己的習性打破原本地域的限制,自然地選擇一個
最合於自己的脾胃、呼吸的頻率、腳步的節奏去與任何一個城鎮相戀,
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嗎?

這個小島上顯然不只是劃分為「台北」與「台北以外」兩大區塊,各
個城市鄉鎮擁有其不同的景致風貌與群眾特質是土地形塑居民的一種
微妙力量。而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差別異同,其實更是存在於生活理念
與人生態度之上的,不只是地域,不是族類,不是國籍,不是膚色,
當然更不是星座性別學歷或職業。雖然不能否認這些因素對於一個人
個體特質陶塑造化的影響力,我還是天真地以為這些其實都不是難以
跨越的藩籬,端看個人有沒有一顆能夠包容一切的開朗心境。

事實上中部發生九二一震災時我們一樣憂心而哀慟,蘭嶼的達悟族群
為維護為家鄉的生態環境對核廢料的傾倒舉白布條抗議時,我們一樣
為這座美麗的島嶼感到疼惜。令我們在意的還是新聞本身「質」的部
分,而不是它發生在什麼地方。如果媒體來到小鄉鎮老是只報導奇聞
軼事鄉野怪譚,四色眼的貓或可以導電的神奇人體...這或許不能因
此定義為是沒有價值的新聞,但能不能就是單純地只因為對這樣的話
題不感興致而無法關心?

光是斥責整個政府政策造成的嚴重城鄉差距或媒體的偏北輕南,對於
這種使力不均的情況能有多大的幫助呢?而身在台北的每一個來自各
地的時代精銳在長成之後,是否願意付出多少心情去關懷他們自己的
家鄉、為自己的故鄉貢獻出自己可能的心力?還是他們早已沈醉於這
個城市的精彩生活裡無法抽離、或者深陷於核心權力的追求無法自拔?

到底誰是「台北人」?我們要如何定義所謂的「台北人」?

也或者有沒有可能許多中南部的居民們正以一種最舒適愜意的姿態生
活著,城不城鄉不鄉對他們而言究竟有沒有這麼大的意義?

這種備受寵愛矚目的城市光環或過度開發所引起的種種負面效應,也
許不是每一個人都希冀追求的一種生存樣式。身為台北人的我們其實
多麼期盼能把那些擠在台北吵吵嚷嚷的政客們一起送到太平洋去,也
有時異想天開地希望一陣風吹來讓各條街路巷道的人群車輛飛走了一
半,還這個城市一點久違了地寧靜安詳的空氣。此般說來,究竟是台
北市的居民比較幸福,或是中南部的居民幸運?

我只是住在台灣島上的一個「小台北」而已。的確因為擁有著這樣一
個多元活潑備受寵愛的「家鄉」感到榮幸而快樂,誰不應該找出自己
家鄉值得喜愛的理由呢?但同時,我喜愛台灣這顆大蕃薯其實是在一
切之上的;行有餘力之際想要關心的還是花蓮的門諾,台東山區未能
就學的原住民孩子,這一切總是會擺在非洲飢餓的孩童或大陸的水患
之前加以考慮,並不會捨本逐末地關心起大世界卻忘掉自己居處的台
灣小蕃薯。

後來我選擇很大方地承認,是呀,我是台北人。可是我也「不只是」
台北人而已哩~

台灣已經夠小了,不是嗎。。。



=========================【主題文章2】=========================

※以下文章不代表「南方」立場。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
絡,或至 telnet://bbs.esouth.org 的 south 版發言,或者請加入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提出
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強迫「獨立」? ─ 回應「大台北主義」
作者:汪俊彥 (chunyenwang@msn.com)
本文責任編輯:陳豐偉
────────────────────────────────

前幾天《南方電子報》刊出了「大台北主義」(以下簡稱「大」文)
一文,文中所提出的觀點,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城╱鄉」是否等同
於「優╱劣」、「文明╱原始」是否等同於「高╱下」之類的問題,
早已有許多人深刻討論。這些問題當然有在地化的必要,因此「大」
文放在台灣的脈絡下來談,絕對有其意義╱用意。「城鄉╱文野」的
問題的確十分需要不斷地透過再思考,才能確實尊重其存在特質與發
展。但看似處理「城鄉」問題之下,「大」文中隱性地將「城鄉」連
結了地域、族群、政黨,使得本來值得深思的發展問題,成了安置其
意識型態的模子。

「大」文中提到關於「『時尚』、『進步』、『繁榮』的象徵,讓台
北市民將自己與其他縣市居民遠遠拋開」之類的問題,其實深刻關乎
著「現代性」(modernity)的因素。十九世紀後期以來,整個西方
文明進入「現代」,產業革命之後所興起的「都會型城市」
(metropolis)則是「現代性」最為彰顯之處,處處可見其為應付大
量人口湧入所興建的公共設施與建設:大眾運輸系統、衛生下水道、
高樓大廈等。都會與現代,慢慢結合成了密切的概念;而所謂的「中
產階級」正是在前兩者發展下出現的新社群。資本主義針對市場所伸
出的強大魔手,更非留情地只向「城市市民」下手;「誠品」、「星
巴克」的出現及其所塑造出的「高尚品味」,恐怕不是只有「城市市
民」向其「認證」。問題自然也不能天真地將「擁有『高尚品味』
「誠品」的「城市居民」強化為城鄉差異的禍首、「城市居民」就是
排擠「沒有『誠品』的地區」的討厭鬼。然而,在處理這樣城市、國
家與現代性與資本主義的問題時,「大」文完全撇開不提其間複雜的
辯證關連,在交代「台北擁有全台灣最多政經資源是鞏固領導中心的
必然」後,簡單地草率地陳述了「具有資源的『都會城市╱台北』就
是『瓜分台灣其他資源』的想法」,讓「城╱鄉」與「優╱劣」的連
結,和「台北市╱外縣市」作絕對的等同。在企圖本質上二分台灣之
後,再將族群與政黨有意無意地偷渡進來,一同將「城市╱自大╱台
北市╱某些深具都會性格的政黨╱特定族群」對立在「鄉村╱無辜╱
外縣市╱弱勢╱其他政黨╱其他族群」等形象上。這樣的討論,非但
很難讓台北市民心服口服,還會讓本來已經「該死」的台北市民,又
多貼上了幾張莫名其妙的標籤。

為了達到「台北市獨立在台灣之外」的目的,文中各式各樣的批判都
成了二元化的天真:具有「享受消費實力與追求休閒情調的香港與普
吉島,及代表事業開將拓土的上海、北京」都成了「台北市民」才能
擁有的「特權」;氣象報告中「台北市」的獨立報導,彷彿氣象報導
中「高雄市」從未單獨出現(只因它不是「台北市」?);大象林旺
「只」能屬於台北市民的記憶;把鹽水蜂炮視為異鄉的也「只」是台
北市民等。先二分了台灣,將「台北市」獨立在「大台灣」之外;
「台北市」定好了位,身穿鐵殼的蝸牛當然可以大張旗鼓地「率領」
所有「外縣市」的憤怒(只要台北市有的東西,就是外縣市的怨憎?),
一股腦兒地向「台北市」萬箭齊發。台北市果然是鐵殼蝸牛的「中心」
─ 那個射箭標靶的紅心。所有台北市所具備的都成了天生的「原罪」,
而台北市民的舉止就活在原罪之中,注定只能等待「大台灣」的降臨,
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

在鐵殼蝸牛處理「大台北主義」的心態時,本來可以是一個值得台
北╱都會人深思的問題。但在急於「劃分敵我」的操作下,複雜的問
題弱化成本質化與單一化的思考。因此,台北市民都是同一張面孔:
誇口不收斂;投票行為在作者宣稱「未必包含價值判斷」之下,台北
市民的選擇卻會令人「毛骨悚然」。原意在於批判「台北排斥異己」
的作者,在論述的過程中,卻更刻意地重建「異己台北」的形象,將
台北打成台灣的另一個「異己」,也因此讓問題探討的重心,受其意
識型態所偏離。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象林旺死了,「大」文說:「台北市民說那象徵
著『屬於全台灣人的共同記憶的消失』。對於大多數無緣到動物園
『瞻仰』的外縣市居民而言,關於林旺的一切只是從台北人口中流傳
的故事而已,跟自己的生活經驗幾乎完全沒有重疊,而一段沒有參與
過的歷史又哪會產生什麼『共同記憶』?」那隻台北市的大象,在
「大」文的論述下,是不可能成為外縣市的記憶;但是,所有台北市
的小孩,卻絕對必要將「「鹽水蜂炮」、「頭城搶孤」成為他們的記
憶,否則就會被質疑鄉土教育不夠「確實」?是怎樣的意識型態,安
排了外縣市的小孩「不能」擁有台北市的記憶,但台北市的小孩卻怎
樣都「不能沒有」所謂的「鄉土教育」?原來,台北市的「一舉一動」
果然都必須先「獨立」在「大台灣」的記憶之外、「獨立」在「大台
灣」的「鄉土」之外;當台北先被劃開了之後,也難怪台北市的舉止
行措,看起來就更「大台北主義」了。

在台灣歷史與城市文明的進展過程中,台北市的確擁有了較多的政經
資源。具備政治首都與第一大商業城市的雙機能都會的城市發展如何
平衡其他地域的政策性問題,世界許多國家都有這樣的問題與討論,
台灣也應該嚴肅討論。但在尚未將台北的政經地位分卸前,作為首都
與台灣第一大城的台北所享有的關注,一時恐怕難以減少;台北人當
然不應該因此而驕傲自大,但因為住在台北市而受到如此「原罪」式
的指責,未免也太過沈重。

「大」文再從資源優勢談到了文化。舉例來說,我實在很難想像一個
花蓮原住民小孩、一個高雄福佬漢族小孩、一個苗栗客家小孩和一個
台北外省小孩,對「鹽水蜂炮」的認識會有什麼差別?除了台北小孩,
由其他外地湧入鹽水欣賞蜂炮的台灣「外縣市」觀光客,大多數也恐
怕真是為了享受一下「異鄉」風味!即便如此,依照作者的觀點,宣
稱要邁向「多元文化」、「四大族群」的「大台灣」,其實最終還是
得乖乖將「福佬先住民」的文化當作「本鄉」,才可以被寬容地庇佑
在「大台灣」之下,而可以不被強迫「獨立」。原來,尊重族群文化,
到頭來還是希望那些「異己」全都換成同一張臉。

鐵殼蝸牛在批判所謂「大台北主義」之際,同時也不遮羞地建立起
「大台灣主義」;在要求打破「大台北主義」的「異己觀」時,也一
併將「台北市」打成「異己」。享有豐富資源的台北市,絕對很有可
能產生「大台北主義」,如同長期具備社會優勢的男性,所伴之而來
的「大男人主義」。然而,並非所有男人都一定具有「大男人主義」,
男人的一舉一動更不會全是「大男人主義」的象徵;更何況性別╱地
域本身自是一種操演與流動,在不斷「去異己中心」的同時,也別忘
了看看自己的「沙文臉孔」。同樣的,台北的一舉一動也並非全是
「大台北主義」,在企圖本質化議題的同時,別忽略了多元的可能,
因為整島同一張面孔可能並非台灣之福。台灣也不需要經由地圖來劃
分你我,看看淡水河與新店溪上的關渡大橋、福和橋,早已車水馬龍。



======================【主題文章延伸網頁】======================

【南方】大台北主義(鐵殼蝸牛)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20030625.htm

【南方】回應〈大台北主義〉(洪佳吟)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20030703.htm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南方目前資金僅夠支付工作人員兩個月薪水,有您的捐款贊助,「南方」
才能長期維持獨立生存,讓這小眾、人文的媒體通路繼續發聲。敬請依下
列方式捐款:

一、劃撥至 42130461 宋明珠帳號。

二、以 ATM 轉帳至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銀行代號:822),
  帳號:196533419205,轉帳後煩請寫信至 grief@esouth.org,
  註明您轉帳的帳號、時間和捐款數目,以便核對帳目。

三、線上信用卡捐款,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s/20020725.htm



=================================================================
■ 南方電子報: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 日
  主編群:方昱 吳易澄 貝爾‧傑 徐江屏 陳毅峰 傅鉛文 管中祥
  執編:宋明珠 莊靜嵐
  顧問:張育章 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陳豐偉(以上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 編輯部 Email: editor@esouth.org
■ 網頁: http://www.esouth.org
■ BBS: telnet://bbs.esouth.org
■ 訂閱∕退訂請到:智邦生活館 https://enews.url.com.tw
■ 贊助「南方」: http://www.esouth.org/sccid/s/2002060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