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婦女新知電子報】(「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名言錄)

 

﹉﹉﹉﹉﹉﹉﹉﹉﹉﹉﹉﹉﹉﹉﹉﹉﹉﹉﹉﹉﹉﹉﹉﹉﹉﹉﹉﹉﹉﹉﹉

         婦 女 新 知 電 子 報

﹉﹉﹉﹉﹉﹉﹉﹉﹉﹉﹉﹉﹉﹉﹉﹉﹉﹉﹉﹉﹉﹉﹉﹉﹉﹉﹉﹉﹉﹉﹉ 

032期,2003729

 

♀♀♀【本期快覽】♀♀♀♀♀♀♀♀♀♀♀♀♀♀♀♀♀♀♀♀♀♀♀

 

◆「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票選活動

 

新移民女性名言錄

 

家庭教育法座談會發言大要/范雲

 

    台灣家庭教育實施概況/黃馨慧

 

「唾棄性別歧視的問政歪風」連署聲明

 

◆「不乖」的女人,該打?「不乖」的男人,輕輕放過?

 

[性別沒有區隔,職涯任我選擇] 輔導老師性別與職業生涯規劃研習營

 

░░░░░░░░░░░░░░░░░░░░░░░░░░░░░░░░░░░░░░░░░░░░░

 

◆「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票選活動

 

婦女新知基金會特地策劃「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徵文活動,邀請「外籍新娘」及「大陸新娘」共同揮筆,告訴大家如果不想再被叫「外籍新娘」、「大陸新娘」,那麼想被稱作什麼?除了期待改善「外籍新娘」及「大陸新娘」等稱呼所隱藏的不尊重及歧視之外,更希冀聽到新移民女性的心聲,藉此徵文活動能共同開創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

 

從眾多投稿文章中,婦女新知基金會選出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命名選項,以供「外籍新娘」通訊投票,讓新一代移民女性藉此機會向大眾說出心儀的稱呼。

 

這三個選項包括:1、新女性移民;2、第一代移民;3、連結自己出生國籍與台灣,例如越南台灣人、印尼台灣人、菲律賓台灣人等。

 

我們邀請「外籍新娘」與「大陸新娘」的朋友們,一同打電話到婦女新知基金會02-25028715,告訴我們上面三個選項中,妳最希望別人在稱呼妳的時候,使用哪個選項?

 

我們的活動將進行到八月底,若你身旁有「外籍新娘」與「大陸新娘」的朋友,也請告訴她們,婦女新知基金會邀請她們一同來決定自己的名字。

 

回本期快覽

﹉﹉﹉﹉﹉﹉﹉﹉﹉﹉﹉﹉﹉﹉﹉﹉﹉﹉﹉﹉﹉﹉﹉﹉﹉﹉﹉﹉﹉﹉﹉

◆新移民女性名言錄

 

彭麗娜(來自印尼,現居台北永和)

我是從印尼來的,是印尼華僑客家人,我聽說有的外籍新娘被如此問的話有的會生氣,但是我一點也不會生氣,因為這是事實,但是我在心理想大家為什麼還要叫我是外籍新娘,我都已經是老娘了,因為新娘這一句話在生命中只有一次,所以不如把它換名字叫客家人比較好聽。

 

陳美玲(來自越南,現居台北永和)

人家說,越南外籍新娘,我聽「外籍新娘」覺得好像把我當外人一樣,感覺沒什麼溫暖,我想很久才想到,ㄇㄟˊ有什麼了不起,我又沒做壞事,那我怕什麼呢?對我來說,「外籍新娘」也是很特別的人,也很特別的名字...,我對你們很有信心,希望你們給我一個信心,讓我有一個安全感。

 

阮延紅(來自越南,現居台北永和)

大家不能給我們一個新的稱呼嗎?比如是台灣新女性,或是一個比較可愛的稱呼?

 

呂詠彥(來自中國大陸,現居台北淡水)

據說,以往台灣人娶日本女子為妻,大家就叫那女子為日本婆子,如果有人以我成長的故鄉而稱我為上海婆子或是大陸婆子,雖然並非尊敬的稱號不過倒也挺貼切。不過,若能直稱我阿姨或阿嬸,啟不更佳?

 

黃莉莉(來自印尼,現居高雄美濃)

原來外籍新娘是我自己,我認為「外籍新娘」這個名字還可以...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人家叫我的名字,莉莉。

 

黎雪玲(來自印尼,現居高雄美濃)

剛來時我是外籍新娘,轉眼六、七年過去,現在的我,身份證、國籍都有了。我是未來的主人,我已經忘記我是外籍新娘了,偏偏別人卻記憶猶新。

 

蕭冬梅(來自中國大陸)

這一聲“大陸妹”裡,沒有鄙視,但有界限的存在...

問一句“她不是台灣人吧?老闆娘就會細了聲音一撇嘴”,那邊的!這一句“那邊的”含著濃濃的不屑...

同事說“老板娘太小氣了,工作那麼多,給我的薪水又和妳們外勞一樣!她這一句“外勞”傷我不淺...

“大陸新娘”是公認的一種稱謂,然而,沒有永遠的“新娘”,當我年滿四十領到了台灣身份証,變成台灣歐巴桑的時候,我是不是還要在我的自尊和台灣人異樣的眼光中間掙扎,漸漸老去呢?

 

丘凌(來自越南,現居嘉義水上)

如今,我是道地的台灣新娘,很少人把我看作外籍新娘,偶而會有人問我是否客家人或外省人而已...有些小孩的母親是外籍新娘,且言語程度差的,都有學習跟不上,瑟縮自卑的趨向...外籍母親沒法或能力不足以擔當,會令孩子在學習及人際關係上形成落差、不平衡,歧視母親的不健全想法。

 

鍾維真(現居台南)

「嘿,洗頭毛的小莉。」她喜歡我這樣叫她,顯示她是有工作的女人...小莉比我更像在地新娘,她是台灣超過六成雙薪家庭的一份子‧

 

徐茂珍(來自大陸福建,現居台北板橋)

幾百年前,台灣居民也是從大陸遷居來此的,現在就稱為台灣人了。而後到的就要被稱為大陸人,尤其我們嫁來台灣的,又要被稱為大陸新娘,為什麼我們要被區隔呢?

以我個人來說,由不習慣到習慣,由陌生走到成熟,我的精神我的意志,都融入了台灣,所以我不願接受這樣的稱呼‧‧‧我既已嫁為台灣媳婦,我希望我就是台灣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和台灣女性一樣,地位平等,不要被貼上標籤...

客諺有句話說:女人就像種子,撥種在哪裡不重要,但移植到哪裡才重要。的確,撥種發芽在瓦礫間都不重要,但是幼苗有更奧妙的期待,就是移植。它有機會被移植到更肥美的苗圃,永久生存、安居在那裡。所以我們來台灣的女性,也是如此。出生貧富不重要,但是情訂終身,才是一輩子的生活方向。

 

(徵文活動優勝作品全文請見婦女新知基金會網站http://www.awakening.org.tw/)

回本期快覽

---------------------------------------------------------------------------------------

 

家庭教育法座談會發言大要

范雲(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助研究員/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對於家庭教育法立法目的與施行的質疑:什麼是 「幸福家庭」?

不完整家庭是現代社會的常態還是變態?在英國(1995年的資料),每十對新婚有四對會以離婚收場。在美國,婚後七年,有四分之一的婚姻已經離婚。

 

根據社會學研究,離婚率增高的原因有四:

1) 大家庭的消失

2) 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

3) 浪漫愛受到重視

4) 無過失離婚法規的通過

這只是家庭型態隨著社會變動而改變的證據之一。

 

以下我針對家庭教育法的立法理念與施行提出三點質疑與三點建議:

 

1. 法條的隱藏性假設:「問題化」非主流家庭

法條中處處可見對於非主流家庭造成社會問題的憂慮。將青少年問題或各式社會問題歸因於非主流家庭,是沒有實證根據的因果假設。

 

2. 請勿「標籤化、污名化」弱勢者

法條第十三條中稱中央主管機關要研擬優先接受家庭教育服務之對象,並在立法說明中指出原住民、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單親家庭等應優先接受家庭教育的服務以預防問題家庭之發生。

 

3. 核心家庭的迷思:「只要努力,事情就會變好?」

 

新家庭視野:

1. 尊重多元家庭:

請尊重核心、單親、再婚、同志家庭、大家庭、選擇家庭 (adopted v.s. blood)、同居家庭等各種現代家庭的可能形式。任何一種群體都可以共同分擔經濟、情感與照顧的合作生活。國家的公共政策不應是繼續污名化或問題化或導正非主流家庭,而應是去支持人們自由選擇的生活方式。

 

2. 家庭是一種過程(Family life as a process):人在一生中,可能經歷幾種不同的家庭類型與狀態。

 

3. 小心國家介入:當國家不再中立,並且選擇介入家庭時,我們就必須檢視其意識型態,並且檢視其是否擁有介入的能力。否則,就如同我們經常教子無方的父母:「愛之適足以害之。」

 

回本期快覽

------------------------------------------------------------------------------------------------

 

◆台灣家庭教育實施概況

黃馨慧(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中國傳統家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宗法觀念濃厚,在家庭教育實施內涵方面,注重家風的傳承,教育子女則重視倫常的建立,這些家庭教育內涵,原就是中華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份,家庭教育的實施在中國教育史中並非新生領域,其由來已久。在台灣政府基於家庭問題日益嚴重,青少年犯罪率的提升,認為以國家力量介入是必要的,故以行政命令推行家庭教育,而民間團體因應其設立宗旨,以推行家庭教育為其階段性手段,也是台灣家庭教育實施的一大特色!

 

一、以「教化」觀點出發的教育部相關家庭教育實施內容

(一)萌芽階段--1945年公佈1968年修訂至今的「推行家庭教育辦法」

19458 17日行政院公布的「推行家庭教育辦法」涵蓋面較往後所公布之家庭教育相關命令為廣泛,實施目的在於加強倫理道德教育,改進生活,並期建立現代化的家庭;實施的內涵以孝親事長,和姻睦鄰之指導為主。

 

(二)觀念宣導階段--1986年「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五年計畫實施方案暨修正計畫」

1987年各縣市成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以全面推展親職教育,提供社會大眾親職溝通及家庭問題等諮詢服務。此一階段教育部推動家庭教育,著重在家庭教育的宣導,而其實施的內容則以「親職教育」為主,例如以教導父母如何與子女溝通,如何養育子女等等相關議題。

 

(三)體制建立階段-1990年家庭教育工作綱要、1991年公布「加強家庭教育強化親職教育功能計畫」

1.家庭教育工作綱要

1990年教育部分別訂定發布「國民小學試辦社區家庭教育實施要點」及「加強山地、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校推展家庭教育實施要點」二要點,以落實「家庭教育工作綱要」的推動與實施,學校實施範圍不再只侷限於「親職教育」的面向,而是因應家庭多元面貌發展的不同,實施的對象則涵蓋兒童、青少年、為人父母與為人祖父母者,此階段主要是以「強化家庭功能」為主要內涵,全面開展家庭教育的新頁,「家庭教育工作綱要」之工作內容包括「家庭世代生活倫理教育」、「夫妻婚姻關係教育」、「親職教育」、「現代化家庭生活教育」、及「家庭和社區關係教育」等五大項目。

「親職教育諮詢中心」更名為「家庭教育服務中心」,並設「885」輔導專線,其服務內容包含親子教育、兩性教育、家庭關係等三方面為主。

 

2.1991年公布「加強家庭教育強化親職教育功能計畫」

將計畫內容列為年度經常性業務辦理,除擴大實施服務的層面,教育部推展家庭教育業務重點為積極督導各縣市成立家庭教育服務中心,落實基層推廣工作,建立專業性諮詢服務體系,組訓義工,及繼續加強家庭教育的宣導工作。

綜觀此階段,教育部實施家庭教育的重點側重在體制的建立,而實施的內容則以「強化家庭功能」為主,將家庭視為一個整體,而不只是父母-子女的關係經營而已,家庭教育實施的內涵從家庭內的成員互動擴展到家庭之外與社會互動,不只是在改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也促進家庭與社會環境有良好的互動。

 

(四)蓬勃發展的階段-推展學習型家庭、全面推動家庭教育法治化

教育部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中,揭示推動學習型組織的策略,希望在家庭、學校,甚至社區中實踐終身學習的理想,為建立自發性、持續性的家庭學習機制,藉著家庭成員相互學習,創造知識,以使家庭不斷強化、更新與成長,學習型家庭(Learning Family)就是教育部,藉由學習型組織的概念所擬定而成的,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家庭中的應用,也是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十四項行動方案的一項。

其他國家與家庭學習有關的方案,多係由企業或民間團體來辦理,例如美國由克萊斯勒學習關係機構(Chrysler Learning Connection)發起「全國家庭學習日」運動、蘋果電腦發起「攜帶學習到家庭」(Bring Learning Home)活動等,都是由民間辦理,而我國則是透過政府的家庭教育政策全面推廣,在世界上係屬首創(教育部,1999)。

綜觀政府推動家庭教育到目前這個階段,已具有初步成效,包括建立台灣區各縣市設立家庭教育基層服務網,設置家庭教育服務專線,設置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推行優良家庭教育課程、教材、教法之研發,以及推展學習型家庭。

 

二、以「社會福利」觀點出發的內政部相關家庭教育實施內容

 

三、民間團體推動的家庭教育

 

完整內容>>www.awakening.org.tw

回本期快覽

------------------------------------------------------------------------------------------------

◆「唾棄性別歧視的問政歪風」連署聲明

 

國民黨立法委員游月霞上週五在國會殿堂代表國民黨進行政黨質詢時,公然污辱蔡英文主委「不懂男人怎麼與大陸談三通」,並指責游院長將「大陸政策交給一位未婚、心態不正常的老處女」‧我們認為,游委員充滿人身攻擊及性別歧視的不當言論,透過電子媒體的廣大傳播,已不僅是個人問政風格的問題,而是對台灣社會的民主與進步價值造成巨大傷害:

 

1)   游月霞的言論是在摧毀民主的基礎

當民主與兩性共治的理念已經成為台灣社會共同的價值時,游月霞在廟堂之上,濫用言論免責權,公然歧視與侮辱女性從政者私領域的情感選擇,從事人身攻擊而非理性問政,其言行不僅侮辱了所有未婚及不婚女性,亦完全違背選民賦予代議權力之本意‧

2) 游月霞的言論是在踐踏女性參政

 游立委個人惡質的從政風格不僅對蔡主委個人造成傷害,更是在踐踏台灣社會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女性參政的空間,為女性從政作了最壞的示範。她對蔡主委專業素養與婚姻狀態的不當連結與攻擊,助長了窺視從政女性私領域的文化,更進一步讓有心從政的女性怯步!

3)游月霞的言行是在侮辱女性自主權

「婚與不婚」純粹是個人人生選擇與機遇,游月霞立委身為女性,不僅未能感同身受不婚女性所遭遇的社會岐視,卻還公然使用充滿了對不婚女性的偏見與岐視的字眼,讓人無法原諒。

 

我們在此嚴正要求:

1 游月霞停止使用對「不婚」女性歧視的字眼,立即公開道歉‧

2) 游月霞所代表質詢的國民黨團,盡速將游委員送交立院紀律委員會,並立即為其乖張言行公開道歉‧

3)  其他所有曾經利用人身攻擊及性別歧視等語言暴行擷取媒體焦點的民意代表,包含游月霞在內,不論女性或男性,都應回歸理性問政,否則其倒退的反民主行徑都應受到台灣選民的唾棄‧

 

我們除了要求游月霞立委以及國民黨團必須為其不當言論儘速道歉之外,也要求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儘速通過懲處,以正社會視聽‧我們亦在此呼籲所有台灣女性,不論已婚、未婚或不婚,共同抵制與譴責任何汙辱女性的語言暴力!

 

回本期快覽

------------------------------------------------------------------------------------------------

◆「不乖」的女人,該打?「不乖」的男人,輕輕放過?─要求民進黨中央懲處及約束黨籍立委繼續發表對女性歧視性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