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8.22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教改正加劇科別歧視
【左右看】戶籍改革在中國
******************************************************
【社論】教改正加劇科別歧視
從九年一貫課程的規劃來看,其理想原是要達成五育均衡,但實際上卻使科別排擠效應更形嚴重,最明顯之處就是表現在重升學科目、輕社會及藝能科,而從各科每週的授課時數上,也反映了不同的比重。
以國中為例,沿襲幾十年的舊制是:擔任導師者,國文科教師每週14節課,英文、數學、自然科教師皆16節,社會、體育、健教科教師18節,藝能科和綜合科教師則須上到20節;如果是專任教師(未帶班),上述的節數再各增4節,這些差異其實也說明了教師當前同工不同酬的處境。
過去大部份教師不知舊制實施的理由為何,只知默默承受按表上課,社會、體育、藝能科的教師每週節數最重,班級數又最多。大家原本期待這種情況在教改後能有所扭轉,因為九年一貫的精神,追求的就是科別都能受到平等的重視,讓學生多元發展。事實卻不然,最近許多縣市正悄悄地進行各科教師「授課時數」協商。全國教師會的共識是同工同酬,也就是各科教師的每週授課時數應一樣,許多縣市也都做到了。但以台中縣為例,縣政府卻以財政困難,只調降行政人員的授課時數,社會領域各科卻維持舊制。地方教育局的理由是教育法規修訂為可由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與縣市教師會協商,且許多縣市也一樣照舊,台灣的義務教育制度也就成了現在一國多制的情況。
過去在這麼高的授課時數下,許多教師都因賣力而體力透支,最後總是得想辦法「調整」自己的體力,更別說要配合更多九年一貫多元教學的繁雜準備工作了。由於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時數比過去少了近一半,教師超額的壓力也將浮現。如今公民、地理、和歷史科教師正為面臨合科教學而苦惱不安,只是令人納悶的是,許多協商過程也傳出教師彼此之間的雜音,為什麼他科教師不會相挺,卻任由社會藝能領域教師去承受不平等的勞動條件?這些無疑都是教師們急待突破的挑戰。
(吳挺鋒)
【左右看】戶籍改革在中國
【左看】外來者的暫住
■胡寧寧
沒有一個市場經濟可以不包括勞動力市場而存在,要建立這樣的市場,往往意味著原有社會網絡的瓦解。農村人民公社的解體,大批廉價農村勞動力流往沿海城鎮,走向市場化道路的中國正是如此。
打從上世紀80年末,每逢春節爆竹餘音未盡之際,全中國四面八方村庄山寨的農民,如同春天解凍後的潮水,舖天蓋地般地湧向城鎮,衝撞著既有城鄉二元的戶口體制和城市原有的生活。而保留既有的戶口政策,搖身成了控管外來民工可憑藉的施力點。但在市場經濟下沿襲舊制而來的管制措施,顯然又缺乏必要的社會正當性,潛在衝突矛盾愈演愈烈。有鑑於此,日前中國在部分城市推行新一輪的戶籍改革制度,擬取消農與非農的城鄉戶口區別。
但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農與非農戶口劃分的重要性,事實上已讓渡到當地與外來人口的區分。儘管是非農戶口的城市居民,一旦離開家鄉到沿海打工,都得辦理「暫住證」才可在當地合法居留。日前湖北青年孫志剛因無辦理暫住證,而遭收容毆打致死引發暄然大波,不正說明了核心關鍵並非僅是取消農與非農?
(文字工作者)
【右看】新時代的缺憾
■陳正心
中國經濟崛起,近年來被國際傳媒譽為充滿商機的當代巨人,全球跨國企業前仆後繼紛紛進駐。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並提,成了中國整合入世界體系的基調。改革,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的制度規範;開放,引進了市場經濟的種種,衝擊著計劃經濟的方方面面。
儘管如此,湖北青年孫志剛之死,卻再次點燃中國社會的深層矛盾,也暴露出改革開放下最深沉陰暗的一面。戶口制度作為舊體制的產物,到了市場經濟的年代卻依然揮之不去,而保留這套箝制人民自由的舊規範,無疑是中共統治當局企圖在經濟日趨開放的同時,依然能保有極權統治時代的權力。然而這樣的做法,卻讓一樁又一樁的慘案上演,孫志剛不過是個縮影,畢竟「戶口」是這樣地牽動了多少人的命運!
中國打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雖然陸續推動數項戶籍改革的措施,以降低城鄉二元體制的弊病,但是成效有限。關鍵即在於當權者是否真有魄力,願意讓人民享有更大的自由。
過往計畫經濟體制的遺毒不去,改革後的中國依舊是個沒有自由的舊社會。
(政治評論者)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