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體驗營第一站─「竹田客家文物館」,文物館開館不到兩年,已經有許多深愛客家文化的夥伴們來此參觀。我們身為屏東人的一員,為了深刻體驗客家文化之美,當然也不容錯過這個收藏客家許多文物的藏寶屋囉。
首先由文物館館長為我們介紹屏東「六堆」的由來。原來「六堆」是客家人初到屏東時,為了保衛家園而形成的組織。而「堆」與「隊」音相似,是為了與軍隊區別,表示為民間自動自發組織之意。竹田這個「中間堆」是客家人來到屏東最早開發的地區;以竹田為中心,前堆為長治、麟洛兩鄉;後堆為內埔鄉;右堆是高樹鄉、高雄的美濃鎮與杉林鄉;左堆為佳冬、新埤兩鄉;而先鋒堆則是萬巒鄉。
介紹完六堆的文化之後,館長接著介紹客家人的遷徙經過。客家人原居住於中原地區,而後隨著朝代變遷,逐漸遷移到長江一帶,再遷到江西、福建、廣東一帶,至明末才遷徙到台灣來。而「客家人」這個名稱,原來是當地人稱他們是「作客他鄉」的人,大家約定成俗才稱為「客家人」。由於客家文化保留了大量的漢人文化,並且將之散播全世界,因此客家文化近年來已成為顯學,越來越多學者積極研究著客家文化。
接著館長替我們說明了客家牌位上的「孺人」,是表示女性之意,跟閩南人牌位上的「媽」一樣,這樣就能清楚分辨閩客之間的差異。而館長還說到客家人的特徵:臉寬、鼻塌、天庭禿、脖短、眼凹、小腿短…等。客家人還有一個特別的亭子─「惜字亭」或稱「敬字亭」。原來客家人覺得寫過字的紙十足珍貴,因此有寫字的紙不能亂丟,而是用竹簍子將之收集後,挑到惜字亭裡燒掉。不過現在如果這樣做,恐怕就比較不好了。現在都提倡要回收再利用,用過的紙張,可以回收變成再生紙,這樣會比燒掉更環保。不過客家人那份對紙尊敬的心,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喔。
館長還跟大家提到了客家文化與其他文化不同之處。例如:客家人所拜的媽祖是紅臉的,閩南人拜的媽祖是黑臉的,而靠海的居民所拜的媽祖則是金臉的喔!還有在屏東境內的媽祖廟以「屏東市的慈鳳宮」與「內埔鄉的天后宮」最為古老,但是只有內埔的天后宮算是古蹟,屏東市的慈鳳宮並非古蹟,為什麼呢?因為屏東市的慈鳳宮經過閩南人不斷的整修重建,已經把原有的古老結構重新翻修過了,因此雖然年代久遠,卻無法成為古蹟。而內埔的天后宮,因為客家人生性節儉,生活比起閩南人較不寬裕,因此沒辦法將天后宮加蓋的富麗堂皇,但卻使天后宮因為擁有古老的廟體結構,而成為屏東的古蹟之一。
最後館長還為我們介紹了早期客家人所使用的生活工具,各個用品都顯現出客家先人們的巧思。靠著頭腦與雙手,利用簡單的材料創造出實用的工具,這是值得我們佩服的地方。而客家文化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探究、學習之處,因此不妨利用空閒時間,多到家鄉四處走訪,從日常生活中親身體驗,如此我們一定能發現先人智慧的奧秘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