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罟就是利用流動的漁網,漁民們以竹筏牽引網罟,沿著海岸邊繞一大圈,將近海魚類都收進網內,岸邊的人們合力拉繩,將漁網往岸上拉,而收集到漁獲量。
在張代表的介紹下,我們知道了牽罟,他說牽罟在民國87年時,內政部文建會並有推行過這個活動,而且教育界也有些研究的組織,例如高雄海洋學院就有研究的組織,後來張代表並請村長說明牽罟要注意哪些地方。
村長說,當漁網需要拉時,要用力慢慢的拉,不可以拉的太快。而且在漁網拉上岸時,大家會看見活蹦亂跳的漁獲,不可以用手去摸牠們,因為有些魚是有毒的,如果摸牠,會發生刺傷或紅腫現象。
而村長也說,牽罟通常是再農忙時過的時候,村民有時間時,就相邀一起去。
所以,可以說是沒有非常固定時間的。而牽罟是利用海岸的資源,要好好的保存。凡是參加的人都可以分到一些漁貨。分法是:頭家再總漁獲量的十份中得三份,而其他的七份再分成二十份(有幾人參加就分幾份),後拿20個石頭標上1~20的數字,再利用類似”數支”的方法,找出第一個拿石頭的人,後依序拿石頭,拿到石頭的數字就是所得到的漁獲的第幾份數。
牽罟的活動既傳統又現代,需要民眾共同參與,才有意義,想要體驗漁民生活者,牽罟是最有趣也最方便的方式。在張代表的帶領下,學員們都很努力,的把漁網往上拉,可是左右拉的速度不一樣,張代表這時趕緊靠訴我們說,看海面上的一個白色漂浮物,那個是漁網的中心點,在拉的時候,要時時注意他是否有在中心點上,不然漁獲量可能會大大減少。
漁網上岸後每個學員都相當的興奮,但還是有些人忘記不可以摸魚的禁止了,後來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跟這群活蹦亂跳的魚獲拍照!接著進行分漁獲,分完後我們請新街社區的社區媽媽,幫我們料理一參香噴噴的先於大餐喔!
這次的牽罟活動,十分的精采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