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9.1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9.16


網址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 社運應以樹立新政治典範自許
【左右看】 台鐵工會的得與失

【社論】對教發會的期待與失落
文字工作者  

  人們有充分的理由重視9月12、13兩日的全國教育發展會議。

  首先,這是在21世紀台灣舉行的全方位教育會議,人們會期待在教發會中,21世紀的特質對教育可能產生的影響,有前瞻性的考慮。

  其次,這是教改10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檢討。鑑於近年來民間眾多對教改批評的聲音,教發會無可逃避地,應對10年教改引發的這種種議論,作一總結式的論述。

  第三,這是政黨輪替之後,第一次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號稱「百年樹人」的教育大計,會不會隨政黨的輪替而出現不應有的斷層?以改革為號召起家的民進黨,會不會在教育領域上革除往日教育做為統治階級灌輸特有意識型態的工具,而改以更尊重受教者主體發展的教育觀?

  第四,近兩、三年來,台灣經濟發展遲滯,貧富差距急速擴大。教育做為社會公平的最後防線,能否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還是順從資本主義商品邏輯,更惡化了階級的差異?

  第五,隨著社會轉型,知識社會的建設已成各教育先進國家進行教育改革的要點之一。台灣一貫缺乏建立知識社會的教育機制、終身學習型的高教體制。人們期待教發會能有建設這種新體制的藍圖。

  種種因素構成社會各界對教發會的重視。然而,兩天會議下來,我們必須說,這是個政客型會議。

  不僅人們期待的大格局前瞻性思維,未曾體現在會議議題、引言報告與最後結論中,連一些較技術性的議題,都顯示不出多少新意。以「弱勢者教育權」為例,表面看來,這似乎被列為三大議題之一,夠受重視了吧!但主要成就,似乎只對身心障礙人士的照顧向下延伸至3歲幼齡,取代目前7歲國小入學年齡。這固然是項值得歡迎的結論,但弱勢者不全是身心障礙人士。事實上,人們對弱勢教育權的要求,主要在於遏止學費高漲,本質上反對將教育商品化,強調政府對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我們看不到教發會安排的引言及主要結論對此有任何較深刻的理解與對策。又如「終身學習」雖列為議題,但會中基本上將其定位在社教領域,而非以知識傳授與創新為核心的高等教育。

  顯然,由官方主導的教發會,與人們的期待相差太遠。

(回目錄)



【左右看】台鐵工會的得與失

左看 改造工會 擴大陣線
■鄭谷雨
(社運工作者)

  台鐵工會911的行動落幕了。這次行動,媒體以「瓦解」來形容罷駛的失敗,也以「工運歷史性的一步」描述大會的成功。這樣的評論尚稱允當,問題在於工會成敗的癥結為何?這個問題的澄清將有助於日後工運的開展。

  對政府與資方而言,911行動他們最畏懼的,一是罷駛引發的政治社會效應,二是工運的擴大串聯結盟以及骨牌效應,三是罷工權的取得,使得戰火持續延燒。就此而言,911的結果可說是政府略佔上風,但何以致之?首先,911罷駛的無疾而終,很清楚是部份工會領導與資方有一定程度的默契。其次,台鐵工會部分領導的相對保守封閉,不願積極串聯社會結盟,使得工運團結前進的形勢無法順利營造。三,罷工權雖然取得,但卻因法令限制,是以三項勞資爭議為名目,如果爭議消除,工會以罷工反民營的策略將被徹底瓦解。

  如此看來,教訓已很明顯了。若工會沒有由下而上的徹底改造──不但要健全工會民主,更要形成意識堅定、目標清晰之進步的一翼,那麼在政府強大的壓力與行政資源下,工會官僚只能走上妥協甚至背叛的道路。政府策略是鎖定頭人,從內部瓦解、動搖工會,只有群眾力量的茁壯、會員意識的提升、社會團結的擴大才能與之抗衡,這是台鐵此役的深刻教訓。


右看 勞、政、民的三贏
■林國斌 (自由撰稿人))

  台鐵工會的第一階段抗爭暫告一段落了,原本強硬激進的工會倒是在最後關頭選擇了明智的做法,也就是選擇了「車照跑、會照開」的路線,順利取得罷工權,拿到了下一階段抗爭的籌碼,獲得了一個新起點,也開創了台灣工運的新頁。同時,更重要的是,工會策略雖然不乏「投降」、「倒戈」、「妥協」的批評,但是卻創造了勞工、政府與民眾的三贏局面,民眾有車坐、政府有面子、勞工有籌碼,算是皆大歡喜之局。

  這樣的局面要歸功於幾方面的努力。首先當然是工會的穩健自制,儘管外界對罷駛說得是天花亂墜,但是工會自始即堅持是開大會,而不是罷工,是行使合法權利,不是遊走法律邊緣;最後果然證明工會的說法與做法是一貫的,這是工運成熟的象徵。其次,扁政府的危機管理能力也明顯提高,不再像教師會或農漁會遊行時那樣拙劣,除了江昭儀立委事件外,都是低調而沉穩地處理,沒有過度激起工會激進派的勢力,讓危機安然度過。至於民眾,雖然是散眾,但也凝聚出要尊重工會權利、更要捍衛消費者權益的呼聲,確保工會的穩健溫和。

  經過911,台鐵工會定可在台灣工運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而此次罷駛危機,勞政、民三方的協調模式,也可為工運留下學習的典範!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mailto: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