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03/09/17》═════ |
*****【本 期 內 容】 *************************************************** |
◎ |
|
教授爸爸週記 | ◎ 校外行政會議令人回味多 |
◎ |
|
文 | 林益民] |
在5月中旬,走進台北市萬芳中學校長室,一盆常青樹矗立了一張牌子,上面寫著「峰迴路轉」四個大字,署名全國教師會祕書長吳忠泰。 類似盆花吊飾排滿了校長室,這些都是各界送來為慰問校長周麗玉的,因為台北市教育局組成的國高中校長遴選委員會,決議不予周麗玉連任的機會。 這是個令人驚愕的訊息。論理念能力、論教改倡議、論專業實踐、論資歷考績,周麗玉絕對交出了令各界肯定的成績單,而且遠超過標準,但遴選委員會決議不予連任,等於宣布台北市萬芳高中不需要這樣的校長,不需要這位一手將萬芳國中順利轉型高中的校長,這個決議十分令人困惑。 許多認識周麗玉的教師直接感受到了委曲,寄來的卡片、電子郵件,周麗玉捧在手上有一大落;各地朋友們撥進來的電話也很多,但講到最後,倒是周麗玉反過來安慰這些人,要他們別急著為她出頭,因為會造成她不必要的困擾。 卸下校長職務對周麗玉或許是生涯峰迴路轉的機會,因為她的確猶豫過是否要參加遴選。委員會的決定,對她是個解脫,但對教育界而言,卻是一個不太能簡單解釋的事件。 報載有某遴選委員表示因為周是「倡導型」的校長,太強勢,忽略自己的角色扮演應轉型為「關懷型」校長。但沒有辦法解釋的是:一個只倡導而不關懷的校長,如何可以從籌備處開始,逐步成就萬芳高中的格局,還願意承諾把學校特色做出來? 難道是遴選委員根本不肯定萬芳高中的現況? 萬芳高中的現況令人失望嗎?答案也是否定的。5月前萬芳家長會開會,18個委員除了「提高升學率」之外,並無其他怨言或建議;而在校長任內,周麗玉接受教育局的考評,沒有任何要她負責任的瑕疪。此外,萬芳高中學校評鑑、周麗玉任校長的考績,其優秀都有案可查的。 她要同學到學校聽廣播英文,希望能夠爭取英語教學重點發展。她結合社區大學的資源,規畫有系統的教師進修課程,並運用教師同儕視導,尊重專業。她創造了許多彈性而有效的學習活動,例如和台灣大學外文系合力規畫學生寒暑假英語營隊。萬芳高中朝著「科學、資訊、人文」為核心的課程發展,也是周麗玉規畫出來的。這些都不只是「倡導」,而是做出來的成績。 但如果這些協調校內134名教師與校外教育資源所做出來的成績,仍不足以構成一位校長連任的條件!如果才順利辦完台北市中小學科展、校際「機器人」大賽的活動,不構成一位校長領導的能力!如果多年來擔任校長的資歷與成就,不構成一位校長的可信度!那麼大家會十分疑惑,教育局或遴選委員會的標準在哪裏? 在遴選之前,周麗玉猶豫著是否參加這個她不太搞得懂的制度,教育局長吳清基知道了,找了她三次,希望她能夠出來參加遴選。 但周麗玉仍然疑惑著,她自忖度,如果這個新制度是「徵選校長」,那麼她自認在已可辦理退休的年齡,並無爭取的必要,以免貽人戀棧權位之譏。 如果這個新制度是「選舉校長」,周麗玉其實也同樣找不到理由要去和別人「競爭」一個位子,她哪會缺一個職位呀!何況她根本不認為好校長就是「完全沒有爭議的校長」。 最後如果是遴選,按周麗玉的想法,便是遴選小組有責任主動就學校的未來發展,找一個真正合適的人,委以權責來做合適的事,這便是「為校舉才」。周麗玉認為,如果遴選委員會真正考量過而召選她,她可以承諾於萬芳高中的願景,再繼續付出。 這樣看似高姿態的猶豫,在吳清基遊說下,有了改變;長官都發言了,她就跳進來玩一次看看。在遴選資料送件截止日的前一天,周麗玉送件,她沒有特別為這次遴選準備什麼特別的資歷,除了必要的表件,只多呈備了樸素的萬芳高中學校簡介,裏頭的格局和成就,都是周麗玉協同教師們打拼出來的。 這是選「校長」,是要實事求是,不是考核「做書面報告的能力」的,周麗玉認為。 但遴選委員會終究是一場短暫的「校長同意權投票」。吳清基關心周麗玉,請她參與遴選,也不是在替萬芳高中物色「人才」。 「我是一個經法定程序認可,有任用資格的校長。」遴選委員會的決定,不能改變這個身份,周麗玉說。民國71年她考上候用校長,民國75年奉派民族國中校長,迄今18年的公立學校校長生涯畫上句號的同時,也為「什麼是好校長」,畫上了問號。 努力辦學治校並不是為了連任,周麗玉從教改政策倡議、擬定到實踐,歷經了台灣教育改革最為「狂飆」的時期,她是少數體制內校長擔任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的人,用盡心力時間,把各種看似天馬行空的理念,化為可以實踐的策略。 她以校長身份兼九年一貫課程發展委員,在不可為的環境下,違反過去由學科專家當家的遊戲規則,制定了台灣教育的的新規格,打造了近十年來難得的新意。她兼任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從理念、政策做到基層教學、教學研習,在職司權責上,從都會視導到鄉鎮,為實現教育中的性別平權鋪一條路。 雖然如此,這位善於打勝仗的將軍,留戀的卻不是她的政治戰場,她竟最在意「在學生受教育的過程中扮演一個貴人」。她可以如數家珍地說,如何為了許多不適應學生,協調家長與教師,提供不一樣的學習資源。 但她很感慨,不懂「扮演學生的貴人」的人,正在決定教育資源。 初任校長時,連學校的校工,她都為其創造條件、鼓勵進修,這位校工後來真的進修了,還返鄉當選鄉長。許多經她周旋,才得以留在學校的學生成長、畢業了,感恩家長則是那些聽到消息後,急忙送花送樹、打電話寫信來安慰她的人們。 萬芳高中一位國二生說,她們的校長人算是好人,就是嘮叨,喜歡把一句話拆成三句來說。很難想像這位學理科出身的女校長,不論是對面學科專家、政治人物或是家長始終可以有條不紊、侃侃而談,但也有像媽媽、關心學生而一再叮嚀的面貌。 「我最喜歡做的還是專業,像科普教育、性別教育」周麗玉說。 教育改革對周麗玉而言,永遠不只是理念,而是為了學生發展利益的教育實踐。她當國中校長期間,教改還不是顯學,她不斷爭取青少年自主多元的成長空間。民國77年,她率先在國中設撞球桌、開放便服日、成立全台北市第一個國中太極拳社、「把週會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行設計、爭取中輟生參與社會找到自我價值的機會。 周麗玉一向有話直說的習性,在教育界不知惹了多少心結宿怨。舉個簡單的例子,她在擔任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的督導,視察台北市相關業務時,不假辭色地說了頂頭上司台北市教育局一番,要求拿出更好的表現,因為台北市的資源是相對豐富的,自不能以一般縣市的標準視之。 另外一個例子,民國90年,當台北市教育局主張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只考國文、英文及數學三科時,周麗玉有異議,和師大心測中心主任林世華、教改人士史英、丁志仁合作,提出考「語文、科學、社會與人文」。周麗玉更曾直指教育部,批評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根本沒有多元,說政府管太多了。 她直言不諱的觀點和看法,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卻常創造了對話的機會。為了學生的利益,她勇於直接與官方意見相左,對政策的批評,從不因為自己校長職位而語帶保留。 很多人寧可相信,周麗玉的落選,正是教育改革政治中的一個訊號---被認為是「教育改革」中某些陣營或某派的人馬,因而被「點名做記號」,而被打擊。 但說實在的,在目前的教改張力下,能夠讓教師會送花慰問的校長,也不是太多。 然而,校長原來不是一份用來糊口的職位,尤其對周麗玉這種校長而言,校園領導是她畢生要投身的志業,是在發現自己生命「意義和目的」的使命感下,而對學生做出的承諾。 但制度要她屈就,變身為一個為「找工作」而屈就的流浪校長,她怎麼都覺得怪,何況又是到了可以退休的年齡,但她仍然做了;高高在上的「遴選委員會」,卻做了一個不能自圓其說的決定。 如果不是因為投入教育改革而被政治謀殺,那麼她就是被校長遴選制度而犧牲了。相信不止是周麗玉,還會有一些好校長的風骨和尊嚴,即將被這個針對不適任校長而設計的制度,拿來當祭品燔燒。 |
|
(回目錄) |
◎ 校外行政會議令人回味多 | |||
文 | 賴鼎銘 | ||
經過西湖渡假村的兩天擴大行政會議,回到台北時,我竟然有著恍然若失的感覺。 我一向離開台北不了幾天,就會魂不守舍,急著想回台北。一方面當然是掛念自己的小孩,另一方面則是我不習慣在陌生的地方久待,只要離開一陣,就會想趕快回家。這樣的經驗曾經在幾年前全校一級主管到夏威夷時發生過,也在成前校長嘉玲帶我們到北歐一行時經歷過。我當然有時會事後追悔,因為如此的心情,常常無法放心地在當地玩得盡興。 但此次兩天的西湖渡假村之行,我竟然不想急著回來,甚至有點想多留幾天的意思。並不是因為西湖渡假村漂亮,或是環境優雅,讓我想留下來。事實上,西湖渡假村的範圍與局限,我們在當晚的一次閒逛中早已發現;縱然隔天早上的攀山之旅,讓我消耗了不少一天貪吃的卡洛里,感覺稍帶過癮一些;但整體而論,西湖渡假村少了我會想再來的那種精緻感。部份模仿國外景點的安排,卻沒有文化背景的搭配,反而讓人倍感唐突,頓失親近感。 我之所以不想走,是因為兩天的會議下來,感受到學校一級主管在山中暢所欲言的心情所致。 每年,學校總會安排一次校外的擴大行政會議。去年我因為研究假,無法參加據說討論非常精彩的明池之會,如今仍覺遺憾。今年我終於能恭逢其盛,也深深感覺這種遠離塵囂的會議,確實有其河沙妙用。因為遠離台北,沒有人可以中途抽身回家,因此只有死心塌地留下來參與討論。另外,因為是專司開會討論而來,大家都心無旁騖地暢所欲言,結果當然非常豐碩。 但最令人懷念的則是第一天晚上,在西湖渡假村大廳的晚宴。因為是自助餐,大家隨意而坐,中間更時時可到別桌串場,因此氣氛顯得異常熱絡。尤其加上有些人酒蟲發作,開始拼酒,讓大家的心情駭到最高點。 而此次令人最為感動的則是,為了讓學校新買的校地能早日蓋起大樓,一級主管體會校長苦心,極力配合校方主動繳回部份預算的行動,確實讓我感覺動容。雖然大家會互相挖苦,但畢竟同感此事對學校的意義重大,因此都義無反顧地配合。我很久沒有看到這種團隊精神了,而這正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根基所在。 第二天早上,雖然大家都有些疲憊,但當議題需要討論時,多元的意見有如地湧的岩槳,欲罷而不能。縱然午飯時間已到,但卻似乎沒有停止的跡像。雖然到最後,因為遷就回台北的時間,不得不中斷,但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卻是最令人回為味無窮的。 這就是讓我不急著回台北的原因,也是我期待明年此時,另一場校外行政會議能聚攏所有英雄好漢,為學校的未來發展,再來一次華山論劍的主因。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 |
fiveguys@ms19.hine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