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十月毛毛蟲‧吃冰淇淋學蛙跳蛇蹓
-毛毛蟲@給你報,每週五出刊-
本期 發報日:92年10月3日
 

活動快報|

  • 週末小點心,本週推出「蛙跳與蛇蹓」故事戲劇,由安拿生劇團演出,想知道蛙與蛇怎麼會湊在一塊兒的嗎? 請10.4週六下午4:00到圖畫作家「看」故事吧!

  • 陳盈帆-夏日餘味插畫作品展,正在圖畫作家展出,邀請喜歡插畫的朋友們來參觀。10.4晚上8:00並有盈帆與朋友們的座談會,歡迎參加。

好多冰淇淋  

下雨天,
穿雨衣,
走上街,
去花錢,
爸爸媽媽還有我,
手牽手,
腳踩水,
好多水,好多泥;

下雨天,
穿雨衣,
走出去,
吃東西,
好多水,好多泥,好多冰淇淋。

管家愛說話|

  嘿!喜歡毛報的新模樣嗎?管家偷空給毛報玩了變裝秀,增加點新鮮感,希望大家會喜歡。
 分享個小故事。回想上週末的小點心時間,凱瑛與Amo姐姐和小朋友們玩成一片;休息時,姐姐帶小孩們玩手指遊戲,五根指頭是五隻小猴子,晃呀晃地是盪秋千。「五隻猴子盪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啊!」就這麼從大姆指吃到小指頭,姐姐說:「小指頭要學聰明,等會兒記得要躲起來哦!」小孩們一個個蓄勢待發,準備在鱷魚(左手)來時將(右手)小指頭躲起來。  
 「五隻猴子盪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啊!」小孩們笑嘻嘻地把右手小指頭藏在身後,都沒被鱷魚吃到。姐姐說:「哇,你們的小猴子都躲好快!真棒!沒有被鱷魚吃掉。」

 這時候,一個小孩睜大眼睛,舉起他的右手小指頭,說:「我的沒有躲。」姐姐問:「那會被鱷魚吃掉耶!」

「不會!」小孩胸有成竹的說,一邊讓人注意他藏在身後的左手。「我的鱷魚躲好了,不會出來吃猴子。」

 遇到鱷魚時把鱷魚藏起來,這點子挺不賴的吧!

留言我要訂報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知性與感性的宴饗-賞析松岡達英的《雨林探險》

文/陳玉金(原載於月刊157期)

  翻閱松岡達英的繪本《雨林探險》,彷彿進行一場知性與感性的宴饗!隨著作者的探險之旅,在知識的部分,得到作者分析整理的雨林知識;視覺的部分,在以綠色為基調的飽滿色澤中,由每一頁構圖變化--有時是三度空間的場景,有時是二度空間的平面圖鑒,每翻閱一頁都有不同的驚艷之感!而在心靈的部分,則滿足了大多數人無法進行雨林探險的遺憾!
  
  松岡達英(1944~),出生於日本新瀉縣長岡市,從小喜歡昆蟲,也是目前日本著名的自然科學插畫家。由於他喜歡到世界各地進行自然探索,並且蒐集資料,因此創作出很多的自然繪本。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加上擁有繪畫的能力,使得他的創作比起許多「為故事而故事」的科學類繪本,更具有說服力。

版式與最初印象

《雨林探險》為十六開,精裝硬皮書,封面的主色調是綠色,深深淺淺叢林的綠色當中點綴著紅色鮮豔的花朵,還有熱帶雨林中特有羽色鮮豔的鳥,將本書的基調點出來。翻開書以後,前後的蝴蝶頁是由美術設計以松岡達英親自到熱帶雨林中留下的手記,在白色的底紙上出現松岡達英的筆記,以及隨手所寫生的黑白或彩色圖稿,藉以提醒讀者-此書作者確實曾到雨林旅行與探索。

情緒與氛圍

○顏色
  本書在色彩的運用上,採用綠色為基調,呈現出熱帶雨林的主色調。並將全書的21個跨頁(42頁)區分為兩大表現,一是沒有框線的,另一是有框線的。

˙沒有框線=
分布在p2-3、8-9、22-23、26-27、28-29、42-43,在間隔的頁面中,每翻幾頁就會出現沒有框線限制的大畫面,更突顯出雨林的廣大與氣勢。這些跨頁的顏色則以大片接近的色塊呈現,例如p8-9在一片深淺不同的綠色調中,近景的植物中在畫面的中間以及右上方出現萬綠叢中的一點紅,是開著紅花的蝎尾蕉。P22-23則是在鳥瞰的海邊雨林(綠色及深藍色為基調)上方出現一架紅色的小飛機,使讀者很容易在大塊的綠色中見到雖小但明顯的飛機,即使不閱讀文字也可以知道作者是以搭乘飛機的方式抵達雨林。
˙有框線=
以跨頁呈現的長方形,等邊距離1公分的細黑框線,將書中所要介紹的不同物種或是地圖框住,根據畫面中出現不同圖像的需要而出血時,則將框線去除,或將圖像壓在框線上。例如,p4-5的地圖,在p4的右上方以及p5的左上方和右下方,以地圖的圖形突出框線,因此在地圖橫過的地方見不到細框線。在其他有框線的頁面也比照此方式處理。
另一個共通點是這些有框線的頁面,都是在白色的底紙上畫出分布的物件;每一個物件中有時是有景深,有時只是個別物件,沒有背景。每一個跨頁中都有一個主題,因此畫面並不凌亂,顏色也顯得一致,例如,p16-17畫面中都是雨林昆蟲,p20-21都是鳥類,p24-25都是魚類。

○媒材
  Perry Nodelman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註1)一書中曾提到:「插畫家所選擇的媒材,會影響要述說故事的意義。例如:白紙上的黑線無法傳達顏色的情緒,色塊無法顯露肌里,拼貼會妨礙景深的營造,而水彩的半透明性則比淡彩更容易營造光的印象。」(p256)
  在松岡達英的這本《雨林探險》即選用水彩作為創作的主要媒材。藉由水彩的特性,表現出熱帶雨林中充滿濕氣水分,以及植物所顯呈現飽滿的綠色色澤。為了讓每一個生命和物件有清晰的輪廓,松岡達英也保留了描繪圖像的鉛筆線,例如p2-3,畫面中連右下方地毯上的圖樣都勾上清楚的線邊。或是p24-25,更以較深色的自來水筆勾勒魚的輪廓,再塗上水彩,這種圖鑒式的描繪方式,使得每一隻魚都以最清楚的面貌呈現。

○圖畫大小的配置
  在本書中作者把探險者的身影畫得很小,雖然在文字的部分以第一人稱進行,但圖像上,反而像一個串場人物,只有在第一個跨頁中(p2-3)作者以背面正在工作室中畫畫的背影是佔版面的1/4大,其他作者出現的畫面一直到p11再度出現,但是和一棵高達20公尺的樹相比,作者顯得十分渺小,其他在p14-15、18、24、26、37,作者的身影也都只佔畫面的一小部份,從雨林的廣大和作者的身影,可以見到藉作者的企圖。

文字與圖的故事

  在《雨林探險》文字故事部分,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我,向讀者說明這本繪本的製作是為了告訴讀者,作者到哥斯大黎加雨林所經歷的故事,以及關於雨林的故事。
  主線故事的進行,所運用的文字並不多,每一頁大都穿插說明文字作為補充說明,除了避免主線故事的冗長,也適時提供必要的知識。且作者在調配圖與文字的出現比例,當跨頁出血圖出現時,通常具備轉換場景、擴大視野,或是舒緩前一頁堆積的知識等功能。(詳見附件<圖表一>及<圖表二>之分析)
  這本具備多重身分,不但是一本圖像豐富的繪本,也具有旅行文學的特質 (註2),不是只有單純的報導,且有「自我主體」和「他者」之間的交鋒。例如作者在本書最後p42內文的一段話:「終於,到了返回日本的早晨。/那是和昨日以前一樣,沒有任何改變,熱鬧的黎明。/總有一天會再來雨林吧!/朝霞中的森林往後退去,我心裡想著:/希望雨林永遠都是這個樣子。」即在單純的探險旅行中,有了不說教但又具深刻的省思。
  松岡達英又在p44的後記中提到:「現今全世界的熱帶雨林,正以每年近17萬平方公里的飛快速度,遭到砍伐而漸漸消失。每年消失的面積相當於1/2的日本。」正是希望接由此書提醒讀者,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而這點又使得本書具備了科學圖畫書最鮮明的特質。
  去年我曾採訪圖畫書工作者鄭明進老師,他提到:「科學類圖畫書承繼了傳統圖畫書的主題、作風,而插畫家更用心的把現代生活融進去,這也是科學類圖畫書跟文學類圖畫書不同的地方。科學類圖畫書不只注意到自然的風貌,也對地球的變化以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提出警告。」科學類圖畫書跟著時代在進步,對人類的生活提出反省,也發出危機意識的警告。兒童扮演地球未來的主人翁,如果閱讀科學類圖畫書,了解地球的變化,也會關心地球的種種,就這方面來說,我們也從本書映證,松岡達英確實是創作科學圖畫書的佼佼者。

註1: Perry Nodelman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0/8二版。

註2:旅行書除了紀錄旅遊的經驗表象,更重要的是建構作者的「自我主體」與「他者」之間的交鋒,旅行者離家在外,跨入「他者」的地理和文化版圖,產生一種烏扥邦的欲求,促使自我主體持續藉由外在世界的刺激而生內省思考,於是旅行書寫暗伏直陳或論述的企圖,絕非單純的報導見聞。(毛文芳<晚明的旅遊小品>p24-25,出自《旅遊文學論文集》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 台北市 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0.1初版)

書名:雨林探險
類別:繪本
撰文/繪圖:松岡達英
翻譯:張碧員
出版日期:1996年12月20日
出版者:大樹出版社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圖畫作家  電話: (02)2771-5799  87718522 傳真: (02)2771-6788  87718521
地  址︰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6巷33弄14號7樓(5樓圖畫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