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胤(國中教師、彰化縣國中教師聯盟聯絡人)
(edufiire2002@yahoo.com.tw)
一、前言:公開唱反調的教育官僚
日前,彰化縣彰安國中吳麗慧老師在校門口下跪為後段班學生請命後,常態編班的老議題在各地又延燒起來,基隆市有議員質詢市府有學校違法實施能力編班,2003
年 9 月 24 日中國時報刊出一則市政府的回應:「教育局指出,基隆市國中係採常態分班,否認有所謂『能力分班』之事;但國中校長多認為,孔夫子兩千多年前就點明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能力分班讓學生適材適性發揮,一律常態編班打倒『孔家店』的做法是不行的。」我們可看出,市府否認有能力編班事實,校長則公然唱反調,支持能力編班,至於基隆市的實際狀況如何呢?大家心知肚明。有無常態編班,是無法隱瞞的,路邊隨便問個學生就明瞭。
但值得注意的是,校長公開對政府與法令唱反調的舉止,這不是個案,而是台灣各國中普遍的現象,也無關於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敝縣彰化縣教育局長,則表現得最真實,當教育部長黃榮村對吳麗慧老師承諾,從彰化縣做起,一個月內完成調查,改善並落實常態編班時,不待校長們回應,吳局長便馬上替他們跳出來吐槽:幾十年的舊問題,不可能一夕之間改變。換句話說,教育部長的話,教育局長是參考用的;由基隆市案例也可推理,教育局長的話,校長也是參考用的。如此,我們會問,九年一貫教育與其他的教改政策是否也面臨相同的困境嗎?很殘忍的,事實如此!
姑且不談政策不能貫徹問題。基隆市的校長,這回把中國的孔老夫子從兩千多年前的歷史棺木中抬出來,為他們的能力編班作為與抵抗政府教育政策背書,的確值得我們再來探討能力編班的意涵與其在國中校園的實質問題。
二、能力編班的「能力」,指的是什麼能力?
支持能力編班者,經常的論點是,把能力相近的學生集中於一個班級,能力好的,教比較難的,能力差的,教比較容易的,因材施教,各得其所。乍看之下,不無道理,但我們要問,他們所指的「能力」到底是什麼樣的能力?是智育的能力嗎?考試的能力嗎?還是,家長的能力?
根據國民教育法,國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國民,可知,其所謂的能力是包括五育各領域的能力。
而當今教改的主軸,九年一貫課程所標示的能力有十項:(一)、了解自我與潛能發展。(二)、欣賞、表現和創新。(三)、生涯規劃和終身學習。(四)、表達、溝通和分享。(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七)、規劃、組織和實踐。(八)、運用科技與資訊。(九)、主動探索與研究。(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由上,也可發現這是根據國教法的宗旨衍伸而來的,它是五育並重理想較具體的陳述。
大庄平埔族祭祖活動
(台灣平埔族協會大庄支會、大庄公廨委員會、大滿族人) |
各位朋友們︰
一年一度的大庄平埔族祭祖活動,將如期於農曆九月十五日展開,族人歡迎親朋好友、舊雨新知來庄中做客,今年我們本來也準備要如去年一般擴大舉行祭儀活動,但因經費有限,只能舉辦日間例祭與夜間傳統的牽曲兩項,但是夜祭部份將有不同以往的精彩演出,因為今年我們把傳統的母語祭祀歌謠恢復了!在今年的八月間還受邀到台北演出過。如果經費許可,可能還會舉行傳統「大滿酒製作」比賽,請親朋好友一同來品嘗我們釀製的香醇米酒。我們的祭典時間正逢雙十國慶,請來大庄參與一場不一樣的慶典,我們沒有什麼大排場,但保證是一場在地味十足的鄉土慶典。
(詳情請按此)
|
|
或許有人批評,空泛的能力指標,無法當成教學的目的,但由此我們可知,人的能力結構是複雜的,而教育要培養學生所具備的能力,也是多元的。對人多元價值的肯定,對人多元能力的認知,是稍具教育常識與教育良心者的基本共識。
我們回頭來看看國中所謂的「能力編班」是怎麼編成的。
一般說來,國小畢業生進國中之前,都會參加學區國中舉行的「編班考試」或「智力測驗」,來作為編班的依據,依國民中學編班實施要點規定,學校必須以此成績結果來做S型常態編班,但事實上,學校經常逆向行駛以此來進行能力編班,而其考試科目大都以國文與數學為主。易言之,能力編班的「能力」,是指國文與數學的能力,而且這只是筆試的能力,因單一的筆試不見得能測得出學科真正的能力,充其量,它們評量的只是一些國學常識與計算能力而已。用此來作為能力編班的標準,未免太狹隘些吧。就算有些學校實施智力測驗,包含各領域學科,但單一筆試成績,並不能代表智育;倘若即使它能測得出大部分的智育,那國教法所標示的其他四育呢?或者,九年一貫課程的能力指標與人其他未標示的潛能呢?所以,用此來將學生分類,在教育原理與實際教學上,恐怕太危險了。
何況,能力編班裡所謂的「好班」中,也夾雜著成績不佳者,只因其家長能力(財力與權力)好,這根本就變成因「財」施教,此舉有違公平正義原則,更違背國教法保障學生的平等受教權的初衷。
三、「能力編班」非孔子的「因材施教」
即使有一種測驗可精確地測出學生的能力,然後實施能力編班,讓老師便於因材施教。但,我們是否想到,老師的教導,只是學生獲得能力(知識)的管道之一而已,並非教育內容的全部;其餘的管道,諸如學生自我的學習,與同儕互動,與環境互動,都是學習獲得能力的重要途徑。孔子的衣缽繼承者孟軻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他在暗示人經常缺少自省能力,尤其是與我一樣是老師級的人物,他也在暗示,其實老師教給學生的東西極為有限,許多能力的獲得,都是來自學生的自我學習,老師,只是佈置學習情境,提供導引與扶持罷了。偉大如孔夫子,面對學生時,也會大嘆「朽木不可雕也」。所以,每年教師節,我們身為老師的在教導學生歌頌老師的偉大時,是否也反省到老師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偉大;甚至,常常因為自己不當的言語或作為,而毀掉學生的一生。故以老師便於施教做教育唯一考量,而忽略掉學生其他重要學習因素與環境的能力編班,是很不智與粗暴的。
主張能力編班者,常以孔子的「因材施教」作護身符──根據程度之不同,給予不同之施教──多麼美麗與有力的靠山啊!以他們的觀點倒推,是否在說:孔子也主張能力編班呢?首先,我們要質疑的是,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孔家店是私塾教育,與二十一世紀現代台灣的學校教育,時空、性質皆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是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另一個是軍事化集體管理主義的教學環境。但並不是說「因材施教」這理念有問題,反而我認為,這是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那問題出在哪裡?這就是接下來我要說的,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校長們在拱出孔子「因材施教」的同時,是否有意無意間,把他老人家講在前面的另一句話忘記了,不錯,它正是:「有教無類」!換句話說,「因材施教」要在「有教無類」的前提下進行。能力編班,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把學生「類化」,「標記」作用的結果常造成人格的扭曲,注重人格教育的孔子,怎可能認同此荒謬作為?事實上,孔家店性質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班級,班裡的學生,昏庸愚劣、聰敏智優皆有,因材施教,是老師對學生個別化的教學,肯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價值,那材,是一個獨立個體,是個別之材,而非現今的國中,把學生分類用升學壓力藉口與名利慾望將他們綁在一起,那種一捆捆的材。
也罷,就算能力編班也是另類的因材施教,我們要問,現實的國中校園裡,在升學至上考試至上分數至上的主流價值下,那些適應不良、弱智、行為偏差、低成就、情緒障礙、家庭有問題等的弱勢學生,學校好像一直都忘記要因材施教。所以說,能力編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實在太沉重,也太無知。
四、編班政策要明確,不要打迷糊仗!
其實,能力編班也非毒蛇猛獸,而常態編班亦非教育的萬靈丹,在學理上各有優劣;但或許,常態編班在過去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其組成份子接近現實社會的結構剖面,有利於健全人格的培養,較符合國民教育法的宗旨,而受到專家學者與政府的青睞,被制定為中小學重要的教育政策。但多年來,在實施上備受爭議,除了北高兩市有接近百分百落實外,其餘縣市大都陽奉陰違,有些縣市如敝縣則陽違陰也違,但呈報上級的資料中,卻是百分之百常態編班,其心態甚可議;也有些縣市則睜眼說瞎話,對外也堅稱實施常態編班,但到底有無能力編班,路人皆知,這種公開說謊的行徑,對教育人員而言是不可原諒的,因對於學生,這是反教育。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吳麗慧老師下跪後,她學校的校長馬上對媒體澄清:「我們依規定確實實施常態編班,只不過因家長的壓力,把編班考試前一百五十二名學生集中在四班而已……」這種笑掉人家大牙的謊言都講得出來,教育部不知道相信了嗎?
再者,常態編班政策或有爭議,但政府法令既是如此規定,包括校長在內的教育官僚在法令未修改前自應守法,今卻知法犯法,這也是反教育。至少,他們應該告訴我們學生,在要求他們遵守校規的同時自己為何先違反政府法令?
而負責制定政策與頒布法令的教育部,若編班實施要點真的有問題或不合時宜,就應檢討修改,反之,就應徹底執行,不能講一套做又一套,學生看在眼裡,比誰都清楚,這更是反教育。黃榮村部長對彰化縣一個月完成常態編班的承諾,校長們不是忙著改過向善,而是忙著討論因應之道,他們已準備好以「兩階段常態編班」「彈性編班」說辭搪塞,一個月時間快到了,學生與大人都等著看笑話。
其實,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笑,我想誠懇建議教育部,編班政策既是陳腐問題,更要講清楚說明白,常態、或者能力編班,都要有個標準,有配套,且不要打迷糊仗,更不能下放給校長胡搞瞎搞,鬆綁,不是這種搞法,這樣,只是把教育,把老師與學生,把善心,全都綁住。這幾年來,模糊的結果,編班的形式,不是常態,也不是能力編班,而是變成校長與少數家長意志的組合,是一種「變態的分段式編班」,我們看一下各校普遍存在的「人情班」,便一目了然。
五、教學正常化的堅持,可為編班亂象解套
據了解,「能力編班」的問題,彰化縣可說是超級疫區,要恢復常態編班,當然非一夕之間可改變的,吳局長的說辭只是較誠實而已,他公然對抗中央,站在法令與教育的立場,雖然我們深不以為然,但我們真正批判他的是,就任近兩年來,我們看不出他有漸進式推行常態編班的作為,沒有公聽會,沒有向家長、教師、校長做足夠的宣導與溝通,也沒有看到相關為常態編班準備的配套措施;更令人傷心的是,我們根本看不出他的誠意,校長帶回來學校的訊息都是:縣府支持能力編班云云。他對校長們默許的態度,致使編班逐漸變態化,像敝校一年級才十班,就編四、五段之多,編了也就算了,還以此進行各項諸如整潔秩序的比賽,結果不僅排名,最後一名班級還要全班懲處,這是教育嗎?也因此,校內惡性補習也越演越烈,以前到三年級下學期,才模擬考,才假日留校惡補,現在,二年級就開始,而且強迫參加,強迫收費;寒暑假,除了固定輔導課外也要加課,而第八節,更是全校強迫參加。而,另一場弱肉強食的悲劇,也同時在後段班上演。學校的理由非常好笑,說是為了因應九年一貫新教材的實施。這是九年一貫教改的初衷嗎?國中校園,教學不僅不正常,而且逐步變態化!我們也看不出吳局長的具體作為。無怪乎,吳麗慧老師要以下跪來突顯問題,該反映都反映了,面對龐大的共犯結構,一位小小老師又能做什麼?
台北市的國中教師,在這期間有人反應,即使是常態編班,校內校外惡補也變本加厲,師生痛苦指數增高,但貴為首都的台北,至少不敢明目張膽像鄉下學校般強迫師生;由此可見,惡補問題,是超乎編班的問題之外,換句話說,教學活動的不正常,是師生痛苦根源,也是歷年教改所要改的標的;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相反的結果,主要原因當然是執行面的問題。
去年,新政府將「加強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廢除,將權限下放到地方政府,這本是國教的基本精神沒錯,但在今國中校園仍百病叢生,教育官僚封建舊習未除之際,我們認為這是不智之舉,此無疑自費武功;所以我們看到縣府又把權限下放到校長,原本被改革的對象,搖身一變,成了執行教改者,致使教學不正常化嚴重的鄉下學校,雪上加霜。縱該法令有些不合時宜之處,但在教改未步入正軌前,可修改卻不宜廢除;因教學正常化,是國民教育的底限,試想,若學校從事不正常的教育活動,甚至反教育時,這種教育對學生只是一種戕害,我們還要嗎?校長們說是升學壓力的現實啊!為了升學,教育「長善救其失」的實質內容都可不要,就好像為了名利,生命靈魂都可放棄一般愚蠢。如果我們的教育部都隨著愚蠢功利的魔鬼起舞,台灣的教育還有什麼指望呢?
所以,教學正常化的堅持,或許可為幾十年來國中編班的亂象解套,因不管是常態編班或能力編班,在心術不正校長的眼中,經常成為校內惡補的藉口。教學正常化,跟改正能力編班一樣也應循序漸進。中央,或要求地方明確訂定法令,先要求形式上的正常,也就是學校行政操作模式的正常,如上課時間、排課(教師與科目)、教學設備與空間、社團與週邊活動等,此乃教改過渡時期重要的約束。然後,再求內容上的正常,這是教學操作的模式:要真的五育並重,莫偏廢非基測學科;基測學科,要尊重教師專業,真的允許教師做多元教學與多元評量;最重要,學校行政要支援教學,而非干擾教學──現今最嚴重的是強迫教師與學生作課後(假日)的惡補,時間與精力都被壓榨光了,還談什麼正常教學?最後要強調的是,正常教學不僅有助於學生能力的獲得與健全人格的養成,而且對不以背誦為主的基測成績有絕對的幫助。
六、結語:是誰在打倒孔家店?
現今的台灣,已非過去獨尊儒術的封建時代,多元價值的肯定,是現代教育可貴之處,把常態編班說成是在打倒孔家店,是不倫不類的比喻,是唯我獨尊的封建心態,身為教育最基層官僚的國中校長,在學生面前又做了最不良的示範,他們應該再去讀論語,好好體會其字裡行間的精神內涵,好好學習孔子「有教無類」的慈悲胸懷,而不是像國中生一樣把它背起來應付考試而已,或者一味地斷章取義,污衊孔子。
孔子門徒中,各種領域專長者皆有,舉凡文學、政事、德性、言語、孝悌……等,從他與弟子的對話,可看出他肯定學生的多元價值,並指導學生作多元學習,沒聽說用考試成績或資質差異把學生分類,再來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肯定在常態的環境中與同儕互動的學習;「子不語:怪力亂神。」眾多校長們卻迷信風水之說,教務行事,連好班要在哪個教室,也要求神問卜;孔子向老耽習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他老人家尊重專業,不像校長們獨斷獨行,為了統一排名連老師對自己學生段考的命題權都要剝奪;孔子對待盲樂師的態度,可知其對弱勢者的關懷,校長們卻犧牲佔大多數,弱智、低成就、行為偏差等後段班學生,以成就自己與少數家長對升學率的滿足感……。我們要問,誰才是孔子的叛徒?
是誰,在打倒孔家店?
(本文作者其他相關文章請參考“教育之火” http://home.kimo.com.tw/edufire2002/
)
[留言
/ 轉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