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5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投資勿濫 | |
理解力與執行力 |
【社論】 |
投資勿濫 |
為了挽救經濟,執政者卯足勁創造投資商機,但無論怎麼說都應該握緊產業政策方向盤。不只是重複投資終將淪為浪擲,對於相關的社會影響也應一併考量,否則為了拼經濟而衝刺投資量與開發案,未必是樁好事。 近日報載,經濟部所主導的跨部會審議委員會又再推薦3個工商綜合區設置案,場址分別在新店、瑞芳、礁溪,平均投資金額約在10-20億之間。若加考察,購物中心乃美國生活方式的獨特產物,其產物的推出對應了地廣人稀與都會圈形成的特殊發展,並以汽車文化為消費生活展現。相形之下,近日政府所推薦的3個工商綜合區開發案一為次級衛星城市,另兩者均為偏僻鄉鎮,其消費圈的購買力是否養得起一個大型購物中心,恐怕不無疑問,更遑論台灣過去迷信汽車文化所付出的交通代價。 自1995年到現在,政府所推薦的工商綜合區開發案已有42件,但目前卻只有4個案子完成開發,這種消化速度遠遠跟不上開發速度的情況,堪為政府一味鼓勵開發的無管制寫照,同時也是政府對於租稅誘因濫用的註腳。事實上,目前已開發的大型購物中心,在經營上皆已遇到不小瓶頸,其虧損累累與消費圈萎縮等結構性困境猶待掙脫,甚至期間還發生令國人震驚的新瑞都弊案,早就應該喊停而重新檢討,惟政府仍舊只知持續推薦新的開發案,可說是全然罔顧台灣當前政經現實。 我們認為,工商綜合區所涉及的變更、開發與租稅、融資優惠等裁量全掌握在政府手裡,所以對台灣消費市場是否能夠有這麼大的胃納量,以消化大型購物中心應有一套嚴謹評估才是。同時,這問題的背後,更牽引了國土規劃合理性的嚴肅問題,否則一鄉鎮就一個大型購物中心,不但不是「文明化」的寫照,反而可能成為一個諷刺政府好大喜功的紀念物。 |
|
(回目錄) |
【左右看】全球化與競爭的迷思 |
【左看】 |
誰來教育教育部? |
文 |
(文字工作者) |
自從教育部公布大學學術表現評鑑以來,引來各方批評。然持老大心態的教育部在各種批評聲浪中,反而以全球化競爭為理,在力圖培養世界百大學校排名為目標一貫思維下,絲毫不見反省。教育部長黃榮村指出:「這5年來,台灣的大學逐漸感受國際化的需要,SCI、SSCI、EI和專利已成為許多大學教師升等及校內自評的重要指標。」 姑不論各校以此為準的功過,令人驚訝的是,執掌全國教育大計的教育部官員,竟如此粗率地看待「國際化」。他們是否反省過,國際化標準一定要等於英語寫作標準?評價教育豈可等同於「卓越企業」的排行榜;不同知識的累積(包括諸多無法量化或是經濟目的的學術科別)的評價,又怎能齊頭比較呢?難道綠色執政所強調的台灣化、在地化新思維,只是迷戀「英語科學主義」下的意識型態包裝? 戰後走來,台灣的知識-權力集團從迷信「現代化」到今日的「全球化」,不但沒有思索「進步」、「發展」、「競爭」等一切以美國為師的意識型態,反而變本加厲,連教育、文化都淪為市場經濟邏輯宰割的俎上肉。誰來教育我們的教育部呢? |
【右看】 |
誰怕評鑑? |
文 |
(大專教師) |
台灣目前多達一百五十多所大學,教學品質參差不齊本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廣設大學,本是為普及高等教育,然而深陷在文憑至上迷思的國內社會裏,與其讓企業、雇主在進用就業人才上無所適從,大學新鮮人選校不知所措,不如讓社會大眾知道,哪些學校的教師是認真作學問,而哪些不是。 雖然此次教育部公布的評鑑,忽略了考量各個系所、學校在不同領域的表現,如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藝術及教育的差異,殊為可惜。然而,以此評價做為日後的改進基礎,納入更完善的評價標準,實不失為篩選優劣學校的必要措施。在台灣經濟邁向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產業的今日,若我們的人才培訓還停留在,繳得起學費就能唸的大學階段,而追求研究所的博、碩士還非得要渡海重洋拼著命去歐美進修,人才培育仍需要假手他人,台灣的高等教育要如何升級呢? 台灣產業升級,政府鼓勵、規範的推力,必須有企業的主動拉力來完成。而政府教育方針既已開放大學的設立,也降低進大學的門檻,優勝劣敗、自由競爭的教育方針是讓更多、更好的大學出現,也是教育升級的必要路徑,若此,誰怕評鑑呢?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