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健智(政治大學法研所學生)
(kring@ms41.url.com.tw)
大約三年前吧,那時候的教育部長是曾志朗,政大校長也不是現在這一個,某個週四的早晨,老師照例遲到了十分鐘,坐定後,他用帶著些許憤怒並夾雜著嘲諷的口氣,開始數落教育部的不是。
公民投票座談會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雜誌社) |
公民投票是不是人民意志的直接表達?公民投票是不是民主政治的最高表現?公民投票是否需要立法規範?公民投票的議題應該設限嗎?誰來決定公投的議題與範圍?有什麼力量可以凌駕於公投的結果之上?公民投票與社會運動有何關係?公投運動究竟是有助於還是有害於台灣的公民社會?
公民投票所涉及的問題千頭萬緒,不單是核四是否興建、憲法是否重訂、統獨是否攤牌,也牽涉我們對民主生活的理解與想像。如果您關心這些問題,並且希望從學理上瞭解這些問題所涉及的考量,歡迎前來參加《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與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舉辦的「公民投票座談會」。
時間:2003年11月8日(週六)9:00-12:00 A.M.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徐州路21號)
(全文請按此)
|
|
「我要到高檢署按鈴控告教育部長外患罪……」
「教育部來了一個函,要問各系所老師刊在美國期刊上的論文篇數……」
「這簡直是美國帝國主義!」
「我最好的文章,都刊在政大法學評論上……」
事隔近三年,教育部公佈的論文數量評比在政大校內外引起軒然大波,三年前課堂上的這段開場白,反倒比當時更堪玩味。教育部公佈的不是什麼大學評鑑,而僅僅是期刊論文數量的評比,它僅僅報導出一個事實,這些冷冰冰的統計資料,並不能告訴我們該如何評價這些事實。對此,教育部的發言值得商榷,而報章媒體更把論文數量評比擴大解釋成「大學評鑑」,真令人懷疑這些新聞從業人員是不是視力或聽力有問題。
對此,已經有許多人對教育部與新聞媒體發出抗議,這裡我所關心的是,對國際化或國際競爭力的錯誤理解與錯誤詮釋。國際化是值得追求的嗎?國際化與本土化是衝突的嗎?外語能力等於國際觀嗎?符合外國人的要求就是與國際接軌了嗎?
我知道有些人,對以上的問題皆採取肯定的見解,這是因為在國際商場或國際的學術研究上,中文或台語是行不通的──你必須說英語。但站在普羅大眾的立場,國際商場跟我的關係是什麼?國際期刊跟我的關係是什麼?那些喝過洋墨水的讀書人──其中一部份是我的老師──似乎很少考慮這個問題。前文提到那位老師,要說刊在國際學術期刊的論文,不是沒有,甚至,他的研究成果曾在歐洲以專書的形式出版,但最令他自豪的作品,卻絕不可能列入在
SCI、SSCI,或 EI 中,但相較之下,何者較有助於提升政大的國際競爭力?
這個簡單的例子,就足以消解國際化與本土化假想的緊張關係。若不在自己的園地裡、憑自己的勞力耕耘,你怎麼能說那是你的成果?你怎麼好意思拿到外面去跟別人比評?你怎麼好意思拿來向自己家裡的人炫耀?不夠本土化的就不夠格進入國際場域,更不可能是國際化的,或至少,無助於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我最好的文章都放在政大法學評論」,政大法學評論不在 SSCI 內,只是 SSCI 與我何干?教育部認為期刊論文評比是國際慣例,國際慣例又如何?一群小眼睛小耳朵的記者亂扣帽子,這令人震怒,只不過,若學者或教育當局也拿著不清不楚的價值觀附和,那更是叫人啼笑皆非。
[留言
/ 轉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