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2003/11/07第一百七十二期》───────┐ 《本周內容》 ∮媒宣傳 1.傳學鬥《媒政經》外部讀書會 2.傳學鬥部落格(blog)招賢聚義 3.傳學鬥電子報長期徵稿 ∮編輯室報告 他山之石可攻錯 兼容並蓄傳政經 ∮本周媒大事 ∮媒活動 1.反高學費運動青年營 2.OURs都市論壇系列 3.設計思考講座-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 ⊕∮⊙◇★☆▉▊▋▌媒 ▍宣 ▍傳 ▍▌▋▊▉⊕∮⊙◇★☆ 1.傳學鬥《媒政經》外部讀書會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積極籌備中,我們已陸續收到幾位朋友的來信 ,關於讀書會的細節,請靜候我們的通知,我們會儘快與您連繫 。 傳學鬥讀書會內容以傳播的政治經濟學為規劃主軸,如果您有興 趣,歡迎您和我們鬥陣在一起,請透過信箱與我們連絡,並留下 您的連絡方式。 報名信箱:scstw2003@yahoo.com.tw 讀書會網址: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地點:「人性空間」(公館,新生南路) 時間:11/22、12/06、12/20、01/03、01/17;11/22起隔週星期 六下午二點。 內容: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民主實踐 11/22(六) 媒體改造運動與傳播學生鬥陣 「傳學鬥」是一個學生運動組織,成員們的專業知識與運動經驗 或許不足,但是除了在學院中學習,他們也主動在社會場域裏學 習。回到「傳學鬥」的原點,成員們想法很簡單:如果我們清清 楚楚意識到,當前的傳播媒體未臻理想;如果我們確確實實相信 ,傳播媒體與每一個人切身相關,那麼,媒體改造就應該是全體 公民參與的運動。而傳播科系學生理應當仁不讓,成為媒體改造 運動的改點。在這個理念下,我們將以媒體改造運動與傳播學生 鬥陣的關係為起點,經由傳學鬥發展的歷史與想像,勾勒出現在 與未來媒體改造運動形式的藍圖。 12/06(六) 傳播政治經濟學與商品化 星馳:我說,商品化----並不是這樣亂說地。 黃金右腳:那應該怎麼說啊? 星馳:一句話----使用價值轉換成交換價值。 黃金右腳:你說什麼跟什麼? 星馳:使用與交換價值呢,是我心目中浩氣長存地傳播學者莫斯 科先生(Mosco)已經解釋過地。但是如果你想再多了解一點,那 就跟我學兩堂功夫。 黃金右腳:學什么功夫吶!看你的樣子,還不是在這掃地?! 星馳:掃地只是我的表面工作,我真正的身份是一位研究SEN! 黃金右腳:研究生?! 星馳:對,從事如何有效地發揚批判的傳播政治經濟學研究工作 。這張是我地名片。 黃金右腳: 武林正宗----政治經濟學派? 12/20(六) 傳播政治經濟學與空間化 空間是什麼? 看似抽象其實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幾乎時時刻刻沉浸於其中。但是 我們之所以對其不知不覺,莫非是因為長年優游其中、習慣使然 ,讓我們自己無法覺察!傳播也是這樣地,麥克魯漢就用「魚與 水」之間的關係來形容人如何受到媒體全面的影響而不自知。雖 然傳播跟空間看似兩個不相干的東西,但是在Mosco的傳播政治 經濟學中卻巧妙地將它們連了起來。 如果你/妳來參與這個讀書會,我們可以藉著媒體產業在市場空 間的聚合與分散,來看看我們藉以想像我們自身的媒體世界到底 有了哪些改變,而這些改變又給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還有全球化近年來被許多人廣為討論,傳播政治經濟學是如何 看待全球化的呢?還有文化認同如何面對全球化…義和團?牆頭 草?…唉…,還有好多話想跟各位說哩,大家快來吧。 01/03(六) 傳播政治經濟學與結構化 「結構化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 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然而,「 結構化更不是暴動,更不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而是進出結構與行動困境的開放態度與道德期許。透過結構 化對於階級、性別與種族的分析,你會看見資本主義旌旗蔽日的 奇觀,也會看見社會弱勢受到污名的慘況,當然更不會錯過知識 份子的實踐與承擔!我們將以台灣傳播界的例子為您詳加解說, 歡迎關心傳播問題的你,帶著冷靜的腦與熱誠的心,來與我們鬥 陣讀冊在一起~ 01/17(六) 傳播媒體與民主實踐 中共政權長期封鎖新聞以維護政權,對於人權問題棄之如敝屣, 在鎮壓疆獨的舉措中,致使許多熱愛故土的老人被迫客死他鄉, 使得新一代年輕人的傷痛和仇恨更深。曾因《天山狼嗥──新疆 分離運動真相》的電視紀錄片而獲香港人權新聞獎的梁冬先生, 長期關注此一議題,他透過媒體突破中共的新聞封鎖,為維護新 聞自由不畏權勢,本次讀書會將邀請梁冬先生為我們訴說傳播媒 體與人民民主實踐,及其創作背後的心路歷程。 2.傳學鬥部落格(blog)招賢聚義 為響應廣大讀者需求,我們建立了「傳學鬥部落格」,我們未來 將以部落格為主要根據地,對外進行種種構造連繫,您除了可以 在這裡閱讀傳學鬥電子報,也可以和我們討論大小事,總是科技 來自於人性,行動起始於關心,歡迎關心傳播問題的各方豪傑, 到部落格的世界來,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http://twmedia.org/scstw/ 3.傳學鬥電子報長期徵稿 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而無處發聲嗎,傳學鬥是一個開 放平台,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 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 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投稿信箱:scstw2003@yahoo.com.tw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狡兔多窟--傳學鬥內部讀書會 讀本:Mosco, V.著,馮建三,程宗明譯,《傳播政治經濟學:再 思考與再更新》,第七章 他山之石可攻錯 兼容並蓄傳政經 儘管這是個科際整合的年代,但面對傳播研究取向似乎越偏藝術 與人文取向而去、新古典經濟學思維似乎還將強勢佔據政策討論 空間。之於文化研究及政策研究的風行,傳播政治經濟學依然清 晰地掌握自身的界線,而堅持在喜鵲眾聲喧嘩之際、凜冽寒風日 漸之時,寧願繼續扮演一隻寧鳴而生、不默而死的、清醒的烏鴉 。 將研究重心置於文本的文化研究,早期十分強調社會關係的文化 建構,而其將文化視作是社會差異、抗爭與對抗場域的觀點,都 給傳政經帶來可貴的啟發。然而當它轉向「主體的自戀」,拒絕 了歷史實踐與社會整體的思考架構與信守,消費取徑亦否定勞動 過程的同時,其背離初衷的菁英取向,卻注定與傳政經分道揚鑣 。 不過文化研究對批判領域的貢獻卻不能抹煞。而其對階級、性別 、種族、社會運動的原初關懷,更可貴地活絡了當代生活中的主 體性與意識。而引用方誌學的方法論,更展示權力與認同依然能 在更微觀的層次運作。是以其雖未必與注重結構的傳政經相合, 但著意耕耘的符碼與文本間,卻未嘗不蘊藏可供繼續開拓的空間 。 可惜對於傳政經從來多所在意的權力-達成目標的資源,以及科 層中用以控制的工具-根源於不平等的再現結構、亦作為存續此 不平等的型態,儘管在知識論、理論與立場上與傳政經相近的文 化研究,卻似乎未能認真重視權力問題,是以總是過度樂觀看待 閱聽眾,卻反而失去對結構的想像、以致於無法讀出生產的文本 。 而與傳政經同樣重視社會整體的政策研究,則可再細分政治與經 濟取徑。然而其偏向多元主義的政治分析,卻天真地將國家視為 是超然仲裁者,且無一勢力可決定全局。其立基於個人主義與市 場理性的立場,失去了對資本的警覺,以致對市場取代公共生活 、階級強權複製的境況無動於衷,傳政經遂也只得對其敬謝不敏 。 雖說當代以新制度學派為代表、部分繼承了古典經濟學傳統的政 策研究,錯以為社會乃為個人加總、自利終會帶來公利,而其價 值觀也確實忽略了績效與政策指標無法證成的方法論矛盾,但當 左派繼續沈迷於認同政治的自我標榜,右派卻已集結為統一戰線 之際,其存在除了提醒傳政經別太快墜入化約論,更有幾分警惕 。 只是,總把數量多誤認為是內容多元的政策研究,則似乎更常落 入工具論、國家論、甚或經濟論的迷思。是以不但失去對動態構 成的描述能力,或便因過度單面地依賴某一取徑而失焦,以致於 儘管其意識型態主導了傳播政策的制訂,但對於當代傳播問題, 似乎無法對症下藥,甚至造成社會未能得利,卻反為其害的情形 。 對於將差異浪漫化的文化研究,傳政經提出其失去政治焦點、或 一無反抗自覺的嚴厲批判、並重新導入社會整體的價值。對於政 策研究,傳政經則糾正其忽略社會過程的猛烈批評,並主張從商 品化、空間化、結構化重新認識問題。至於傳政經自己呢?只要 還有充滿良心與行動力的知識份子們,傳政經就還有活躍的一日 。 Our Questions: 1.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對於勞動過程各有何想像,兩者 有無接合可能? 2.基於相同的知識論,傳播政治經濟學和文化研究的整合,從方 法論上著手是否是一良方? 3.不同於對國家的看法,政治經濟學對政策研究有何啟發? 4.傳播政治經濟學對商品化、空間化、結構化的理論建構,是從 傳統哲學去尋找,這樣的理論建構方式,對傳播研究有何啟示 ? ⊕∮⊙◇★☆▊▋▌▍媒 ▍ 大 ▍ 事 ▌▋▊▉⊕∮⊙◇★☆ 1.聽說,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愈久不僅容易近視,還會發胖 !一項調查顯示,看電視和身體質量指數(BMI)具有相關性, 男童每增加一小時看電視時間,體重過重的可能性就增加百分之 七,而看電視正是孩子普遍的休閒方式,二、三成小孩每天看二 小時電視以上。 小編眉批: 如果真的是這樣子的話,那要趕快警告「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 會」等媒體監督團體,不要因為太有責任感而便宜了瘦身中心囉 。 2.您有幾支手機?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統計,台灣行動電話持有率 世界第一,平均每個人有2支手機,別小看這個看似不重要的排 名,手機持有率的指標背後,代表的是台灣資訊化的程度和通訊 發展上,成績亮眼,而且潛力無窮沒錯,手機,現在要看到這樣 的景象,很難囉國際電信聯盟統計,台灣行動電話持有率首次在 2000年拿下冠軍,2002年仍高居世界第一,有超過兩千伍佰萬的 用戶,平均每人有兩支門號,台灣當然拿第一。 小編眉批: 各位,以上這段應當是公關稿吧?手機如果可以用來衡量資訊化 ,那電視遙控器、電燈的開關、電梯的按鈕應當都可以算進去了 吧!反正都只是開跟關,然後開始自言自語嘛! 3.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江宜珍在進行國小學 童自殺意念的深度訪談時,發現個案中的小學生受到媒體播放跳 樓、跳河的新聞或連續劇情節影響很大,學童跟她說:「電視上 動不動就有人跳樓啊!」 小編眉批: 是呀,台灣的新聞以跳樓率聞名,前五則之中一定是妻離子散、 家破人亡、孤臣孽子…..,如果我們發起關機運動大家要不要來 插一腳哩。 4.主辦全美口述歷史計畫的機構「故事團」(Story Corps)十 月廿三日在紐約市中央車站開辦全美第一個紀錄站,該計畫讓美 國老百姓接受親友訪問,記錄其生活點滴。故事團可能是有史以 來最大規模的口述歷史計畫,主辦單位說,他們最終或可記錄廿 萬人的生命故事。故事團創辦人伊塞是曾得獎的紀錄片導演,他 說:「我們認為庶民故事就跟社會名流的故事一樣動人。」 小編眉批: 台灣也有這樣子的物質基礎等待我們去實踐啊,咱的有線電視其 實就有這樣的功能,祇不過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用,真可惜呀。 (每週編輯室報告與媒大事也可在週五的立報上看到喔) ⊕∮⊙◇★☆▉▊▋▌媒 ▍活▍ 動▍▌▋▊▉⊕∮⊙◇★☆ ●~反高學費運動青年營 邀請你~ 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新世代青年團 現在,只要走到隔壁的7-11就可以繳學費,然而如何湊足學費 ,對家庭而言卻是一段漫長且煎熬的路,甚至有些人實在無法承 受而放棄了。尤其是看到繳費單上的五、六位數字,而當它可能 是父母兩到三個月薪水時,你以為是你的命不好嗎?你以為是你 比較倒楣嗎? 不!這些年來一系列教育市場化、商品化的政策措施,都一再使 各級學校調漲學雜費。阿扁總統說教育是個人的投資與理財規劃 ,不肯改變高學費政策,然而相對的,當企業、財團享有學歷不 斷提高的勞工以及高度競爭力的同時,卻未完整支付培養這些勞 動力的教育費用,而且不斷享有各種租稅減免。這正是反高學費 運動所批判的。 自1988年以來,反高學費運動就一直持續向政府及社會大眾提出 進步的訴求與建言,持續至今。今年7月份,我們前往教育部抗 議高學費政策,並向阿扁總統下戰帖,要求政策辯論,提出具階 級意識的課徵企業紅利稅主張。 我們也同樣批評在野的泛藍陣營,阻擋國民黨連戰先生,抗議他 的學費政策與執政黨同樣是「債留子孫」,也批評高學費政策是 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產物,並要求本身就是大財團的國民黨捐出黨 營事業紅利100億來補助教育。 另外,針對少數社運界人士,企圖把反高學費運動帶往與國民黨 聯盟的方向,我們也堅決批判,因為泛綠泛藍各黨派,在高學費 問題上,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不要哭,不要笑,但要理解。」要想了解你我的苦難,就從這 裏開始吧! 課程內容 一、 商品、貨幣、資本與學費 二、 企業的紅利從哪裡來? 三、 從資本積累看高學費與失業問題 四、 反高學費運動:回顧與展望 五、 評泛綠、泛藍與社運的主張:批判的總結 六、 理論與實踐:如何反對高學費? ◎主辦單位: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新世代青年團 (http://youth.ngo.org.tw/) ◎講師:反高學費行動聯盟總召集人簡淑慧等 ◎費用:500元(含餐費及教材工本費)、劃撥帳號:19498137 戶 名:吳佳嬅 ◎時 間:12月6、7日週六下午13:00起至週日17:30止,於台北舉 辦。 ◎即日至12月3日止,報名請洽newyouthtw@yahoo.com.tw或 0930-100-207 ●OURs都市論壇系列 近來有鑑於社會變遷加速、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專業者都市改革 組織擬舉辦一系列都市論壇,以凝聚社會共識與點燃行動。目前 第一季預定安排三場。由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的理監事們登場, 議題含括城鄉問題的總診斷到都市改造的實際案例。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 舉辦時間:每個月第二個星期五晚上7:00 (10/10、11/14、12/12) 舉辦地點:紫藤蘆 聯絡人:蔡菁芳 (02)2368-6455 【第二場】重省參與年代 (11/14) 主持人:康旻杰(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與會座談人:夏鑄九-「新」「新」社會運動(台灣大學建築與城 鄉所教授)、劉欣蓉-參與式設計與建築教育課程改革(淡江大學 建築系講師)、周素卿-貧窮社區與參與困境(台灣大學地理系教 授)、喻肇青-社區參與與生活營造(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第三場】在地文化空間的重建--OURs「馬祖設計工作營」的經 驗 (12/12) 與會座談人:米復國、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系)、蕭百興、施長 安(華梵大學建築系)、喻肇青、王耀東(中原大學建築系)、劉欣 蓉(台灣大學城鄉所) ●設計思考講座--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 時間:10月1日起~12月30日晚上6:30~8:30 地點:台北市北平東路30-1號 文建會一樓藝文空間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建築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持人:鄭晃二(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11/12(三)風車與刮鬍刀—科技產業、空間設計、與創造力 與談:Alexander Tzonis(荷蘭台夫特大學教授)、羅益強(前飛利 浦全球電子組件事業群總裁) 11/19(三)到底有什麼好看的?-文化觀光與社區文化資產 與談:關華山(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俊秀(聯合大學副校長) 11/26(三)都市變遷與藝術文化的興衰 與談:王明蘅(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洪惠冠(交通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12/3(三)電影中的城市、城市中的電影 與談: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吳乙峰(導演) 12/10(三)水清、花香、山美、未來村-原住民土地與空間 與談:汪明輝(師大地理系教授)、李松根(東華大學英美文學系助理教授) 12/17(三)寧靜的新厝,鼎沸的農村-宜蘭厝 與談:陳板(第三工作室負責人)、林芳怡(禾怡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人) 12/23(二)環境地很藝術、藝術地很環境 與談:李永展(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吳瑪俐(藝術家,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 12/30(二)「他」空間—超越實質空間以外的 與談:陳珍誠(淡江大學建築系主任暨所長)、阮慶岳(作家,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 ⊕∮⊙◇★☆ 各位讀者,您對本期的電子報內容還滿意嗎,如果您有任何意見, 請與我們連繫,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https://enews.url.com.tw/category.shtml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並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