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管他北大還是清華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11/11/2003》

本期內容
來去紫禁城  管他北大還是清華
他山之石  美國就業市場吃緊 名校畢業生難挺進



管他北大還是清華
魏宏晉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雖然是挨邊的鄰居,平時交流也頗多,學生互相之間來往、聽課非常頻繁,老師兩邊兼課的也很常見,但是這兩個學校明是兄友弟恭,暗裡卻手來腳去,對於誰是「中國第一」的較勁向來互不相讓。

一般人提到「中國第一」的大學,很自然的都會認為是北大,不論在校史、師生成就以及影響上,北大確實和中國近代命運息息相關連,少了北大,中國近代史好像就缺了一塊似的。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五四、抗日、共產革命,一直到記憶鮮明的六四,這些歷史符號影像的組合就是北大,就是中國。

清華也許自知無法和北大在全面的歷史地位裡爭第一,所以它的打擊面經常便退而求其次,就大學而論大學,在所謂的辦學成就上對北大提出挑戰,甚至連誰是中國最早的大學都有人提。

一般認為中國第一所大學,當然說的是北大而無疑義。 北京大學創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改名叫做「北京大學」則是在民國成立後的1912年。至於清華,它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不論從歷史年代或者是辦學內容,清華實在沒理由要搶佔北大鋒頭,爭當歷史的第一,但是有人卻也這麼主張,要論現代大學的源頭,清華由美國人主導辦學,是要比北大現代多了。在1916年蔡元培當校長以前,北大充其量是個公子哥兒鍍洋金的地方,這兒的學生都是大有來頭的顯要貴族,上課還可以請家中僕傭代理出席,學生比老師大,根本沒個大學的樣子。直到蔡元培出任校長大力整頓,才讓北大名正言順成了中國第一。因此,要論現代化,清華是比北大要早現代化多了。

時至今日依然如此,清華在名頭上要吃虧些,但是有意無意的總要追著北大傳統老邁的身軀打。清華曾經有人針對北大和清華的管理狀況做研究發現,北大的職工人數足足是清華的兩倍,可是行政效率卻比清華要差。我雖然沒見到北大有人公開對這研究做反駁,但是校園裡由上到下一提到清華,總認為他們不過是「理工機器人」,比諸北大的人文與自由浪漫,有天差地別之大了。

有人就拿出校園景觀做為比較的基礎,認為北大校園凌亂不堪,三角地一帶賣水果、雜貨、吃喝拉雜玩意的小舖林立,哪像個大學校園,根本是大雜院,和清華的整齊、優美完全不可相比,這也顯示出清華的效率和氣質是要強過北大的。然而在聽到清華對北大像是大雜院的譏諷,北大人總會反唇相譏,認為這是清華人沒文化的最佳證明,就是因為北大的人文風情,所以才會有這樣「奇怪」的校園景觀,這叫做兼容並蓄、有容乃大,清華機器人哪裡懂。

還有人喜歡提清華對「國家」的貢獻比北大大的這檔子事,說國家領導人多是清華畢業的,北大的寥寥可數,那更是找罵挨。針對近年來清華人當官很多的現象,中國流行一句話叫「滿清政府北大荒」,滿清政府夠腐敗的吧!而現在中國官場的腐敗也是世界知名,清華多國家領導人又如何?名聲不好呀!而北大自古就是鬧事的地方,五四運動搞垮北洋政府;國民黨執政時,北大就是中共地下黨的聯絡地;八九民運也是北大出面才把事兒鬧大。要北大人去當國家領導人?嚇死人了!難怪當中國其他大學的校長都由學校自行遴聘的時候,北大的校長卻仍由中央直接派任,誰叫北大愛鬧事。

不過,說實在的,要回歸到大學學術的本質,北大和清華是半斤八兩的,各種評比,不是你奪第一,就是我佔鰲頭,吵來吵去,實在也無聊,茶壺裡的風暴嘛!這兩所學校儘管在中國「橫行霸道」,但要拿到世界上去比,離一流還差很遠,二流都算勉強,三流也許可以混混吧。

身為一個北大的學生,我說出北大是個「三流學校」這樣酸溜溜的話,絕非關係政治,和身分矛盾也無關,而是一種心痛的無奈。

北大和清華再優秀,是誰在管理學校?絕不是學術和科學,而是政治,是黨。學校最高的首長不是校長,而是黨委書記,你若想在這兒做一篇論文叫做「論台灣建國的理論與策略」,在全世界哪而都行,在中國就絕對不行,這裡師資、學生、設備再強,都還是有意識型態阻礙學術自由的缺憾。

再者,一個優秀的一流大學,主體肯定是學生,是老師,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吃慣大鍋飯、冗員充斥、主客不分的畸形地方,學校誰最大?門房、職工最大!他們掌握末梢實權,儘可能的阻礙著校園學術,讓人生活在校園裡,完全地感到不愉快。

一位學姐說過她的實際經驗,有一回大家正上課,有個職工卻在此時大剌剌地進教室修窗戶,乒乒乓乓地鬧得大家沒法上課,老師和學生請他下課後再來,這位偉大的社會主義工人卻回罵道:「你們下課,我不下班嗎?」這樣理直氣壯,叫大家不敢吭氣,幾十個人就這麼忍耐著直到他工作完畢。別懷疑,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校園裡一直都在發生著,管你北大、清華或者是西藏大學,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就看你看得開看不開了。

好大學都會有種氣質,不論從學校建築到師生氣質,甚至是校狗的風度,都會有一種區別於濫大學的不同味道,說實在的,在中國的大學裡,這種區分還看不出來,管它是北大、清華,還是阿理不達大學都一樣。

(回目錄)



美國就業市場吃緊 名校畢業生難挺進
編譯
賴明芝

就像許多其他的長春藤盟校學生一樣,瑞秋‧歐維4年前剛進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時,也有崇高的夢想。她修了經濟學,後來又開始針對新興市場進行職業分析。

但她自從今年5月取得學位畢業後,來到華爾街的最近一份工作,是在格林威治村一家叫做「湄公河」的越南菜餐廳兼酒吧謀生。平常的晚上是當女服務生,到了週末的晚上,則成為酒保。上個月,她在第五大道上的一家化妝品專櫃,充當獨立工作的彩妝藝術家。

今年22歲,在俄亥俄州伯林頓(Burlington)長大的歐維說,她這麼做是為了好玩,也有助於支付在曼哈頓生活的開銷。她表示,已經寄出無數封履歷表和求職申請書,也曾經到幾家銀行面試,但幾乎沒有什麼工作可做的她,不是被告知「條件不夠格」,就是「條件太好了」。

歐維表示:「我唸的真的是很棒的學校,也做了所有對的事情,但是,還能怎麼辦呢?」歐維說,她是高中班上唯一進長春藤盟校唸書的學生,從華頓商學院畢業時,平均成績是3.1。「後來你就明白,就算你大學唸的是最有名的商學院,也不代表你畢業後一定有工作在那裡等著。」

結束學業都快要半年了,很多長春藤盟校和其他精英大學的畢業生,都有類似於歐維的領悟,不少人開始勉強自己接受那些和原來生涯目標不同的工作。有些人則選擇繼續唸研究所當避風港。

一項於去年冬天,針對162所大學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平均而言,51.6%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工作,這個數據在前年是62.6%。最常有的選擇指出,大部分找不到工作的人,後來都願意從事其他的選擇,比方說,兼差、無報酬的實習工作和當志工。

對不論是名校還是普通大學的下一屆畢業生來說,就業前景很有可能還是如此難熬,但是,仍有微薄的希望。至少今秋有些大學校內的企業徵才活動增加了。

雖然美國整體的失業率為6.1%,比3年前的4.1%還高,但是目前的經濟也開始顯露改善的徵兆。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資料顯示,從2001年2月開始,約莫284萬個工作機會招募到人員。8月時,大約有190萬名美國人找工作已經找了27週以上。

雖然幾乎沒有長春藤盟校願意公佈2003年畢業班的就業人數,但是,從前兩年的數據資料可以證實,找工作依舊具有挑戰性。根據哈佛發言人大衛‧藍普表示,2000年,哈佛商學院有87.6%的學生一畢業就有工作,到了2003年,這個數字跌至77.6%。

賓州大學就業服務處副主任佩格‧葛查克表示,今年的就業市場最難讓學生挺進。

但是,從1982年就開始在賓大工作的葛查克說,有些去年沒有到校招募人才的投資銀行,今年秋天也都回頭了,從9月到11月都有類似的工作機會。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就業輔導中心主任蘿拉‧霍夫曼表示,哥大今年秋天的校園徵才機會已經增加了一成。

霍夫曼說:「我們還沒回復2000年的程度。」但她補充說:「對於情況好轉,我抱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

一直極力招募長春藤盟校畢業生為新進人員的班恩企管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打算今年增加30%的校園招募名額。該公司高層人士馬克‧瓊斯做出上述表示。

瓊斯說:「比起前半年或是9月,現在我們的確是更為樂觀了。」

在1990年代晚期經濟相當景氣的時候,長春藤盟校的學生常常在畢業前就得到公司行號的青睞。有些學生,特別是畢業於類似科技類和金融類等要求頗高領域的人,常常手上有一堆待遇優渥的工作等著他們挑。有些人還得到類似俱樂部會員的額外津貼。雖然這種情況不多見,但是,長春藤盟校幾所大學均表示,該校學生的際遇要比其他學校的學生來得好。

耶魯大學就業服務處負責人菲利浦‧瓊斯說:「企業界對這類程度學生很感興趣。」

「WetFeet Inc.」的總裁史提夫‧波拉克說,大部分的公司還市比較可能會繼續錄用名校的畢業生,因為應徵者的水準高,也和該企業和這些名校長久的歷史關係。

「WetFeet Inc.」是一間位於舊金山的人力銀行公司,波拉克表示:「這些企業通常有一些注意的學校名單,而且不少都是學術水準很高的大學。」

很多大學都有廣大而忠誠的校友網絡,而且他們一向相當支持母校的就業服務處增加工作人員數量並舉辦研討會。有些學校會在學生剛進大學,還是新鮮人的時候,就要他們參加就業輔導。

去年,布朗大學開始求助於家長和教授們,甚至在校園裡舉辦的專業會議上,和可能的雇主商量、聯繫。該校就業服務處主任金柏麗‧戴爾吉索表示:「在建立關係上,校方開始變得更為主動。我們利用每次的機會去達到最大的可能。」

然而,最近許多的長春藤盟校畢業生仍在原地踏步。歐維說,她在華頓商學院的室友去年春天也畢業了,後來在環球影城找了一個時薪7美元的實習工作,而另外一位同學則在GAP服飾店工作。

梅姬‧喬西斯今年22歲,去年從紐約州的維薩學院(Vassar College)取得政治學學士學位,在受雇為法律助理之前,她在舊金山市政府從事沒有薪水的實習工作。現在,她時薪每小時10美元,而且沒有任何的津貼。

當畢業生尋找高收入的工作之際,很多人也許會懷疑,所受教育的昂貴代價是否真的值得。歐維指出,念華頓商學院,光學費就花了她父母10萬美元。上個禮拜,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提出報告表示,目前念一所4年制的私立大學,一年的開銷就要26,854美元,其中包括:學費、住宿費和伙食費,比去年多出5.7%。

來自洛杉磯,今年22歲的卡洛斯‧桑卻茲表示,他從前以為,從普林斯頓拿到的經濟學學位能讓他得到6位數薪資,在投資銀行工作。等到他在一個臨時雇員代辦處碰到招聘人員時,才了解現實所在。

已經搬回去加州羅蘭崗(Rowland Heights),和父母一起住的桑卻茲說:「那位招聘人員問我:『你理想的工作是什麼?』我回答她:『年薪10萬美元。』她聽了就說:『什麼?你瘋啦!年薪3萬美元還差不多,而且你沒得選。』」

特別是最近,在經過6個月的尋找後,他得到一家位於洛杉磯的工業器材公司所提供的經理職缺通知。他說,儘管還是希望能捧銀行界的飯碗,但是他還是很有可能會去接下這份工作。

桑卻茲表示:「我大概會接下這份工作,到時候再說吧(play it by ear)!」

有些畢業生為身處困境而責怪自己。今年22歲,從加州柏克萊大學畢業,得到電腦科學系的桑尼‧張說:「當我進柏克萊唸書的時候,大家都跟我說,我一定會得到很好的工作,所以,一直到大三,我都沒有考慮工作的問題。到後來我才開始擔心,因為自己沒有實習的經驗。」

桑尼‧張表示,他畢業的時候,已經丟了50封左右的求職信,但是,只有4家公司願意提供面試的機會。他說,他接下第一個工作機會:到舊金山一家網路公司當時薪7美元,沒有任何津貼的實習生。對桑尼‧張而言,柏克萊的名聲,有那麼一點沉重。

桑尼‧張說:「我父母對我終於找到工作感到非常高興,但是,他們認為薪水太低了!對於一個柏克萊畢業生拿這麼低的薪水,他們相當不滿意。」

與此同時,歐維表示,她對最後能在華爾街找到工作還是懷抱希望。

歐維說:「我們這個世代的想法是,不應該非得用等待的方式做事情。我父親念大學的時候,在農場裡擔任處理雞蛋的工作,所以他跟我說,他不想聽到我跑去當女服務生的事情。我覺得,這還不是我可以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也許我還能從艱苦努力中學到些什麼。」(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