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ading】西伯利亞之夢 ★你還有夢嗎? 讀了一本很棒的小說。輾轉拾得,是別人丟棄的書。 也許是書名作祟,令人無法關注,產生閱讀的興致。 幸運的我。 西伯利亞,一個陌生的國度,感覺遙遠而寒冷,屬於西伯利亞的夢,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夢境,很難從字面上想像,太虛無飄渺,摸不著邊際。 錯過這樣一本好書,多麼可惜。 那麼,如果是我,該怎麼介紹這樣一本好書? 也許我會不顧英文原書名《Siberian Dream》,而仿效大部分的電影譯名一般,另起一個,也許就改成《夢想》,一如《Pretty Woman 》被譯名成《麻雀變鳳凰》,《Notting Hill》則是《新娘百分百》。 然後摘錄書中語句,並加以改寫,放在書名之下—— 她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在何處,會過怎樣的日子; 然而,卻毅然決然地舉步向前,全力擁抱生命所有的險境…… 那麼,簡介呢?我則會這麼敘述—— 從西伯利亞到巴黎轉紐約,從東方世界到西方文明而落地生根; 飛離了共產主義,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幸福,翩然降臨! 伊蓮娜‧潘帝亞;俄國貝加爾湖畔的白雅特人,誕生於成吉思汗漫遊過的領域。 信守列寧共產教義的蘇維埃公民。 父母告訴她,孩子生下來就是個完整的人;祖母則告誡著,不要把家中的垃圾倒在街上(也就是「家醜不可外揚」)。然而她不明白,在課堂上為何不能直言不諱?!於是學會只提出「正確」的問題。 為了生計,開始學習裁縫的技藝;卻意外走上選美舞台,而後拍了電影,然而人生並沒有因此變得瑰麗,貧窮迫使她開始伸展台的生涯。 可是,飢寒仍然如影隨形。 她明白生活只是一場戰鬥;戰與不戰,為何而戰,已然決定了日後的運程。 她從不規畫,只是行動;不氣餒,充滿韌性,勇於追尋自己想要的,直到,夢想成真…… 這樣的形容是否有足夠的動力,讓你願意細究這場《西伯利亞之夢》?! 希望。 此刻的你,還有夢嗎? 朋友M在MSN上寫著——I have no dream any more. 其實,這句話應該以「……」作結尾,比較貼近她的心情。近來,她遭逢甚大的挫敗,因而開始質疑自己,甚至全盤否定了自己。 也許她該讀讀這本書。 《西伯利亞之夢》寫的是伊蓮娜‧潘帝亞半生的經歷。從三歲開始。 她描述自己所處的國家;寒冷的西伯利亞,在她生動的描寫下,冰天雪地的景致,彷彿歷歷在目。一場搭乘公共巴士的敘述,漆黑的夜幕下,彷彿可以看見漫天的飛雪飄落,遠處,一台大型巴士的渺小身影,自畫面右側向左緩緩前進,周身泛著暈黃而溫暖的光,…… 文中對於共產主義的描述,著墨不多,卻適切地讓你明白在社會主義下求生存的艱辛。 她說—— 「政治課開始後,我們不再是人類,而是容器,只能裝著唯一的真理。」 「共產主義就像一張在課堂上宣讀的手稿,而我沒有一份可以對照的副本。」 多麼傳神、貼切,即便我沒有真正經歷共產主義的生活,多多少少也能感受那份不自由、壓抑和受困的窒悶。 也寫居住在鄉間的外祖父母,他們的愛情——認定了一個人,就此生死相守的堅貞情分;描述他們的生活觀——能夠生存,是因為大自然的寬容、為了家園而對抗自然固然勇氣十足,然而若以為人定勝天,這簡直是瘋狂…… 傳統而敦厚的生活哲學。總能適時撫平伊蓮娜浮動不安的心情。 寫父母。文化人,任職國家劇院,名義上仍是單身的兩人,愛情讓他們孕育了伊蓮娜。仁慈與寬厚的性情,讓伊蓮娜得以發展獨立的性格,不受共產主義的壓迫;鼓勵多於斥責,讓她能夠自由地展現潛在的才能…… 寫際遇。波折重重,卻不見怨天尤人的恨意,只是努力,想辦法解決困境;也曾恐懼,卻也奮力地抗拒,沒有高瞻遠望的計畫,只是隨著命運移動腳步,每一步都是沈穩的步伐。 對照剛讀完的《賤人》,大陸作家尹麗川的長篇小說——描述的是一個人生活中的一段荒蕪時光。 沈悶,悶到不小心睡著了好幾次。 可是,卻能感同身受,因為,貼切地描述了每個人生命中都曾有過的、某一段時間的虛無——不知該往何處去,該怎麼繼續,就跟著走,生活丟給你甚麼,就要甚麼……直到結束這段可以稱之為「昏迷」的狀態,而後恢復常軌,然而,這樣的常軌,會不會也是生命中另一個「虛無」狀態?! 《西伯利亞之夢》卻教人感動,忍不住淚眼婆娑,掩上書,忍不住問自己: 還有夢嗎?還有夢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