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2.0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2.0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評5百億打造一流大學計畫



【社論】
評5百億打造一流大學計畫
 
 

「新十大建設」端出了一盤高等教育的牛肉,要在5年內用5百億打造至少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如同不久前,教育部以SCI、SSCI及EI等方式給台灣各大學排名次,這個宣布再度引起社會各界高度的注意。

原則上,政府願意拿更多的錢來辦育,總比把錢花在購買軍火,以及賄賂美、日和一些投機小國政客等為好。我們非常歡迎政府擴大總預算中教育開支的比重;我們更期待,今後台灣中央政府的教育預算,每年應增加至少100億,而不只侷限於「新十大建設」的5年內。易言之,教育的投資應當是常設性的,而不是有如修建工程般,一個項次花一筆大錢,但該項工程一旦完工就不再花錢。

我們雖然歡迎政府提高教育的支出,但對於「新十大建設」推出這個高等教育的經費擴充計畫,卻充滿了疑慮與不安。這種疑慮不安,並不簡單地由於這計畫的競選意味太濃,容易因政治考量而影響其具體內容與執行;也不完全基於遴選補助對象的公正性。雖然這些常見的評論各有其理由,但我們主要擔心的是,政府對所謂「一流大學」的看法。

首先,在這「5年5百億,建造一流大學」背後的思維,是認為一流大學主要是依靠金錢打造出來的。我們不否認金錢在辦教育(或辦任何事)的重要性,但金錢並不是萬靈丹。人類有太多偉大的事業,都是在貧困的條件下做出來的,因為在困頓中,更容易激發人們的理想、熱情,並能更堅定地設法克服各種困難——「多難興邦」,自古即有明訓。而古今中外多少知名教育者,從蘇格拉底、孔子到20世紀的Paulo Freire,全都不是用金錢打造他們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即使以學術研究而言,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在極困難的物資條件下,產生了陳省身、吳大猷等國際一流學術研究成果,並培育了李政道、楊振寧等世界級人才。

金錢並不是打造一流大學的必要條件,反之,它也不是充分條件。舉例來說,70年代美國德州大學因擁有油田,在石油危機的背景下資產暴增,遂斥鉅資要變身成一流大學,包括以重金禮聘多名得到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但德州大學在美國始終難以被評定為一流大學。

更根本地,5百億所要打造的一流大學,主要指研究水平。但高等教育的目的並不只有學術研究這一個角度。教育學生是辦大學的原始目的,高品質大學生的栽培,不僅為社會的健全運作所必需,也是厚植學術研究的根本。但在SCI等評鑑準則引導下,所謂一流大學勢將以增強學術研究為唯一目標,教育的其他面向必然會淪為邊陲地位。

因此,為配合選舉推出的5年5百億一流大學計畫,不僅達不到預設目的,只會更強化台灣高原本就相當嚴重的「重研究、輕教學」之弊病。花用了鉅額稅金,作用只有如此,我們不得不感到憂慮。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