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情】果陀劇場《ART》
★友情也是一道難解的試題
終於看到傾慕已久的戲《ART》。同預期有很大的出入。
原以為是探討中年男子的友情以及生活,感覺上應該比較低調或許還帶點滄桑悲涼甚至可能有一種沉穩的姿態……也許還有那麼點宿命無可奈何的味道。
然而,我卻看見一場場激烈的爭吵,精采絕倫,也令人捧腹,但是,總覺得這不該發生在四十多歲的男人身上啊。
那不是二、三十歲才有的衝動嗎?
並不是我以為上了年紀,就一定缺乏活力,也或者必然要成熟穩定,只是……關注面可以更廣泛,即便只是單單的友情。
我也許更渴望看見更深刻的對談。初始的情誼是如何孳生?芸芸眾生中,為何選擇其他兩人成為摯友?期間又經歷過多少值得銘記的波折、一些可能改變了他們各自人生方向的大事紀……云云。是甚麼讓他們可以不離不棄長達二十五年?
可惜,長達兩個小時,卻談得很少很少。
想著,那樣精采的三個中年男子──李立群、金士傑、顧寶明,光是看,就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生命力和故事性,怎麼可以讓他們就這樣吵吵鬧鬧的結束呢。
換言之,為了情誼起了這樣的爭執,可以是任何一個年紀,但是若是以四五十歲的男子作標的,我渴望看到另一個層面,更有深度的部分啊。
不過,撇開年紀的考量,對於友情,這齣戲倒是給了人深深的感觸。
我想起了電視影集《六人行》、《慾望城市》。
在你生活中,有如戲中這樣相知相惜無話不談的好友嗎?也許不用三個或五個,只要一個就好,有這麼個人嗎?
也許是中國人保守個性使然,我們即便與朋友再親暱,總還有一些不欲人知的秘密,深藏心底,只有自己知曉,因此想要發展如戲中人那樣百無禁忌的情誼,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你怎麼選擇朋友呢?怎樣才可以稱得上是你的朋友呢?你認為朋友的基本條件是甚麼?
多年前,我在深深的夜裡遇見讓自己驚駭不已的惡事,我在屋裡渾身顫抖直到天明,卻始終沒有拿起電話打給任何一個人,要求陪伴或者只是單純說說自己的恐懼。
事後,我很認真地回想著,為甚麼,我連這類求救的反射性動作都沒有,那不是人之常情嗎?那不是一種本能嗎?
可是,我卻甚麼也沒作,到了辦公室,仍兀自強撐著,直到中午過後,剛到公司的主管,察覺我的異樣,探問之際,我緊繃的情緒終於潰堤,趴在桌上,狠狠地哭了起來。在此之前,我甚至連哭泣的能力都喪失!!!
到底是為了甚麼?唯一可以想出的理由是怕打擾到朋友,然而,如果是朋友難道不是應該不用憂懼這樣的事情?
因此,我想到了底限的問題。
面對朋友的叨擾,你的底限在哪裡?可以承受到何種程度?
我發現自己其實是個濫好人,經常讓朋友越了雷池,以至於完全忽略了我也是有底限的人,終於,有一天,把我惹毛了,他們還莫名其妙,怎麼為這點小事就動了怒?
也許是因為我們太習慣結果論,單單就結果現象推斷事情,卻忽略了造成這個結果的緣由。
除了濫好人之後,我也太重情義。
多年前,我曾因為一句承諾,而離開一份工作,走時相當匆忙,早上得知,中午過後我就離開,雖然對方也曾說過,我無須這麼作,然而,我仍覺得承諾就是承諾,因此也就義無反顧地離開。
很傻嗎?也許,但我卻覺得無愧於心。也許,這樣就夠了,但是這件事並沒有讓我得到教訓,我的無聊情義情節,仍舊教我繼續吃苦著。呵呵呵。後面幾樁,倒是真的充滿悔意啊。
另外,曾經還有個人對我說,因為他和另外一個朋友學歷相當,因此很多事情比較談得來,而無法與我溝通。
可以想像嗎?學歷!
甚至我還被質疑是否有能力閱讀蘇偉貞《沉默之島》這本書?
此刻,細想,我的朋友史好像還亂曲折滄桑的啊。呵呵呵。
因此,我經常反省自己和朋友的關係,也努力學著讓朋友知道我的底限,這是我目前正努力進行的事情。
我以為愛情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事情,這一齣戲以及引發的種種聯想,卻讓我不得不說,友情也是一道難解的試題啊。
PS:這一回的場刊廣告幾乎佔了大半,為甚麼?關於三位主角的對談不是應該放入場刊之中,為甚麼還另外販售,感覺被誑了一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