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1.2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1.2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大學校園招商化
三通、國族主義與族群平等



【社論】
大學校園招商化
 
 

大學的校園日漸百貨市場化,本報日昨報導台灣大學校園內廣開各種消費性商店的新聞。台大校園的這種招商化,已引起台灣一些師生的憂慮與批評。

大學校園的這種「市場化」絕不只限於台大。市場化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學校的收入;近年來大學數與規模大量擴充,而政府對高等教育一般性的補助並未成比率上升,不難想像各校的財務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壓力,於是各種增加學校收入的點子,便不斷被善於「腦筋急轉彎」的相關人士發明出來。因此,台大絕不會是唯一招商入校園的高等學府;而且,招商開店也不會是校方增加收益的唯一門道,更多聚財的旁門左道一定會層出不窮。高等學府頂尖人才的創意將發揮其莫大的功能。

凡此種種,顯示出資本主義的運轉邏輯已經深一步地滲透到高等教育裡。人們如果還習慣於期待大學是社會良心與社會改造的集中場域,恐怕會進一步失望;因為,隨著追逐私利浸淫大學的每一個角落,要冀望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關懷社會的知識份子,實同緣木求魚。

或曰,大學若要發揮改造社會的作用,就不宜孤芳自賞,遠離社會現實。而既然社會現實是充滿了追求利潤的商業行為,大學不僅不能免俗,更需要積極介入,才不致於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書呆子,因此,大學適當地引進商業機制,一來可幫助學校窘困的財政,二來又可幫助學生及早認識社會的真實,才不致成為脫離現實的象牙塔書生。

這涉及到教育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誠然,學校不應變成與世隔絕的象牙塔,改造社會一定得從社會現況切入。當今世界教育趨勢之一,乃是要求學校社區化,校園去圍牆化,其目的便在於促使學校要融入社會環境中。然而,融入社會,並不等於她/他們就有關懷與改造社會的心願與能力;更可能的情形是,學生以及老師們都被社會同化了,被社會主流價值洗腦了。依我們觀察,多數所謂融入社會的結果,絕大多數都難以保留清新的批判思想與改造社會的理念。

如何既能融入而又保持俗世的精神,是一個高難度的教育任務。人們還沒有找到一個有效的辦法;往往,我們得訴諸少數有良知、又有批判力的知識份子來起作用。雖然我們還未找到特效藥,但我們確知大量引進市場機構絕不會有正面作用。

(回目錄)



【左右看】三通、國族主義與族群平等

【左看】
對外貿易與族群政治
冽暢春

著眼於台灣每逢重要選舉「族群問題」就會被政客拿出來惡性販賣,由藝文界、文化界與社運界近日組成「族群平等行動聯盟」,以具體行動監督總統大選期間候選人是否涉嫌煽惑族群仇恨。該聯盟成立立意雖佳,但是否能將「族群問題」視為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則存在商榷的空間。

從一般印象出發,北台灣較支持「泛藍」,南台灣較支持「泛綠」,中台灣則是一半一半,這樣的現實究竟說明了什麼?從學者耿曙所做的研究發現,北台灣產業結構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居多,這些行業的發展仰賴開放的貿易環境,開放三通對其較為有利,因此較支持泛藍;而以製造業與重工業為主的南部,由於李登輝執政期間「戒急用忍」政策的影響,無法隨下游廠商齊赴中國大陸投資,此時前去已無利基,必須根留台灣仰賴政府保護,因此較支持泛綠;以中小企業為主幹的中台灣,則從產業外移的風潮中同時扮演獲利者與受害者的角色,政黨認同上呈現五五波。

不難發現,所謂的族群問題底下具有強烈的經濟因素,而勞工的政治意識是跟隨所屬產業的利益打轉。勞工運動者必須認識到這點,戳破其中「勞資一體」的迷思,建立具有階級意識的政治認同,而不是與抓著表象不放的泛自由派組成統一戰線。

(文字工作者)




【右看】
誰來追討被壓迫者的平等?
芮善祥

社運界與藝文界人士 10天前成立「族群平等行動聯盟」,國親立院黨團也正式公布「反族群仇恨法」草案,嚴禁一切形式的歧視性、仇恨性的言論或行為,及嚴禁國家以歧視性的政策打壓特定族群,希望在本次總統大選中杜絕一切挑撥族群情感的行為。

言詞上與法律上的「族群平等」畢竟是口惠不實的。美國算是族群問題相當嚴重的國家, 1965年美國總統詹森為了矯治美國社會中種族間的不平等問題,推動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編按:或譯優惠差別待遇),針對教育與就業機會給與非裔美人和其他少數族群較為有利的競爭位置,藉以糾正早已根深柢固三百年的種族歧視。

從華盛頓看台灣,無論是福佬人、客家人還是外省人,在台灣無論升學或是就業上都未遭遇「族群歧視」問題,真正面臨該問題而面臨生存危機的,首推因經濟問題面臨亡族滅種的台灣各原住民族,再來是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剝奪公民權甚鉅的大陸籍配偶,以及連人身自由權、集會結社權等人權都被取消的外籍移住勞工。他們才真正是受難於台灣國族主義的一群被壓迫人民。

解除這些不成階級的被壓迫民眾身上纏繞的枷鎖,擴大公民資格施行的範圍,讓生活在台灣不分種族與膚色的民眾,都能享有真正的平等與不虞匱乏的權利,才是平等的真義。

(教育工作者)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