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 20040211】後山的夢 ─ 蘇花高(楊昆澈)
南方電子報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歡迎點選文末連結參與討論。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 editor@esouth.org

後山的夢 ─ 蘇花高

作者:楊昆澈 (quintin@edirect168.com; http://blog.twblog.net/quintin/)

花蓮,待了快要七年的時間,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和熟悉度已經超過了我自小長大的故鄉。記得七年前的花蓮,沒有 7-eleven,沒有好樂迪,沒有肯德雞,沒有佳樂福,也沒有 Starbucks、西雅圖和光南,那時有些高中同學都還很好奇,我是怎麼生活的;但是我知道花蓮有七星潭、神秘谷、三棧溪和美麗的蘇花公路。

春回鳳凰活動
(春回鳳凰社造聯盟)

九二一地震過了四年多,當時民慷慨解囊,外國千里馳援,政府迅速復建,幾年來災區民眾卻沒能說出內心的感受,趁著春耕前這春風駘盪的好時節,我們發起跨縣市的「春回鳳凰社造聯盟」,以實際行動、棉薄的心意,自費集資,對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對象,表達由衷的謝忱!

地點:南投縣名間鄉新民社區,代天宮廣場(沿途會有活動旗幟指引)
時間:2004/02/14 (六) 10:00~16:00
聯絡人/電話:楊安琪/0923-270036

詳情請按此

這個月五號,回到家打開電視,看到洄欄電視台正在錄影播出今早再明義國小舉行的「蘇花高速公路興建之影響評估」第三場北區公益論壇,想到前一陣子在南方電子報看到的相關文章,不禁讓我把這場公益論壇轉播看完。

支持者有支持者的理由;反對者有反對的證據,而在雙方交鋒的時候,總是圍繞著「你不是花蓮人」、「高速公路帶來人潮,降低運輸成本」等在隔空開火,對坐在電視機前面,身為一個「來自嘉義的花蓮人」來說,心裡是充滿許多激動的。

像我這些人,我自稱為花蓮的新移民,我不覺得以前沒有 Starbucks、西雅圖有什麼落後的,因為花蓮有許多西部沒有的自營小咖啡店;在沒有佳樂福、7-eleven 的年代裡,我們有其他的購物量販店,我的後山夢建築在浪花朵朵的北濱,透明寧靜的七星潭,清澈沁涼的三棧溪,透明藍綠的神秘谷,當然還有名聲遠播國外的太魯閣,為了築夢,我們也曾舉辦過給高中職生的花蓮營。這幾年來,隨著東華大學,慈濟大學的成立,更是帶來了許多學者,他們就是很多人指責的「蛋頭學者」,但這也是花蓮人爭取大學成立的成果阿!如果學者們只是為了教職和討口飯吃,他們何必甘冒被指責成「不時人間煙火的白領階級」的危險來參與論戰呢?我們不是希望花蓮後山能夠留住人才,吸引菁英,然後花蓮能起飛更進一步嗎?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所長夏禹九提到一個觀念,我們新移民對花蓮的了解的確只是花蓮的一部份,或許是對海岸的生物分布,山林裡的哺乳類分布抑或花蓮山林植物的研究等等,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自己知道的花蓮,只要講清楚,說明白自己的論點與敘述,那為了花蓮,怎麼有不是花蓮人所以不可以說話的問題呢?如果花蓮能夠容納外來的新知識,那麼不是可以融塑出更好的後山夢嗎?

「高速公路帶來人潮,降低運輸成本」,這句話在反方說起來是鏗鏘有力,似乎其他的意見都不顧農民和觀光業者的死活。如果這是三十年前,或許一條三十米的大道可以大量提昇經濟,但是今天就算有三線道,怎麼能抵擋住全球化浪潮和政府在 WTO 談判桌簽下的紙約,和其他如中國和東南亞的低廉工資、開放進口的外國稻米和其他農作物呢?現在的農產品直銷除了強調交通外,也重視物流、包裝、行銷和創意,否則花蓮的農產品跟西部的差別在哪呢?黃憲東縣議員提到以前到西部或國外招商時,大家都不願意來,因為這裡的交通不方便,他說的或許不錯,但是他招的是什麼樣的企業呢?如果是承接西部工業的發展邏輯,這就難怪了,因為連開車的阿伯都知道花蓮是要用觀光去競爭,那為什麼要建一條讓落日工業得以苟延殘喘的大道呢?有人說飛機是有錢人搭的玩意兒,但是花蓮「國際」機場即將在這個月十五日啟用,也不見國際航空公司來搶設櫃檯,然後又是在玩包機的遊戲,看來花蓮還不具備國際化的旅遊景點條件。花蓮觀光協會理事長余宗柏先生提到蘇花高建了並不影響大型包車的旅遊團,但是卻可以大量吸引家庭式的家用小客車遊客。看似這樣很好,但是我平日騎著小五十西西的機車,在下班時段的花蓮市時,就顯得有點擁擠了,更別提假日週末的盛況,那是不是意味花蓮未來要蓋很多立體場,結果在都市被搞的烏煙瘴氣的旅客,開了好一段路又來到到處立體停車場聳立的花蓮,那不是開了個大玩笑嗎?唯一較有說服力的,大概就是林連明先生(花蓮縣縣議會副議長)所提的可以利用在這建設的這七、八年內好好發展配套措施。是的,這的確是可以的,但是在我來的這七年內,七星潭變成到處是水泥建築,三棧溪兩岸多了很多水泥防護,北濱也出現許多水泥肉粽,這種「水泥式」的基礎建設,真的令人害怕未來花蓮又出現一座座的水泥停車場。遊客不來嗎?如果擔心蘇花公路和北迴鐵路中斷時造成的花蓮獨立現象,那麼新的蘇花公路安全係數又有多少呢?而口口聲聲說的「生態工法」應該是最低傷害標準吧!但是卻被說的像是施工後就如同整形過後的完全沒有傷口一般。

其實,我們的確是可以好好坐下來談的,但是最可惡的就是藉議題操弄選票的政客了。有人表示 962 億的預算已核定,即使後來不建蘇花高,那麼這筆經費要異動成提昇花蓮旅遊內部品質的機會是萬萬不可能,這些話聽了真令人覺得好笑,要談預算和行政流程這不是從政者最在行的事嗎?核四可以從停建又被扭轉成復建,那麼關於花蓮三十萬人口和台灣最後一塊淨土的事就不可能嗎?要推卸責任也應該用高明點的方式吧!今天對未來台鐵雙線電氣化通車、截彎取直後的行車時間,藍色公路的高度觀光價值、花蓮縣市內未來因應大眾交通的規劃都藏著不說,老是喊著興建蘇花高,花蓮大繁榮的口號,較好像現在有的台商以為去中國投資是唯一的產業出路一樣的危險與無知。

回應楊昆澈:
(看別人的回應)

大名:
信箱:
網址:


記憶身份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大家都是為了做一個後山好夢在努力,不論蘇花高未來未花蓮人帶來什麼,但是「人民的素養是所有夢想的基礎」,如果我們老是停留在過去那種交通建設大工程與地方繁榮畫上等號的觀念裡,那麼我們可要小心了,水泥和高樓大廈即將吞噬我們。

十三號的時候,花蓮縣民調結果高達七成的民眾贊成,縣長謝深山說如果順利,可能三個月後蘇花高就會動工,看來「現代化」的腳步是越來越近了……


● 其他相關的文章

TVBS民調:近八成民眾贊成興建蘇花高
http://news.yam.com/yam/focus/news/200401/
20040113175031820.html

環境資訊中心相關文章
http://e-info.org.tw/reply/2003/re03121901.htm

蘇花高與大建設的迷思
http://www.upsaid.com/south/index.php?action=viewcom&id=81

誰來體現反對興建蘇花高的民意
http://www.upsaid.com/south/index.php?action=viewcom&id=86

蘇花高速公路對原住民的反思
http://www.upsaid.com/south/index.php?action=viewcom&id=111

缺乏群眾參與,可算是一場反對運動嗎?
http://www.upsaid.com/south/index.php?action=viewcom&id=120

回家的路 -- 從西濱快速道路到蘇花高速公路
http://www.upsaid.com/south/index.php?action=viewcom&id=124

[留言 / 轉寄]

 
 
軟蛋危機

作者:顏敏如

數年前,高雄,大立百貨公司附近的大街上,車輛行人穿梭來往。一名重度殘障,衣著容貌髒穢的男子在路上爬行。不是士兵那般在林地上的快速匍匐,而是一手的拖鞋先前置,另一手的拖鞋再跟行,並以拖鞋為兩手肘的襯墊,支撐下半身在柏油路上吃力地往前拖曳。究竟該男子是自立更生地販賣著什麼,還是另種形態的乞討,已不複記憶。這情形若發生在五十年前的台灣,尚可找得到容忍的藉口,然而二十世紀末有著百萬人口的港都,竟允許目睹如此破敗的景象,不禁令人強烈質疑,究竟是社會機制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留言 / 瀏覽 / 轉寄]

 
 
開庭審理吃人魔

作者:張筱雲 (chang-kleber@t-online.de)

歷史上最匪夷所思的一樁殺人案,開庭審理了,它之所以令全球矚目(吸引全世界一百多位記者專程前來採訪,有人凌晨兩點就到法院門口排隊佔位子),並不只是單純食人事件,而是「犧牲者」竟然心甘情願,被告在應受害者要求,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相情願情況下發生。

[留言 / 瀏覽 / 轉寄]

 

主題文章摘要

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自己知道的花蓮,只要講清楚,說明白自己的論點與敘述,那為了花蓮,怎麼有不是花蓮人所以不可以說話的問題呢?如果花蓮能夠容納外來的新知識,那麼不是可以融塑出更好的後山夢嗎?

編輯室手記

在《南方》一連串關於蘇花高的文章之後,我們看到一件事的許多立場與態度,在不同角度的思維與辯論,感覺越來接近知識的混亂的真相,真理總是這樣,見山是山,然後見山又不是山。

基於要再看一眼「不是山」後面延伸出來的那個意念,我還是選了這一篇。我不住在花蓮,或許這個議題離我有點遠,每當朋友問起的時候,我一直不敢妄加判斷,深怕自己侷限的生活背景形成了無知的框架,模糊了問題。

但旋即又想到,這個問題牽涉到的地方政治角力又是這樣赤裸裸,知識份子或許也要更加勇敢,橫眉冷對千夫指,才能對全體的福址貢獻一些真正的理性與力量。

在理性討論之前,是不是花蓮人其實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責任編輯:貝爾‧傑 iso.bear@msa.hinet.net

活動訊息:

春回鳳凰活動
社區防疫網絡演習 ─ 以 SARS 為例
關注被判勞教的中國東北勞工活動份子蔡廣業 連署聲援行動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52 期出版
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 徵求論文
婦女/性別研究與教學學術研討會 徵稿啟事
【廢票救台灣】參選聲明
2004年台灣青年的下一步?
文化身份、性別與日常生活實踐: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
第一屆大眾文學與文化研討會:「大眾文學與文化:大眾性與(反)全球化」
旅法台灣學生與僑民的聲明
迎向樂生院‧發現新故事 ─ 青年樂生營
國內第一本「廚餘有效利用」專書
白話字種子教師基礎班

捐款公告

◎ 感謝許淑暖捐款 1000 元。 (2/10)
◎ 感謝無名氏捐款 1200 元。 (2/6)

◎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 直接進入南方信用卡線上捐款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

電話號碼(第一線):
  • 全台灣(苗栗、台東、金門除外):4066-1234
  • 苗栗地區:4266-1234
  • 台東、金門地區:4666-1234
電話號碼(第二線):4496611
撥接帳號、密碼:esouth
初學者學習網頁
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免費撥接:

撥接電話:4050-8888
帳號、密碼:e-info
初學者學習網頁

給南方建議:(看別人的建議)

大名:
信箱:
網址:


秘密留言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04/02/11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 日
編輯群方昱 吳易澄 貝爾‧傑 徐江屏 陳毅峰 傅鉛文 管中祥
執編:宋明珠
顧問張育章 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南方電子報純文字版(PDA 版)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blog 模式eGroups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