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2.2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2.2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公投應該更徹底一點──對陳總統談話與泛藍反應有感
「叛逆與馴良」的台灣學生



【社論】
公投應該更徹底一點──對陳總統談話與泛藍反應有感
 
 

近日公投議題的發展愈來愈迷濛。執政一方的陳水扁總統在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親口證實國防部長的說法:就算公投第一道題目沒過,反飛彈設備照樣要買。雖然陳總統解釋「購買反飛彈設備不等於只買飛彈」,但坦白講,這種咬文嚼字的態度實在與公投的嚴肅格格不入,別說一般庶民根本不做此想,恐怕連先前支持公投的學者們,也是於今方解箇中文字玄奧吧!

公投的真諦很簡單:切實地還權於民。但如今被陳總統的說文解字擺了一道,豈不證明無論人民怎麼投,還是翻不出體制決策權威的手掌心?同樣地,泛藍也高明不到哪裡去,公投還沒進行,便大肆宣揚舉國上下對這兩道問題皆有「共識」,更讓人不知泛藍陣營這種料事如神的絕對把握究竟依據何在?更慘的是,現在趙少康、陳文茜等媒體名嘴擔任了反方辯論代表,看起來這場熱鬧的公投辯論會極有可能與時下政論 call-in節目無所差異,人民、公眾依然是面貌模糊的隱形集體。

誰說全國民眾皆對公投題目的答案具有共識?以公投第一題為例,涉及到財政支出分配的正當性問題,偏偏這又最具高度爭議。歷年來,諸多社運團體的政策抗議大致都有個共同的對比框架可考:「國防支出相對居高不下,但農、工、婦女的社會安全支出卻低得可憐。」循此理解,則得出類似「削減國防支出,增加社會福利」的概括主張也就不令人意外了。換言之,即便是出於素樸的社會正義感,都可能是公投第一道題目的潛在反對票,泛藍又焉能輕易地代所有人 Say Yes?同樣地,一旦公投被視為執政者對正當性的直接探求,那麼又有何資格在口袋裡藏著一個不受挑戰的必然結論呢?

面對公投這個民主新生兒,我們大可在想像上更為徹底。軍購支出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攸關整個財政預算如何分配的正當性問題。藉由公投,我們幾乎就快摸到預算權的邊了,只是多數人渾然不覺罷了。這個權力得之珍貴,因為打從台灣「民主化」以來,該權力就是金牛、黑牛以及政黨喊價交易的禁臠,進而造成納稅義務人與財政受益人的分離。若說公投這個民主實踐不是一次性的抒發,而是例行性的參與習慣養成,我們未嘗不能將公投運用於年度總預算的最後確認把關,進而讓預算黑盒子從此見光。

(回目錄)



【左右看】「叛逆與馴良」的台灣學生

【左看】
反叛與進步間
李鎮偉

舞蹈家林懷民說了重話。「選舉應該是做結論的時候……沒有學生運動的台灣,是個生病的社會,只好在選舉時發發麻疹!」林懷民的話,在紛亂的選舉中,當然是語重心長。這一席話,比起日前和王永慶、李遠哲聯名,買報紙廣告的「國是建言」要來得踏實。

看看 80年代的學運明星今日何在?有人是立委、總統近臣、政府發言人,更不用說為數不少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或是政府部門的「智囊團」了。學生運動,永遠都是為將來的政黨培育人才,中外皆然。以前台灣學運圈流傳一句話:「總是會有一個人是踩著九個人的肩膀前進;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他是誰!」

林懷民太一廂情願了!過度期待學運,卻沒有細緻考察不同學運的特色、它們意識型態的光譜分布,容易過度浪漫化學生的反叛行動。反叛,可能是進入「社會化」歷程的插曲(如當年高喊學術自由及校園民主的所謂「自由派」學運領袖),也可能是懷抱著「社會革命」的左翼學運支派。兩者在台灣 80年代上有交錯與分歧。當然,有學運,不見得就是社會進步的象徵,可能是保守主義的滋養地。90年代後「野百合運動」的反叛力量被整編,正是如斯的集中表現。

(文字工作者




【右看】
年輕人的專利?
林錫琨

林懷民對現在學生的批判,以他們「只有表現在染頭髮、換手機上」顯示反叛來對比於 90年代前的「反體制」、「反社會」的學生運動,點出了時代性的差異。

可是用發麻疹來比喻社會的變動,是保守的。社會變革、發發麻疹,最終只不過是結構功能主義下的正常與失序的相互調節罷了。學運,不是一個封閉、自給自足的變革力量。 80年代解嚴前後的其他社會力的相挺,才是造就此時學運的社會基礎。反觀,現在學生的叛逆,何以與社會力相挺呢?激發現在學生,以斥責他們染髮、玩手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有什麼的主流價值影響著學生。但運動的可貴,就在於我們的主動挑戰性。沒有了學生的叛逆運動,還有勞工、農民、婦女、客勞等聲音。藝術的介入,應該將視野深入這些領域。

當然,一個被視為台灣文化國寶,每每獲得國家及大企業的金錢資助才得以維繫它「文化資本」的雲門舞集,其負責人說要年輕人反體制、反社會,到底這番話的真誠性為何?是要告訴年輕人他也曾經年輕、反叛過;亦是只不過是將反叛當做是推銷藝術的宣傳口號而已?難道他不應該以身作則,將藝術實踐做為反體制、反社會的運動嗎?

(大專教師)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