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 20040224】五位拒服兵役的以色列人:哈加馬塔(王怡靜/譯)
南方電子報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今日主題文章

※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歡迎點選文末連結參與討論。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 editor@esouth.org

五位拒服兵役的以色列人:哈加馬塔

翻譯:王怡靜

翻譯日期:2004.01.31
資料來源: http://www.refuz.org.il/index.php

(本文經巴勒網 (http://www.habago.net/) 同意轉載於南方)

哈加‧馬塔(Haggai Matar)於 1984 年冬天出生在台拉維夫;成長就學於台拉維夫的一個小郊區。 1991 年,他和家人旅居英國牛津一年,2000 年也在那裡待了半年。 1999 年夏天,哈加參加 NIR 學校的計畫,該計畫是開設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共同參與的暑期心臟病學課程。從那時候開始,哈加參與了各種反對佔領的組織活動(例如,「Ta'ayush-阿拉伯-猶太人伙伴關係」(Arab-Jewish Partnership)),同時也是「高中生拒絕服役公開信(High School Students' Letter;即 Shministim Letter)」的簽署人之一。此外他也參與拒絕服役團體「Yesh Gvul」和「New Profile-以色列社會文明運動」。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說明會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此次說明會,將針對社區營造條例及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作一個說明與介紹,社區營造條例的設置,將賦予各級政府和社區團體更積極的主動性和協調性,以保障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事務之參與權,落實社區民主自治精神,以營造健全之公民社會;另外透過「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之整合推動,將有助於調整地方社會之環境體質與共識基礎,活化地方經濟實力,提升區域就業機會,改善人口外流與冷漠疏離之限制條件,強化地方社會競爭實力,具體回應民間社會的需求,有效解決前述社會發展歷程中的負面效應與實質衝突。

時間:93年2月25日,下午1:30-6:00
地點: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詳情請按此

馬塔第一次因為拒絕服役被監禁是在 2002 年 10 月 23 日,隨後連續五次關了又放,放了又關,他總共在監獄待了 126 天。 2003 年 2 月 26 日,他的案子被移交到軍事法庭,目前馬塔被拘留在一個軍事基地,除了繼續學校課程外,他正在等待兩三週後的宣判。


◆ 底下是馬塔的庭上自白

我再度造訪佔領區是和「以色列和平集團」(Gush Shalom)運動組織一起來到約旦河西岸的Salfit區。當時我們去拜訪一位倒楣的男士,因為他的土地「選錯邊了」─ 他的土地位於 C 區(以色列管轄區),而土地的邊界只距離 B 區(巴勒斯坦自治當局管轄區)幾公尺而已。地主在無法取得以色列當局的建築執照下,只好蓋起違章建築。於是以色列防衛部隊將這房屋拆毀,然後屋主又蓋,以色列防衛部隊又拆。我們來這裡是為了要幫屋主蓋第三次的房屋。幾個月後,我聽說我們幫忙蓋的那棟房屋還是被摧毀了。從 1967 年以來,佔領區內已有數千棟房屋被摧毀,而以色列的藉口是,這些房屋是非法建築。當天稍後,我們來到距離新蓋屋子不遠處的一個已遭摧毀的採石場。採石場負責人說,這麼多年來,他一直製作磚塊提供給附近的猶太屯墾區;直到有一天,有幾個以色列特勤局(Shabac)人員跑來要他指證一位跟他同村的人是哈瑪斯激進份子。他知道那個人不是激進份子,所以拒絕和他們合作。三天後他的採石場被以色列堆土機摧毀。

根據 B'Tselem(以色列人權團體,非政府組織,在佔領區內做調查)一份有關被行政拘留者的報告指出:「以色列特勤局時常在調查中恐嚇要起訴巴勒斯坦人,除非他們能提供不利於其他巴勒斯坦人的情報。而將這些情報來源冠上『機密』的同時,也剝奪了被拘留者可以證明這些消息來源提供者是出於個人利益、提供錯誤資訊的機會。」此外,「軍事法庭依賴這些秘密情報來源等同於司法審判系統完全信任特勤局,儘管已經有一連串的案子被發現特勤局使用矇騙手法甚至公然欺騙法官。此舉並引起大眾的注意,1987 年 Landoy 委員會針對特勤局的偽證行為召開會議,委員會的報告指出,特勤局人員時常在法庭上撒謊,以避免被懷疑這些不當證據是非法取得的。」我再一次明白,像 Usama 這樣一個老百姓是多麼容易被關進監獄,而其他人的生命也可以被任意的摧毀。

我參加 Ta'ayush 第三次到 Salfit 地區護送的活動。我們帶食物到被圍困的 Yassuf 村,一起參與的有巴勒斯坦人、猶太人,以色列公民和外國公民。一切都很順利,我們正把食物從卡車卸下,搬到村內存放食物的地方,一直到有五輛邊境警察指揮車闖進來,士兵們爬上卡車,踐踏在食物上並毆打在場的運動人士,當時 CNN 的攝影機將整個過程拍下。我們離開村子時,有幾位運動人士遭到逮捕,隨後被釋放。當天晚上,村子附近的 Tapuach 屯墾區的猶太屯民襲擊了村子,燒毀汽車並對著民房開槍。這是為了要「報復」村民和我們合作,而沒有任何人阻止這些猶太屯民,連逮捕都沒有。

我第一次因為拒服兵役被監禁是在 2002 年 10 月 23 日。 10 月 20 日,也就是入獄前三天我在 Ha'aretz 報上讀到以下的故事:「昨天晚上,靠近 Itamar 屯墾區附近的 Yannun 村,有六個家庭,大約 40 人離開了這個村莊。根據村民表示,他們決定離開這裡是因為他們再也受不了 Itamar 屯民無止盡的騷擾……」「根據一位村民表示:『當橄欖樹採收的季節到來,Itamar 屯民便開始對空鳴槍或者射擊村民的房子。漸漸地,這樣的情形變本加厲,屯民會在夜晚闖進村裏,打破窗戶並對我們的房子濫射,更過份的是 Itamar 的居民將他們的污水排放到村子裡……上星期四,屯民又來襲擊村子,並毀壞了這些家庭用的發電器』」。

當天晚上我接到 Ta'ayush 組織打來的電話告知,運動人士將在明天早上到 Yannun 區協助村民安全返家,並保護他們不受屯民的騷擾。我答應一同前去。隔天早上九點鐘,我已經準備好和其他四位運動人士前往 Yannun。

我不知道要怎麼形容我在 2002 年 10 月 21 日那天看到的 Yannun 村。我只能說說當時的印象:一個發電機房被闖入並燒毀,三具大型黑色儲水器(村子的供水來源)上下顛倒,水流滿地。村民的住家滿是彈孔,窗戶破裂。最糟的是,四周一片死寂。整個村莊像是死了一樣,門戶緊閉,視線所及沒有任何的生物。然而我們仍可察覺出有人曾在此活動的跡象,譬如曬衣繩,剩下半瓶的可樂等等。我們到橄欖樹園查看,看到鄰近山丘上有兩間拖車式活動房屋和一棟建築物,稍後我才知道那是雞舍,而且是另一邊還有段距離的 Itamar 屯墾區的延伸。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自己看到這些景象震驚無語的感覺。我們後來找到一隻貓咪,我建議把她取名「Galut」(意思是流亡),其他人覺得我太悲觀了,因此我們決定叫她「Shiva」(回來)。

後來有一戶人家回來了 ─ 兩個分別是 10 歲和 16 歲的男孩,他們的媽媽和阿姨。我們用蹩腳的阿拉伯文加上比手劃腳和他們溝通,隨後他們要帶我們到樹園去看看。但是這名 10 歲的小男孩不肯跟來,他站在門邊並哭喊著:「Mustautinin……」,他很害怕那些屯民。

我們走了一陣子,來到一個小磚牆,我正要走過去,那位媽媽喊著:「La!Mamnu'!」原來,幾星期前有一位武裝屯民警告他們,從今以後沒有人可以越過這道牆,否則就是在挑釁他們。從那時候開始,沒有人敢越過…。後來我們遇到村裡的一位長者,他告訴我們,在發電機被燒毀的現場,有一個屯民叫做 Avri,他說:「是我燒了你們的發電機」「也是我叫人在晚上射擊你們的房子,當這一切結束後,我仍會在這裡,但你們卻不會!」

夜晚,村裏因為沒有發電機而一片黑暗,只有附近的屯墾區活動房屋有燈光。我們整晚輪流在村莊巡邏,沒有發生什麼事。輪到我值勤時,我想到那些在活動房屋裡的人,他們到底在想什麼?他們在那裡做什麼?他們又怎麼看我們?

回應這篇文章:
(看別人的回應)

大名:
信箱:
網址:


記憶身份

我當天早上要返家,因為我必須打包行李並告別親人。昨晚有一大群運動人士到村裡,早上也來了一些。他們打算和村民一同前往採收橄欖。九點時,有一輛車要前往 Akraba,從那裡再回到台拉維夫。回程時看到一卡車裝滿家具和回來的村民真是令人高興。在 Akraba 我們遇到正要前往 Yannun 的聯合國部隊和歐盟代表,他們聽說槍擊是來自屯墾區。我們聯絡在 Yannun 的朋友,並證實消息無誤:當他們前往採收橄欖時,屯民向他們開槍,以色列警方和防衛部隊不理會他們的求救。隔天,我入獄服刑,我知道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留言 / 轉寄]

 
投稿文章摘要
 
族語加分 是懲罰?或鼓勵?

作者:李玉蕙 (ilo16@mail.ilancity.gov.tw)

92 年 11 月 22 日在台北舉辦的「本土教育研討會」,族語加分條款又再度被熱烈討論,對於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浦忠成在會中表示,為挽救即將失傳的原住民語言,從九十六年起,原住民籍學生必須提出語言文化學習證明,才能享有升學加分優待;九十四年起,要擔任原住民的公務員,也必須通過原住民語言能力認證。讓人懷疑主政者的動機,是在提升原住民族教育水準或挽救原住民族語言,若要提升原住民族教育水準,理應提高大專院校之就學率;若為挽救原住民族語言,就要創造民族語言的生存環境。祇是難以理解的,「考前背單字」是給原住民學生加分或減分?是民族懲罰或鼓勵?

[留言 / 瀏覽 / 轉寄]

 
 
德國的網路勒戒所

作者:張筱雲 (chang-kleber@t-online.de)

隨著 E 世代的來臨,未來主人翁接觸電腦年齡不斷降低,一方面,人們對電腦的依賴日漸加深,另方面,也造成困擾。現在,沈迷酒精、吸煙、毒品讚今天已經不稀奇,電腦或網路「成癮」日漸普遍。根據宏堡大學的統計報告,目前德國境內約有六十萬左右的青少年沈迷電腦網路難以自拔,而且有日漸嚴重趨勢,已經到了必須藉助外力來解決問題的時候,電腦或網路「網路戒勒所」因應而生。隸屬基督教會機構之一的衛恆之家(Wichernhaus,成立於十九世紀,全德國到處有分所)便是在這個動機下,經該心中負責人加爾納(Ute Garnew)多年策劃,所成立的德國第一家電腦網路勒戒所。

[留言 / 瀏覽 / 轉寄]

 

主題文章摘要

我們聯絡在 Yannun 的朋友,並證實消息無誤:當他們前往採收橄欖時,屯民向他們開槍,以色列警方和防衛部隊不理會他們的求救。隔天,我入獄服刑,我知道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編輯室手記

在吳憶樺事件裡,多位評論家指出:台灣人太以台灣為中心,以台灣的價值觀看世界,無法去理解為什麼巴西可能是更適合吳憶樺生長的地方,以為除了歐、美、日本之外,其他地方都是落後於台灣的蠻荒之地。

要瞭解世界的其他部分,除了擁有良好的語文能力跟資訊來源外,另一個方法是:透過可信賴的翻譯介紹。「巴勒網」目前便從事翻譯關於巴勒斯坦人民運動的志願工作。南方會陸續轉載巴勒網的文章,也期盼有更多朋友投入翻譯國外社會運動資訊的工作。

巴勒網: http://www.habago.net

(本文責任編輯:陳豐偉

活動訊息:

培養孩子溫暖的心比什麼都重要!-- 九二一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邀請您與您的小孩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聲明稿】2004/02/17
台灣鐵路工會針對高鐵施工台鐵改點新聞稿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說明會
綠色能源 ─ 校園宣導暨環保種籽培訓師資
2004年「週末文學對談」2月21日隆重登場!
就業輔導中心「身心障礙職前服務方案」招生
來當效能新父母 ─ 父母成長班
活力舞春風 再造新故鄉 ─ 921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
「城市的願景」電影系列欣賞
敬請支持連署:非核台灣
關注被判勞教的中國東北勞工活動份子蔡廣業 連署聲援行動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52 期出版
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 徵求論文
婦女/性別研究與教學學術研討會 徵稿啟事
【廢票救台灣】參選聲明
2004年台灣青年的下一步?
文化身份、性別與日常生活實踐: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

捐款公告

◎ 感謝全景傳播基金會捐款 2000 元。 (2/19)
◎ 感謝陳建中捐款 1000 元。 (2/16)
◎ 感謝陳鋕銘捐款 1000 元。 (2/16)
◎ 感謝陳毅峰捐款 1000 元。 (2/16)

◎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 直接進入南方信用卡線上捐款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

電話號碼(第一線):
  • 全台灣(苗栗、台東、金門除外):4066-1234
  • 苗栗地區:4266-1234
  • 台東、金門地區:4666-1234
電話號碼(第二線):4496611
撥接帳號、密碼:esouth
初學者學習網頁
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免費撥接:

撥接電話:4050-8888
帳號、密碼:e-info
初學者學習網頁

給南方建議:(看別人的建議)

大名:
信箱:
網址:


秘密留言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04/02/24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 日
編輯群方昱 吳易澄 貝爾‧傑 徐江屏 陳毅峰 傅鉛文 管中祥
執編:宋明珠
顧問張育章 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南方電子報純文字版(PDA 版)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blog 模式eGroups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