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小鋪電子報NO.108 █▇▆▅▄▃▂▁╴ 2004.2.27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Watch Media》2月29日節目預告 主題:誰殺了凱利? 2003年9月24日,英國政府公佈了一份文件,裡頭出現「伊拉克可在45 分鐘內動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一語。首相布萊爾隨後便依據此內容 ,宣稱伊拉克之威脅「嚴重又迫切」,作為出兵伊拉克的重要依據, 5月29日起,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吉利根(Gilligan)多次在各 大媒體揭發此「『惹火』材料的黑幕,並表示「他認為政府應當知悉 、參與整個經過」。隨 後,政府有關官員一方面指責洩漏消息者為 散佈謊言的「邪惡分子」,一方面強烈要求BBC更正與道歉。布萊爾的 首相寶座一時岌岌可危。不過,吉利根堅守職業道德,拒絕吐露洩密 者凱利博士的真實身份。不料國防部則於7月9日對外揭露凱利之姓名 身份,沒多久凱利自殺身亡。這件事引起英國政府與BBC的相互指控 ,最後在赫頓法官提出調查報告中指出BBC的報首有所瑕疵,BBC不僅 因此道歉,也有主管因而下台,這件事引起了各熱烈討論,許多人對 赫頓法官撇清英國政府的責任也大表不滿。不過,一體會因一份不具 法律效用的調查報告,而願意承認疏失的作法,對台灣觀眾而言實在 少見,BBC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媒體?她的表現和台灣媒體到底有什麼 不同?這次赫頓法官所作的調查報告,對媒體的獨立性又會產生什麼 長遠的影響?這個禮拜《Watch Media》將邀請淡江大學助理教授魏 玓與我們談談「誰殺了凱利?」 來 賓:魏玓(淡江大學助理教授)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 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綠色和平:FM97.3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記者當自強 文/管中祥 連續幾天收到同一封網路轉寄信,裡頭是工商時報記者陳玉華不滿該 報「康副社長」因政治立場,修改其在「工商小社論」中的文章,信 件中指出,「我的小社論,被你改得面目全非,原意都走樣了」,因 此,陳玉華將遭修改前、後的文章對比,附上給「康副社長」的信, 轉寄出去,表達對此事的憤怒。 這並非首次發生,幾年前,中國時報的何榮幸與張瑞昌也碰過類似事 件。當時是因為他們批評馬英九處理納莉風災不當,反使得自己所寫 的稿件受到壓制,2位記者氣不過,將事情始末及不滿私下電郵給幾位 朋友,沒想到,經由轉寄,引起各界對媒體控制內部新聞自由的討論 ,一番折衝後,原本被壓下的觀點終能浮上檯面。 其實這是典型新聞組織的控制問題,媒體主管因特定立場與利益,壓 制新聞記者工作自主的事件屢見不鮮,然而,近年保障新聞工作自主 的「編輯室公約」雖在不同場合反覆提出,但至目前為止只有公視明 訂此項規定,大部分的媒體老闆,對此一保障新聞自由的最基本要求 視為畏途。 經常將新聞自由視為無上價值的記者又該如何面對這種尷尬的窘境呢 ?陳玉華、何榮幸、張瑞昌的「抱怨」、「抗議」、「撇清」式的電 子信件,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法,不論是有意或無意的轉出信件,都 達到了某種「抱怨」,甚至「求援」之效──外在輿論成了牽制媒體 內在壓迫的力量,連帶使得受限制的記者在「外援」情況下,得到某 種紓解。 不過,在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只能發發電子郵件「向外求援」嗎?為 何不直接在媒體內部進行改造?或逕向老闆爭取應有的權益與尊嚴? 若有天輿論不理會記者的「求救」行徑,那麼媒體工作者是不是就只 能坐以待斃? 台灣媒體工作者若要自立自強還得多加努力,根據「台灣記協」去年 進行的調查指出,受訪的新聞工作者只有3成左右加入工會,而這些 受訪者遭遇不當待遇時,會尋求工會協助的卻不到2%。不僅如此, 「大眾傳播工會聯合會」在2002年12月所做的統計亦指出,全台只有 12家媒體成立工會。看來,大多數記者對於能夠展現自主與集體力量 的工會還是興趣缺缺,甚至不少人只是低著頭忍氣吞聲。雖然,上述 依靠外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只不過這種「抱怨」、「抗議」、 「撇清」式的電子信件只能得到社會的短暫同情,經常如此,只會暴 露媒體工作者對自身權益的漠視,以及對抗新聞控制的退怯。 如果記者自己不能自強,不僅難以得到外在力量的相挺與相互協力 ,同時,這些信件也只是讓課堂裡新聞學多了一份被批評的教材罷 了! 《流行開講》 名人迷與迷名人 文/魏玓 身兼作家、評論家與廣播主持人的蔡詩萍,日昨在工作的電台被一名 女子以球棒襲擊,頭破血流。據說她的理由是不滿蔡詩萍的政治言論 ,不過警方指出這位就讀於輔大進修部四年級的大學生,似有精神方 面的問題。 這件消息一出,各大媒體的「相關報導」很快的就匯集了一堆「名人 被騷擾」的案例。例如,同樣是名主持人的于美人,就說有人跑到飛 碟電台要拿回他的腦細胞;Hit FM的DJ克麗絲汀也說曾經遭到一名男 子長期跟蹤;還有張大春、張曼娟、吳若權、鄭開來等人,也都有各 種不同被「愛慕者」跟蹤和騷擾的經驗。從這些報導看來,這些「名 人」不但是心裡怕怕,而且還有點委屈萬分的味道。 打人、騷擾人、妨礙他人自由等等行為,當然都是不對的,不管是對 名人還是對一般人都是如此。不過,如果這些名人因為比較容易碰到 這類事情,而表達出一種「為什麼當名人就這麼倒楣」的態度,卻也 有些弔詭。所謂「名人」,並不是因為他或她天生有名,而一定是因 為有很多人認識他、喜歡他、注意他而有名。換句話說,「名」這件 事情,原本就是建立在別人的關注程度之上,名人與仰慕者之間,本 來就是共生關係。 不過,要建立這個共生關係,畢竟還是要從名人自己,以及名人背後 的組織,不管是傳播媒體、唱片公司或經紀公司,主動去建立的。名 人不斷突顯自己的「迷人之處」----長相、口才、經歷、知識、聲音 ,甚至是人格和(正面的)私生活,來凝聚觀賞之人的支持和喜愛,這 樣的支持和喜愛程度,當然要愈高愈好,愈強愈好,最好是變成一批 「迷」。迷的強烈支持,轉化為這個名人的象徵資本,也轉化成他自 己以及他所屬組織的經濟資本。 名人和名人所屬的組織只關心或是享受這些迷的支持,但是不要忘了 ,迷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付出,不只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名人所不斷動用的,正是這些迷們心裡的各種渴望和需求,然而名 人永遠沒有辦法真的來到迷的現實生活中,幫他們解決問題。當名人 做出迷們不想看到的事情時,所有的迷一定都會傷心,只是不見得動 手打人而已。名人從來不知道他們經常在讓迷們傷心,卻一定會抱怨 迷們「過度」但是卻真實的行為。名人很少想到,說不定他自己才是 始作俑者。 《影文影舞》 文化產業的「中心」策略及其批判: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例 文/張世倫 最近的中國時報地方版,登了一則也許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的消息。設 立於宜蘭縣五結鄉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設立了一座文昌祠,正式開館 。你可能會問,什麼是「傳統藝術中心」?又為什麼,一個國家級的 藝文中心,會在裡面搞個拜文昌帝君的文昌祠? 傳統藝術中心的籌設計畫起始於1995年,設立宗旨是為了推動傳統藝 術的維護、研究、發展、傳習、展演等工作。中心位置鄰近冬山河周 遭,東臨省道台二線,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傳藝中心佔地廣闊,建 築眾多,雖許多工程,尚在施工階段。然其規模與野心,著實令人印 象深刻。依照其主管機關文建會的想像,這一座中心將擔負起傳習、 史料搜集、研究整理的任務;中心之內不僅容納傳統的市街、聚落、 產業等景觀,對各種工藝、戲劇、儀俗,也將加以保存、傳習和展 演。 聽起來挺不錯的,不是嗎? 然而,傳藝中心一方面也被定位為文建會推動文化產業及文化觀光的 一個樣本。或許是為了兼顧文化與觀光的功能,事實上,傳藝中心的 整體面貌實在模糊不清。一方面他有著廣大的校舍與資料中心,具有 教學及傳承的功能,另方面又有宛如中影文化城式思維下所建構的仿 傳統市街,賣店及小吃街參差其間,在這種想法下,在裡面蓋廟設祠 也就不足為奇了,為了把傳統文化的「現場」,整個移植到這個園區 ,兼顧傳承與觀光的功能,於是大興土木,一方面又可博得重視傳統 文化之美名,豈不美哉? 然而,這樣的搞法,又有什麼盲點與問題呢? 傳統藝術生命力與藝術正當性之間的辯證關係 基本上所謂的民俗文化或民間文化,過往於台灣各地一直存在著,但 無論就學界或國家機器之角度言之,概括而言在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 運動及本土化運動之前,皆不視其具有藝術社會學中所謂的「藝術正 當性」,換言之,其作為一類「藝術」或「文化」的地位,並未得到 文化界、評論界、或公部門廣泛的認可與重視。學界視其不夠深刻, 不是研究的焦點與旨趣所在,藝文界不是迎合當政者反共至上的美學 意識型態,就是著迷於西方現代主義式的個人吶喊,國家機器則把美 學與藝術的正統,定於「國劇」、「國畫」等範疇。 在這種脈絡下,台灣民間藝術過往雖不受藝文界及國家機器的重視與 資源灌注,甚至可能遭到打壓,但其於庶民的生活經驗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換言之,其於民間之「場景」中自成一套「再生產機制」,藉 由這套機制的運作,雖然困境頗多,但民間藝術的韌性強勁,自有生 存之道。 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運動,以及相繼而來的本土化浪潮,開始讓台灣 社會反省過往忽略台灣鄉土經驗的疏失。換言之,80年代後國家機器 對台灣民俗文化的「發現」(雖然它們早已存在於民間社會及庶民生 活中)與「重視」(雖然它們早有一些自身存續的場景及再生產機制 ),乃是受到本土化運動之大浪潮影響。過去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 表達形式如歌仔戲、布袋戲等,在此過程中逐漸獲得「藝術正當性」 ,得以登上國家戲劇院,得以獲得藝術大師之名位,得以開始被想像 為具有「精緻化」的可能。 也就是在這個脈絡下,若干傳統藝術作品表演開始被「正典化」 (canonization),若干民間藝師開始被賦予藝術社會學上的「作者 」地位,被視為藝術大師。諷刺的是,相對於1970年代後傳統藝術逐 步獲得藝術正當性,台灣卻同時逐步邁向消費社會,工商轉型的壓力 下使得許多奠基於鄉村及民間社會的民俗文化,逐漸難以存繼,甚至 面臨失傳流失的危機。 而文建會設置「傳統藝術中心」,作為保存民間文化的一種實踐作為 ,事實上便是這個歷史脈絡下的一種結果:傳統民間文化面臨失傳危 機,然其「藝術正當性」已獲得藝文界及國家機器的認可,在此情境 下,國家機器及藝文界必須採取若干作為,「傳統藝術中心」便是這 種心態下的作為。然而這種政策作為,是否能夠使傳統文化重獲生機 ?其作為背後的意識型態,是否有缺失?卻值得進一步探討。 文化「中心」,一種「統合」式的意識型態 基本上「傳統藝術中心」的設置,以及近年文建會很流行的各種「文 化產業中心」的提議與政策走向,都充斥了近似「統合主義」式的意 識型態:亦即公部門藉由選擇性地資源灌注與介入,意圖將民間部門 予以統合,以達到特定目標。「傳藝中心」將各種傳統藝術如傳統戲 劇、傳統音樂、傳統工藝、傳統舞蹈、童玩、民俗雜技等全部「統合 」於一地,以一類如學校式的「半官方」機構意圖對民間文化進行研 究,保存,傳習計劃。 這種忽略不同民間藝術文化的個別脈絡與發展,認為將藝師及官方資 源集於一地,換言之,建立「統合式」的「中心」機構,其用意及設 想令人不禁聯想到「九族文化村」:將各種原住民文化齊聚一堂,便 利觀光賞玩,卻對原住民文化的延續與賦權(enpowerment),毫無 助益,反倒死氣沈沈,甚至若干設計,有刻板化/樣版化原住民文化 的嫌疑。而傳藝中心將各種異質多元、飽含民間粗野生命力、面臨不 同困境的民間文化,統合在一個半官方的機構下,妄想把它的精緻化 、正典化、集中化視為一種出路,並投入大量資源投入於此,此種策 略是否合宜,值得懷疑。 文化「中心」,一種去脈絡化(de-contextulation)的操作模式 「傳藝中心」運作的另一盲點,即為此種「統合」模式,事實上是將 這些瀕臨存亡的傳統文化予以「去脈絡化」(de-contextulation) ,將其抽離這些「民間」文化奠基的「民間」脈絡,將其抽離原本存 在的「時間/空間」脈絡,此種策略,實在值得商榷與批評。 事實上於國外文化研究的典範裡,對於通俗文化/民間文化的分析中 ,早就將「場景」或「場域」視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分析單位,研究者 重視的是將被分析客體置於能維繫其「再生產」的「場域」中,一同 整體分析。這是因為特定的文化表現形式之所以能存在,必定是有特 定的「場景」能提供資源,使其得以維繫「再生產」。以「通俗音樂 」這門通俗文化為例,文化研究中的流行音樂研究典範,便會將特定 音樂現象得以再生產的「場域」及「機制」,例如pub、青年次文化 、音樂雜誌或同人誌等,視為分析時必須加以考慮的因素。這是因為 特定文化形式得以存續,必定是因為有這些作為「背景因素」,得以 提供資源的脈絡場景存在,才有可能。 也就是因此,任何公部門的文化政策介入,都必須考慮該文化形式原 有的場景與時空脈絡。若公部門的政策誘因,無法提供一穩固的、在 地的再生產機制,使該文化形式得以在自身脈絡中存續演進,那麼此 種文化「中心」表面上做的事雖可美其名是傳統藝術「精緻化」,事 實上卻只能是傳統藝術「博物館化」或「標本化」,對於「民間」文 化的未來,只會有害無益。 事實上「傳統」文化一詞,充滿了「時間」上靜止的味道,或許不是 一個適切並值得沿用的名詞。「傳統」基本上是相較於「現代」一詞 而來,彷彿暗示了此種文化被靜止於時間軸的演進過程中,那麼在公 部門的想像中,被當成標本,被視為一種可以抽離其脈絡,變成一種 被集中統合,被琢磨精研,被學院化的文化,也就不為奇了。但是所 謂的「傳統」文化,其實是會與時並進,轉化混種,突變分歧的,例 如布袋戲會因應時代之變化,會有各種形式上的轉化。 因此,相對於「傳統」文化中所指涉的「時間」觀念,或許「民間」 文化這個指涉出「空間」面向的概念,會是一個比較精確的用詞,因 為此種文化根植於民間,具有強韌的生命力,國家機器在政策介入上 ,不能反客為主,反「民」而為,必須順勢協助,從在地的脈絡去著 手,使這些民間文化的再生產機制得以穩固再生,而不是由上而下功 利用意濃厚地的設立所謂的文化「中心」,結果變的定位模糊,處境 尷尬。 什麼才是有效的「策略」? 行文至此,或許可以暫以目前之想像做一小結。所謂的「民間」文化 如何再生延續生機,有幾個重要的面向,必須思考,例如該「民間」 文化原本存在的民間脈絡,至為重要,無法輕忽,而藉由政策性之介 入與協助,在不掠奪其主體性的情況下,使其得以穩固「再生產」, 似乎才是公部門在進行「民間」文化政策構思時,應該努力的方向。 可惜的是,「傳藝中心」的實踐方向中,公部門妄想將大量資源集 中一地,將各種不同時空脈絡下的民間文化統合於一處,並認為此種 手段可以使民間文化「延續」,卻不從該文化產生發展的歷史及地域 脈絡下手,使其能「在地的」、「逐漸自主地」產生一套順應目前局 勢的再生產機制,此種「中央化」、「集中化」的作為,恐怕將會是 一種資源錯置與浪費。 遺憾的是,無論在流行音樂中心,創意產業中心,乃至於這個耗資巨 大,佔地廣泛的傳統藝術中心案例中,文建會都是使用同樣的思維, 把文化抽離原來生產的脈絡中,然後集中化地去打造所謂的「文化中 心」。如此作為,以功利的角度而言,或許得以提高產值,或吸引更 多的觀光客,然而對各種因地制宜,具有自身時空脈絡的各種文化產 業來說,不能不讓人擔憂其前景,是否真正光明。 《Watch Media》可以線上收聽了 星期天上午8:00是有點早,平常要起來就很難,更不會因為要聽「Watch Media」特別早起,不過,如果你想聽聽這個節目,或者,你擔心錯 過精采內容,但又不願或懶得早起,沒闗係,那就來個線上收聽吧! 保証聽不到黃鸚出谷,但絕對讓妳至少半點滿足!錯過了週日上午8:00 沒關係,依然可以24小時線上收聽。 線上收聽「Watch Media」有幾種方法: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