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03/18/2004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03/18/2004》

本期內容
閱讀第三世界  混雜、換語,回寫帝國中心─魯西迪和他的魔幻後殖民小說之一
教授爸爸週記  我的閱讀日子



混雜、換語,回寫帝國中心──魯西迪和他的魔幻後殖民小說之一
宋國誠(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對一個曾經引起全球回教追殺和國際爭議的作家來說,把魯西迪(Salman Rushdie, 1947~)視為宗教異議者,把他的作品看成是科幻加想像的組合,那是對魯西迪的誤讀和誤解。做為一個後殖民流亡作家,儘管魯西迪是史上罕見因翻譯其作品而竟使譯者遭到刺殺的「始作俑者」,與年輕愛侶帕德瑪.拉克希米(Padma Lakshmi)──一位來自加勒比海,推廣減肥食譜的職業模特兒同築香巢而引人側目,但從文學與歷史觀點來看,以他1981年第二部小說《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就能享譽全球的雄姿(獲英國「特別布克獎」),魯西迪「後殖民文學教父」的地位,已是難以動搖。。

出身印度孟買,早年赴英求學,獲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碩士,1975年出版第一部科幻小說《格里姆斯》(Grimus),反應十分冷淡,但《午夜之子》出版之後,聲名大噪。在經歷為了躲避因1988年出版《魔鬼詩篇》(Satanic Verse)而被回教世界追殺的10年長期隱居之後,魯西迪轉居美國紐約,這種大半個地球的流離和逃亡,可說是史上作家少有的經驗。

《午夜之子》魯西迪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一部罕見的大型「歷史──政治小說」,時間跨度長達62年,劇中人物近50個、地理區域涵蓋整個南亞次大陸,故事開端於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之日,總計有1,001名印度嬰兒在「獨立之夜」誕生,其中兩個嬰兒是故事的主角,以第一人稱出場、象徵「印度復興之子」的撒利姆.撒奈伊(Saleem Sinai)為富商之子,一個是街頭賣唱藝人的私生子、與撒利姆相對抗的濕婆(Shiva),兩人原本是護士「調包」而投錯門戶的嬰兒,這種「血統錯置」的劇情安排,旨在諷刺「血統純正論」的意識形態假象。。

撒利姆有一個巨大的鷹鉤鼻,能嗅出社會和人們的心思和隱情,他具有復興印度的理想,試圖召集在獨立之夜誕生的新生兒,重建新印度,但他的願望終歸失敗,不到30歲就已力盡色衰。濕婆則是出身低微、與黑暗為伍的暴力之子,卻在孟加拉戰爭中意外成為民族英雄(濕婆實際上是以「威脅的幻影」潛藏在撒利姆意識中),魯西迪試圖塑造「孤單聖者vs.暴力英雄」的對立角色,以此象徵後獨立時代印度新舊兩股勢力的鬥爭,隱而形成一種不確定、無結局、模糊又不安的「後殖民史觀」。。

魯西迪傑出的藝術手法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語言的魅力,華麗又輕巧的英語混雜著詼諧又通俗的市井俚語,象徵後殖民社會文化的參差不齊。二是敘事技巧,小說中充滿了各種隱喻和想像,現實與虛構的層層交織,個人與歷史的絲絲相扣。紛擾不休、光怪陸離的南亞政局、午夜之子的「靈魂聚會」、任意的性別變化、「家族主義」對個人隱私的專制窺視、博物館中典藏的既是信賴又是背叛的歷史史料等等,充分顯示出魯西迪豐富的歷史想像和過人的諷刺能力。。

從後殖民文學的創作特性來說,《午夜之子》的結尾帶有悲觀和人道主義深情的願望,英國殖民的創傷帶領著主角尋找素樸的原相認同,意味著一個「新印度」意象的幻滅。魯西迪試圖以多元論和混雜性對「中心論」和「經典論」(the cannon)的挑戰,它試圖模糊真理與虛構的界線,以主觀的荒謬挑戰宗教神諭的頑固性。。

(下週續)

(回目錄)



我的閱讀日子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活了40幾年,近幾年才真正體會閱讀的思想成長性。。

回想大學時代,自命好學及喜歡買書,但想一想,真正看完的書好像不記得有幾本。大四時,與一位哲學系的同學相約要把莊子看完,但直到畢業,還只是讀到內篇的養生主而已,外篇更不用說了。

現在想起來,以前看閒書還可以,反正不用太傷腦筋;但一看起硬頸的書,那可是不一樣的光景,生平第一次看硬部頭的書,應該是在美國時,與另一個東亞系的學生,要求林毓生教授陪我們讀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冰天雪地的北國,每週一次與林教授碰面共讀這本英文著作版的這本書的場景,現在仍歷歷在目。。

民國79年回國,我看的書反而變少,看得比較多的卻是期刊論文。當時為了寫論文,努力翻閱西方的研究論文,寫成一篇篇的作品發表,想一想,雖然到最後很快升等教授,但在思想上,卻感覺異常貧乏,思考模式還是一直停留在量化研究的層次上。。

真正的轉變,應該是幾年前吧!我接手世新大學圖書館館長,因為自己愛書,也努力為圖書館挑書,因而結識台大附近買簡體字書的幾位讀書人,這些人是明目書社的老客人,來自國內不同的學校及研究機構,每週四的拆書時間,讓我們變成熟稔的朋友。經過幾次醞釀,我們感覺不能只有擁書而眠,更應該起而讀書。也因此,張宏輝、葉春榮、毛榮富、鍾漢清、洪禎國及我等6個人終於組成讀書會,時間是每週六的下午,地點就在鍾漢清位於麥當勞樓上的辦公室。。

剛開始,我們擬定了吉爾茲的「文化的解釋」、傅柯的「性經驗史」及布迪厄的「實踐與反思」及其他英文作品為起點。講好是大家輪流導讀,但結果是毛榮富導讀最多,其次是葉春榮及張宏輝,那幾個月間,我反而一點貢獻都沒有,話說回來,這些思想家的作品,當時我都很陌生,要我導讀,一定是會讓大家愈讀愈糊塗。。

這個讀書會最後因為毛榮富要完成博士論文而中斷,但我卻因而邁入幾個當代思想家的思想世界,到目前為主,我都一直很感激這個讀書會的啟蒙,沒有這幾個朋友當時的包容,我可能仍然是精讀的門外漢。。

這些朋友的導讀讓我一窺西方思想作品的堂奧,這也是到世新後,通識教育中心推動讀書會時,我會積極介入的原因,這幾年裡,我與學生讀過的書已不知凡幾,這其中包括全球化、後殖民、知識與權力等主題的不同作品,連維根思坦的「哲學研究」及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我們都一路艱苦地涉獵過。。

最近,我更申請到教育部10萬元補助的跨校讀書會,準備研讀高達瑪的「真理與方法」,這一個整合世新、師大、台大及淡江師生的讀書會,有二十幾個人報名參加,確實出乎我們的期望之外。我們原來計劃以一年的時間來讀這本書,教育部的委員卻建議我們花二年的時間慢慢品味,看來,這種書確實是要慢慢讀,看能否讀出行間的意義之網。。

其實,這幾年讀過的書,有時為了帶領新學生進入,部份書我重複閱讀多次。透過這種不斷閱讀,我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有時看到別人介紹這些思想家的思想時,一眼就能看出有無誤讀,或是看錯焦點的缺憾。。

講實在地,閱讀之難就在於不知如何開頭,等到進入堂奧,就會發覺很多名著,其實不如我們想像中艱難,最近,我身邊的學生,已有人主動要求我帶他們讀康德的其他書,我實在很羨慕他們,如果我當年讀大學或研究所時,有這樣的機會及環境,我的收穫應該會更多。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