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03-22》 |
本期內容 | |
◎ 視界之外的世界 |
視界之外的世界 | |
林益民專題報導 | |
二月底,南台灣已見初夏的陽光。成大鳳凰樹藝廊裏,鄭素勤及方傑兩位兒童畫老師,忙著安置80餘名小朋友的作品,包括:近百件畫作及立體造型,以及利用手提電腦將一篇篇畫作的說明列印出來,逐一貼在作品下。 偶爾有人走下樓梯,探頭瞧瞧,他們兩位也準備好隨時迎上去導覽,傳發媒體的新聞稿,更特別註明了「預約專人導覽」的電話。 為小孩平反的畫展 方傑和鄭素勤說,策畫這次展覽,「是為了幫小孩子平反」,帶領家長及觀眾們進入兒童畫的世界,去欣賞小畫家們的感官經驗,等於是為大人開的「教室」。這是他們教兒童畫4年以來,第二度聯手展出學生的作品。 「美術活動關乎兒童的認知活動,在其中,小朋友富含情緒經驗地展現自己的特質。」方傑與鄭素勤是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同學,在學時期除了課程,也很投入哲學研究,著意於藝術感受與人生的關係。 大學畢業後,兩人又都進入研究所深造,以兒童美術為主題進行研究,方傑解釋,他做的事不像傳統教兒童畫畫,而比較像是兒童成長發展的協助者,因此「如果家長表明學畫是為了升學或參加比賽,我們都婉拒!」 方傑說,一般兒童畫比賽,老師或家長都會要小孩將畫紙畫得滿滿的,甚至有畫室會教一些技巧,例如鋪方格子等,來填滿整個畫作。「大家可能會感覺,畫滿整個畫紙的兒童似乎比較聰明,生活比較豐富!」 觀看兒童畫的方法 但方傑自有另一套看兒童畫的眼光,他在意畫中的視覺型式、動態與情感。 以「舞獅」為例,視點在景外,客觀呈現現場配置,這是視覺型式,使用非具象的扭曲線條,或反復出現的符號,用以表達獅舞之熱鬧,這當然是「動態」。更深一層,有一些具有舞獅經驗的小朋友,從自己感覺裏找來的素材,表現出舞獅當下,舞獅人在「獅」中一片「黑暗」的感受,這是情感的層次。 他強調,孩童的生命世界裏,動態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經驗素材,因為真實世界是流動的,並充滿聲音,例如小孩眼中的交通警察,反應的是真實中忙碌的樣子,也是小畫家庫存在記憶裏的狀態。 他說,小孩在畫畫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嘴巴發出聲音來,這正是他在還原整個經驗的過程。「小朋友畫畫,像是在記憶庫中翻箱倒櫃找東西!」 方傑與鄭素勤讓小朋友握筆繪圖,其實著意於喚起小朋友已經遺忘的經驗,讓他們就著這些仍有著殘餘線索的記憶,重新組織、詮釋自己的生活世界。而常盤查庫存的小朋友,因為比較熟悉自己的記憶地圖,也自然會有比較豐沛的聯想力和創造力。 方傑和鄭素勤在他們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可以發現小朋友畫作中反應的感官傾向,正如國外相關專家所區辨出來的:有的小朋友已然被教育得由「視覺」主導,畫作採取客觀視點,作者位在景外;但有的小朋友卻仍具體而微地再現「觸覺」及其他感官的律動,經常作者本身仍置身畫作當中,畫作裏兼容多個視角,也可以有表音表動作的符號。 視覺型與觸覺型的感官傾向 一般而言,視覺經驗是主客分離的,我們要求視覺對象的整齊、對稱,要求立場的客「觀」中立等等,都是視覺性的喻象。理所當然地,我們常說我們要常考量別人的「看法」,才叫客「觀」──其實指的不只是別人「看」的動作,而是帶著思想、評價等綜合的思想內涵。 方傑舉例表示,頭髮摸起來有觸感,但不會立即有美醜的感受,但若用眼睛去看自己的頭髮,卻會立刻感覺到「整不整齊、好不好看?」社會規範隨著視覺經驗內化了! 但就觸覺而言,我們去碰觸外物時,很少再意別人的「觸法」,皮膚傳回來的,都是直指自我的感受,冷熱、粗細立判。 觸覺型的幼兒,直接而熱情;視覺型的小孩,理性而客觀。但觸覺型小朋友的作品,經常因為圖面扭曲,不合視覺型式,被評為「畫得不好」,這也正是方傑和鄭素勤所要平反的。 方傑說,西洋在印象派之前的畫風,是嚴格的視覺經驗再現,除了單一視點,也遵守遠近大小等比例原則。但美術史上不只有這樣的典範,像中國畫就常有全觀式的畫法,山後還可以有山,甚至於有同一個人物在山林之中重覆出現,用以表達畫家穿山越嶺的歷程。 鄭素勤也覺得,西洋美術史的發展,和小朋友畫圖能力的發展有很多相仿之處。方傑也補充,畢卡索自稱畢生向兒童學畫,便因為如此。所謂長大,其實只是漸漸用視覺取代其他知覺,當視覺主導經驗內涵時,人也會變得「用視覺思考」! 鄭素勤說,假如有個不知名的物品置於黑箱中,「讓你伸手進去觸摸,若急著要歸納是什麼形狀,猜出什麼名目的,就是傾向視覺,若耽於觸感之紋理、溫度或軟硬等等的,就是傾向觸覺!」 小朋友的畫作正提醒我們,人用感官認識世界及自己,但在視覺主導意識之後,其他感官的知覺內容都被忽略或壓抑了,甚至於讓抽象概念反過來主導視覺經驗,小朋友輕易可以觀察到的,成人卻不能,例如小朋友畫了一隻擁有很多腳的貓,其實,正是一隻活著走動的貓給小朋友的視覺經驗。 只憑視覺經驗是不完整的 在家長強調畫畫只是畫得「美」的視覺型式主導下,小朋友的繪畫行為,也會漸漸地合模,失去的卻是聽覺等其他感官的能力與記憶。 方傑指著一張「自己房間」的作品為例,小朋友豐富地表達自己對房間的記憶,是以全部感官的綜合觀點,將房間被占據與供人們流動的部份相對呈現,更有著充滿整個空間的聲音。 「小孩對世界瞭解多少?可以從畫裏面瞭解!」方傑要記者當場測驗,憑所知來畫一隻蜘蛛!結果是猶豫再三、東拼西湊,「看」不出腳應該長在什麼位置! 「我們都知道蜘蛛有兩節、四對腳,但臨到具體演練,要畫出來時,才會發現我們的知識細節不夠!」因此,以視覺為主的腦中蜘蛛,其實是不完整的經驗片斷。 所以,小朋友的美術課其實是整合學習經驗最好的時機,方傑說,因為老師可以從學生的畫中看到他的世界知識,也可以明白小朋友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素材,才能擴充他對世界的認識。 方傑和鄭素勤主張,低年級的美術課應該「無關『美』也無關『術』」,反而是老師與學童有關「真實世界」的對話,指導美術的老師,因為這個任務,必須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美術課可以補其他課學習上的不足!」 更重要的,孩子的人格特質、認知模式與情感,也都會從繪畫中「不小心顯露出來」,所以美術老師不應只是傳授技術的人,還可以透過繪畫瞭解孩子,並幫助孩子健康的發展。 鄭素勤說,小孩自然地感受世界,不以視覺經驗為限,因此對事物常有「多面向感受」,而她與方傑進行兒童美術教育,就是協助兒童能夠「多面向表達」!更在小朋友看似尋常的塗鴉中,找出已被埋沒或壓抑的天賦。 透過陪小朋友畫畫,鄭素勤及方傑發現小朋友的感官傾向、世界知識,更能夠調整小朋友的認知活動,以補其不足。他們也說明,雖然自兒童畫裏頭可以粗分視覺型與觸覺型,但並非標榜任何一種型是好的,方傑認為,幸運而能健全發展的人,應該是兩者兼具,不偏於任一感官類型。 繪畫是擴大兒童視域的活動 在方傑與鄭素勤的兒童畫畫課中,一般都是先玩耍,再畫。「先喚起情感的經驗,再給他們一些主題及工具,讓他們造出形狀來。」方傑表示,每一次繪畫活動都有一個主題,有時是看錄影帶,有時是做活動。而每一次做畫的素材都不同,筆、墨、紙張都會調整,而除了平面表達,他們也常讓小朋友做立體塑型。 在台灣,兒童繪畫教育有個極端,一端是以美術技巧為宗,常要小朋友去臨摩;另一端以原創性為主,常常不給主題或歷程,任小朋友「自由發揮」。鄭素勤與方傑則執兩用中,他們認為讓孩子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孩子用一成不變的方式來面對世界。但以無結構的程序,完全放任式的自由畫,其實效果也不見得好。 鄭素勤及方傑從實務經驗中發現,大多數孩子在畫自由畫時,都是重複熟悉的事物,重複他們所知道的,如此一來,等於讓小朋友活在自我世界中,久之可能會比較不懂得尊重別人,因此他們才發展一套讓小朋友可以參與的主題結構,其中仍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其實人類的藝術史就是一個人類不斷擺脫慣性、超越自己的歷程。」方傑表示,因此他們提供的「美育教學」,十分重視打破僵化思考模式的活動。他們自問:「繪畫為何不能如其他學科一樣,也是擴大孩子視域的活動呢?」 由於他們期待孩子學會用更有彈性的方式來面對新事物,因此,只要發現孩子的繪畫開始出現重複的模式時,他們就會換個角度,讓小朋友不得不斷調整自己面對世界與問題的慣性,比如說,只敢畫正面的小女生,會鼓勵她其看看側面的人臉;動作太拘謹的孩子,會給她一枝大筆,或請她用手沾顏料來作畫。 心靈營養師 當然,鄭素勤與方傑也認為,對高年級的大孩子而言,美術的進步,還是要講究技巧,他們發現隨著小朋友的成長,受主流文化的影響,會愈要求自己畫得精確,但「能力」不足時,就會覺得沮喪!此時,他們也會提供這些需求技巧進步的小朋友一些合用的練習方法,讓他們更能表達自己想表達的! 「如果小朋友們的畫太散亂,就帶他們去觀察具體事物,寫生」,如果小朋友在布局上顯得呆板,就會換給他一隻大筆,或是一張小紙,「就是要解構他的慣性!」 此外,從解讀小畫家們的作品,這兩位老師經常提供家長寶貴的回饋,因為他們可以根據小朋友的組織能力,來推論他們是否受到過度的保護,也可以從小朋友概念性圖形的重覆出現,推測他們是否惶惑不安,或只是電動玩具玩過頭了! 對方傑與鄭素勤而言,美,不是一種技術,更不是一種「合模」的再現,而是一種直覺。就因為是「感覺」,是個人世界經驗的再生,而不能被「教導」,但卻可以逐步薰陶,調整感覺與表達的方式,來完成「美感」的自信。 因此,他們是美術老師,更是滋養成長的「心靈營養師」!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