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3-2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進步反對力量的生死關頭─後320變局的鳥瞰
激進背後的保守面目



【社論】
進步反對力量的生死關頭─後320變局的鳥瞰
 
 

320後,一個引人熱烈討論的新話題是:進步反對力量的催生。當然多數人心知肚明這個願景的前提:泛藍二連敗處於崩潰邊緣,及凱達格蘭大道人潮久久不退。若一切預設成立,那麼當泛綠缺少了泛藍這個國族主義的鏡象對手後,社會內部攸關勞工、農民、婦女等實際利益分配的議題,或有可能取代國族主義政治的格局,重新滋養台灣的新反對論述。

果若如此,未嘗不是台灣歷經一場選舉劫難後的大幸。但問題是,這種「藍去社運來」的預設,不能建立在一個樂觀主義想像中。對社運而言,若自己在320前便已養精蓄銳,則「進步反對力量」在320後會相對地有水到渠成之效;若自己無兵無糧,而僅覬覦泛藍裂解後的社會空間,那麼所謂「進步反對力量」未必因此能有寸進。

一個簡單而客觀的事實是,過去陳水扁4年任內,社運可動員的議題幾乎全都接力而上,但就是金剛不壞。從教師頭一次上街頭、到闊別十餘年的農漁民再次腳踏台北城,期間包括台鐵工會在內的反民營化抗議、健保雙漲民怨,可說在這短短4年中,一個新自由主義政權所能碰到的各種社會怨懟全都爆發出來了。然事實證明,泛藍選票並未坐收漁利,而泛紫以「公平正義」做為政治批判的公約數,也只落得曲高和寡的下場,這不啻暗示了過去扁政權這4年來,台灣國族主義霸權已經將這些社會矛盾有效消解、統合在「安全範圍」內,故若陳水扁再次連任,則國家機器的權力強化與緊縮將是可預見的。

最糟糕而弔詭的狀況是,當泛藍牆倒眾人推時,社運不免兔死狐悲。社運當然與泛藍願景大相徑庭,但自1990年後,社運仍一息猶存,與其說是生聚教訓,倒不如說是與統治階級的藍、綠內訌有關,故社運能在這小小的夾縫裡求生發聲。然而,若泛藍這個制度性的反對黨真被一次剿滅,則社運等於直接與台灣國族主義國家機器硬碰硬,屆時原已部落化的社運究竟是提高了勝算?抑或反之?因此,催生「進步反對力量」將非常急迫,且恐怕宜以最悲觀的假設出發,畢竟國家機器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回目錄)



【左右看】激進背後的保守面目

【左看】
黔驢技窮的國親抗爭
李鎮偉

過去一週目睹了一場群魔亂舞般的政治笑鬧劇。有人說凱達格蘭大道宛如一個「非暴民聯歡卡拉嘉年華」,若無許信良神來一筆的絕食,還真看不出那是場群眾集會呢!哪有帶頭的照三餐、宵夜時間才來,鼓舞──正確的說應該是鼓譟──一番後,長揚而去,留下群眾。嗆聲為台灣民主而戰,卻說人帶來了,但帶不走。若這真的是場神聖的社會運動,那可是人類有史以來的新紀錄。連宋心中的民主,不知為何,而接力鼓譟的親民黨公職,不知如何對待搞革命這回事?

這些諸公,一會兒要立即驗票、要阿扁驗傷,現在要求重新選舉,要無法投票者補投。一會兒又要阿扁動用緊急命令權,一會兒告中選會,並要求終止總統、副總統當選的公告。真讓人昏頭轉向。姑不論其中政治與法律互為手段的鬥爭,光從他們的政治詞彙看,叫人為保守主義的激進心寒。有人說這是分裂台灣的徵兆,從此我們將分別隸屬於台灣民族主義掛,或是誓死捍衛中華民國掛,雙方勢不兩立。

若是如此,誰要負起責任呢?是媒體的亂象?是阿扁政府的自大?還是國、親兩黨的保守、蠻橫?還是台灣社會型構過程中的特殊必然使然?我們不能再靠「天佑台灣」口號自我麻醉了!

(文字工作者)




【右看】
民主教育的退化
林錫琨

據說凱達格蘭大道既是個全國最大的「集體心理治療室」,專看選敗不認帳、長期反扁而鬱卒成病的「小公民們」,也是一場民主教育的活教室。我鼓勵學生去看看,體驗一下群眾運動的現場。結果他們回來後答案卻令人失望!經歷過1989中國天安門事件的國際媒體揭露,及1990年中正廟3月學運,我真的難以拿這次的聚眾與前者相比擬。

據學生言,那裡沒有明顯的領導中心,除連、宋的三餐蒞臨外,毫無內容的接力演說,簡直比上課還無聊。廣場的歌唱帶動猶如卡拉OK,就是那幾首「愛國歌曲」。學生說,那裡東西多得吃不完,各式各樣都有;問他們感受為何,卻沒有人說得上來。我起先責罵他們,後靜心想想,非他們之過。到底是什麼樣的聚集,讓他們對抗議行動如此輕鬆、逍遙,甚至無聊呢?若過去台灣社運的場子大多數太ㄍ一ㄥ,讓人經常要挺著胸膛,緊縮著身體,那這次則是太優閒、太散,更是漫無目標的盲從主義的動員。

學生問說,以前民進黨不是以此方式起家,為何這次國親兩黨不行呢?「民進黨是以累進的社運聚集政治力的法治──政黨的體制內鬥爭起家的,而國親這次則是躁進的焦土鬥爭,後果對參與者很不負責」,我這樣回答著。

(大學教師)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