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論壇
顧左右而言他
◎史英
在這個時候,寫論譠這種文字,似乎不談選後的紛爭不行;或是呼籲理性冷靜,或是提倡和解尊重,總之是要藉機指責別人的不是,標舉自己的超然。然而,幾經努力,我還是裝不出這種樣子來;為了避免一不小心就會開口罵人,我想,我還是「顧左右而言他」罷!
認知心理學的鼻祖皮亞傑,曾做過這樣的研究:用紙板做出假山的模型,並在山坡的各側安排適當的景物,邀請小孩繞著這座假山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之後,讓小孩站定一個位置,問他:如果有一個人從山的那邊看過來,他會看到什麼?問題的目的,是想要知道小孩到底能不能「從別人的觀點來看」。實驗的結果是,即使是八、九歲的孩子,答對率都很低;雖然小孩都記得剛才看過山的各個側面上有些什麼,但無法正確指出從不同的角度看去的話,情況分別是如何。
皮亞傑因而得出結論:「轉換觀點」是心智成熟的指標,當年齡不足的時候,兒童不能體會「別人的立場」,因而必然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個現象不限於「實物的觀察」,也包括著與他人相處時的反應模式,例如不能體會他人的感受等等。
皮亞傑的這個發現,在心理學、哲學、以及教育等各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對父母和老師而言,最有意義的是,我們不可以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小孩,我們應該深深地體會,這是心智發展的必然過程。
問題只在,如果這個「必然過程」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成年之後都還只能「從自己的觀點來看」,而完全不肯顧及另一半人的感受,那就真有造成社會動蕩之慮。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啟發心智的重要;如果教育只是填塞死的知識,許多人就不能及早脫離自我中心的階段。
一個三年級的小孩,在我的請求之下,先是成功地畫了一個滿好的方盒子;但是當我拿出一個盒子,請他對著這個盒子再畫一次。結果呢?無論我怎麼調整盒子的方位,他畫的仍然是原來那個樣子!這就表示,他只能畫心中那個既定的盒子的形象;改變角度以後,即使是面對著一個真的盒子「照著畫」,他也無法成功。
相對於「想像別人看到什麼」而言,「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應該更容易(當然只限於像盒子那種線條簡單的對象);進一步說,如果「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都有困難,「想像別人看到什麼」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我們在《數學想想》裡安排「畫盒子」的題材,目的絕不在「畫圖的技巧」,而是設法提升小孩的心智能力!在那一課裡,小孩可以看到 Albrecht
Durer(十五世紀著名的畫家)一面透過玻璃框看準模特兒、同時把人像畫在玻璃板上的「歷史鏡頭」;不但充分解釋了「透視」兩個字〈透過一個平面去看〉,而且為這個主題提供了深刻的歷史感,讓小孩可以神遊於時空交織的網絡之中。
然後我們協助小孩重新發現自己所看到的,再設法讓他體會別人會看到什麼。問題只在,到底怎樣才能真正幫到小孩?
後來的研究者(Martin Hughes)重新設計了假山的實驗,改成以厚紙板在桌子上做出不同隔間的牆壁,拿一個人偶放在圍牆的某一角落,說這是一個警察;再拿出另一個人偶,說這是小偷,問小孩:小偷站在哪裡才不會被警察看到(被某堵牆擋住視線)?這麼一來,出人意料的,小孩的答對率就變得非常高,即使年齡很小的小孩也不例外。所以,誰說小孩不能從別人的立場去想事情?
這之間的差別到底何在?至少有一種解釋,是我們都可以體會的:如果讓小孩「有一個情境」可以去想像,他的「本事」一下子就大起來了。如果容我做一個比喻的話,一般的制式教學,就好像皮亞傑爺爺的假山,而《數學想想》則給小孩很多機會去「扮小偷躲警察」!
我們相信,像這樣在「想想」中長大的小孩,將來會是和我們非常不一樣的人;他們面對問題的方式將和我們不同,他們的生存狀態,可能超越我們的想像!
所以,我們真的可以不必一再重覆大選話題,留下一些心思,好好想想小孩的未來,也讓未來的小孩,打從現在開始,就能凡事好好想想!
編按:本文取自《人本教育札記》第176期。
森林小學2004春季師資培訓招生中。
邁入第十五個年頭,人本在森林小學實踐教育的理想、克服教學上的難題,嘗試一種新的可能、體會一種新的教育樣貌。
就如同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所說的:「我可以做的就是安排一個讓意志、感覺、思維能夠自然發生的環境,然後等在一旁…。之後孩子們會從戶外回來,帶著他們的果實」
我們在過程中細心咀嚼亦誠實反省著
人本耕耘累積的經驗要如何在你我之中交流傳遞 散發光熱
人本的課程要如何創造與帶領更多的希望與力量
在這些想法成為可能之前,我們還需要您
選對課程、投資自己
找對地方、投身教育
詳情請見→(more),或電02-23670151*131
<Top>-----------------------------------------------------------------------------------
教育新聞
明年學測 一月底考
大考中心今天公告,94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明年提早在1月30日、31日(周日、周一)兩天舉行。大考中心副主任李鍾元表示,大學學測訂在1月考試,主要是配合農曆春節,讓考生、命印題人員能安心過年。…(聯合報04/07)
友善校園聯盟 誓言終結體罰
國內多個民間團體昨天聯合成立「友善校園聯盟」,宣誓將體罰趕出校園,此聯盟同時公布國內學校體罰問卷現況,結果發現高達7成4的受訪家長指出,自己的孩子曾被老師體罰過,其中有53%的家長表示孩子被打了2到5次;至於,學生被體罰的原因,家長認為主要是上課吵鬧、成績不好或沒交作業。…(聯合報04/07)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四個節目,分別是: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
家長協會理事長蕭慧英主持,以家長為對象,幫助家長參與教
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四18:00~19:00)由森林小
學校長朱台翔主持,以教師為對象,提供教師各種教學的新點
子。
■「教改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
基金會主持群主持,則以家長與學生為對象,協助學生與家長
認識教育政策、瞭解學習。
■「發現新校園」;(週六、週日22:10~23:00)由教育廣播
電台主持人王欣欣主持,介紹各大專院校科系特色。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
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
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
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