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區出了這樣的一個話題:你有沒有種做自己?恰好深林最近正在讀社會心理學,準備今秋學校開學,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不敢自珍,寫上來跟大家聊聊。
先跟大家講一個耐人尋味的實驗(註一):在一個萬聖節(美國鬼節,小孩會扮成妖魔鬼怪向鄰居要糖果)晚上,實驗人把糖果放在一個碗裏,告訴來要糖的小朋友們:「因為糖果不夠,請大家只拿一塊喲!」然後一旁有人暗中觀察。他們發現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小孩會不管禁令,拿了更多的糖。
但是當他們在孩子們面前放了一個鏡子,讓小朋友在拿糖果時會看到自己,結果拿更多糖的比例竟滑落到剩下百分之十二。
為什麼?
一個問題:大家有多常常想到自己?「你」這個人?
深林可以想見眾多讀者們必然會道:「常常呀!」當然也許會有些憤世嫉俗的人會宣稱:「太少了!我的問題就是太常替別人想,而不替自己想!」
不不不,我所謂的想不是那種想。我的意思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是誰?自己的「定位」?
其實根據研究,人們真的不常想到自己。有人做了實驗(註二):他們請上百人隨身帶著Beeper,那種定時會響的東西。平時一如往常地生活,可是當鬧玲響起來的時候(約是每兩個鐘頭),他們需要把自己正在做的事,腦袋裏想的事等等給記寫下來。約一個禮拜之後,分析結果發現:一般人日常生活裏最佔據心思空間的事是「工作」,接下來是「沒想什麼」(腦袋空空?)、「家事」、「家庭」和「休閒」等等;「自己」只佔百分之八的時間。
有些糟糕的是:大部分人們想到自己時,心情都不會太愉快,甚至希望自己是在別的地方、做別的事情。
有點悲哀,不過也並不令人驚訝。
記得某一個臨別聚會的場合裏,我對即將離別的朋友們道:「
每到一個新地方,剛開始都覺得自己不會喜歡,但後來要離開時難捨難分,才知道自己是喜歡的。」
結果一個朋友馬上道:「這樣看來,你似乎不是很會珍惜現在擁有的。」我一愣,從來沒有用這個角度想過。
上面第二個實驗的結果,是不是也說明了我們不常去「體驗」、「思考」、和「珍惜」我們自己?
我們會想到自己的需要,想賺錢來得到更多享受,想追美女帥哥讓自己更快樂,但是卻很少真正和自己聊聊,好好看看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結果是賺了一堆錢
、找了一堆樂子、或甚至夜夜縱慾狂歡,卻只給身體的自己,感官的自己,心靈和精神的自己卻成了陌生人。
根據理論,當人們想到自己時,連帶的也會想到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社會家庭等對自己的期望等等。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個實驗裏的小孩們看到鏡子就聽話地拿一個糖果:他們被提醒「『我』是存在的
;有標準和責任,不只是一個『想要東西』的生物而已」。
人們並不應該一天到晚只和自己對話,只想著自己,因為人格絕不能光憑自己空想出來;它更形成於和它人的互動,以及學習新的事物之中。我們的注意力必需時常在自身之外,以便於生活。
然而,我總覺得現代人太少和自己對話了。有多少人寫日記,反省一天(一個禮拜,或一段時間)下來自己的行為和精神變化?
我們和自己到底相處有多愉快?
對自己有多滿意?
還是以為一直滿足「我要」就是對自己好了?
無論如何,自己是真正跟著自己一輩子的人。最好學著跟他當好朋友。
註一:Beaman, A. L.,
Klentz, B., Diener, E., & Svanum, S. (1979).
Objective self-awareness and transgression in children: A
field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1835-1846.
註二:Csikszentmihalyi, M., & Figurski,
T. J. (1982). Self-awareness and aversive
experience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0,
15-28.
Csikszentmihalyi
是芝加哥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他所著的「暢流」(Flow)心理系列書籍是美國暢銷排行榜常客,國內也有些中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