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4-2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國民黨黨務改造之不可能
「退休制度」該退休?



【社論】
國民黨黨務改造之不可能
 
 

總統大選後,國民黨果然陷入連串紛爭,從群眾動員的態度、再到黨務改革的幅度,進而有黨工將砲口對外,要陳文茜這個「客卿」負起敗選的責任,國民黨的風雨飄搖可說是接二連三。

或許讀者不相信,國民黨這個本該具有現代性與革命歷史傳統的政黨,在此次選戰前後所展現的竟是反現代與反革命。整個選戰的隊伍組成,就像中古封建時期的國王出征般,旁邊簇擁著家臣、騎士,以及各方延攬與投靠的傭兵,這種前現代的組織陣容看似軍容浩大,起義者多,但無論怎麼講,這種烏合之眾都不足以應付早已細緻而理性化的選戰操作。反觀民進黨,則現代化得多,從割喉戰喊出後,便不斷理性計算城池得失,並對症下藥地調兵遣將,決策權力集中而有效率,最後也確實反映在藍、綠得票數的消長上。

反現代與反改革必然是孿生兄弟,既然是以前現代組織在打糊塗仗,那麼仗打輸了也只能算糊塗帳。這也是為何過去民進黨敗選時,謝罪辭職乾乾脆脆,但國民黨內卻充斥著「為何是我,而不是他?」的泥巴戰的緣故。家臣覺得委屈、騎士感到不滿、傭兵被指責判斷錯誤,這本糊塗帳只會愈算愈亂。何其諷刺,國民黨這個被稱為「革命民主政黨」的機器,如今才被人發現是個空心大佬倌,既無革命的中心思想與權力集中機制,又無民主所能對應的責任體系,如此高度的去中心化與去有機化,要談黨務改造可謂困難重重,好歹黨務改造也得先有個實質性的現代政黨為前提吧!

此外,國民黨的反現代與反革命,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與民眾的脫節何其嚴重。從選戰過程裡,連宋拼命猛開支票,何嘗不是以通通有獎的方式,掩飾自身與社會缺乏堅實連結的政治取巧?自然,這也再次地表現在320後,對群眾運動的猶豫上頭。說穿了,就是國王與家臣、騎士們都不諳水性,怕的人喊水深,愛的人又只敢臨淵羨魚。若如此,這種關起門來的新亭對泣,與對著自己攘臂發誓的黨務改革,又能讓國民黨再拖多久呢?

且看國民黨的歷史經驗,當初面對反現代與反改革的清廷時,正確地選擇了革命手段追求解放,故眼前國民黨所需要的,恐怕不是改造,而是被人革命或自我革命,才能浴火重生。

(回目錄)



【左右看】「退休制度」該退休?

【左看】
又是彈性化
胡寧寧

「退休制度該退休了」乙文,由美國知名人口統計學者和管理顧問總結初步研究並共同執筆,刊登在新一期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該文指出1930年代大蕭條發生後,美國政府急於為年輕勞工找尋工作機會,始有今日訴諸屆齡退休的制度,在這之前,人們可是工作到「倒下去為止」。而今嬰兒潮的人口已漸臨退休,年輕勞動力來不及彌補,面對人力斷層,該是引進具有彈性退休制度來留住老齡勞動力的時候了。

作者用彈性來反射僵化,包括現行確定給付制的退休金核算,是以退休前幾年的薪資來決定,阻礙員工在退休前進行工作彈性安排;又退休後回到原雇主處,每年工時亦不得超過1千小時,浪費了成熟勞動力的潛在貢獻,但此舉原意,是要讓公司打消以退休員工取代全職員工、以迴避退休福利支出的念頭。再者,還指出55歲以上的年長員工平均訓練費用,不到年輕者的一半,但現行的培訓卻偏好年輕人。凡此種種有礙「睿智年長」勞動力的充分使用,皆成為現制得「退休」的口實。

倘以此文做為一指標,指涉的是90年代以來的工作彈性化延伸至退休制度的趨勢,那麼不同世代受僱者在職場相殘的夢魘在即,不可不慎。

(文字工作者)




【右看】
雙贏新方針
陳正心

台灣勞工退休金改制案目前仍未三讀通過,但先前紛擾的三軌並行,至少已有初步共識,捨棄造成代間轉移不公的附加年金制,而今只剩世界銀行推廣的個人帳戶模式,以及商業的企業年金制。

打從上世紀80代以來,各國退休金紛紛面臨改制的挑戰,尤其做為退休金採隨收隨付制的西歐國家大本營,路徑依賴的難題更使改革步履蹣跚。然而,隨收隨付最為人詬病不僅只是代間轉移的正義問題,更現實的挑戰乃是近年來「少子化」的趨勢與日俱增。台灣少子化的趨勢,於今尤烈,是故以個人帳戶為主的改制方向堪稱正確,但根據一份內政部的調查顯示,國內目前有13%的65歲以上老人生活有困難,且另有47%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依賴子女奉養。換言之,倘若個人帳戶不足以支應勞工退休老年生活,同樣得由下一代來支應。

有鑑於此,Ken Dychtward等美國人口專家提出的彈性退休化制度更顯其重要性。伴隨人口壽命的延長,個人帳戶有限的所得替代率,意味著老人經濟安全的風險重重,如能「持續不斷地工作」,一來可降低經濟風險,二來其經驗又裨益於企業的經營,打造如此雙贏局面,應可做為我勞退制度下一步行進的方針。

(政治評論者)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