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勞動者電子報http://labor.ngo.org.tw ◇政治民主 社會民主 經濟民主◇ ★ ★ ★ ★ ★ ★ ★ ★ ★ ★ ★ ★ ★ ★ ★ 2004.04.24 ★ 您正與 5235 位讀者共同分享「勞動者電子報 」!-------------------------------------------------------------- ■主題文章:社會福利與生命共同體(勞動者社論) --------------------------------------------------------------- 【編輯室報告】 台灣的社會福利,某種程度上,非但沒有扮演社會接合劑的角色,反而是撕 裂族群的剪刀手。職業別的社會保險以及「軍公教福利國」,不同的職業就 享受不同的福利對待,早就為人所批評。選舉的現金支票猛開,缺乏制度性 的辦論,顯見台灣還停留在前民主時期,但是如何透過社會福利制度,來凝 聚台灣的命運共同體,顯然是大家所應共同思維的。 --------------------------------------------------------------- 【活動公告】 社會運動新里程碑:用公投改革社會、改革國會 公民投票案的提出方式可分為「人民連署」、「立法院提案」、「總統交付 」三種。其中由人民發動連署的方式不僅限制嚴格且門檻極高,程序相當複 雜,也因為發動不易,如果能夠成功,其意義更為重大。相對於總統所提出 的320和平公投,由民間團體所發動的社會性公投具有如下意義: 1.由社會基層發動,以人民的力量突破法令嚴格限制 2.拿回立法主導權、利用公投深化制度的辯論 我們推動連署的二個題目 ●勞工退休金公投 「勞工退休金制度應比照軍公教退休制度,改為社會保險性質之附加年金, 俾勞工退休時,可獲得如同軍公教人員月退俸之充足保障。」 ●國會改革公投 「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應改為一票選人、一票選黨之兩票制,並且全國不 分區代表席次總數不得低於區域代表席次總數。」 ★相關文宣及提案人格式可向全國產業總工會索取,電話:02-83693522; 或上網下載(http://www.tctu.org.tw)以A4紙張列印表格填寫後寄回 全產總(100台北市南昌路二段168號2樓) -------------------------【主題文章】-------------------------- 標題\社會福利與生命共同體----為建構一個台灣生命共同體而努力 作者\勞動者社論 ---------------------------------------------------------------- 激烈的2004年總統大戰終在激情和喧鬧中逐漸平息!許多人回過頭來反省這 次的選舉,認為這是一場缺乏「社會關懷」的選舉!藍綠割喉式的選舉策略 ,讓社會政策在選舉的過程中不被重視,取而代之的是口水、漫罵和層出不 窮的不實指控。選後,激情延續,更有人擔心激裂的選戰「撕裂」了原本脆 弱的台灣社會連結!甚至於激化了族群對立! 但回顧過去台灣各項選舉,在國家定位的議題尚未獲得解決以前,這種「週 期性」撕裂,幾近常態。因此,讓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反省,除了所謂族 群、省籍等比較容易操作的議題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因素結構性 地「撕裂」台灣社會,並痛定思痛的大刀闊釜改革調整,才是解決台灣社會 團結問題、形塑台灣生命共同體的正本清源之道。 我們從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發展來反省。社會福利作為一種資源重分配的機 制,原可透過資源分配的公平與正義,建構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想 社會。但縱觀台灣社會福利體制的發展,在政治侍從主義之下造成嚴重的扭 曲和傾斜,過度優渥的軍公教福利體系,造就台灣成為全世界少有的「軍公 教福利國家」,而各項不合時宜、不公不義的補貼,包括 18%的優惠利率, 國中小老師免稅等,更造成台灣社會內部不同群體實質的剝奪,將台灣社會 切割成軍公教一國,一般受雇者一國的天壤之別。 此外,由於缺乏完整的政策價值思考,台灣的社會福利發展往住被簡化為提 款機和存摺的關係,進而導致90年代以後逐漸為國人所接受的年金體系走向 零碎化和殘破化的死胡同。受到軍、公、教、勞保等體制的影響,國民年金 在台灣的發展一直都處於規劃的階段,而目前在兩大陣營的「國民年金」方 案當中,亦只是針對384萬完全沒有任何社會保險的國民(大部份是貧窮的 家庭主婦),而非結構性地整合現制的社會保險體制,未來恐將變成只是弱 勢國民的「窮人互助會」。 而在權宜的各種暫行津貼方案當中,資深國民依不同身份別切割成敬老津貼 (每月 3,000元)、原住民生活津貼(55-64歲,每月3,000元)、老農津貼 (每月 4,000元)、榮民就養金(每月13,550)、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 ( 6,000-3,000元不等),不僅制度紊亂,更徒增行政成本,以及造成不同 老年之間的差別待遇。 再舉退休制度的改革。由於台灣各項退休制度乃依身份別而切割成軍公教保 險和勞保兩大體系,前者受到政府充份的保障,所得替代率甚至可以高達 90 %,近年來要求檢討的聲浪不斷;至於後者,在各種因素的干擾之下,所 得替代率普遍維護在 13%左右,再加上勞基法退休金往往「看得到卻吃不到 」,根本不足以保障勞工的老年生活。 雖然在最近的制度變革中勞保已朝「年金化」的方向規劃,但勞基法退休的 改制卻仍然往強調個人儲蓄能力的「個人帳戶年金制」,這樣的制度改革, 並無法解決前述結構不平等的問題,而個人帳戶年金制的制度形式,更無法 達到政府和倡議立法者所宣稱的確定給付效果,更重要的是,對於勞工(國 民)社會團結意識的形塑沒有幫助。 最後,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次的國際會議中碰到兩個金髮、藍眼的外 國人,我無法用肉眼判斷他們的國籍,但他們在自我介紹時卻有一段有趣的 對話,其中一位是這樣的介紹自己的:「我是加拿大人,他是美國人,我們 有全民健保,他們卻什麼都沒有!」由於可見,一個全民性的社會政策,不 僅有助於社會的和諧與團結,更有強化人民的向心力,鞏固國民(家)認同 的重要功能。回頭看看台灣,除義務教育之外,唯一的全民性政策,大概就 只剩下全民健保了!(當然,還有全民量體溫) 「生命共同體」不應只是政治人物在選舉時的政治口號,而需要更多全民性 政策來加以形塑。期待有一天,台灣的社會福利體制成為國民認同的重要指 標,而我們可以驕傲大聲的說:「我是台灣人,因為我們有完整的社會福利 、全民健保、國民年金、附加年金……..」。 (本文原刊登於勞動者雙月刊13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