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4-04-26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04-26》

本期內容
◎ 劍橋漫游 一個女生的旅行
◎ 他山之石 哥大研究生展開罷工潮
◎ 客廳幼兒園06 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



劍橋漫游 一個女生的旅行
  Celeste
趁著復活節假期,一個人從英國飛到法國、義大利玩了兩個禮拜。我深刻感受到,原來一個人可以這麼好玩,不必跟同伴討論下個地點,不必顧慮到對方的心情,可以完全讓自己沉浸在一個新的國度內,還可以交到各國的朋友;雖然有這麼多的好處,我還是要提醒一些安全上的顧慮,畢竟「安全」還是最高指導原則。

首先是有關人身安全。我的旅行原則是日落之前一定要找到棲身之所,而青年旅館是最安全的地方了。最好的情況是中午之前抵達一個新地方,找好青年旅館,把大包包放在青年旅館,再去市區或附近閒晃,一方面有落腳處心情比較篤定,一方面也不必揹著大包包,增加不必要的體力負擔,最重要的理由當然是比較保險,因為有些青年旅館很快就客滿,「早點到」是最好的保證。

在南法及義大利,女性單獨旅遊可能會遇到一些無聊男子的騷擾。在亞威農(Avignon)的公園、馬賽的大馬路上、往義大利米蘭的火車上,我都遇過。很重要的原則是不要顯露出自己的驚慌或害怕。在Avignon,我氣定神閒的說,我要趕火車,很高興認識你,就走了;在馬賽,一個男子跟我走了一公里多的路還不放棄,我很生氣的停下來問他:你到底要做什麼?他還是一直說我愛妳之類的話,最後我使出絕招,假裝要去打電話給警察,他才摸摸鼻子走了;在往義大利米蘭的火車上,4個17、8歲的義大利年輕人故意擠到我那個包廂去,還說什麼要買房子給我之類的話,後來覺得他們實在太吵,我故意說要去廁所,然後跑到其他包廂去,見到同樣揹揹包旅行者,請他們假裝是我的朋友,終於擺脫了那些無厘頭的年輕人。

無聊男子的騷擾只要懂得如何應付,其實就變成旅行中的趣事,不必太緊張,因為這些人只是太無聊,沒什麼惡意,而且光天化日下,他們也不敢做什麼事!

財務上的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尤其一個人旅行,對旅費的計算,寧願多帶一些去,也不要短少;多一些付款方式,增加自己對錢的安全感。這次一個人的法義之旅,我就犯了兩個大錯誤:第一,錯估了義大利的消費水準。因為很久以前去玩,覺得很便宜,因此沒多準備些錢,沒想到義大利在加入歐元區後,消費水準遠高於我的預估;第二,只帶現金、旅行支票及一張信用卡,沒多帶提款卡。最慘的是我低估了復活節假期的旅遊潮,因此當我玩到義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 這個觀光聖地時,由於找不到便宜住宿,只好「忍痛」住了一晚40歐元(約台幣1,600元)的民宿,更慘的是不能刷卡,只能付現,因此當還剩一個禮拜的旅程,但全身上下現金加旅行支票只剩80歐元時,那種對錢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還好後來的住宅費、火車票等皆可刷卡,否則我可能要餐風露宿,或只能進出可以刷卡的昂貴地方而大失血了!

護照袋、貼身包是保護財物安全的最佳方式,千萬不要嫌麻煩或掉以輕心,尤其在大都市的電車、地鐵或公車,更是要小心自己的財物。這次法義之旅,我在米蘭的地鐵站被扒,雖然我及早發現,也狠狠地蹬了那扒手一眼,金錢上沒有任何損失,但卻破壞了我一整天的心情!

一個女生的旅行,有人說我很勇敢,但我真的不覺得那有什麼,沿路上我碰到太多一個人旅行的女性,連英文超破的日本小女生,也一個人到了南義大利。在熱那亞(Genova),我認識一個在美國念書,交換到英國的台灣女孩,她告訴我,「一個人在義大利旅行了3個禮拜,我現在看每個人都覺得他是好人!」為何敢一個人走?因為我們都相信「人性本善」,但對於已被惡蒙蔽的人,我們只要多加小心注意就可以了。
(回目錄)



他山之石 哥大研究生展開罷工潮
  編譯 賴明芝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昨天有一群研究生助教罷課,他們吵鬧地聚集在哥大的校門口,並試圖對校方施壓,使他們加入工會(unionize)的權利能夠獲得承認。

儘管校方和抗爭組織幹部都沒有提出確切的參加人數,但有些課程還是被取消了。部分參加示威的研究生表示,除非哥大承認他們加入工會的權利,否則,他們不會回到課堂上繼續教課,但其他參與示威活動的人則說,他們也許只會缺一堂課。

這場校園騷動似乎規模有限。許多學生攤在圖書館前的階梯上,享受明亮的陽光,或者閱讀,或者聊天,他們對這起抗爭顯然相當不以為意。

有些大學部的學生,比方說,主修生態學的二年級學生Veronica M. Padula,對這些抗爭的研究生助教表達了同情,認為他們的確相當認真,也很有助益。但許多學生認為,這起罷課行動不過是個小小的騷動罷了,影響並不會太大,因為,哥大已經保證他們會得到成績,如果是大四生,將可以畢業。

義大利文課程被取消的四年級學生雷蒙‧沙爾坦(Raymond Sultan)說:「沒差啦!我們可以睡飽一點。我不認為大家對這起抗爭行動有多難過。反正都要學期結束了。不用上課很好哇!我們可以自修。」

「Local 2110 of the 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會長Maida Rosenstein表示,大約有4百人參加了昨天上午這場罷課行動。

兩年前,哥大的研究生投票表決要組織工會,但是,他們的投票卻從來沒有被納入計算當中,因為,哥大把學生要求加入工會的權利一案對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提出訴請裁決。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上週表示,該案政在研究中,類似的案件還包括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案子。

有些罷課的研究生助教表示,他們很喜歡教課和研究工作,而「工會化」的威脅促使哥大將他們的基本津貼提升至1萬7千美元。

主修義大利文的研究生Stephen Twilley,今年已經升上2年級,他說:「我剛進哥大的時候,狀況很糟。但我了解,研究生的獎學金之所以被提高是因為努力組織工會的成果,所以,我對過去的工會組織幹部有道義責任。」

哥大的教務長艾倫‧布林克萊(Alan Brinkley)表示,提升研究生津貼(compensation)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其他一流大學的競爭。

然而,並非所有的研究生都支持加入工會。歷史研究所4年級學生傑森‧葛夫梅爾(Jason Governale)認為,工會乃不必要之舉。

他說:「意識形態上,我並不反對成立工會,特別是在工作環境不佳或是有危險的時候。但是,坦白說,在哥大擔任助教,並不會碰到上述兩種情形。」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回目錄)



客廳幼兒園06 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
  宋嘉行(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本書正文部份一共分成8章,大致依循正規的論文書寫格式:第一章交代研究目的、動機、理論與方法;第二章到第七章分別介紹6個幼教老師的故事,這6位老師包括一位嬰幼兒保姆、一位家庭式托兒照顧工作者、一位反種族與性別歧視幼稚園教師、一位公立學校的Pre-K教師、一位暫時收容無家可歸兒童的幼教中心老師,和一位私立學校的幼稚園老師;第八章則是研究發現與反省之類的總結。

作者William Ayers根據「一、老師本身是教學知識的重要來源;二、老師是會反省的實踐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s);三、教學工作不是一套一體適用的固定課程」這三個假設,利用各種常見的質的研究法技巧(如:參與觀察、深度訪談、交換寫作、藝術創作的詮釋性活動),為每一位老師撰寫一份自傳(autobiography)、描繪一幅圖像(portrait)、訴說一個故事(story)。由於作者選擇從少數教師身上深掘故事,而非對多數教師做粗淺的了解,他的目的便不是要去找出所謂傑出教學究竟是什麼的普遍共同適用法則,而是要藉由挖掘幼稚教育內容的寬度與廣度,來延伸讀者的一種「可能感」(sense of possible),啟發我們對幼稚教育的無限想像。

就像任何一個質的研究作品所企圖的,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在發現任何可以打破脈絡的定理(decontextualized, generalized laws),而是要去找出受到脈絡影響而產生的某種模式(patterns)。對於這6位研究對象而言已經被證明有用的研究發現(或模式),對廣大讀者來說,其主要作用並不在於要我們再去複製一次這6位老師的生活(事實上也不可能),以證明它的有用性(prove it to be useful),而是要讓我們去感覺到,這些人的洞見與智慧、經驗與歷練,對於我們來講,是有意義的(relevant to ourselves)。這是全書之所以被寫成的理由,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自然也要朝這個方向來思考,觀察作者究竟能否達到他的目的。

就像每一個故事都有名稱與主題,這本書中的6個故事也都有其中心主旨(theme)。例如:描寫嬰幼兒保姆的那篇,標題叫「另一個母親」,談的是一位化名Anna的老師,藉由回想自己本人隔代教養的成長經驗,連結自己目前的照護工作,幫助受託嬰幼兒克服分離焦慮,成為學生的替代母親的故事;描寫家庭式托兒照顧工作者的那篇,標題叫「平衡與失去」,談的是一位叫Chana的老師,在自己家裡開設私人托兒服務的過程,其中描述了很多別出心裁、極具創意的課程活動,與對抗政府官僚的故事,讀起來時而讓人激賞,時而讓人扼腕,是全書中非常值得一讀的一章。

然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篇故事,則是描寫一位反種族與性別歧視幼稚園教師故事的第四章:「做出不同(To Make a Difference)」,讀完之後我甚至在該章上方留白處忍不住寫上「I love this woman!」表達我的激動!這位叫Joanne的老師,根據作者William Ayers的附錄自傳裡記述,是他6位受訪者之中最早認識的朋友,也是透過她的穿針引線,作者後來才認識第三章裡的Chana老師。Joanne本人以前是作者3個小孩的幼稚園教師,也是他後來的工作夥伴。於公於私的多年情誼,使作者對她了解甚深,觀察深刻,也用了最多篇幅來描寫她的故事。讀者朋友如果沒有時間讀完全書,無論如何一定要讀這一章。

Joanne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圍繞在童年傷害的部份很多。主要的創傷來自並不親密的母女關係。女強人型的母親對她這個婚後多年才出生的長女寄望很深,要求很多,也因為如此而失望很重。母親常常貶抑她,用言語羞辱她,嫌她不夠聰明(她後來也只有讀到高中畢業),而且不信任她。9歲那一年,有一天,外人誣賴她一件她沒有做過的錯事,母親不問是非真相,一口咬定自己女兒就是兇手,甚至「大義滅親」把她扭送警局的往事,傷她很深。

然而,本性善良的Joanne並沒有因為童年精神傷害而自暴自棄,走上歧途(雖然她後來接受了兩年的心理治療),那是因為她與幾位學校老師緊密而溫暖的師生互動關係,部份彌補了她在家庭中所失落的,幫助她日後多少還能擁有一個不但沒有走樣,甚且極富熱力的人生。她後來透過自修,吸收幼兒發展與教育裡極為豐富的專業知識,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紐約創辦了極有特色的幼稚園,而且受邀參加許多研討會去演講,分享成功經驗。

就像第二章裡Anna老師說的,每個人一生中,總有一個對他而言最重要、最特別的,因此最關心的生命議題(issue)。對Anna和Chana而言,她們的這個人生議題都與「分離」(separation)有關;對飽受成長經驗中負面自我評價之苦的Joanne而言,她一生中最關切的當然就是「尊嚴」、「自信」與「讓孩子覺得有能力」(empowerment),日後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所念玆在玆、身體力行的,就是如何利用身邊每一個可用的機會去empower(編按:培力)兒童,為他們一點一滴構築正面的自我,讓她們信任自己,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小孩,都相信自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一如Joanne不斷奮鬥,改變自己的世界),對社會上不公義的事情不但能有正義感和同理心,更重要的是能切實付諸行動,去改變它,去make a difference。這種「I can make it」的信念,將是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任何人也奪不走的財富。(下週續)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 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