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2004/05/03第一百九十八期》─────┐
《本周內容》
∮媒宣傳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編輯室報告
擴大公共廣電規模,落實媒體文化責任
--傳播學生鬥陣對新聞局兩私方案的呼籲
∮本週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媒體的公益與私利
∮媒聲明
沒有公共化,數位化一併破局
--媒體改造學對新聞局兩私方案的聲明
∮媒連署
媒體要改革,公民來連署
--讓我們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
面對新聞局「台華兩民營化」的草率決策,我們認為有必
要繼續發出正義之聲。為了擴大公共廣電規模,型塑更佳
的媒體環境,傳學鬥特開闢公共化陣地,歡迎鬥陣來討論
與連署。
傳學鬥公共化陣地(http://nccu.edu.tw/92451001/)
台華視公共化連署網址(twmedia.org )
⊕∮⊙◇☆▉▊▋▌媒 ▍宣 ▍傳 ▍▌▋▊▉⊙◇★☆
傳學鬥外部讀書會
--《解構好萊塢,開拓新視界》
走過了千禧年,目前的台灣社會裡電影早已成為人們日常
生活的重要部分。那麼大家都看什麼電影呢?路上的行人
大概都會說是好萊塢電影。作為一種符號,好萊塢不僅是
地名,且是電影工業的代名詞,進一步說,它根本就和華
爾街、五角大廈等成為美國國力的象徵。然而回顧廿世紀
的電影發展史,好萊塢的霸業並非一蹴可幾、自然天成,
國家勢力的強力介入更是關鍵。
「全球好萊塢」一書,以各種角度反省為何現今的世界各
地都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其中包括了為虎作倀的著作財
產權以及專利權的控制,還有與各國合作共同製作電影,
以及起用各國的演員,當然更重要的是好萊塢幾乎控制了
全世界的發行與映演的通道。
本書的譯者馮建三教授在書本的附錄,也檢討了我們的影
劇新聞的浮濫,而影劇新聞當中又更充斥著好萊塢的各式
各樣的報導,這些現象充分反映影劇新聞的從業人員也是
好萊塢的幫兇,並且也為我們日漸萎縮的台灣國片發出不
平之鳴。
如果你對台灣的電影環境有些許關心,希望替台灣的電影
在好萊塢無所不在的漫天大網中開闢些許逃逸空間,歡迎
您加我們,一同解構好萊塢神話。
時間:5/15(六);5/29(六),下午二點半。
讀本:《全球好萊塢》,馮建三譯,巨流出版。
地點:人性空間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七號。
參加資格:條件不拘。
報名信箱:scstw2003 @yahoo.com.tw。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擴大公共廣電規模,落實媒體文化責任
--傳學鬥對新聞局兩私方案的呼籲
日前經由報載,得知新聞局已經對於黨政軍三退的政策宣示
所做的配套方案之一,「無線電視公共化處理條例」草案做
出定案;從報導的脈絡看來,新聞局傾基於經濟效益的考量
,傾向於將這些無線電視台民營化。
我們認為,這樣的思維全然由經濟面向思考,忽略了媒體「
不只是產業,更是文化」的根本特質。台灣的商業電視已經
夠多了,新聞局對於屬於全體國民的無線電波頻譜,卻仍執
意要將它私有化,私有化的結果會為台灣的媒體環境帶來多
大的改善嗎?很明顯媒體產業私有化之後,只會讓財團擁有
媒體,台灣觀眾是否會因此擁有更好的媒體環境嗎,這些答
案的是趨向悲觀的。
再者,我們認為能夠擔負上述文化責任的媒體形式,唯有公
共媒體能夠做到,而我們欣喜新聞局對於公共媒體也同樣關
注;然而新聞局將廣電媒體公共化寄托於數位化之上,認為
藉由新科技之力,現有的頻道得以切割並得到擴充,足以提
供公共媒體多個頻道以滿足社會需要,乃是倒果為因的想法
,環顧鄰近的韓國、日本、澳洲以及遠方的英美,每個國家
的數位電視都植基於強大的公共廣電媒體,唯有擁有健全的
公共廣電媒體,數位媒體才有希望。
因此,傳學鬥在此呼籲新聞局,「務實」地考量未來台華視
的發展出路,廣電媒體從來都不是經濟考量得以窺得全貌的
,將民營化的商業邏輯視為經濟面向的全部意涵,必將消磨
、弱化廣電媒體的文化責任。我們認為陳總統既然曾經許諾
台華視公共化,表示此政見必然有其可行之處,而民營化除
了有「賣家產」之嫌外,也表示陳總統的誠信一文不值。因
此,新聞局作為主管單位應當深謀遠慮,可別因為一時的蠅
頭小利,而失去台灣社會向前邁進的機會。
⊕∮⊙◇▊▋本 ▍週 ▍媒 ▍大 ▍事 ▍▊◇★☆★☆
1.副總統呂秀蓮訴請新新聞周報對「嘿嘿嘿」報導回復名譽
案,最高法院廿九日終審宣判,認定大法官第五○九號解釋
不適用民事侵權案件,駁回上訴,維持二審新新聞敗訴判決
。
小編媒批:首先必須要認清一件事情,這是否直接衝擊新聞
自由仍在未定之數,因為對於新新聞所提出的新聞自由主張
,合議庭幾乎照單全收,509號釋憲的維護新聞自由精神依
然不變,但是合議庭表示,總統府有沒有緋聞的傳聞,和呂
副總統有沒有傳播此緋聞,是兩回事,所以新新聞不要把這
兩個混為一談﹔另外,我們更是認為在台灣戕害新聞自由最
大的兇手,除了政治人物之外,其實是媒體市場過度私營競
爭與制度缺乏規劃所致。
2.從二十六號起一連五天,是台灣第一次「關機運動」,有
鑑於電視新聞和綜藝節目,充滿了羶腥、暴力和色情,以及
最近幾個月媒體表現令人搖頭,所以苗栗社區大學,發起「
關機運動」,希望民眾藉由向電視說「NO」,激勵電視公
司檢討改進,達到內容向上提升的目的。
小編媒批:就是因為電視節目越來越濫,所以希望藉由關機
能夠讓大家走出戶外,認識除了媒體之外的週遭世界,而這
對於提昇我們本身的媒體環境是否有幫助則是需要再多加努
力,因為過了這五天,我們的新聞還是一樣沒有改變,而當
我們再度打開電視機的時候,感覺到的只是更沮喪。
3.壹周刊又被告了,這期壹周刊報導親民黨台北市議員王育
誠「趁老婆不在,帶酒家女回家」,裡面有寫到王育誠少年
時曾加入竹聯幫,進過警察局和少年法庭,王育誠上星期三
下午生氣表示,要來告壹週刊誹謗,並且要叫壹周刊賠一千
萬元,並對壹週刊總編輯裴偉,說「你給我準備吃牢飯吧」
。
小編媒批:許多人對於許多媒體的不實報導,採取的途徑就
是按鈴控告,但對於已經擁有媒體的人,是否不該用一般人
的標準來看待呢?更何況王育誠已經是台北市議員,還依舊
主持節目,這種政治和媒體兩棲的人,是否我們境該用更高
標準來對待,你可別得了便宜還賣乖?
4.東森媒體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二十八日簽約建教合作,雙
方將聯合在上海交通大學大設置數位實驗室、東森講座教授
、東森王氏獎學金,舉辦東森杯華語大學生DV大賽、數位媒
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並推動東森海外研修計劃,鼓勵上海
交大教授赴台灣東森智庫研究。
小編媒批:東森之前還透過設立獎學金或建教合作跟中正、
輔大等傳播學校有了「親密關係」,在這些之後東森更打算
透過設立東森購物獎助學金,用錢來跟政大摸摸頭,已經有
校友寫信跟政大校長抗議,如果想要聲援可以趕快寫信給鄭
瑞城校長(president@nccu.edu.tw),我們提供幾個王先生
在《商業周刊》854期中講過的話「用詞範例」給大家參考
:「不要跟我講你的專業,Show Me the Money!」「我跟徐
佳士老師講,你就是沒有學生出一個施振榮、林百里跟曹興
誠。為什麼台大、交大越來越興旺,只有政大越來越苦,越
來越可憐,因為你教學生,只有教他用一枝筆,一天到晚去
寫文章,去批判人家,去罵人,沒有教他這個筆怎麼像哈利
波特的作者會賺錢。你如果教出三個哈利波特作家,我說,
老師,你啊!唉呀,安享晚年了…」 「No Money No
Talk. 這很現實的!」。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媒體的公益與私利
廖中(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身為閱聽人的您對目前的媒體環境滿意嗎?相信大多數人
心中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這是由於台灣的商營媒體競爭過
烈,為了降低成本,並提高收視率,電視節目傾向於製作
簡化衝突對立或訴求特定意識型態的內容,以吸引在多頻
道環境中日益分化小眾的閱聽人。以目前充斥談話性節目
為例,此類節目不但符合低成本的製作需求,並且在激化
衝突,充斥情緒的語言邏輯中,追求那百分之一不到的微
薄收視率。
媒體為社會亂源之一,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對於國內
廣電業務的新聞局不思改進之道,反而主張台華視開放民
營的說帖,我們無法茍同。因為媒體不只是產業,更是文
化的展現,也影響社會民心,而商營媒體的表現已明顯背
離應有的社會文化責任,於此,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再忍受
多了兩台商營媒體的電視環境。
我們更無法否認,台灣社會目前存在著許多急待解決的問
題,包括國家認同的調節,族群和諧的增進,多元文化的
保障等等。為了解決或降低對這些問題的焦慮,需要的是
社會團體之間更多的相互瞭解與尊重,而媒體正可在其中
扮演一個積極促成對話的角色,因此建立並擴大一個公共
溝通的平台是目前當務之急,其中,公共電視集團的建立
便是一種可行且應行的方案。
或許有人疑問,將台華視收歸公有,擴大公共電視規模,
能否促成公民意識,舒緩媒體亂象?那我們應該反過來問
,加遽媒體競爭,真能達成理性溝通,創作優質內容?孰
優孰劣,答案應該呼之欲出。建議新聞局不妨舉辦公開辯
論,或攤開台華兩私方案評估報告,接受檢證。
⊕∮⊙◇☆▉▊▋▌媒 ▍聲 ▍明 ▍▌▋▊▉⊙★☆★
沒有公共化,數位化一併破局
--媒體改造學對新聞局兩私方案的聲明
針對新聞局昨日對外表示,台視、華視將採私有化轉型,
媒體改造學社表達嚴正抗議與質疑。媒改社認為,台視、
華視長期佔用電波公共資源,黨政軍股份退出之後,理所
當然應採回歸全民的公共化轉型,這也是過去幾年來政府
與民間的共識。新聞局突然以數位化技術為藉口,沒有根
據公開與誠信原則,公佈相關評估並進行公聽程序,企圖
將應該歸還公共所有,屬於公共財產的台、華視拍賣與私
人財團,不但混淆視聽,更有失職之嫌。
新聞局向報界表示,由於電視數位化在即,未來衍生多餘
頻道可以滿足公共頻道擴增需求,所以無須再使用台視、
華視頻譜,外界呼籲的擴大公共電視需求,可以不需要
"佔用"台、華視頻譜。媒改社認為,這根本是昧於專業事
實,違背新聞局職責立場的荒唐之言、是非不分。台、華
視使用公共資源,回復公共電視的身分,本是理所當然,
新聞局不求此圖,反而要將已經被黨政軍"佔用"多年的公
共資源,轉而拍賣給少數私人財團"佔用",那才叫做
"佔用"。將台、華視公共化,歸還全民,才是合理使用、
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媒改社認為,數位化不能作為改善國內電視環境的前提,
沒有公共服務思考的數位化,只是讓台灣增加更多商業電
視,讓商業電視的利益邏輯繼續惡化早已使民眾不滿的電
視表現。相反的,在公共服務的電視架構下進行數位化服
務,才能真正將數位化的優點讓全民均霑,而不是把數位
化當作解決所有傳播問題的萬靈丹。
媒改社指出,包括新聞局所提數位化的問題,以及究竟台
、華視回復為公共電視需要多少經費,程序應如何進行,
民間與學術界都有許多不同看法,新聞局均視而不見。事
實上,新聞局本身委託專家進行之「研訂無線電視公共化
執行條例(草案)暨修訂公共電視法」的結果已出爐,但
該局卻隻字未提。據了解,評估結果明確指出,若以適當
的辦法進行解散與清算,以達成國有電視資源的重整,那
麼政府所需擔負的移轉費用不會高過新聞局所宣佈的數字
。
媒改社緊急呼籲,新聞局應以周延態度公布所有評估,並
審慎思考國內外廣電法治民主化之趨勢,制訂真正使無線
電視結構改革的方案,以調整電視產業公有與私有的比重
,執行公共化方案,並進行程序公聽,以昭公信。如此才
是回應廣電修法要旨之道,使政治力退出維護媒體專業自
主,進行全民電視公共造產以增進公共利益與福祉。
⊕∮⊙◇☆▉▊▋▌媒 ▍連 ▍署 ▍▌▋▊▉⊙◇★☆
媒體要改革,公民來連署
--讓我們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各位親愛的台灣公民:
您一定清楚,台灣的電視台關心的只是收視率百分點,可
以為他們帶來多少廣告收入,而不是這些內容影響了我們
社會多少年。當他們荷包滿滿之際,我們卻得一直忍受水
準低落的電視節目,擔心自己的小孩該看什麼電視,而且
根本無法藉著收看電視讓我們成為有思考力、有發言權、
有國際觀的公民。
相信您也有同感,在台灣一片烏煙瘴氣的電視環境中,公
共電視的節目,無論是優質的戲劇,平實的新聞報導,用
心製作的兒童節目,以及反映台灣社會歷史和變遷的深度
紀錄,不但提供比較良善有用的資訊和文化,也讓我們對
於更好的媒體內容和制度,有更明確的期待。台灣的公共
電視當然未臻完美,但是它的表現卻明白告訴我們,同時
排除政治與商業力量的不當干預,是改善電視表現的先決
條件。
因此,我們認為,當前台灣的媒體改革,可以先從一個明
確的目標著手。去年(2003)底,立法院通過了廣電相關
法案修正,政黨和政府不得再持有無線廣播電視的股份。
這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初期就應該完成,卻拖延至今才勉
強通過的修法,只能算是台灣媒體改革的第一步。我們認
為,台灣的電視和廣播在政府和政黨股份退出之後,絕不
能在商業化的浪潮中,淪陷成為更多的商業電視和廣播。
相反的,我們應該跟隨其他國家的先例(包括英國、法國
、日本、南非等等),讓這些原本就屬於全民,應該為全
民所用的電視和廣播電台,結合現在的內湖公共電視,轉
型成一個民主、多元、有競爭力、影響力,和經濟規模的
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發揮節制媒體過度商業化的功能,並
強化媒體公共服務的責任。
新成立的公共廣電集團,將可以整合現有的公共廣電資源
,強化公共媒體的功能,導正惡質的媒體環境。也可以參
考國外的成功經驗,將公共廣電集團旗下的幾個電視和廣
播頻道,依照不同的社會和文化需求分工,分別負責通俗
大眾、前衛實驗、弱勢族群(客家、原住民等)、特殊任
務(國防、教育、社會服務)等,發揮總體的公共服務效
能。
如果您支持「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等訴求,歡迎和我
們一起連署
1.台、華視即刻公共電視化。
2.客家、(即將成立之)原住民電視台公共電視化。
3.中央、漢聲、教育、警廣等國有廣播電台公共電台化。
4.政黨不當取得之廣電媒體資產歸還國有後公共化。
5.前述黨國媒體全面公共化後,與內湖公視共同組成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發起社團:媒體改造學社
聯合發起社團(按筆劃順序):人本教育基金會、女學會、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台北縣文史學會、台灣人權
促進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台灣和平促進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民間司法改革
基金會、全國產業總工會、苦勞網、客家傳播權益促進會
籌備處、傳播學生鬥陣(持續增加中)
媒體改造相關資訊請前往網址:twmedia.org (連署網址)
聯絡電子信箱:contact@twmedia.org。
⊕∮⊙◇★☆
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而無處發聲嗎,傳學鬥是
一個開放平台,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
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
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
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傳學鬥有刪稿權,不願刪稿請註明
。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 @yahoo.com.tw 。
狡兔三窟發報台:enews.url.com.tw/category.shtml 。
集思廣義讀書會: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
招賢聚義部落格:twmedia.org/scstw/ 。
並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