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5-0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物價指數與民眾感受的差距
反壓迫的歷史與宿命
台灣立報資料室徵教育資料庫建置人員



【社論】
物價指數與民眾感受的差距
 
 

日前,主計處公布台灣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0.78%,較去年同期成長0.93%,比3月份提高1.12%。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主計處官員認為這樣的微幅成長構不成通膨威脅,並且有益於台灣走出先前的通貨緊縮陰影。

如果從總體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主計處的解釋並沒錯。目前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仍只是呈現溫和成長,而其所代表的消費熱度增溫,也多少緩和了通貨緊縮的衰退壓力。話雖如此,但對一般的受薪勞工家庭來說,這個總體經濟轉好的圖像,卻極可能讓他們的生存壓力雪上加霜。

為什麼如此斷言呢?我們不妨將消費者物價指數予以拆解,便可知除了房屋支出(房租)續跌0.5%外,食、衣、行幾乎都呈現若干幅度的成長,其幅度各達3.18%、2%、2%。在這裡頭,食的部分無疑是最省不了的一項,也是最缺乏彈性的一項,故食的成長幅度,對受薪家庭支出的影響最大。我們以最基本的生活經驗來舉例,假如一顆茶葉蛋從7元悄悄漲到8元,那麼這一塊錢的漲幅約有14%,其意義是,假如個人的薪資收入或是存款利息沒有同等的增幅,則等於是名目薪資收入所代表的實質購買力相對萎縮,故家庭支出負擔也將隨之加重。這也是為什麼,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看似溫和成長,但許多人在從事民生消費時,往往感覺到生活負擔尤甚於統計數據的緣故。

民眾的感覺往往會比官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來得真實。因為景氣衰退時,雖然東西變便宜了,但勞工也往往遭到減薪或失業,而存款利息也會因為利率的調降跟著縮水。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勞工並未實質受惠於物價的下跌。反之,當消費者物價指數由低檔往上走時,雖然可以嗅聞出景氣轉趨熱絡,但值此之際,勞工的薪資所得卻往往彈不上來,而存款利率也還低掛不動(理由都是景氣還未完全復甦)。如此一來,薪資與利息的停滯便追不上物價的調漲,兩者之間的差距當然會益形懸殊。若不信,我們只需問問當下的一般勞工,他們最近有無加薪?若有,增加多少幅度?每年不到2%的銀行定存利息是否有改善?便不難理解,為何只漲一塊錢的茶葉蛋都已經算是「奢侈品」了。

這種官方統計與民間感受的落差與矛盾,倒是令人想起基本工資。台灣的基本工資早從1998年起便被長期凍結,而處於零成長的狀況。如果我們真的認為基本工資應該反映生存需求的下限,那麼政府便不能再以拼經濟、促進產業競爭力等說詞維持基本工資零成長,而是應該適度反應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動,甚至考慮升息,才能避免一般勞工家庭繼續處在隱形減薪的悲慘狀態。

(回目錄)



【左右看】反壓迫的歷史與宿命

【左看】
收編是必然的結局?
李鎮偉

歷史的進程,時間沈澱過濾的記憶,總是「事件化」、「同質化」地再創造。一方面,不管是自4月中正廟廣場的學生「自創品牌」的「孤挺花」學運,或是從反民進黨陣線的「族盟」換下包裝的「民主聯盟」,都藉著5月4日的好時機,創造了幾個宣言,為深化台灣的民主邁進。另一方面,8、90年代的學運世代,從為「野百合」學運淨身到進身政府行政首長團隊,可謂活生生的對照。

有人說,社會運動不容易定義,但卻從來就不可能指的是「支持執政當局」的集體性運動,當然也與所謂的愛國運動不同。但歷史作弄人,昔日的社會運動者經常是今日的壓迫者,或是壓迫者的助手;今日為反壓迫而奮鬥的人,可能成為明日的權力追逐者。

我們無法論斷電視上民主聯盟成員陳月卿被問:「若今日兩顆子彈的效應是送連宋進總統府,你們會用一樣的標準監督他們嗎?」這樣的假設性問題。但明顯的,執政者就是必須被社會各式各樣的群體質問、批判甚至鬥爭。

社會運動,只是個手段,眾人皆知;知識份子的集體嗆聲,也不離此。它不比較清高,也不輕於階級、族群、性別等鬥爭。見到昔日與今日的知識份子與學生的作為,讓我們感慨,深化民主的可能性到底在哪?

(文字工作者)




【右看】
社運的終極關懷
林錫琨

說昔日的反對運動必然成為今日的執政、壓迫者,是種宿命觀。站在社會運動的角度看,對於政治收編,應該理解它的必然吸引力。當報紙重提80年代野百合學運時,要麼強調它與現在的「孤挺花」學運的理想差異,要麼將野百合視為一個羞恥。好像它現今的「民進黨化」可以歷史回溯地預知一樣。

不管如何,反對民進黨的「台獨國族主義」似乎是一個不用質疑的聯合陣線運動。所以,不管何種顏色,何種意識型態,只要團結一起反扁,就是一個進步力量。但是,有一種論述,是被忽略或是打壓的。它從社會運動的爭社會正義出發。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讓今日與未來的社會運動淪為政黨的收編,社運必須反對被連宋摸頭或是利用。當然,這不是去政治化的思考,而是反思過去經驗所然。若過去民進黨的「社會運動政治化」的總戰略造就了今日的局勢,那明日的可能執政者呢?我們不應該思考社會的自主結盟力量外於政黨嗎?

唯有思考這樣的出路,才不會限於感嘆昔日社運人士的入閣或是高昇政府部門。可知,社會的演變,不就是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歷史鬥爭嗎?誰又能保證個人的意圖不會變節?唯有真正從社運出發,才能讓反壓迫的力量繼續再生產下去。

(大專教師)

(回目錄)



【徵人啟事】
台灣立報資料室徵教育資料庫建置人員
 
 

職稱:全職資料室組員
條件:具備資訊素養,熟網路檢索及資料庫建置
資格:大學畢或研究所在學生,不限學系,對教育議題有概念能獨立作業者。
應徵方式:5/10前,備齊履歷及自傳E-Mail至chiuli(at)lihpao.com
洽詢電話:8667-6655轉268(14:00後)史小姐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