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
2004.6.4/報主.媒體小鋪

本期內容:
《Watch Media》6月6日節目預告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媒體公共化才有利電視數位化
《影文影舞》搖滾樂的能與不能:推薦張鐵志的《聲音與憤怒》
《流行開講》「新」木馬屠城記
《Watch Media》可以線上收聽了
《寫在後頭》

《Watch Media》6月6日節目預告




主題:台灣記協與新聞自主

1994年月,台灣新聞工作者第一次走上街頭,由於當年的自立報系換新老闆,新聞部的媒體工作者擔心新老闆入主後會使得原有的獨立、本土的精神受到傷害,於是,那年的九月一日,自立報系員工及聲援的新聞同業為「新聞自主」走上街頭,隔年,這批人則成立了「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為台灣的媒體改革繼續打拼。這幾年,雖然政治的力量對媒體的控制並不如前,但媒體老闆對新聞記者的控制仍時有所聞,總統大選前,一連串記者透過網路向外透露心情的電子郵件便可窺知一二。新聞工作者面對這種情境該如何自處?有沒有什麼對抗老闆控制,維護專業自主的辦法?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又能扮演什麼角色?提供什麼樣的協助?這個禮拜的《Watch Media》將邀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呂東熹與我們談談「台灣記協與新聞自主」。

來 賓:呂東熹(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

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綠色和平:FM97.3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媒體公共化才有利電視數位化

文/管中祥 6月1日台視正式宣佈數位頻開播,台視總經理鄭優表示數位電視的開播是台灣電視史的第三波革命,除了在頻道數量上「1台變3台」外,他更預言未來多元資訊將讓生活型態產生震撼。 抱持如此樂觀想像的其實不是只有台視,其它四家無線電視台也都躍躍欲試,七月也將正式出數位頻道。除了台視將增加「台視家庭台」、「台視財經台」數位頻道外,華視也主打「 U新聞」、「華視教育」兩數位頻道,內容包括全天候的新聞、體育,以及終身教育學習資訊;中視則打算推出、「中視 My Life」、「中視新聞台」等兩個頻道,民視則有、「民視新聞台」、「民視交通資訊台」,而公視也將推出「DIMO」行動接收頻道。 數位電視的開播的確將為台灣的電視提供新的服務與競爭,特別在訊息接收、畫質以及互動服務等技術面向將可能帶來更多的便利與享受。但技術上的第三波革命是否真會帶來多元資訊?以及「革命」的結果是好是壞,卻是要更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一台抵三台」是當年「超視」開播時所喊出的口號,他除了宣示「超視」的內容將比當時的老三台豐富外,也意味著當年剛興起的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將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選擇。不過,有線電視合法至今己過十年,台灣的天空擁塞的一百多個衛星頻道,但我們是否有更多元的選擇呢?「周星馳」不斷重複出現在電影台、七個全天候廿四小時的新聞頻道不斷重複相似的整點新聞、內容完全一樣的「新聞挖挖挖」一天可以播出七次,這就是多頻道電視所帶來的後果? 顯然的,多頻道與節目多元與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除了台灣的有線電視是最好的証明外,未來的數位電視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四家商營的無線電視不約而同地都要推出「新聞台」,或者有志一同的打算重播播過的節目。 其實,這並不只是台灣的問題,日本目前BS數位電視提供的十個頻道中,由富士、TBS等位於東京的主要五家商業電視台所提供的內容大多與原有的類比頻道內容重複,並沒有太多的新意,而所謂的互動功能,大多作為電視購物使用,也難怪有消息傳出台灣四家無線商業台有意各自開播一個購物頻道。 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在多頻道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商業媒體未必願意開發新的節目類型,相反地,基於成本的考量,往往會因襲、模仿現有的叫座節目,或者減少支出,製作低成本或重播既有的節目。相對的,從國外發展數位化的例子來看,公共電視基於公共責任,較無利潤考量,因此較能製作多元的節目,公共媒體反能引領數位電視朝向公共服務與多元節目的發展,因此,新聞局口口聲聲強調數位化台華視可以不必公共化,無疑地是個嚴重的錯誤,相反的,我們得先確立非商業、公共服務的無線廣電體制,才是發展多元、創新數位電視的正途。


《影文影舞》搖滾樂的能與不能:推薦張鐵志的《聲音與憤怒》



文/張世倫


商周最近出版了張鐵志所寫的《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標題是個大哉問,內容主要探討的,則是所謂的西方(主要是英美)搖滾樂史中,若干具有社會意識的音樂人,在面對並質疑既存的社會/政治建制,與所屬的唱片工業時,三者間的緊張關係,主題包括著名的六0年代嬉皮反文化運動與民歌,七0年代的龐克搖滾與華麗搖滾,八0年代的英美新保守主義、四海一家慈善活動、反種族隔離運動,及九0年代的反全球化運動等。

這些有關音樂與政治間的議題,在台灣即便是自詡為搖滾樂迷者,有些恐怕也只是略知一二,似懂非懂(例如現在的六年級生,有誰會完全不記得小時候電視不停疲勞轟炸的四海一家援助難民系列〈We Are The World〉,我們甚至有了自己的翻版〈快樂天堂〉與〈明天會更好〉),有些則可能從未聽聞,十分陌生(例如英國工黨與樂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或Glam Rock如何挑戰傳統的身體與性別認同)。而這些議題,都是每年在台灣,乃至全世界各個角落,都擁有龐大消費量,並引發一代代年輕人前仆後繼地聆聽、認同、乃至模仿的,所謂西方搖滾樂歷史的一部份。

的確,搖滾樂作為一種來自西方世界的表現形式,就像電影、文學、舞蹈、攝影一樣,有其表現手法、歷史、相關論述、及籠罩這種形式的迷思(myth)。而當這些來自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被引介,逐漸進入其他社會時,事實上也就是一個「典範轉移」的過程。以西方藝術電影為例,正是從1970年代開始逐漸被引介進入台灣,這套典範逐漸被一些愛好電影的年輕人吸收、消化、思索,才有80年代屬於台灣自己的藝術電影典範出現。

搖滾樂如何進入台灣,如今細節已不可考,論者或謂,與當年美軍駐台時流風所致有關,而70年代起,若干藝文人士的擬文引介亦有影響,但無論如何,在此一「典範轉移」的過程中,台灣式的搖滾樂論述,常是消費主義式的感官刺激,或存在主義式的個人苦悶,而非社會意識的集體異議。對於西方搖滾樂史中的重要論述,常知其一二,但又不完全知其所以然,總是一知半解,在這個過程中,所謂的酷,叛逆,革命,要不成為文藝青年式的孤決姿態,就是成為消費主義下的購買行為。

因此,張鐵志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正在於補齊了搖滾樂作為一套論述與典範,在過往引介進入台灣的過程中,最模糊隱誨的一部份:究竟在英美搖滾樂歷史中,這套典範是如何與那些關於社會、政治、身體、性別、階級、族群、反戰、反全球化等議題,三不五時交集摩擦,迸出火花?這是過往的台灣搖滾樂論述中,談最少的一部份。此種充滿社會意識的集體反叛與異議,自然不只是消費主義式的商業買賣,或存在主義式個人觀照所能完全涵蓋,雖然後二者,也是搖滾樂作為文化現象的一部份,但要理解西方搖滾樂作為一個文化現象,此二路徑顯然有所不足。

那麼,回到這本書的標題,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老實說,這是一個蠢問題,搖滾樂作為一種表現形式,自身並不保證「能」或「不能」改變什麼,一切,都取決於這個藝術表現形式後面的參與者,包括樂手、聽眾、產業、及社群,是否要運用這個形式,去回應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各種不公不義的現象。

但也多虧了這個1960年代以來西方搖滾樂特有的「改變世界」迷思(你不會聽到有人說「爵士樂能改變世界嗎?」或「現代音樂能改變世界嗎?」), 讓世界各地無數的樂手、樂迷、社群,能「踩」在這個迷思之上,以搖滾之名發展出自身典範,並面對,質問,並挑戰當下眼前的一切,那可以是,抗議南非種族隔離政策,那可以是,反對興建日本成田國際機場,那可以是……………一切的一切的開始。

期待這本好書,就是這樣的一個踏腳石。



《流行開講》「新」木馬屠城記

文/魏玓 1970年代中期之後興起的文化帝國主義論述,有一個比喻(或者是批評文化帝國主義論述者所提出)是這樣說的:核心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文化產品,例如電影和電視劇,大量輸出到非核心國家後,就像希臘史詩裡「木馬屠城記」故事的木馬般,人們原本以為是禮讚之物(精采的電影和電視),但是進入特洛伊城之後,卻突然被打開,放出一些驍勇敢死隊(在這裡也就是致命的文化毒素),終於導致這個堅固的城池迅速淪陷(非核心國家就此被宰制,而臣服於核心國家)。 這樣的說法,當然是把文化這種東西看得太簡單了些。電影、電視的內容不會殺人,也沒有人看了之後就立刻投降或應聲倒地,甚至也許不少人看了之後反而覺得十分愉快。要弄清楚這些轉來繞去的學術辯論,確實有點傷腦筋;不過,某個國家或文化對另一個國家或文化的強勢影響,其實還有別的角度可以思考和觀察。 最近幾個星期在台灣上映的好萊塢巨片《特洛伊:木馬屠城》,講的就是木馬屠城記。壯觀的古代戰爭場面、宏偉的道具和佈景、亮眼迷人的明星(布萊德彼特、奧蘭多布魯等),果然(一如往常)吸引了許多電影觀眾,成為票房冠軍。很久一段時間以來,好萊塢的超級大製作就像颳颱風一般,來了一波又來一波──《魔戒第三集》才橫掃過台灣,《特洛伊》立刻接棒;《特洛伊》風光兩週後;《明天過後》繼續來襲;接下去還有《哈利波特第三集》準備起跑,《蜘蛛人2》、《史瑞克2》蓄勢待發。 好萊塢電影確實有點像是木馬,觀眾大都歡天喜地迎接。這一匹匹木馬倒也不一定真的包藏禍心,有些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內涵貧乏無奇(例如《特洛伊:木馬屠城》),但部分也還真的有感動人心之效,不過無論如何,他們的最大功能都不在殺人或屠城,至少不是直接。事實上這些木馬中間全都是空的,他們是準備來這裡收錢,裝滿錢就走,絕不戀棧!如此一來,我們自己的木馬(電影和電視),也就永遠造不起來,或造不了那麼大。沒有自己的影視文化發展,這社會的永續生存就會出問題,最後終究還是可能被「屠了城」。 這就是新木馬屠城記。


《Watch Media》可以線上收聽了


星期天上午8:00是有點早,平常要起來就很難,更不會因為要聽「Watch
Media」特別早起,不過,如果你想聽聽這個節目,或者,你擔心錯
過精采內容,但又不願或懶得早起,沒闗係,那就來個線上收聽吧!
保証聽不到黃鸚出谷,但絕對讓妳至少半點滿足!錯過了週日上午8:00
沒關係,依然可以24小時線上收聽。

線上收聽「Watch Media」有幾種方法: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價與共享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媒體小鋪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Watch Media」每週日上午8:00—9:00於「綠色和平」(FM97.3)現場直播


報主的話:
媒體改造學社現正發起「建立公共廣電集團」的連署活動,主要是希望在去年年底廣電法通過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條文後,台灣的無線媒體能朝向公共集團的方向發展。之前新聞局表示要將台華視賣掉,我們擔心未來這些公共資產會落入財團的手中,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連署,免得台灣的媒體環境更加惡化。如果您同意這樣的理念,可以直接上網連署,連署網址在: http://www.coolloud.org.tw/User/20040314/mainpage.asp?mo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