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文路(政大東亞所博士班)
日前「南方」刊出一篇「學費調漲不是問題」的文章,作者游國良同學提出他對高教現狀的諸多觀察。許多他所提出來的現象,的確值得大家思考,但是關於學費調漲與否的問題,在我看來是必先要釐清的。
青少年國際反菸研習營
(TIMA台灣國際醫學聯盟) |
全球反菸、青年出擊、台灣同步
目的:從全球反菸運動切入,培養青少年世界公民意識,為追求社會正義而努力。
反菸不止是拒菸,是揭開跨國菸商操弄消費者的醜陋技倆,是青少年向邪惡企業說「不!」的自覺運動!
想知道美國、泰國、孟加拉、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的青少年,為什麼選擇投身反菸運動?我們請他們來,也帶你出去看。
對象:40名大專院校二年級(含)以下同學,經推甄之準大一新生亦可報名參加。
期間:2004年7月至12月
內容:112小時專題研習、海外參訪、國內實習、推動無菸校園及國際經驗交流。
報名:自即日起至2004年6月11日止
(詳情請按此)
|
|
首先先談談幾個結構性或歷史性的問題。早年的大學院校,尤其是私校之所以能成立,沒有良好的黨政關係背景是不可能的,因而總量上是受到管制的,國家也始終補助各校。當然,那時候的社會條件,台灣也尚不需要那麼多的高學歷勞動力。每年的大學聯考選填志願,私校的排行幾乎沒有多大的變動,倒數的幾名學校,時有被學生傳為「學店」之說。這些情況,一直到十多年前才被一個重大的趨勢所取代:廣設大學。儘管當時廣設大學的社會呼聲,許多人是從自己的子女面對聯考的壓力而不忍所發,但是我們若回顧一九八0年代的台灣,應可更清楚地看到社會發展中對高等教育的需求的事實:社會分工日趨專業和繁雜、產業要轉型、政府效能要強化等等。因此,高教增長成為社會的必要需求。先是不增新校的情況下開放增設系所班級,再來就是開放設立新學校。根據教育部統計,大學以上(包含碩、博士班)學生就人數自一九八六年起突破二十萬人,從此人數快速增長,每年幾乎都以二萬人的數上升,尤其以近五、六年為甚,每年人數增長甚至以十萬為基準。(註)
要說這樣的數字是否合理,或許仍需加入其他指標的考慮方能論斷。可是另一方面,讓我們攤開各大報的求職廣告,或是上人力銀行網站查詢,專上學歷已是目前台灣多數企業和工廠的入行要求。
早就有許多有心之士呼籲台灣應該把技職教育體系強化,而非一味追逐高學歷,讓大家讀大學。這部分坦白講,我無法判斷。但是有一點是很清楚的:不論是強化技職體系目前的廣設大學,都體現了共同的事實,即上述「社會分工日趨專業和繁雜、產業要轉型、政府效能要強化」等等。也因此,大學所扮演的角色,漸漸從知識、學問的傳播與研發,染上越來越濃的「職業訓練所」的色彩。
一九六0年代的歐主要國家,就已碰上這樣的問題。二次大戰以前,德國、英國和法國的大學生總人數,加起來也不過十五萬多,只佔人口總數的千分之一。而到了一九六0年代中期,光是法國一地,大學生的總人數己高達五十一萬。一九六八年「三二二」學生運動的起源地,巴黎大學的南岱(Nanterre)分校,便是為了因應大量的學生人數需求,而在戰後成立的。因此,教學品質的滑落、學生受教權利的受損,多少也成為「三二二」學運遍地烽火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他們都很清楚,資本主義的大學,主要是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經過多年學生運動的努力,歐洲各個主要國家的大學學費,幾乎都爭取到許多改善,尤其是低學費甚至免學費。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歐洲的學生運動,當然不是純然以教育問題為訴求,其中更夾雜許多深刻反省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主張。但是關於教育的部分,就如法國當年的學運領導者之一龔本第(Cohen
Bendit)所說的:「不管怎樣,這一點是明顯的:資本主義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增加了。」就是在這樣的認知之下,歐洲的大學生才能迫使政府和資本家負擔起應負的責任,即支付資本主義社會整體的教育支出。他們絕不是以一個消費者的姿態,品評大學提供的各種各樣職能,是否符合學生所繳交的學費價格。至於有關學術品質等問題,等到資本家支付了相關費用之後,教學品質等問題配合其他政策措施,方能得到解決。
台灣目前的高學費爭議,一旦被主流的輿論所左右,矮化為純然的消費者問題,而只在教育品質的部分著墨,自然會覺得「學費調漲不是問題」。思考「學術品質」與「學費支付」要怎樣才叫恰當的「價格」,正好反映出產官學界對此一問題的認知程度:消費與價格問題。而這正是反高學費運動所要揚棄的,因為教育不是商品!
※註:詳見教育部網站
http://www.edu.tw/EDU_WEB/ 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 user1/index02.htm?open
。
[留言
/ 轉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