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4-06-09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06-09》

本期內容
◎ 傳播線上 新聞局浪子回頭 公共化千金不換
◎ 教育論壇 給教育多一些希望



傳播線上 新聞局浪子回頭 公共化千金不換
  傳播學生鬥陣
2004年6月,台灣傳播史將如何記下這個月?眼見廣電三法於去年底新修之後,新聞局改正黨政軍介入媒體經營現象的期限將至,各相關單位在歡慶數位化就要帶領台灣走向新視界之際、卻若有似無迴避廣電媒體結構改革進程。甫上任的新聞局長林佳龍,在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則適時宣告了「具有民營化活力的公共化方案」做為政策方向,這不但是對飽受媒介過度商業化之苦的廣大公民的善意回應,也意味著台灣在文化立國的方向上,踏出了至要的一步!

只是回首過去,雖踏出這一步,卻可惜無端走了許多冤枉路。而新聞局的立場,也實在歷經許多轉折──除了主張過「一公一民」,曾往「不排除兩私」方向偏移也是事實。則以上倡議,除了與陳總統《傳播政策白皮書》中「無線廣電資源公共化」的初衷均有違背,在改革過程中,甚至還有官員誇大「公共化」後數位化的相關費用、意圖阻撓媒體結構改革的進程。兩相對照,林局長近日的一番談話,於是益顯珍貴。質此,我們願意給予高度肯定!

不過,正如同其他歷史性的進步決策總不免先招致批評,「公共化」才可喜地出現在報端,反對的聲音,卻也幾乎是反射地響起。就教育委員會的狀況看來,不少委員便質疑,比方「公共化」後數位化、集團化的相關經費,是否即意味「增加國家財政負擔」?以國家力量推動「公共化」媒體改造,是否即等於「國有化」而「違反自由經濟」?而「公共化」後,相關人事派任,如何免於酬庸、形同「特定政黨化」?這些質疑,在其他國家的公共電視發展過程也曾經面臨,並且也提供了相關的因應方案,台灣如何從這些經驗中汲取養份,加速媒體改革的動力,相信是朝野及社會有志於媒體改革人士,所應致力的目標。

則媒體改革的路上,委員們若願意比95年「黨政軍三退」運動走得更遠,同時省思當前媒介過度商業化的問題,相信他們都有超越新古典「自由放任」簡單思維的潛力,並從而更認同「公共化」非但是「政府推動數位化與文化立國的有效公共投資」、也是「減少當前商業媒體外部不利益的良策」,並且,只要法規妥為設計,公共電視除了更能保持中立與專業,公集團彼此分工又競爭的特性,亦將對既存之有/無線商業線體,形成良性刺激。

然而儘管新聞局做出修正、決心貫徹傳播政策白皮書中「無線廣電資源公共化」的初衷,不過由於深知「革命之路長且遠」,對新聞局浪子回頭的誠意,我們感佩、卻不天真。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未來政府要如何堅持千金不換的理想、逐步落實公共化的目標,還需要全民以最高標準檢視!而傳學鬥除了將繼續關注公共化政策及執行的各面向,更將對保守政經勢力的集結與反撲嚴陣以待。

公共化的路上,也歡迎你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媒大事

一、政府處理台視、華視「一公一民」方向出現重大轉變!新聞局長林佳龍6月5日透露,為了結合數位化趨勢、提升無線電視台競爭力,他將向游揆報告,希望政府買下台、華視民股後,將股權捐贈給公視基金會,在明年底之前由公視董事會統籌營運公視、台視、華視、客家電視台、宏觀衛視、原住民電視台等6家電視台,形成符合公共利益與競爭力的「公共媒體集團」。

小編媒批:傳學鬥一直以來堅持的媒體公共化,終於即將來到,但仍有立委懷疑政府可以介入公視運作,其實不然,翻開公視法13條其中談到董事是必須經由立法院同意,所以立法院就可以行使同意權,政府又如何能介入運作呢?

二、國民黨考慮以包裹方式,出售中視、中影、中廣與中央日報等旗下媒體事業體,雖然還沒有特定買主,國民黨發言人認為這次不是單獨拍賣中視,而是拍賣擁有中視、中廣、中影等股分的華夏控股公司,而國民黨只是「間接」擁有中視等媒體,而未實際參與經營。

小編媒批:國民黨發言人可能搞不清楚狀況,因為不管是中廣或是中視,皆是屬於全體國民的廣播頻譜公共財,是不能買賣的!所以以前國民黨因為是一黨獨大所佔有的媒體資源,如今因為要黨政軍退出媒體,但國民黨卻直接把這資源讓給了財團,也充飽了自己的黨庫,可是對於我們大眾的媒體環境卻有如推入火坑。

三、富邦金控共同執行長蔡明忠6月3日證實,富邦將與韓國電視購物業者合資成立新的購物頻道,初期投資金額4億元,預計明年初正式進入市場。蔡明忠非常看好電視購物市場的發展潛力。他說,台灣的電視購物市場規模應該不只東森所講的3、5百億元而已,以韓國來看,規模至少上千億元,顯示台灣仍有相當發展潛力。

小編媒批:目前的數位電視商機,也將因應頻道的大幅擴增,會出現更多的購物頻道,更多的房地產、更多賣藥、消費購物的頻道,如果頻道的增加,只是滿足這些財團的獲利評估,對於我們觀眾卻仍是遙控器按到手酸,卻也是好節目一個也難尋,還不如直接關機算了。

四、電視媒體從6月1日起正式邁入第三波數位革命時代!包括台視、華視、民視、中視、公視等無線電視台,播送的節目訊號將從類比訊號,進入類比與數位同步傳送階段,未來只要加裝數位機上盒,家中不需要接有線電視,就可以終身免付費接收到14個頻道的各類型節目(但是各台進度延宕,現在改成7月上旬正式開播)。

小編媒批:還記得剛進入有線電視的時候,也是相當多的聲音認為藉由二次媒介革命,有線電視可以落實社區意識,頻道的增加使的而更多元,這些口號是不是跟現在的數位口號很相近?真是看到鬼。
(回目錄)



教育論壇 給教育多一些希望
  江心波(教育行政人員)
眾所周知,自1980年左右起,教育改革即是歐美先進國家追求國際化發展的改革重點與趨勢,而國內推動教育改革10年以來,頻頻更換了7、8位教育部長,一直是無數家長及莘莘學子心中長久以來揮之不去的夢魘,因為,每位部長一上台,總不免「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好好表現一番,而且總要做得跟前任不一樣,如此這般才不會被指為蕭規曹隨,以致造成教育政策存在著多變性,不但讓忙碌的家長無所適從,更讓無辜學子成了十足的白老鼠,所以,有人說,這年頭當學生真是可憐哪!

隨著520內閣改組,又換教育部長了,這個事實我們只有接受,誰也無法加以改變,但身為一個學生家長,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個人在此也想對新教育部長提出一些建議,以使我們的教育環境早日獲得改善,使我們的小孩子能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進而能快樂學習、快樂生活與快樂成長:

●維持教育政策的延續性與穩定性

國內教育改革的最大弊端,是三天兩頭東改西改、這改那改,結果連家長、學生,甚至教師都搞不清楚,最後叫苦連天、徒呼奈何,即使連一個多元入學方案,也是一改再改。希望部長能夠盡力維持教育政策的延續性及穩定性,不要讓學校教師、家長及學子們終日疲於奔命。

●堅持教育的理念與理想

看到新部長上任後以及以往未上任前在立法院與立法委員間對話的火藥場面,實在深怕對孩子會起反教育的作用。個人以為有理自然能走遍天下,理直可以氣壯,但大可不必得理不饒人,因此,對於合理的事項抱持據理力爭的原則,但不宜過度,如此也許可以給學子良好的教育示範。

●賡續推動教育法令鬆綁

長期以來,政府部門一再宣稱要法制鬆綁、要教育鬆綁、更要尊重學校自主及校園自治,要給學校(尤其是大學校院)更多的彈性空間。然而,根據多年來的觀察,所謂的教育鬆綁,似乎只是流於口號,教育部主政的諸多法令及函釋,仍然墨守成規,仍然把學校五花大綁,仍然使學校喘不過氣來,讓學校沒有多少展翅飛翔的空間。

更有甚者,教育部對於事涉學校人員進用的相關規定,未能盡到與銓敘部溝通、協調的責任,以致銓敘機關總是把學校當一般行政機關看待,有很多的法令綁得學校動彈不得,那還談什麼明日的發展呢?

●落實公教分途管理精神:

民國84年8月9日教師法制定公布,已宣示著公教分途管理的發展精神與趨勢,也就是長期以來公教人員混雜的現象要作一區隔管理,讓教師與公務人員分別適用不同法令,回歸各自的管理體系與體制。但是,多年來很多應研擬、訂定的法令都始終還在草案階段,甚至「公教分途」影子也不見了,實有待進一步加以落實。

●教育經費編列應有一定模式遵行

從教育基本法到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可說法令一籮筐,委員會更是多得數不清,但是教育經費卻年年編列不足,甚至還要借助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關係頂好的召集人去爭取高教經費,雖屬旁門左道然而真是用心良苦,可見我們的教育經費編列始終欠缺一套應有模式可資遵行,實有待改善。

●所謂的研究型大學宜予釐清

國內很多法制的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乃是法規訂定時,每一個法案研擬小組成員無法拋棄自私己見,而以國家社會的實際需要為考量,以致其留學國的制度經常出現在研擬的法案上,導致呈現五花八門的怪現象,日後執行起來當然問題一大堆,這種情形也出現在教育法令之上。近幾年來,教育部不知從哪一國抄襲而來,把國內大學校院區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及綜合型大學,讓很多學校一時慌張起來,只顧著想盡辦法爭取大筆經費,而忘了自己到底是教學或研究型大學。

●宜給師範校院多點關愛眼神

國內幾所師範校院早年在中小學教師的培育上,確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最近幾年因應環境變遷及師資來源多元化,也面臨了轉型的考驗,原來各校各有自己的規劃,有的要改制綜合大學、或改名教育大學,或與鄰近學校合併,其中除嘉義師範學院與嘉義技術學院合併改制為嘉義大學,台東師範學院改制為台東大學外,其餘均在原地踏步,毫無進展。

然而,因教育政策搖擺多變,各校都感到無所適從。最近教育部想以可觀的經費為誘因,由前部長郭為藩所負責的師範校院聯合系統,有的學校決定加入,有的卻仍存觀望態度想先觀察看看,這不但是力量的分散,也是部分校院對該部的一種不信任。

●多一些教育政策少一些政治

教育部長職務雖是屬於政務官,可能因為政策失敗或執政黨選舉失利而下台,但因事關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大業,允宜注重教育政策與教育理念,而少一些政治。

前任部長黃榮村在2004年總統大選時,堅持教育中立原則,雖然有人指出其係因此而下台,但其已為教育中立精神立下很好的模式,希望新部長為了教育,也能多一些教育政策與理念少一些政治。

總之,新部長剛剛走馬上任,面對千頭萬緒的教育問題,當然還要多一些時間深入了解,並研擬妥適可行的因應對策,在此寄望部長多觀察、多聆聽、多了解、多接納雅言,並且給孩子多一些自由,給學校多一些彈性,也給教育多一些希望與美好的未來。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 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