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06-14》 |
本期內容 | |
◎ 教育論壇 高中高職博覽大拜拜 保庇了誰? | |
◎ 劍橋漫遊31 妳想教出什麼樣的小孩? | |
◎ 客廳幼兒園 我的碩士論文寫作甘苦談02-先盡信書 再不如無書 |
教育論壇 高中高職博覽大拜拜 保庇了誰? | |
蕭揚(家長) | |
92學年度的高中高職博覽會於5月29日的豔陽下,在台北松山菸廠熱鬧登場。有些國中以遊覽車載著學生及家長前來,更多的是自由前來參觀的。一進會場就看到旗海飄揚,熱門音樂震天價響,司儀得拉高分貝才能讓人聽得清楚在說些什麼。這一天台北市的高中職學校全員到齊,會場裏70多個帳蓬搭就的攤位,一個連著一個,每個攤位都被隔成3坪大小的空間,就在這樣狹窄的空間中,揮汗如雨應接著前來的學生和家長。 現場有各校提供的各式各樣表演,啦啦隊、踢踏舞配上快節奏的音樂,確實營造出熱鬧非凡且創意無限的表象。到處分送的招生廣告DM及設計新奇的贈品,在在可見參展學校的用心;問題是在這樣表象之下,這個博覽會的深刻內涵是什麼?或在實質上究竟能發揮多少作用?值得教育主管單位、參與學校,乃至學生及家長共同思考:教育精神是該追求浮誇、媚俗,或是深刻的內涵。 到現場參觀的一位李姓家長表示,整個感覺是太吵、太亂,根本沒法看到、了解到各攤位的特色。另一位林姓家長說:各攤位派的大多是學生,對學校的了解並不深刻,所以也無法對學校的特點做深入的介紹。很熱鬧,但現場根本沒法子得到有用的資訊。子女目前才唸國二的一位陳太太,為了提早收集、了解各高中高職的資料,也趕到會場參觀,據她表示,在會場可以拿到很多招生DM,但卻無法深入一點了解,原因是會場太吵也太小。她建議如能將博覽會改成靜態,並且地方大些,應會更實際些。 在如建中及北一女等的明星高中攤位上,耀眼的招牌已無須再對來人多作說明,給張DM就成,因此與其他攤位相較,顯得相對安靜。反觀私立高職卻是卯足了勁希望能感動家長、打動學生以爭取認同,一切辛苦只為招生。育達商職資處科的陳淑芬主任在攤位上,努力的向每位前來的學生和家長解說,詳細介紹該校設備及未來升學、就業管道與優勢,陳淑芬十分肯定育達在培育基層專業人才上,能與社會現實需求緊密結合,並有傑出表現而自豪。 在南港高工攤位前,冷凍空調科主任陳聰明也提出他的看法,他指出高中高職博覽會僅辦一天,學生家長若一齊湧入,過多人潮將無法消化,各校攤位應更大些,輔以多媒體方式呈現各校特色,讓學生家長能有更清楚深入的了解。陳主任建議教育局在舉辦類似活動時,應將高中及高職區隔開來,以免因走馬看花而難收實效。 他也表示,目前高職所面對的困境除了招生問題外,還有四技二專的結構問題。在師資上並未明定要技職出身,只要具備博士以上資歷即可,造成平時教授理論尚可,但在專業科目上卻無法勝任的情形,搞得高職人才四不像。高職教育的主旨在培育基層技術人力,但四技二專的增加影響學生的就業意願,並且九年一貫的精神仍是瞄準高中,這將造成未來台灣產業找不到人才,除了服務業以外,勢將倚賴外勞。陳主任強調教育政策實在應該通盤檢討,並且是由下而上的,才能真正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公立高中招生方式明顯被動、保守,私立高職則大手筆製作精美宣傳品及扇子、筆、手機吊飾等贈品,以吸引學子及家長前來光顧,兩者之強弱態勢一目了然。當天走出會場後,許多民眾立即將手中的DM投入附近的垃圾桶中,看到這些費時、費心印製的資料被隨意棄置,參與博覽會的學校心中不知做何感想。 一場立意極佳的高中高職博覽會,在風風光光的舉辦了幾屆之後,不知是否有誠實的檢討過,儘管氣氛熱鬧、型式花俏,一如民間大拜拜一樣,菜色及份量超多,但能消化嗎?並且耗費了這麼多的資源後,除了公立的明星高中外(不須任何加持即已擠破頭),對私立高職、對學生、對家長,到底有什麼收穫?這樣喧騰的大拜拜,究竟保庇了誰? |
|
(回目錄) |
劍橋漫遊31 妳想教出什麼樣的小孩? | |
Celeste | |
一個朋友六神無主、充滿焦慮,略帶哽咽的聲音打電話告訴我他的困境:系上的指導教授對於他的研究很不滿意,想找其他指導老師,卻害怕這位指導教授以後成為他的博士口試委員,反而麻煩更多;轉系?又害怕那個系的研究方向太理論化!轉校?今年的學費就白費了!最後他說:從小至今,都是父母幫我做決定,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決定了? 父母都是老師,因此從小父母幫他決定一切,從念什麼學校、念什麼系到做什麼,一切都被安排好,他也完成所有父母的安排,一路念名校下來。攤出學歷很嚇人,高中、大學都是念台灣最好的學校,碩士班念美國最有名、許多人引頸企盼的超級名校,博士也念英國頂尖學校。台灣許多父母巴不得多生幾個這樣的小孩,老師們期望班上多些這樣的學生;許多學生希望自己學業成就有他的一半就好了! 對於人生,他卻是充滿了猶豫、不安與疑問。從小沒為自己做過決定,因此他害怕「做決定」;少年沒狂妄過,他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從小沒跌過跤,因此他喜歡走最不可能跌跤的路;從小沒幫別人服務過,因此他不想找打雜的兼職工作;旅行總是跟媽媽一起跟團,因此他害怕一個人到任何一個新地方。習慣於父母的照顧,因此他不懂如何照顧別人,或許連自己也照顧不好。他很不快樂,他不瞭解為什麼人生會那麼痛苦,他也對未來感到困惑與害怕。 「害怕」與「依賴」是父母給他的禮物。不過父母可能還沾沾自喜於自己有個非常優秀念名校的兒子,別人也為他們的「教育成功」欽羡不已! 「教育成功」?如果「努力」讓自己的小孩戴上博士帽就是「成功」,那恐怕只是「面子成功」罷了,談到「教育」未免把教育看得太膚淺了!但一層皮(面子)的代價可能是小孩的一輩子。 大部分台灣家長的共同理念:「孩子,我要給你『最好的』教育,絕對不讓你輸在『起跑點』上。」但什麼叫「最好的」?何時又是「起跑點」?花大筆鈔票讓小孩去念最好的雙語幼稚園?學鋼琴?學珠算心算?小孩拿到通過幾級的證明,同時也幫父母親得到了虛榮。到底是誰想學?為誰學? 父母害怕小孩跌跤、害怕小孩失敗的心情,大家都可以體會。但沒有跌跤過的小孩,連走路都要比一般人更小心翼翼,因為他/她一直覺得那將是很痛的,因此更不能跌跤。尤有甚者,他/她可能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走路公式,包括傾斜度、步行距離及速度,一旦找到最完美、最不可能跌跤的公式,他一輩子大概就這樣走路了!連走路都要這樣辛苦,因此他可能不敢去嘗試新事物,這樣的「膽怯」讓他/她錯失人生中更多的美好!直到有一天翻個大筋斗,有些人猛然覺醒:「這不痛啊,我以前一直在怕什麼!」有些人卻因從沒痛過,這樣的「小痛」竟然可以把他/她拉到地獄去! 學生自殺,家長難道不需要負責? |
|
(回目錄) |
客廳幼兒園 我的碩士論文寫作甘苦談02-先盡信書 再不如無書 | |
宋嘉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 |
那個學期修的課,對我想法上的轉變也有臨門一腳的功用。因為要照顧孩子,正式的課我只修了一門:「概念發展」。也由於只修一門課,我首次開始有時間真真正正、好好地吸收、消化一門課的知識。儘管要勻出時間做好帶孩子的工作,剩下的時間只用來對付一門課倒還是行有餘力,因此那時很認真地研讀了幼兒教育學界一位重要人物:俄國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Vygotsky)的原典,和一些相關的重要文獻。我也是在那時第一次發現讀經典文章的重要性。 「學術研究就是這樣,」現在翻到當時信手所寫的一些塗鴉:「對於一個問題,妳不會是想到該問題的第一人,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人。因此在妳之前必定已經有一堆人提出過解決辦法了。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因此,想辦法找出哪些人已經有提過優秀的idea了,然後去消化它們,這是做學問的第一步。」當時的筆記其實自己過一陣也就忘了,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冥冥之中自己還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做。 「蒐集該學科中的重量級文章」後來對我而言變成一個重要法則。一個問題有專業的看法,也有泛泛的看法;有在學術圈浸淫多年、功力深厚的學者,在最有份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科學性分析,也有在給一般讀者看的普通雜誌上的較粗淺的文章。當然並不是說前者一定就比後者有閱讀價值,很多所謂的科學研究,充其量,套用一句我的指導教授的話,也不過是些「quick, dirty research」。 但這裡所說的有價值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是「quick, dirty research」的危險性。這些經典書籍或文稿,在很大程度上是已經取得了該學科社群中大部分成員的認可,認為其中的觀念或想法對該領域的知識累積或突破,具有相當程度的貢獻。 比如談實踐維高斯基的概念,除了他的幾個後繼者李昂提夫、愛科寧之外,就不能不談最有名的美國籍發揚光大者──拉格夫。幾位延伸者中還有一位叫柏克的兒童心裡學家,寫了很多關於維高斯基的書。若要談最忠實實踐其概念的學前教育課程,就不能不談在義大利的雷吉歐‧愛密利雅(Reggio Emilia)幼稚園。所有這些構成了類似一連串肉粽般的、以維高斯基為首的基本概念群,牽其一很難不談及二──如果要寫一篇與維高斯基和幼教專業有關的報告的話。如果在一篇自詡為學術性專文的參考書目中,沒提到那些幾乎已被公認為是重要著作的文獻的話,除了該文作者的基本功力值得懷疑之外,有經驗的讀者還會很懷疑該文作者的寫作用意(當然如果該作者本身已經是公認的大師級人物的話例外)。 閱讀有份量的學者寫的科學性研究著作,是初學者獲得相關知識的重要法門。它的好處不但是幫助我們獲得比較正確的理解,更大的好處是幫助我們節省時間,少走不該走的冤枉路。修我的指導教授萊佛博士(Dr. Stuart Reifel)的課時,他一再利用我們的作業報告去訓練我們一個能力:看一個作者是怎麼引用(cite)別人的觀念。在作業中,我們必須仔細地考察被引用者的原文、探求引用者的引用方式和可能動機。我們很驚訝地發現,很多引用者會有意或無意地曲解或誤用原作者的概念,這情況即使連有名的學者也不能例外,更遑論一般通俗讀物上的文章。 我記得當時一個同學在課堂討論時就很沮喪地說:「連這麼有名的學者都會在賣座這麼好的書上,犯下這麼不起眼但是很嚴重的錯誤,我究竟還能相信誰?」盡信書,不如無書吧!我想。我目前所能想到的唯一解決之道就是:只有盡量培養自己本身的專業能力和批判能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還有就是儘可能閱讀經典著作,因為它們接受過比較長時間的考驗和比較多人、比較嚴格的審查和批評,犯錯的機會「相對比較小」。另外就是屏除「絕對真理」的假設,及建立「每個人都會犯錯」的包容心。(下週續)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