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
2004.6.21/報主.媒體小鋪

本期內容:
《Watch Media》6月20日節目內容:是誰讓你愛上菸?
《影文影舞》不管夠不夠全球化,“I Love This Game”
《流行開講》一億元給洛杉磯,還是台北?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就地合法不如重新分配
《Watch Media》可以線上收聽了

《Watch Media》6月20日節目內容:是誰讓你愛上菸?




媒體的影響力無所不在,跨國性的菸草公司,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以上的廣告與公關費用,意圖為其銷售品牌之香菸,製造清新、魅力、流行、成熟、以及有品味的宣傳。菸草公司的行銷傳播策略相當高明,他們透過廣告、公關、贊助、直效行銷、活動、以及媒體訊息的置入,建立香菸品牌形象,找尋香菸訊息露出點,進而促銷其香菸產品。我國的菸害防制法雖規定香菸廣告不得針對青少年為訴求對象,但許多香菸廣告卻遊走法律邊緣,企圖吸引年輕族群吸菸。雜誌上刊登的廣告、連鎖超商的店頭海報與擺設、以及電視電影的內容當中,都常常可以看到各種香菸或吸菸的場景與鏡頭。青少年與學生接觸香菸廣告或其他相關訊息的情形如何?他們瞭解菸草公司的意圖與行銷手段嗎?他們可以正確認識媒體特性、並且不被媒體中香菸訊息所影響嗎?這個禮拜的節目將邀請交大傳播所所長郭良文和我們聊聊「是誰讓你愛上菸?」


來 賓:郭良文(交大傳播所所長)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

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綠色和平:FM97.3




《影文影舞》不管夠不夠全球化,“I Love This Game”




文/張世倫



六月十四日南台灣傳來消息,高雄市申請獲准,將主辦2009年世界運動會(World Games)。據報載,世界運動會當年是由未被列入奧運會的12個國際運動總會組成,藉以突顯「非奧運」運動的重要性。照講,是喜事一樁,但在這個「不問是非,只問立場」的年代,卻也可以出現中時晚報登出記者呂紹煒的文章〈自我膨風一起喊爽〉(全文見http://tinyurl.com/32rzl),冷嘲熱諷一番。

呂先生在文中以揶揄語氣嘲諷:「嗚、嗚,這個政府是有做事,令人感動得無以復加。不過,且慢,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這個「世界運動會」原來是「World Games」,是遊戲啦!」。雖然,我們不知道呂桑為何要「嗚、嗚」哀嚎兩聲(是肚子痛還是怎樣?),但不能不說的是,這位據稱也曾主跑過體育線(http://tinyurl.com/32gzw)的記者,難道不知道四年一度的奧運會,英文名稱就叫做「Olympic Games」(http://www.olympic.org),也有一個「Games」在裡面。「Game」一字,既是遊戲,也可翻譯為競賽。以台灣超紅的NBA來講,官方口號就叫做”I Love This Game”,會有人說他不是體育競賽,「只是」遊戲一場嗎?

再看看「世界運動會」的具體內容(http://www.worldgames-iwga.org)。的確,裡面是有許多台灣人不熟悉的運動,但是,不也包括了台灣參與者眾,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撞球與保齡球兩項?更別提日本人視之為國粹的相撲,英澳等國極為重視的橄欖球,都在其中。而台灣夢想在奧運奪牌所繫的棒球與跆拳道,不過數年前也只是奧運會的觀摩項目,並曾在「世界運動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把這些參與者眾,重視者廣,繁雜多樣的體育比賽,說成「只是一場遊戲競賽」,不但是對所以參與、練習、或喜好這些運動者的一種侮辱,更反映出台灣部分記者,已經泛政治化到一種不可理喻,目中無人,只會用自己偏頗的觀點看世界的地步。

問題的重點在於,列為奧運「正式」項目與否,真的是衡量運動好壞的正確標準嗎?事實上,運動回到最根本的價值,不過就是個人強身與團隊合作罷了,至於個人勝敗得失或國族集體榮耀,說穿,其實都是附加。奧運,其實只是一種反映了單項運動是否已「全球化」到一定程度的標準罷了。有趣的是,現今當人們談論全球化時,也會同時強調「在地化」或「地方特色」,但在呂文中,彷彿只有「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奧運「正式競賽」項目,其參與者才是真正的運動員,其得獎於否才是重點,其餘一切,都是「遊戲」。

不過對於真正熱愛運動的人,不管喜歡的項目熱門或冷僻,不管是參與者或觀賞者,都可以自信而自傲的喊一句”I Love This Game”。”Game”既是遊戲,也是競賽,它,才是體育的「真精神」,夠不夠全球化,很抱歉,並不是。


《流行開講》一億元給洛杉磯,還是台北?



文/魏玓

報紙上面不斷地報導著《哈利波特3》在台灣市場的連續幾週票房冠軍紀錄,眼看著又要登上億元票房排行榜。接下來整個暑假,好萊塢還有《史瑞克2》、《蜘蛛人2》等等鉅片蓄勢待發準備進軍台灣市場。就在這一波波的好萊塢大浪之下,有一部台灣電影也悄悄搶灘了,那是楊順清導演的《台北二一》。

《台北二一》是楊順清繼《扣板機》之後的第二部劇情片作品。楊順清過去在楊德昌的工作團隊裡,就展現了他的編劇功力,在《台北二一》中,他又運用了流暢而且充滿智慧和幽默的對白,把一對年輕男女在當前台灣社會中真實的生活經驗,他們的工作、愛情和未來,講得既深刻感人,又精采好看。國內吉他好手董運昌的配樂,更協助全片呈現出一種台北特有的憂鬱疏離情調。

看著《台北二一》,再回想這一、兩年來,顯然有愈來愈多的年輕台灣導演,試圖突破他們那些國際知名的前輩們,所建構出來的台灣電影正典,那些電影藝術品質高則高矣,但是卻鮮少顧及台灣電影市場現實,讓觀眾不敢親近,也逐漸喪失信心。在這種狀況下,加上電影工業的生存環境又如此之糟,類似《藍色大門》、《十七歲的天空》和《台北二一》的表現,也就愈加顯得珍貴。

前一陣子,行政院長游錫坤宣布拿奧斯卡獎就給一億的「利多」,因為一部電影的國際形象效果,比花幾億元在外交工作上都還大。但是說真的,要拿到奧斯卡,可比登天還難。回過頭來說,在台灣這種電影發展歷史和現況之下,要堅持本土社會題材、雇用台灣演員和工作人員,創作者還要有本地觀眾意識,拍出既好看又有社會文化意義的電影,恐怕也不是簡單的事。

兩者難度雖然一樣,但是奧斯卡獎的評斷標準,跟台灣社會和文化發展可是八竿子打不著,人家愛怎麼給怎麼給;但是本土優質電影的保障,卻是台灣電影工業和文化生存發展之所繫。從這個角度來說,像《台北二一》這樣的電影,拿個一億元獎金也不過分。但是,最後還有一點一定要講清楚:按照政府的邏輯,拿奧斯卡獎的電影獎金,應該從外交部預算撥付;而叫好又叫座的本土電影獎金,才應該算在新聞局或未來的文化部帳上。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就地合法不如重新分配




文/管中祥


日前地下電台經營者與前總統李登輝餐敘順道陳情,業者們表示,希望地下電台能就地合法,並期待政府釋出更多頻道;他們的動作除輸誠外,同時點出目前廣播業者生存的問題。據聯合報的報導,某地下電台業者說,合法電台多為財團和特權把持,取得頻道使用權後轉手就能賣到好價錢,他認為頻道是公有財,不該被財團和政客壟斷。

地下電台的動作隨即引起合法業者反彈,沒多久由四大廣播團體所組成的「廣播產業行動自救委員會」,便強烈表達他們反對「地下電台」就地合法的立場。新聞局副局長洪瓊娟向合法電台保證,「若有就地合法化之說,一定是天地不容」,而新聞局長林佳龍也保證會以照顧合法業者為前提,對地下電台合法化的問題會顧及程序正義。

「就地合法」在台灣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不論是有線電視或中小功率的開放,雖都經過一定的申請程序,但開放的原因之一,都是為解決當年因廣電資源壟斷、民間人士非法使用電波進行抗爭的問題,實質上便是讓部分業者就地合法;當然,有時「就地合法」暴露了行政部門的不負責任,例如2001年無線電視修法,取消了系統業者家族持股不得超過20%限制,便是因人頭戶清查不易而讓業者就地合法;故不論持何種理由與形式,都顯現政府便宜行事,及在傳播政策上缺乏長遠、完整規劃的窘境。這種未見前瞻的政策規劃,造成日後媒體亂象難以收拾。

姑不論地下電台的陳情是否存在政治意圖,但台灣媒體過度開放、放任競爭的結果,使許多電台因經營困難,背棄原有之設立目的,將股權轉手媒體財團,致使原開放做為服務社區與地方的中、小功率電台,成了商業電台的轉播站,不僅多元的政治言論遭到擠壓,同時因過度競爭,市場上充斥著大同小異的商業化節目。地下電台的要求其來有自,但希望政府再開放頻道或就地合法的做法卻是可議,因這不僅影響既有業者權益,亦不符程序正義,倒不如回過頭來要求政府,重新檢討目前合法業者的經營情況,若有違反經營目的,或已遭大型媒體集團透過人頭戶把持之情事,就該考慮撤回執照重新分配,並補貼致力於社區、多元服務的業者,否則即使現有地下電台取得執照,早晚也成了商業媒體的禁臠。


《Watch Media》可以線上收聽了



星期天上午8:00是有點早,平常要起來就很難,更不會因為要聽「Watch
Media」特別早起,不過,如果你想聽聽這個節目,或者,你擔心錯
過精采內容,但又不願或懶得早起,沒闗係,那就來個線上收聽吧!
保証聽不到黃鸚出谷,但絕對讓妳至少半點滿足!錯過了週日上午8:00
沒關係,依然可以24小時線上收聽。

線上收聽「Watch Media」有幾種方法: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報主的話: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價與共享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媒體小鋪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Watch Media」每週日上午8:00—9:00於「綠色和平」(FM97.3)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