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7-0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醫院自主管理將是長痛
新聞自由入憲



【社論】
醫院自主管理將是長痛
 
 

健保赤字問題再度浮現,政府最後使出的手段,就是以總額預算制對健保醫療支出成長設定封頂線。7月起,許多醫院紛紛加入了健保局這個「卓越計畫」,由醫院自主管理來落實總額預算制度,且硬將門診、住診比率立即扭轉為55:45。這幾天媒體報導,此政策已衍生多種後遺症,例如急重症病患成人球、醫院門診限號、急診室擠爆、延後手術、換用低價藥品等等。

健保局聲稱此機制所帶來的問題有如產前的陣痛,但為了呼應讓醫療專業自主管理,所以不得不藉總額預算制來遏止醫療資源繼續浪費,以及導正醫療資源的配置。但當前醫療供給面私有化程度擴大,此封頂線必然只會加速醫療市場的競爭與健康商品化。

台灣醫療的供給面,自戰後以來的公部門多於私部門的情況,到了1980年代的中期,政府硬是以醫療網計畫,將之逆轉成私部門醫療院所占7成。不只如此,公立醫療院所自80年代以來,亦在新自由主義浪潮影響下吹起再造之風,追求自給自足的經營。就這樣,無論公、私部門的醫院皆以成本會計管控、以追求利潤為最優先考量,醫療生產線化、市場化及商品化的結構已然形成。

醫療供給既已往市場化偏移,健保政策就難以扭轉局勢,僅透過健保政策的各種改革措施,必然都無力挽回醫療資源的利潤導向式分配。然而,一些醫務管理學者與醫界人士,卻仍將總額預算的成功關鍵,指向醫護人員的使命感,事實上,這種寄望於抽象「醫者良心」的唯心夢幻,終將無濟於事。

健保政策絕非坊間所說的公醫制,因為公部門的醫療供給已式微,何來公醫之有?當前應對醫療供方與買方(健保)進行全盤檢討,才是讓醫療資源公共化的治本之道。健保局所說的改革陣痛是否會過去?倘若政府對醫療供需整體結構仍舊交由市場機制,恐怕前述的各種健保後遺症將是長痛。

(回目錄)



【左右看】新聞自由入憲

【左看】
小心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劉欣恆/基層社工員

陳總統於接見中央通訊社成立屆滿80週年的相關代表時,提到除了要將「保障百分百的新聞自由」入憲外,也提到關於勞動三權入憲等亦是值得重視的憲政改造議題。若真是如此,台灣將成為第一個將新聞自由入憲的國家,記協因此歡欣的表示,希望能爭取更多的人支持新聞自由入憲。

然而令人憂心的是,就在陳總統宣示要將新聞自由入憲之際,充滿泛綠色彩的江霞入主華視;財政部長林全在行政院院會中公開直截了當地表示,華視、台視應當民營化(亦即私有化);中廣與中視更為了釋股問題遲遲拿不到證照。不禁令人質疑,若扁政府真有「保障百分百的新聞自由」的誠意,那麼為什麼不從華視、台視公共化做起?

除了新聞自由外,勞動三權亦在勞動三法的修正下,即將面臨史無前例地嚴重限縮。在行政院版草案中,不但大量限制勞工的團結權,甚至新設「冷卻期」、資方鎖廠權、政府強制仲裁等措施,使得勞方罷工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若真的新聞自由與勞動三權就在這樣的談笑間,獲得了憲法的入門券,那麼奉勸大家對這樣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還是小心為妙!




【右看】
入憲才能捍衛新聞自由
李美玉/退休教員

在現代商業社會中,要獲取正確、多元而快速的訊息唯有倚賴新聞媒體,因此,新聞自由往往成為民主制度的鮮明標誌,此一自由做為一項政治權利,在近代民主制度中更是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在戒嚴與報禁時期,正是因為台灣有無數的新聞從業人員,冒著被逮捕拘禁,甚至犧牲生命的危險,將事實的真相揭露出來,才使得台灣民主運動能夠向前推進。因此,在此次憲改工程中,理應要納入新聞自由的課題。

目前憲法中雖然已經提到「言論自由」這四個字,但言論自由是與其他權利放在一起。對言論自由有具體保障的是大法官會議釋字509號解釋文,但位階僅停留在大法官釋憲文層次,未能提升到憲法位階。陳水扁總統昨天首度宣示,盼捍衛百分百新聞自由能納入新憲法版本中,無疑是新聞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只是在新聞自由可望入憲的同時,我們更期盼相關法令能更健全,以避免媒體市場形成惡質競爭,新聞自由脫序與報導氾濫而毫無節制,新聞自由淪為替少數人脫罪的藉口!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