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
2004.7.6/報主.媒體小鋪

本期內容:
《Watch Media》7月4日節目內容:台灣電影的困境與出路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媒體公共化還有段長路要走
《影文影舞》誰需要新聞主播?
《流行開講》蹓鳥和NBA的「複雜」問題
《Watch Media》可以線上收聽了

《Watch Media》7月4日節目內容:台灣電影的困境與出路



台灣目前電影輔導政策,大部分在輔導電影的「製作」上,包括「輔導金政策」及「電影工業產業升級」等。以目前電影長片輔導金來說,最高補助金額最高可達每部3000萬,手筆之大,足叫電影製作業者閉嘴。但是政府一方面花錢輔導國片製作,另一方面卻又大幅度開放外片進口:1989年,戲院工會要求廢除外片進口限制,當局決定對外國電影採取開放措施。1995年,美國迪士尼公司正式在台成立分公司,好萊塢八大公司在台灣結束以前的「代理階段」,而走向嶄新的「直營階段」。1998年,美商投資的華納威秀影城(擁有18個放映廳)正式登陸台北,幾乎囊括全台北市一半票房收入。前兩年,電影法第11條及第40條被刪除,此後台灣不再規定戲院映演國片的比例,也不再對外片徵收國片輔導金。且當時的電影處還大剌剌地說:過去十六年來,這兩條規定都沒有實施,因此廢除之後,對於台灣電影市場,並無影響。外片的映演戲院與拷貝數量,至此進入「無限制時代」,有90%以上皆為好萊塢囊括,已儼然成了全世界最開放、最自由的地方。台灣電影有沒有救的確是個大難題?本週的節目將邀請年輕的電影工作者徐佩漪和我們聊聊「台灣電影的困境與出路」。


來 賓:徐珮漪(電影工作者)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

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綠色和平:FM97.3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媒體公共化還有段長路要走



文/管中祥

在時間壓力下,行政院於6月24日通過條例草案,明訂台視、華視明年底前釋出公股的程序,並賦予無線電視台走向公共化或民營化的法源。然而,這個法案只是提供公(官)股釋出的工具,至於台、華視在公股釋出後的未來走向,行政院並未作出明確的政策宣示。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以廣播電視法修正案作為法源的「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只能處理台華視官股釋出的問題,並未賦予政策方向的任務,乍看之下,行政院不過是依法行政,沒什麼好被批評的。不過,這樣的作法卻再度顯露了行政部門對公共化政策莫衷一是的態度,政院應該要做的是有明確的政策方向,並勇於為自己的政策辯護,聽取外界的意見並主動釐清和修正,而不是就此退縮,搬出一套「模稜兩可」的草案。換句話說,行政院表面上宣示了台華視未來走向公共化的可能,但同時卻又把問題及爭議丟給立法院,不僅有違阿扁總統在2000年的競選承諾,同時也缺乏執政者應有的政治責任與擔當。

事實上,如果行政院有心要推動公共化就不能只是處理「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的官股退出問題,包括公視法、廣電法都該一併配套送到立法院,同時未來公共廣電集團該如何經營?如何分工?民股何時與如何買回?政府每年應該捐贈多少金額給公共廣電集團?員工與資產如何處理?上述總總都必須完整規劃,否則依目前打算只將台華視官股捐贈給公視基金會的作法,將可能導致大船(行政院的「改良式」公共化)拖垮小船(內湖公視)。

顯然的,未來的戰場是在立法院,社運團體及公共化的支持者必須花更大力量才能實踐理想,當然,扁政府與民進黨仍必須對其競選政策負責,更不應該讓他就此逃過。但無論如何,社會力量已經不允許台、華視走向私有化的回頭路,換句話說,支持者除了認同公共化的大目標外,也應該更進一步促成社會各界對公共媒體的討論,除了上述的議題外,還包括將公共化電視從「補充商業電視不足」的定位,積極地轉換成為雅俗共賞、多元文化、民主論壇的領導定位;未來廣電集團的分工與經營模式,以及台灣傳播政策的整體發展方向等,透過民間的參與及討論,讓公共化運動除了作為媒體改革運動的重要過程外,也藉此將民間對社會議題的關照與討論,進一步成為由下而上的改革力量。



《影文影舞》誰需要新聞主播?




文/張世倫

侯姓電視主播被狗仔隊拍到,與連戰公子勝文出遊,兩人戀情備受媒體矚目,而新聞主播的角色,定位,以及台灣電視新聞「主播明星化」的現象,也再度被提出來討論。

主播明星化,對個人而言,可能是攀龍附鳳的終南捷徑,對電視台,可以是收視率成紅的不二法門。在這專業不再,資深無意義的「年代」裡,問題也許應該問的更極端點,那就是,我們要主播幹嘛?

電視新聞,有其習慣性的規格與表現形式,久之,則形成慣例。例如跑馬燈、SNG、現場連線等,都是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形成新聞處理的常規。而新聞主播,只不過是這個慣例中的一環罷了。將新聞摘要先由一人口述,彷彿說故事般,又有如中國說書人或西方吟遊詩人的傳統,藉由「個人化」、「口語化」的方式,拉近新聞與觀眾間的距離。然而,主播在近代電視新聞的收視率攻防戰,越來越被放大,越來越被炒作。遺憾的是,各家電視台爭奇鬥豔,強打熱銷的,卻不是主播的資深程度或學識涵養,而是其美貌、外表、年齡等。

主播,逐漸被「明星化」,一方面使得新聞作為一個「集體」勞動生產的事實,遭到掩飾,二方面,主播逐漸被觀眾「誤認」為新聞的「作者」。觀眾選擇看某某主播的新聞,彷彿「他/她」就是這些新聞的主導者,而忽略了背後團隊的集體勞動及價值取向,才是新聞生產的關鍵。第三,「明星化」的主播,學識、素養、談吐多皆不足,跑線及實地採訪經驗都不足,卻在整個新聞團隊的「薪資結構」裡坐擁高薪,這是勞動價值的扭曲。

主播被當成偶像,明星,假如他具有一定的專業度,資深度,權威度,或許無可厚非,但,像侯姓主播這種連巴勒斯坦跟巴基斯坦都分不清楚的人,竟也可以擔任國際新聞播報,實在是台灣的悲哀,也體現了,本地新聞界缺乏世界觀的窘態。如果台灣新聞界的電視主播,已經是個不需重視專業、資深程度的行業,那麼面對這些奇怪的人形讀稿機,最徹底的解決之道,或許是鼓吹一個沒有主播的電視新聞。

是啊,誰說電視新聞,一定要主播?


《流行開講》蹓鳥和NBA的「複雜」問題



文/魏玓

長庚大學蹓鳥俠事件,在社會上和網路上引起的爭議,大多集中在校方處分是否過當等問題。向來關心當今大學生人文素養和知識視野的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教授,從這個事件又看到了別有意義的面向。他說,蹓鳥俠蹓鳥的原因,是因為跟人家打賭美國職籃NBA冠軍;再度突顯現在大學生在意的、熟悉的,只有NBA這種美式通俗文化,令人擔憂。

李老師一再呼籲社會重視大學生知識水準和視野之不足,算是苦口婆心。還記得幾個月前,李老師公佈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調查,發現台灣許多大學生出現了把「戴高樂」當成「積木」,或是把「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搞混的「荒謬」現象。

其實,如果先不論這些知識的內涵,要「知道」、「記得」這些知識,其實並沒有難易之分。我的意思是說,光是記下戴高樂、大仲馬這些人是誰、做了什麼,並不比記下「俠客」歐尼爾的罰球命中率,或是「爆炸頭」班華勒斯的每場平均籃板球數,要來得困難。培養這些「知識」,同樣都需要時間和資本的投入,以及腦力和注意力的勞動。

這就牽涉到,選擇花精力去知道什麼事情,有時候並不是大學生可以完全控制的。我們的媒體,每個星期提供四場NBA例行賽轉播,還有大量的新聞報導。NBA固然有其精采引人之處,但是如果不是媒體這樣提供充分的資訊,年輕人也沒辦法對NBA如數家珍。相對的,有多少節目,是能夠用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方式來介紹大仲馬和戴高樂?不僅如此,除了李老師覺得大學生「應該」知道的知識之外,是否還有更多「不一樣」的資訊被提供;無論是非洲的文學、墨西哥的電影,還是拉丁美洲的流行音樂?

而且,「怎麼看」一件事情,並不比「知道」那件事情來得不重要。如果我們只是知道NBA球星和勝負,不知道NBA背後複雜的跨國運動和媒體企業運作過程,這樣的知識當然不足。這就跟即使知道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的個別處境,但是卻只能從美國中心的角度來理解,把巴勒斯坦看成是喜歡找麻煩的阿拉伯勢力,同樣是嚴重不足。換句話說,什麼知識值得知道,還得在知識供應非常多元和充分的狀況下,才能判斷。而且,是不是有很多種角度去認識他們,也一樣重要。



《Watch Media》可以線上收聽了



星期天上午8:00是有點早,平常要起來就很難,更不會因為要聽「Watch
Media」特別早起,不過,如果你想聽聽這個節目,或者,你擔心錯
過精采內容,但又不願或懶得早起,沒闗係,那就來個線上收聽吧!
保証聽不到黃鸚出谷,但絕對讓妳至少半點滿足!錯過了週日上午8:00
沒關係,依然可以24小時線上收聽。

線上收聽「Watch Media」有幾種方法: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報主的話:
上上個禮握偷懶沒發報,上個禮拜的電子報又延到這週才發,金拍寫,還請各位讀者大大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