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4-07-13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07-13》

本期內容
◎ 來去紫禁城:北大人是怪胎
◎ 他山之石 哈佛大學有意變更核心課程



來去紫禁城:北大人是怪胎
  魏宏晉(北京大學博士生)
又是畢業的季節,6月中旬的畢業典禮,中國大學名牌一號的北京大學,一下子再「製造」出509位博士,2,581位碩士,以及2千3百多個學士,這些天之驕子一族其中大部分都擁有雙學位證書。

北大窄門有多小呢?今年的高考全中國一共有7百多萬考生,99%的人都會把北大當作第一志願,也有近99%的人叩門無望,每年只有不到3千人能進北大,錄取的比例約2千8百人取一。但就算知道現實與夢想有天差地遠的距離,莘莘學子們對北大還是心嚮往之。

2千8百個人有一個能進北大,大部分肯定是中國13億人口裡精英中的精英,以現實的的角度考量,這些人在中國呼風喚雨指日可待,而且天經地義。

然而實際的狀況是如此嗎?

個把月前,北大BBS「一塌糊塗」站出現一個署名「黑狐狸」發表題為「我是北大培養的廢物」的帖子,開頭就說:「我是1997年從北大畢業的,我告訴大家,那年,我們系畢業了11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99%都是廢物。我認識的很多北大校友現在都混得慘不忍睹……這些人不僅丟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計也成問題。」這個帖子出現後,一時引起騷動,校方怕有「不良影響」,一度把它給刪了,但經過許多抗議聲援後,又被重新貼了回來。

黑狐狸的帖子道出了北大人心中的隱痛,這些年北大畢業生就業前景遠非想像中的理想,扛著這塊大招牌不只優勢不再,甚至還會有負面的後遺症發生呢!

一位今年畢業的碩士班小學弟去年3月就開始找工作了,一直到今年4月才敲定到上海的一家電腦網路公司工作。因為女朋友就在北京上班,我知道他是一直想留在北京的。我問他為什麼會要這個上海的工作,他很無奈地表示,前前後後一年以來,面試了不下20家公司,就找到這家公司,能有啥選擇呢?我沒有多問他薪水如何,這可能越說越傷心。

我這學弟的狀況在現在北大畢業生中很普遍,一般歸咎埋怨就業市場狀況不佳,然而北大人「市場性」差卻少有人敢勇於面對。

2002年「北京春季人才招聘會」上,一家美國的「特路普國際公司」招聘條件上打出了:「北大、清華畢業生一概免談」的啟事,一時引起議論紛紛。雖然該公司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美國血統清潔公司,但是其北京代表處「公司曾經用過北大、清華的學生都不成功」的一席話確有其代表性。有媒體在對中國50家企業調查後得出的結果顯示,對北大畢業生表示印象非常好的只有28%,表示堅決不招聘北大畢業生的企業卻達到了34%。

北大畢業生越來越不受歡迎的現象叫很多人迷惑,問題的答案要從北大人的「特質」找起。

媒體的調查報導指出,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企業不喜歡北大畢業生?他們統計分析解釋,北大畢業生受到北大學術風氣的影響,強調個人的主張,缺乏團隊協作的精神;北大畢業生個性比較自傲,在企業通常自以為是,且不管在哪個企業工作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即使呆在大企業也不安分。另外,北大畢業生的要價比較高,但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比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卻高不了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當然願意自己培養一個比北大生差不了多少,但踏實肯幹的普通大學畢業生了。

北大人自我、缺乏團隊協作的精神,我在北大體會非常深刻。

北大有個棒球隊,是學校正式的隊伍,裡面成員主要包括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本地的北大學生。棒球運動在台、日、韓等國發展已久,已經形成對此運動的尊重文化,在球場裡有一定的規矩,比賽作戰最強調團隊精神。

可是這些規矩和文化一到北大,一點用都沒有。

愛打棒球的人都知道,球員休息室是絕對不准閒雜人等進出的,可是有些北大的中國籍選手卻老把女朋友帶進球員席裡,還當眾摟摟抱抱,講也講不通。

還有像按照普遍的防守方式,二壘手和游擊手各站在一、二壘間,以及二、三壘間,幾乎負責整個內野大半防區,最注重補位和合作。然而,北大的球員很少會去補別人的位置,常常就固守在自己的區域裡,二壘手接到球,想雙殺都找不到人接應。

北大棒球隊成立至今也4年了,還出過國比賽,但這些毛病就學不好。他們有優秀的成員,部分打擊手甚至有全壘打的實力。個人表現有模有樣,但是合作起來就是不行。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中國是個體育大國,但是越注重團隊合作的比賽項目就越弱。籃球、足球都不能看;女排曾風光過,現在也沒落了。他們最愛看足球,政府也砸下大錢辦甲A職業賽,球員身價不斐,可是看中國甲A就像看歐洲球賽的慢動作重播,悶都悶死了,團隊作戰一塌糊塗。

北大人自傲、自信,已經到了有些病態的地步。一位朋友在外租房,後來搬進一位北大畢業的屋友。那位屋友在遷入當天,家當眾多、手忙腳亂,朋友主動幫忙,想不到那位北大人非常訝異地表示,以前在北大從沒有人會主動幫人搬東西,這是他很新鮮的經驗。

另一位朋友的屋友是兩位北大畢業生,那屋簡直是戰場,水管完全不通、浴廁像從沒打掃過。朋友花了幾天做了一次大清理,讓屋子重見天日。想不到兩位北大高材生一聲謝也沒有,視為理所當然,令人氣結。

北大人是群被寵壞的孩子,他們具有當前中國社會普遍的心理狀況:信心比能力強;而因為出身北大,他們更是嚴重。這也許是北大人找工作容易處處碰壁的根本原因吧!

編按:「一塌糊塗」站網址:http://www.ytht.net/Ytht.Net/bbsindex,有繁體站,可匿名登入。
(回目錄)



他山之石 哈佛大學有意變更核心課程
  節譯■盧永山
負責翻修大學部課程的哈佛大學委員會4月底公佈一份報告指出,哈佛畢業生應修習更多科學課程,與教授進行更多個別接觸,及就學期間應到海外見習。這是哈佛大學近25年來首度進行課程翻修。

這份集思廣義一年而成的報告也建議,哈佛大學應廢棄必修的「核心課程」,這套講授課程是在是在1978年所修定(註1),目的是確保哈佛學生熟悉許多學門的知識研究途徑。哈佛大學將仿照其他大學,以更具彈性的必修課程取代核心課程。

這份報告獲得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L. H. Summers)的支持,報告附和了桑默斯自2001年就任校長以來所提出的許多建議。桑默斯經常表示,科學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學生也需要培養全球視野。

這份長達70頁的報告將交由教員討論,在經過進一步修訂後,明年才進行投票表決。負責督導這項報告的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柯比(W. C. Kirby)說,大部分的核心課程將在2或3年內進行變更。

若要實施這項課程變更計畫,哈佛大學必須編列預算聘請更多教授,並幫助學生分擔赴海外旅遊的和進行研究所需的費用。桑默斯表示,籌募經費將是他的優先任務。

桑默斯表示:「身為校長,我的職責是確保加諸於教員和學生身上的限制,只是出於他們想像的結果。」

哈佛大學推出課程變更計畫,是為了回應許多社會領袖的批評。這些領袖認為,哈佛大學經過類似的檢討過程,而在1970年代中期發展的核心課程,並未提供學生足夠的選擇,卻鼓勵他們過早決定專攻領域。

因此,這項課程變更計畫建議,學生可在高年級以後再決定主專攻領域──目前哈佛學生是在大一下學期結束時決定專攻領域)──並且少修與專攻領域有關的課程。

哈佛大學藝術暨科學院院長柯比說:「我們決定放棄專門化及零碎化,確保學生可獲得既深且廣的教育,並允許他們可接觸各種領域的知識。」

數名哈佛大學主管也表示,在全球交流、跨學門研究、及科學日益頻繁和重要的今日,哈佛大學有必要更新課程。這樣的改變將使哈佛教育跟上許多大學的腳步,走在時代的前端。

這套課程變更計畫最不尋常的部分就是,所有的哈佛學生必須到海外學學習一段時間,無論是進行傳統的海外留學計畫,或者是進行暑期實習或短期研究。哈佛大學的立場可說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因為就在幾年前,該校還鼓勵學生不要前往劍橋大學,因為該校認為哈佛提供的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

柯比說:「在美國對世界影響力空前無比的時代裡,做為美國的學術機構,哈佛有責任教育學生認識週遭的世界。」

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副院院長、也是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沃考維茲(J. Wolcowitz)說,儘管其他大學非常強調國際教育,但哈佛並未看見有學校「期待」學生到海外進行研究或實習。

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是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學生必須在數個學習領域裡挑選一套課程,這些課程通常集中於特定主題,並強調「求取知識」的方法,而非累積知識。

新的課程計畫將取代舊的核心課程,提供學生一套選修的「哈佛學院課程」(Harvard College Courses),這套課程強調知識更甚於方法學,並涉及更廣泛的領域。例如哈佛大學的哈佛學院院長葛洛斯(B. Gross)指出,一堂生命科學課程可能結合分子學和演化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而非僅著重於其中某個領域。

沃考維茲說,未來,非科學類主修的學生也必須修習更多堂科學課程,或許是4堂課,現在他們必修2或3堂課。

這份報告說,許多學系現在要求學生修習16堂以上與主修領域有關的課程,學生修習的課程數應減至12堂左右。

這項課程變更計畫也是反應長期以來,外界批評哈佛大學對學生的學業指導不夠充分,許多學生甚至不認識任課教授。這份報告建議,所有的大一新生須修習一堂研究班課程(seminar class,譯按:在這種人數不多的班上,學生在教授指導下,將發表和討論各自的研究結果),大三生在他集中選擇的領域中再修習另一堂研究班課程。報告也建議,應召募更多教師參與學生諮詢體系。

熟悉報告內容的哈佛學生表示,對於該如何改善教學和諮詢體系,這份報告缺乏明確的計畫。學生議會主席曼漢(M. Mahan)說:「報告多篇提到國際經驗和專精科目(concentration choice),並且激進地變更了通識教育,但在諮詢和教學體系的變革上,卻不像前者那般大膽和深思熟慮。」曼漢計畫在今年秋天舉辦學生大會,針對課程變更計畫投票,並將學生的版本提交給行政單位。

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院長雷文(A. Levine)說,儘管這份報告的某些構想並不激進,但有了哈佛大學認證,報告就變得事關重大,這項課程變更計畫將受到密切的關注。

(取材自波士頓環球報)

註1:

1970年代,美國社會變動巨烈,教育改革迅速推進,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情況。例如,美國經濟上的繁榮及道德水準的下降已經極不相稱;崇尚技術而忽視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導致社會混亂。

當時的哈佛大學校長波克(D. Bok)在考察西方道德教育發展軌跡後,提出了自己對道德教育與社會發展關係的看法,及改進大學道德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和建議。他認為,社會要達到真正的繁榮與穩定,一要增強經濟實力,發展科技,改善管理,二要使整個社會包括政府、學校、社區,都充滿活力。這樣的社會不僅要鼓勵社會成員的個性自由和市場競爭意識,更要關心他們的責任心和合作精神。

波克認為,通識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義務感。1973年夏,波克任命教育專家羅索夫斯基(H. Rosovsky)擔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負責更新規劃並確定哈佛大學的教育目的。1974年春天,羅索夫斯基籌組7人工作小組,對包括核心課程在內的大學教育各面向,進行深入調查研究。

1974年10月,該工作小組發表《致教職員的一封信──談大學教育》,指出已實施多年的通識教育存在不少缺憾,如課程片斷、零碎、沒有系統,因此呼籲哈佛教員同心協力來探索通識教育的目的與方法。此信引起強烈迴響,100多位教授及許多學生贊同這一主張,紛紛獻計獻策。1976年,7人工作小組組長威爾遜(J. Q. Wilson)提出《威爾遜報告》,建議實施非專精(non-concentration)科目。1977年,此報告經教授評議會討論通過,並易名為《核心課程報告》(Report on the Core Curriculum)。

《核心課程報告》明列哈佛大學的教育理想或目的,是培養20世紀有教養的人,這樣的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清晰、有效地思考及寫作能力;(2)在某些領域中,具備廣博的知識與基礎;(3)對於所獲得及應用之知識,具有正確批判及理解能力,並了解宇宙、社會及人類自身;(4)勤於思考道德與倫理問題,具有明智的判斷力,能作出恰當道德抉擇;(5)具有豐富生活經驗,對於世界各種文化及時代,深感興趣,努力探討。

為了造就符合上述標準的有教養的人,每個哈佛學生必須修習下列5個領域的課程。(1)文學與藝術:熟悉人類重要的文學與藝術成就,進而發展藝術創造與表達。(2)歷史研究:以歷史的眼光,瞭解現代社會的主要趨向,以及在過去歷史中和特殊情況下人類事物的複雜性。(3)社會分析及推理:瞭解一些社會及道德方面的基本概念,以發展系統思考現代社會及個人問題的能力。(4)科學:熟悉物理學、生物學及行為科學之基本原則,並以科學之眼光正視人類及世界。(5)外國文化:擴大文化經驗,並對自身的文化傳統達到新的理解。

哈佛大學新生,在第一學年必須修習上述每一領域中的1至2門科目。要獲得學士學位者須修習32門課(以每學期為單位的課),其中16門為與主修領域有關的專門課程,8門係通識教育科目,另有8門為自由選修的專業科目,通識教育在整個課程中約占1/4。(取材於哈佛大學網站)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 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