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2004/07/16(五) |
||||||||
1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友報連結: --------------------------------- 教改時代 創刊12年,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BBS站入口1 | | 人本BBS站入口2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1 1 |
新鮮教師營第十四期 詳見→(more) |
1 | ||||
|
||||||||
面對自己還是國中、高中、甚至只是國小高年級的孩子談戀愛,很少有父母,不戰戰兢兢。即使父母們都知道這已經是開放自由的E世代,孩子的世界早已不停擴展,交友的情況更與父母的年輕時代大大不同,但是,總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呢,明明都還處於少不更事的時期,就碰觸了「戀愛」--這個交錯著最多複雜情緒的重要體驗,爸爸媽媽們,其實百種滋味在心頭。 許多父母面臨的是挫敗的經驗,叮囑著課業重要、交友要謹慎,孩子卻似充耳不聞;或是失落的經驗,想跟孩子聊聊,孩子卻像秘密般收藏心情。而這些挫敗、失落的心情,卻常常轉化成負面情緒,孩子看到的,往往只是禁止與生氣。 所以,許多青少年的孩子,初嚐愛情滋味時都偷偷地不說話,讓父母的負面情緒無處可長。畢竟,對自己來說是多麼愉快和甜蜜的事情,卻讓最親近自己的爸爸媽媽,憂心甚至生氣,怎麼想,怎麼不解與矛盾。而真心關心孩子的父母,也就沒有任何機會,在孩子的這個甜蜜經驗中,笑著陪著。 我認識一個女孩,平時與家人互動良好,什麼心裡話都跟爸媽說,唯有,在高中時和一位男校男孩交往的事情不能說,有趣的傷心的都要忍住不能說,因為爸爸那句「大學才可以交男朋友」,清楚的留在她心裡。這件事,她到了大學畢業之後,才有機會跟爸爸提起,這位爸爸一直不解的搖頭,懊悔這樣一句話,讓自己喪失了參與孩子一段生命經歷的經驗。 究竟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又不夾帶著任何「禁止」、或「你最好不要」這類會讓孩子隱瞞的訊息?其實,父母們得先回頭想想,自己對孩子談戀愛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裡,真正的根源是什麼。 面對自己的分離焦慮 回歸內心本懷,父母對孩子談戀愛的所有「擔心」,起因何來?一位媽媽說得好,「孩子自己拉拔大,他要與另一個人更親密了,我真的得調適一番。」另一位媽媽則說,最擔心的是孩子碰到一個孩子認為可以信賴的人,但是,那個人究竟能不能像自己一樣對孩子那麼好? 原來,是因為可能與孩子「分離」,而產生了深層的焦慮,焦慮自己想照顧孩子的心,無法完滿。尤其,孩子還在青少年期,這樣的分離總讓人覺得來得太早。 然而,其實父母也知道,當戀愛的心情一來,擋也擋不住,而坦誠面對自己的焦慮,是現代父母在孩子成長與突破的過程中,必須接受的重要考驗。 在當代心裡分析學家佛洛姆所著的《愛的藝術》書中,就提到了父母親得面臨的調適,他說,在孩子日漸長成的過程中,「母親必須對生命有信心因此,也就不會過份焦慮,不會用自己的焦慮感染孩子,在母親的生命中必須有這樣的希望,她希望孩子日漸變得獨立,終至同她分離。」而,「父愛需具有耐心與容忍,這要遠勝威脅與獨裁。父愛要給予成長中的兒童一種逐漸增強的能力感,最後終致要允許他成為他自己的權威,而免除父親加給他的權威。」 佛洛姆認為,孩子的獨立是一種必然,父母的愛,更應該轉化為讓孩子活得更自主、更有能力的方式,而不只是權威與佔有。尤其,戀愛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因為體會了孩子與自己必定分離,而發展出來的、更進一步的愛,唯有這種愛,才能讓孩子更成熟;也唯有這種愛,能讓父母與孩子的分離更圓融。 尊重孩子是個獨立個體 有了思想,就可以有正面的行動,然而,父母要能面對分離,需要深刻的學習。 學習可以分成兩部分:釐清自己的擔心,以及認知孩子的獨立。 首先,釐清自己所想的每一個干涉小孩談戀愛的理由,因為,父母太容易只因為一兩個理由,就「禁止」了談戀愛這美好事物的發生,也太常因為想要涉入,就給了孩子太多束縛。然而,只要細細想過,父母很容易發現,禁止或涉入孩子的戀愛過程,往往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爸媽們更希望的,其實是孩子能夠理解大人的擔心、並且培養出克服困難、掌握美好的能力。舉個看來不相干的例子,考試。父母因為認同考試,所以雖然總是擔心孩子考試考不好,但是,我們從不會禁止孩子去考試,就算干涉,也常常是以鼓勵的態度,希望孩子能突破考試的困難,享受知識的奧秘。而戀愛,其實在許多孩子心目中,就比考試還要重要,是非做不可的重要大事,要孩子學習克服戀愛中的困難、或鼓勵孩子享受戀愛的美妙,比一味的禁止孩子不去接觸,容易得多;對孩子來說,看到父母的鼓勵,也比看到父母總是憂心忡忡小心翼翼的「探問」,感覺更好。 而且,協助孩子理性面對困難的方法並不難,就跟所有的親子溝通一樣,從坦誠傾聽對方的聲音開始。如果父母擔心的是談戀愛會影響功課,可以先試著和孩子說,父母為什麼覺得談戀愛會影響功課,接著,就應該問孩子,父母的感覺和他的感覺有什麼不同嗎?孩子有沒有什麼考量,是爸爸媽媽很難體會的?孩子,對於爸爸媽媽的態度或緊張,又有什麼想法? 很快地,父母會發現孩子有自己的詮釋與理解,如果一時孩子說不出來,也不要急,請孩子慢慢想想。就有孩子分析,父母擔心的功課,好像是一個模糊的整體,小考考不好他們也緊張,一天不讀書他們也緊張,但是對他而言,只要可以掌握段考進度,就是自己「顧功課」的表現了,畢竟談戀愛跟顧功課缺一不可,而這是他自己找出來的平衡,也是他的學習。而父母那種總是想要更理解的心情,孩子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們,也會自己估量著,什麼時候、哪些事,可以讓父母知道更多,那也是他自己的平衡-兩種親密關係間的平衡。 這樣一聊,相信父母心中的疑慮已經解除了一大半,因為我們不但跟孩子聊了他對功課與愛情的想法,還瞭解了他自己的行動與規劃,偶爾,父母還可以用自己過來人的經驗,提供一些談戀愛或讀書的小秘方,供孩子參考,這種「參與」,才是真正尊重獨立個體的參與,也才會是孩子願意接受、並思索的參與。其他的各類擔憂,父母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跟孩子談,例如父母最擔心的「性」的問題,如果父母可以在與孩子談論的時候,為孩子補充各種正確的性知識,誠懇地透露出問題而不是威權的禁止,相信孩子都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保護自己。 甚少有孩子會對父母擔憂的各種問題不屑一顧的,因為那都是他生命中正在面對、也難以逃避的事情,若是孩子完全不顧父母的擔憂只顧著談戀愛,那父母就應該關心:孩子是不是在生活上碰到了困擾?導致他不願意面對課業或生活上的其他美好。 其實,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雖然渴望獨立,但也同時渴望父母的溫暖呵護,尤其是戀愛,因為是初初嘗,牽涉到兩個人之間的情感相處,還有各種生活中的壓力,孩子的困難與疑惑一定一籮筐,最親近的父母,當然是諮詢的第一選擇。重要的是,父母是不是能夠釐清自己的分離焦慮,認清孩子是個希望自己探索的獨立個體,在孩子的身邊以最溫暖的姿態,守護孩子面對戀愛的點點滴滴? 編按:取自「人本教育札記」180期,2004年6月號,
53大專院校漲學費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發現新校園」;(每週六、日22:00-23:00)由陳翔主持。 ■「教育方向盤」;(每週日10:05-11:00)由劉和然主持。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 <Top>-------------------------------------------------------------------------------------- |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