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7-2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3成2的投票率表示甚麼?
工會運動的未來之三



【社論】
3成2的投票率表示甚麼?
 
 

高雄市第6屆市議員補選,只有3成2的選民投票。高市一向是政治狂熱的地方,過去,投票率都在7成以上;這次選舉投票率出奇的低,引起各界解讀。我們認為,這涉及投票行為的民主意涵與權力爭取的本質,同時反映台灣民主化的程度,值得進一步論述。

選舉在今日幾乎等同於民主的實現。但在歷史上,近代歐洲選舉的發源地──英國,其原始目的,實與民主的實踐無關,而是新興資產階級向貴族爭奪部分政治權利的手段;17世紀英國光榮革命後,英國成立由非世襲貴族組成下議院。但下議院議員的選舉並非人人都有投票權,只有具有一定資產、或繳納一定數額以上稅金的布爾喬亞階級者才有投票權。顯然,這種投票不是用來反映民意的「民主」選舉,而只是少數布爾喬亞階級,委託代表來監督政府的過程。更正確地說,這種選舉乃係有錢的資產階級爭奪政治權力的過程,完全沒有想到人「民」做「主」之目的。事實上,一直到19世紀初,凜於法國大革命對既得利益者的鎮壓,英國政治哲學家多排斥平等與民主的理念,並以其會妨礙個人自由而反對民主實施。

因此,選舉與民主並無必然的關係,但民主的確與權力的爭奪有直接的關係。這點,即使是資產階級亦不否認。資產階級民主理論的所謂「以數人頭來代替殺人頭」來輪替政權的論述,正說明「數人頭」的選舉,是要用來輪替政權。當然,真正的民主制度,甚或任何的政治制度也離不開權力的爭奪,或者說,政治首要目的就在於權力的安排。民主做為一種政治制度,當然也是種爭奪權力的手段。但是,民主終究還有其他的內涵與價值;單純的選舉卻未必具備這些內涵與價值。

此次高市議員選舉投標率嚴重偏低,表明它不具有反映多數民意的民主意義;可是它仍然能夠決定權力的分配。因此,基本上只是一種權力的分配,算不上是民主的實踐。值得深思的是,台灣選民,似乎並不十分在乎民意的反映,而能認同選舉的主要功能,乃在於根據某種遊戲規則以接定權力的安排。換句話說,台灣選民的關心焦點在於權力的安排,而非真正民主的實施。由於高雄市議會權力安排的重要性不高,投票的意願就不高了。

我們可以結論說,選舉,不等同於民主;而台灣的選舉主要只是爭奪政治權力的手段,還不是正式的民主實踐!台灣距離真正民主還有漫長的道路。

(回目錄)



【左右看】工會運動的未來之三

【左看】
遇見1,931顆種子
芮善祥╱文字工作者

在充滿一片銅臭味與威脅聲中,「賄選家族」在本次高雄市議員補選中仍有三員「過關」,代表工會與社會弱勢臨時決定出征的周嵩祿(LULU),不幸以1,931票落選,除了憑藉政黨不分區名單當選之外,自十餘年前吳勇雄曾經當選職業代表後,從羅美文、曾茂興到這一次的LULU,仍然是一位難求。

選舉比的是資源,不外乎就是錢場、人場與文化場;論錢場,工人與弱勢代表當然不敵背後有財團撐腰的資產階級政黨,因此重點往往在另外兩場,就人場而言,說得明白些,就是檢證組織工作是否做得扎實的時刻;若沒有了組織工作就不能稱之為「運動」,充其量只能說是「活動」。抓緊工會頭人是不夠的,只有繼續往基層組織、宣傳與鼓動,屆時選票才開得出來,選上的代議士腰桿才挺得起來,強大的草根監督同時減低了代表「變節」的可能。而文化場著重的是生產出屬於民眾的文化資本,做為民眾界定自己,並區分出誰是統治者的意識型態領導權,以提升被統治民眾覺悟的手段。

台灣工運的人場與文化場空間還有待開拓!與其將1,931看做落選的得票數字,還不如說是現狀不滿的1,931顆種子,期待LULU能夠持續灌溉,讓這1,931顆種子能夠發芽、茁壯。




【右看】
工會社會化的必修課
林水秀╱政治觀察人士

高雄市議員補選結果於上週六揭曉,在選風最為敗壞的第五選區(前鎮、小港),卻有一位不同流俗,代表進步社運界參選的周嵩祿,雖然最後未能擠進當選行列,但從參選過程中南台灣的工會,為了一個無政黨背景的青年工作者「動」起來的狀況,我們還是從工運的黑夜中窺見了黎明的希望。

總的說來,台灣的工會要在社會變革建立起自己的正當性基礎,逐步擺脫防禦性的角色,除了政治化一途外,還有許多必修課要補。就最低的層次而言,部分不肖的工會幹部尸位素餐,不戮力於會務的推動,反而透過當選理事長後會務假的方便,為自己的工餘副業大開方便之門,在企業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下,老闆莫不為企業瘦身、組織改造對員工權益磨刀霍霍,只想著A好處的工會幹部,注定不被會員所支持。

再來,工會常被抹黑為汲汲於會員權益、枉顧公眾利益。的確,工會以會員權益為優先考量,但工會因在企業內部就資訊而言,常是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往往比外部董事、監察人都還進入狀況,若工會能夠擔負起保障大眾權益的角色,相信工會必然能夠社會化,建立起公平正義的形象,要再進一步發揮,相信是唾手可得。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