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4-07-26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07-26》

本期內容
◎ 美國傳真:校園洗腦?美國保守派對自由派觀點充斥校園展開反擊
◎ 劍橋漫遊:夏天劍橋的天氣、文化與藝術
◎ 客廳幼兒園:閱讀繪本《小魚散步》(下)



美國傳真:校園洗腦?美國保守派對自由派觀點充斥校園展開反擊
  節譯■盧永山
班.夏皮羅(Ben Shapiro)就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畢業時對在校期間所見所聞感到萬分失望。他感嘆地說,洛杉磯分校的教授經常喋喋不地暢談自由派的信念,但他們的偏見卻少被挑戰;相反的,保守派教授卻聳聳肩不以為意。

做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園報布魯恩每日新聞(Daily Bruin)的專欄作家,夏皮羅說,他可以藉專欄陳述不滿,卻也因為個人觀點遭到開除。

以20歲年齡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後,夏皮羅撰寫了《洗腦:大學如何灌輸美國青年》(Brainwashed: How Universities Indoctrinate America's Youth),藉這本書,夏皮羅希望告訴全世界,美國的高等教育是處在何等令人惋惜的狀態。

已拜讀的部分讀者批評《洗腦》一書只是夏皮羅的泛泛之言,但與夏皮羅持同樣觀點的人不乏其人,這些人認為夏皮羅所激起的浪花,確實反應出美國大學校園出了問題。

《洗腦》才出版沒多久,在沒有進行全國宣傳的情況下,已躍居亞馬遜網站(Amazon.com)暢銷書排行榜第26名。

讀者在亞馬遜網站所留下的50多篇書評中,語氣少有不偏不倚的,有幾篇書評甚至詆毀這本書,批評這本書「沒有丁點事實」,也對作者說出「以你為恥」的字眼。少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生寫道,夏皮羅的批評與他們的經驗不符,其中1名學生評論說:「魔戒可能比你的書還要真實。」但也有很多讀者支持夏皮羅的觀點,幾名讀者說,他們在就讀大學時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他們的保守觀點既不受鼓勵,也不獲自由派教授接受。

「教育上個人權利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in Education)法律暨公共辯護部門主管葛瑞格.魯基安諾夫(Greg Lukianoff)說,不幸的是,這類不滿目前僅限於言辭。他認為大學校園保守派觀點的自我檢查,已漸漸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魯基安諾夫說:「我自己是個自由派,但自接掌此工作起,我就被嚇壞了。」

魯基安諾夫說,許多美國大學是以自由價值為立校基礎,對沒有表現出這種價值觀的學生會覺得很不舒服。這導致許多大學制定了「言論準則」(speech codes)以避免歧視,但有時後言論準則反倒是壓制了合法型式的言論自由。

魯基安諾夫說,他經常聽說,表達保守觀點的校園報在發行前就被銷毀。

保守派演說家有時也會被消音。魯基安諾夫說,當紐約綺色佳學院保守派學生團體邀請安琪拉.布坎南(Angela Bay Buchanan,美國保守派政論家帕屈克.布坎南之妹)演說時,該校學生試圖以騷擾名義使這個團體被捕。

類似的不滿也導致美國眾議院和部分州議會在今年稍早提出「大學權利法案」(academic bill of rights)。

撰寫這項法案的保守派運動人士大衛.霍洛維茲(David Horowitz)指出,「大學權利法案」是為了保護保守派學者在自由派觀點充斥的校園中能不受歧視。

外界認為,這項法案不可能通過,然而,它卻獲得不少人士的支持。例如聖地牙哥的教育人士露安.萊特(Luann Wright),由於擔心兒子的教授會過度灌輸自由派的議題,她設立了「停止灌輸」網站(www.Noindoctrination.org),邀請大學生分享遭自由派觀點洗腦的經驗。有1百多名學生在網站在留言。

夏皮羅抱怨說,類似的歧視也發生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他說,他的教授是道德的相對主義者,避開善惡觀念不談,教導學生以懷疑眼光看待宗教和愛國主義。

夏皮羅在書中嚴辭指控美國的教授,推廣無神論和絕對的性自由(包括戀童癖、合法的強暴),並主張極端的環境主義,呼籲消滅人類。然而,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學術自由部門主管強納森.奈特(Jonathan Knight)說,這類爭議並非新鮮事。

奈特說:「教職員比一般人更被認為是自由派,至少自1960年代開始,他們就如此的描述自己。」奈特指的是威廉.巴克利(William J. Buckley Jr.)著作《耶魯大學裡的上帝和人》(God and Man at Yale)所提出的類似論點,該書於1951年首出上市。

批評夏皮羅的聲音中,其中一個是,儘管夏皮羅在書中貶抑菁英份子和長春藤盟校,今年秋天,他將就讀哈佛大學法學院。

奈特說,這項事實使外界難以接受夏皮羅對菁英大學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的輕蔑,因為後者幫助夏皮羅取得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入學許可。

(取材自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回目錄)



劍橋漫遊:夏天劍橋的天氣、文化與藝術
  Celeste
7月中旬是劍橋的電影節,看到小冊子的簡介,老早沒有心思寫論文了;卻趕緊拿起筆,把想看的電影都圈起來。其中有兩場免費在互外草坪播放的電影格外引起我的注意,尤其是《搖滾教室》(The School of Rock)。一方面是因自己曾當過老師,也做過類似瘋狂的行為,因此格外讓我心有戚戚焉;另一方面是免費,總有「賺到了」的感覺!但播放時間是晚上10點15分,剛開始不解,為何這麼晚才播,後來終於了解了:10點後天才黑!

《搖滾教室》(The School of Rock)敘述一個搖滾吉他手如何讓教室變成樂符飛揚、創意橫溢的地方。這部片子挑戰所謂「教育」的傳統定義與功能。記得大一念社會學時,課本中的一張照片一直讓我記憶深刻:作者Peter Berger把學校畫成一部機器,各種各樣的人進去之後,出來大家都長得一模一樣了!

剛到學校教書時,我不諳所謂教育界的「規矩」,因此我坐在桌子上跟學生「談」世界;穿著緬甸買來的上衣、泰國的裙子、東歐買到的項鍊,帶著匈牙利、日本、愛爾蘭、蘇格蘭等地買到的CD,告訴學生我看到的世界。藉著一部部有爭議的影片跟學生談婦女、種族、人權與文化。有一次為了讓學生用「心」聽音樂,要求學生把燈全關掉,把門窗全關起來(因害怕主任來查堂),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做一件事:單純的聽!

我做的是真正的教育工作,但我在害怕!因這不符合傳統的教育定義,我理應理直氣壯做這些活動,但當時的我卻像小偷一樣的心情。果然有一次教學組長查堂,他看到教室怎麼暗暗的?學生怎麼都在休息?進到教室就破口大罵,也不管活動正在進行!我也曾被主任叫到主任室談話,因我「坐」在桌子上教書,「沒有老師的樣子」!

如果學校是一個讓學生覺得無趣、學不到東西的地方,那麼輟學生的增加可能不是學生的問題,學校本身自己難道不需檢討?許多學校行政人員怕事,因此老師、學生最好都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這樣比較方便管理!教師甄試的問題也在此。表面上的公平競爭來提高教師「品質」,只是一種型式主義的假平等,在這種制度下,像我這種「不乖」的老師也只能在外流浪了!

典型的英國夏季氣候,讓我之前擔心這次戶外電影會不會取消,結果真要謝天,沒有下雨,雖然低到10度左右,還算舒服。其實從6月中旬開始,劍橋的氣候變得很有趣:10分鐘的大太陽後,你可以明顯感覺到雲層的累積,由藍轉灰,再變成全黑,接著是一陣暴雨,10分鐘暴雨後就停了,太陽又慢慢從雲層中透出來,然後又是大晴天。每一至二小時循環演出一下。難怪在台灣看英國溫布敦網球賽的朋友問我:「你們英國的天氣是怎麼一回事?!」

7月份每個週末有一項很有趣的藝術活動:在劍橋地區的藝術創造者會開放自己的畫室及房子,在自己的房子內展示自己的作品,舉凡山水畫、油畫、陶藝品、小雕飾等。上週我跟朋友去看了幾個「藝術家」的作品,我突然發覺這邊「藝術家」的定義跟台灣似乎不太一樣,好像只要有興趣、有一些天份,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藝術家。他們許多是退休人員,於是開始到社區大學去學畫畫,於是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作品,是休閒,也是退休後的另一筆收入來源。

活動期間,每個藝術創作者會在自己的家接待所有參觀者,耐心解說每一件作品的作法及取景的地點,有興趣還可以跟他們喝杯咖啡,聊聊藝術。除了藝術品,其實我更有興趣的是他們的房子,可以趁這機會比較各種不同英國家庭房屋的設計,以及小庭園的花草樹木。

或許7、8月本應是度假的季節,我的心情也想去度假了!
(回目錄)



客廳幼兒園:閱讀繪本《小魚散步》(下)
  宋嘉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有眾多陰影的出現,間接暗示了必定有一個強大光源的同時存在。儘管《小魚散步》全書中從未出現過太陽這個實體,卻讓人由其強大的影響力(也就是萬物影子的來源),推知其存在是鐵一般的事實,這種「毋需言語卻不證自明」的道理,不也是我們做人處世的哲學?從來沒有現身過的秋陽,自動為繪本裡看似冷漠的空間烘出幾許暖意,讓小魚旅途上的孤單者至少還有自己影友的陪伴,變動不居的世事流轉總還有個穩定永恆的存在。

「It is nice to see that even though times have changed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remain the same.」作者陳致元在書後「作者的話」裡,一語道出這本書的創作主題。因此,《小魚散步》這本繪本談的雖然是一段童心未泯的旅程,事實上談的也是一個「(傳統)在(現代)夾縫中求生存」的故事。旅程的終點──巷子口的一家傳統商店(是在一排騎樓透天厝中最邊間的一家,旁邊還有一根「電火條」,喔~多熟悉的場景!)也是書中的重點:店老闆慈祥和藹的笑容、親切地順著小魚適時地加入她的想像遊戲(dramatic play)、買雞蛋還送泡泡糖……,這些奠基在彼此的熟稔而產生的人情味,與近距離的人際互動,已經消失在純粹只有商業交易行為的便利商店裡,卻被完整地保存在這些瀕於消失的小雜貨店中。

我很喜歡作者陳致元在後記中說的(當然是人家翻譯的)一段話:「There are modern convenience stores nearby, but in the lanes there are still many traditional stores, quietly doing business.」特別是「quietly doing business」這3個字,很像書中那兩朵在水泥牆縫中生出的小花,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似乎在說:儘管環境再怎麼惡劣,我都有辦法生存下去。從宏觀高度來看,她們不引人注意,但蹲下腰、彎個身,卻能發現她們不是想像中那麼失敗,她們用自己的方式、生機勃勃、意志昂揚、並且是快快樂樂地活著,在「doing their business」,脆弱的花瓣上卻有著閃閃發光的鑽石(其實只是水珠。在這裡我們又再一次感受到太陽光的力量)。「從一粒砂看見世界、從一朵花想見天堂」的英諺,便很自然地在此刻浮上腦海。

只是,很不幸地,後來作者竟然安排小魚將這路邊的無主花順手採了下來帶回家,其中一朵當作禮物送給爸爸。這是全書中比較讓人遺憾的一個小敗筆──路邊的野花只因沒有主人,就給了人任意取其性命的權利嗎?「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去除人類中心思考模式的倫理教育,很遺憾地還沒有在我們的社會裡變成普遍的常識。如果情節能改成──小魚發現了牆角的小花,很高興地端詳了一陣,停下來與它們說說話,然後相約下次再見,希望下次見面時這裡會長出更多美麗的小花,讓水泥叢林中生出一方花園,這樣不是好得多嗎?

這本《小魚散步》與其他繪本的不同之處,還包括它的美術表現方式。除了單純的線條畫(line drawing)之外,陳致元還用拼貼、剪紙的方式,讓畫面顯得更有層次。例如小魚躲在牆角遠眺馬路另一邊的雜貨店那一頁,我們清楚可見牛皮紙剪成的小魚、竹簍、廢五金、小黑貓(也許正是先前那一隻只見其影、不見其身的流浪貓?它竟陪伴小魚一路到旅程的終點?),「靠」在瓦楞紙剪成的鐵皮圍牆上,形成一種似乎高出書平面0.01公分的立體感(這種立體感單從瓦楞紙本身並不容易看的出來,但從竹簍洞間望進去則立體感凸現,這難道真是所謂的「洞見」?);牛皮紙「壓」在瓦楞紙波峰處,投射在瓦楞紙波谷所形成的交界處陰影,則彷彿讓人感覺得到物品與人體倚在牆上的重量感;低矮波谷處與牛皮紙所交接不到的空隙,更是彷彿從那兒輕輕一摳,就可以把小魚從書頁上剝離下來似的那樣真實。看到這一頁,我們似乎可以想像得到這一頁的創作過程:首先在白紙上畫好遠處的雜貨店、電線桿與近處的牆影;然後把一大片瓦楞紙平放在紙上,蓋過牆影上端,以使實體與其影緊密接合不留白;最後貼上視線近處的人物,按照距離遠近一層貼上一層。這種能勾起讀者想像創作過程的力量,絕非使用畫筆單一素材能輕易達到。

3歲多的兒子無疑是很喜歡這本繪本的。繪本裡的內容在日常生活裡對他的啟迪隨處可見,常常在不經意處給了他靈感。例如:陪他讀過之後的某一天,幫他洗澡時,我像往常那樣順手拉上藍色的浴帘,日光燈透過浴帘讓浴缸內頓時一片藍光籠罩,洗澡玩具都罩上淡淡的藍色,他脫口而出:「I am a little fish, swimming in the big, blue sea.」然後很愉快地在他的藍色汪洋裡任意遨遊。還有一回半夜陪他起來如廁,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看到地上自己清晰可辨的影子,非常興奮地告訴我:他竟然有影子!然後很高興地抬抬腳、跳兩下,確定了那是永遠會跟隨他、(只要有光源就)不會消失的朋友。

我很高興看到兒子能發揮觀察力及聯想力,更加確知一本好的兒童讀物能為孩子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在某個我們不留意的片刻,在每個我們忽略的角落。日常生活裡有許多細微的驚喜與不平凡處,與日俱增的經驗與一陳不變的重覆卻會限制住我們的洞察,只有孩子的眼睛不會。喔,對了,能有這種功能的,還有深度廣度兼具、能提供多種閱讀角度的兒童讀物,就像這本被翻譯成外文的《On My Way to Buy Eggs》。我覺得我們台灣人真不是蓋的。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 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