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08-05》 |
本期內容 | |
◎ 閱讀第三世界 來自黑暗大陸的良心─娜汀.葛蒂瑪的「種族/政治」文學之三 | |
◎ 教授爸爸週記 威斯康辛的校園 |
閱讀第三世界 來自黑暗大陸的良心─娜汀.葛蒂瑪的「種族/政治」文學之三 | |
宋國誠(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 |
《朱利的子民》並不是簡單地表達一種白人末日的武斷猜測,而是試圖展現並剖析處於動亂和急變狀態下更為複雜的種族關係。葛蒂瑪運用了現代小說的技巧,通過流轉式的敘事角度,以「破折號」作為段落串聯的跳躍式寫作方法,使讀者在一種充滿閱讀張力的情境中,不斷追逐節奏快速的劇情,體會焦灼困惑的人性。 1987年的《大自然的運動》(Sport of Nature),融合了革命愛情與政治熱情,描寫一位自幼被母親拋棄的白種猶太女子海麗拉(Hillela)勇敢投身黑人抗暴運動的故事。海麗拉是一位美麗又充滿智慧與精力的女子,她自絕於自身所屬的白人中產階級價值觀念,完全以黑種「革命之女」的角色自居,以致不為她的白人家族所容,只好離家前往當時革命流亡者雲集之地──坦尚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Dares Salaam),繼續與黑人革命事業為伍。海麗拉這一角色的塑造意味著和平解決南非種族問題的理想願望已告破滅,她先後與數名黑人運動領袖交往,幫助黑人領袖完成革命事業,最終推翻了南非白人政權,成為黑人國家的「國母」。 《大自然的運動》是一部黑人抗暴與起義的史詩小說,內容擴及整個非洲大陸,時間跨越1950~1980年代,虛構劇情與真實事件交叉並行,像是一聲黑人爭取主權獨立最後決戰的號角,記錄了黑人各種反種族隔離抗議運動,特別是南非白人政府一手導演的「沙佩維爾大屠殺」(Sharpeville massacre),描寫泛非洲人會議和泛非國民大會的鬥爭事件、曼德拉領導的地下革命運動等等。小說表達了葛蒂瑪明顯的社會主義政治傾向,獨立後的黑人國家實施社會主義公有制度,南非從此脫離了白人殖民地的地位,成為全體非洲人共享的樂土。 儘管並沒有改變寫實、直述的敘事風格,葛蒂瑪1990年以後的作品以更坦率又成熟的心理透視,通過人物內心的精神元素,包括欲望、意識、夢境、自覺、意志等等,來反映社會現實對人的命運的悲情捉弄。1990年的《我兒的故事》(My Son's Story)是葛蒂瑪最成功的作品。 《我兒的故事》以一個反種族隔離的小學教師索尼(Sonny)一家四人──妻子艾拉(Aila)、兒子威爾(Will)、女兒貝比(Baby)──為背景,故事聚焦於索尼和一位白人女子漢娜(Hannah)因政治觀點相互契合而產生革命式的「地下戀情」。故事開始於威爾在一家戲院出口撞見並洞悉父親的婚外情,劇情展開於周遭承受婚變與家變雙重打擊下人物心理之「創傷─治療」的過程。表面看來,葛蒂瑪似乎將「黑人正義」化身的索尼及其反種族隔離運動擺作幕後背景,集中於描寫陷入婚外畸戀和家庭破碎的漩渦,但正如劇情是映照在布幕中的人物故事,小說的重點毋寧是被葛蒂瑪隱退在現實背後的種族主義精神壓迫,以及被「側面─反射」描述下黑人少年(女)的心路歷程,藉以突顯一個遭受愛情與社會雙重擠壓下黑人女性(民族)蛻變重生的形象。 索尼原是兒子威爾的英雄偶像,然而父親一場被窺知的婚外情使威爾跌落在絕望的谷底。作為小說第一人稱的敘事者,威爾不只是一個講述自家故事的小男生,他的敘事角色實際上是葛蒂瑪「多重敘事策略」的再現者,在他身上承載了民族、家族、個人、意識等等情感與事件之多重線索的敘事網絡。威爾雖然在得知父親的婚外情之後對父親備感憤怒,但因出身在革命家庭,血液中流的不只是父親的血統,還有革命意識的基因和符碼,個人心理的成長注定離不開民族意識的成長。 貝比則是一個早熟的叛逆少女,具有孤僻式的革命熱情,她在自殺不成後離家,不是賭氣或逃避,而是把自己的身體和意志交付給父親早已為她塑造的民族事業。通過威利和貝比這兩位姊弟,葛蒂瑪展示了一種藉由個人欲望流動來表達民族意識之深化與成長的敘事策略,將民族敘事和欲望敘事融合,並最終轉化為主控自己民族命運的超越力量。 索尼與漢娜的婚外情與其說是一種道德越軌的不倫之戀,不如說是一個黑人在政治壓迫下尋求情欲擴張以換取主體欲望之修補的精神異化過程。葛蒂瑪把索尼和漢娜的性愛比喻成革命運動,把他們的作愛描寫成「革命的交媾」。小說中不斷以意識流手法,探索由於長期處於隱秘和地下化反種族政治行動中,一種隱蔽、暗藏、匿名的反抗式自戀,如何在索尼這一表面正直人物的潛意識中來回衝決和激盪。占有一個白種女人一如顛覆一個白人政權,一種替代性的政治快感滿足在白種女人坦露的「獻體儀式」中。地下情欲一如政治主體欲望,前者因後者而膨漲,乃至決堤滅頂。地下暗房作為反抗者維繫尊嚴與安全的避難室,情欲泛流像是在暗道中仰望唯一透光的窗口,無論甘願終生監禁還是決心越獄重生,自由與尊嚴的最低消費都是一場生死未卜的犯難。 對於漢娜這個傳教士後裔、人權組織代表、黑人權益激進的擁護者,葛蒂瑪並沒有給予她濫情化或神話式的拔高,也沒有給予庸俗的道德譴責,但對於她付出於索尼的愛情以及對黑人解放事業的襄助與同情,葛蒂瑪具有一種穿透性的解剖能力。在這個金髮碧眼女子的微笑背後,總是暗藏著「救助別人所表現出來既懷歉意又心滿意足的神情」,她似乎更願意以共享一夫而不是橫刀奪愛來展示她願意與黑人共享「平等」理念,乃至於實現自身作為「白人罪惡獻祭者」、「白人負擔的釋放者」這一角色。漢娜的縱欲意味著通過肉體獻身達到白人道德的滌淨,占有意味著讓黑人自其身體取得滿足而後原諒了白人的種族罪行。實際上,索尼對漢娜的魅力,從來就不是索尼所從事那些令人敬畏的黑人進步事業,反而是索尼作為一個黑種男子的「原始資質」,一種索尼自認羞恥卻令漢娜為之神魂顛倒的黑性原味。 索尼的妻子艾拉則是葛蒂瑪刻意塑造的黑人女性角色。她原是個溫柔婉約的女子,但人們沒有看出她溫柔外表背後堅定的民族意志。她把全部心力奉獻在她偉大的丈夫和家庭,但並不意味她只能做個「閨房天使」或「廚室嬌娃」。在面臨種族壓迫和丈夫背叛的雙重打擊下,艾拉選擇了不是悲痛自憐的怨婦,而是為民族革命獻出餘生的堅強女性。她實現了丈夫沒有完成的理想和事業,通過選擇作一個民族女性而不是男性附庸,艾拉以自身的命運塑造了一個真正自覺的黑人女性典範。(下週續) |
|
(回目錄) |
教授爸爸週記 威斯康辛的校園 | |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 |
我偶而總會想起在美國讀書的學校,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 我會到威斯康辛,應該是因緣吧!當年考上公費留考,申請學校時,威斯康辛並非我的首選,我當時的第一志願,其時是哥倫比亞大學。哥大是全美第一個開設圖書館學校的大學,又是長春藤聯盟的老校。不少對中國近代史著有影響的思想家及政治人物,都是這個學校的校友,我讀文化史學研究所時,對這個學校就充滿仰望之情。為了申請哥大,當年我還親自去找黨外大老康寧祥先生,因為那時他剛從哥大短期研究回台,我初生之犢不畏虎,跟他約了時間就去請教他哥大的狀況。康寧祥先生雖然給了我一些哥大的簡介,談了一些我現在早已忘記的內容,但最後我還是沒有去成哥大。 我沒有去哥大,錢是主要的問題。當時教育部的獎學金一個月才550元美金,哥大給我的宿舍就要350元,剩下200元,我還要吃飯、買東西、打電話回家,想一想,實在無法生存,我只好放棄,選擇威斯康辛大學。 到現在為止,我都沒有後悔選擇中西部的這個學校。事實上,3年8個月的期間,我渡過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已經十幾年了,我還沒有回去過母校,但威斯康辛的美麗校園仍然歷歷如繪。 威斯康辛的美,在於它位於千湖之州。校區正好處於夢之塔湖(Lake Mendota)及魔諾那湖(Lake Monona)之間,美景如畫。我最喜歡秋天來臨時的景色,因為秋高氣爽,天空是藍色,反應出的湖水也是一片綠,加上一到秋天時節,樹葉全都轉紅,藍天綠水配上紅葉,那種怡然的景色,如詩如畫。每到秋天,我最喜歡走到東亞系旁邊的高地,面對著夢之塔湖,欣賞襯著紅葉的湖泊,上面游蕩著一艘艘白色的帆船。這一幅畫面,我百看不厭,同一個景點,我不知拍了多少漂亮的照片。 威斯康辛的壯觀,也在它的大。校區與有眷宿舍間必須搭乘公車,可見其遠。而我們最喜歡的更是騎著腳踏車,沿著湖邊,慢慢騎到野餐坪(Picnic Point),一個伸入夢之塔湖的狹長半島,每當想家,或是看書看累時,常常腳踏車一騎,不期然就會往野餐坪出發。 夢之塔湖邊的音樂盛宴,常常讓我難以忘懷。暑假期間,每個週五及週六,學生活動中心(Memorial Union)的夜間表演活動,都會改到湖邊室外的空地。對這些留學生來說,參加這樣的活動,是打發週末最好的地點。買一大杯啤酒,幾個友朋就可以就著湖邊的長桌椅消磨一個晚上。而看到美國學生就著歌聲、忘情跳舞的情景,更是令人憧憬不已。 很多人將威斯康辛的冬天視為畏途。雖然我歷經不少,冰凍的湖面一路襲來寒冷澈骨的寒風;雖然經歷朋友車子故障,他修車時,我們在旁邊凍得不停跳動的窘境,但我仍然懷念威斯康辛的下雪日子。我不只喜歡它的暴風雪,我更喜歡飄雪時,跑到外面雙手接雪的場景。而大雪後的隔天清晨,第一個踩在銀白世界的景象更是令人難忘。 我也一直無法忘懷,在寒冷的冬天,穿過冰凍的夢之塔湖,走向野餐坪的經驗。那種膽顫心驚,生怕湖面崩裂、掉下湖底的感覺,真是畢生難忘。高中時聽老師講,大陸東北,在冰凍湖面垂釣的景象,我在威斯康辛就活生生的親自經歷過。 我一直希望在台灣找到一個這樣的大學,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沒有找到。看來這一生也無緣在台灣看到這樣的校園了,因為威斯康辛真的是獨一無二。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