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8-1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媒體寵愛體育新聞
平議超商入校



【社論】
媒體寵愛體育新聞
 
 

最近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辦的中日足球大賽爆發中國球迷的暴動,成了台灣報紙的頭條新聞;再3天後,200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雅典舉行,體育競賽更會成為未來各國媒體長期的頭條新聞。在世界重大政經事件層出不窮之際,體育新聞能長久地佔領媒體關鍵而巨大的版面,這表示了甚麼?

誠然,體育是鍛鍊身體、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受到媒體的青睞也是理所當然;但不可否認,體育事件對社會的影響力很難與政治、經濟相提並論。體育新聞若能夠上頭條,通常與體育之外的因素有關。以此次北京足球迷暴動而論,顯然與「暴動」、「中日關係/民族主義」,以及敏感的兩岸關係有關;單獨的體育新聞,還很難受到媒體這麼重視。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新聞一樣是具有體育之外的因素。奧林匹克的比賽早已成為宣揚國家聲望的一個最重要場合,除非訴諸武力侵略,體育競賽幾乎是非強權國家提高國家在世界知名度的唯一辦法;雖然世界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民族主義與國家聲望受到重視的程度並未稍減。奧林匹克運動會受到媒體重視其來有自。

但是,體育新聞之所以受到媒體的青睞,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在資本主義時代,不僅絕大部分的人類活動產品都被商品化,而且在生產力高度發達,商品生產永遠處在過剩狀態,商品的促銷活動,成為維持資本主義體制生存的最重要問題時,體育新聞便成為促銷商品的一個極其有效的手段。激烈競爭的體育比賽容易塑造明星人物,而明星正是促銷商品最有力的工具。因此,隱藏在生動亮麗的體育新聞背後,潛存著資本主義得以勇壯地活動下去的機制。這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職業體育比賽蓬勃多姿的根本原因,也是體育明星與體育新聞成為媒體寵兒的深層理由。

美國籃球超級明星麥可‧喬登在第二次宣布退休時,正逢美國經濟陷入谷底之時。許多球迷懇求喬登取消退休不果時,美國財政部長還親自加入勸退的行列;但是,他的理由與眾不同!這位財政部長指出,喬登的比賽可為美國的經濟活動增加大量收益。在美國經濟萎靡不振之際,這位財政部長希望喬登以協助美國經濟復甦為念
,打消退休的念頭。這個例子正一語道破體育新聞受到資本主義媒體寵愛的秘密。

(回目錄)



【左右看】平議超商入校

【左看】
與虎謀皮
冽暢春\社運人士

國家財用不足,擠壓教育預算,各校為求財源自謀生路,把腦筋動到引進超商取代員工消費合作社。據報載,桃園縣大園國小校長提議超商進駐校園,財政局長表示,該縣預算結構中教育預算就佔了一半以上,若各校可以運用現有的空間生財,縣府應該鼓勵;部分家長也表示,學校週邊超商裏充斥著學校不能賣的零食,禁不勝禁,教育部用不著妨礙超商在學校中設點。

超商進入校園,在商言商,營利當然是第一要務,學生頓時從受教育的主體,搖身一變成為廠商逐利的對象。而超商挾著龐大的經濟資源進入校園,校園景觀勢必為之一變,可以想見全年365天,每天伴隨不同商品舉辦促銷活動,學校活脫成了促銷商場;超商業者為了往後的發展,勢必增列大筆的建教經費補助學校財政,但這想必不是「白吃的午餐」,超商業者憑藉廣大通路,網羅一切校園採購當非難事,教育資源悉數商品化下,變成是財團、而非民選的官員在辦教育,屆時恐怕真正用在教育的少,為知名品牌歌功頌德的多。

「民有、民治、民享」在財團治國的現實下,已離人民愈來愈遙遠,現在連中小學校園都無法逃過被財團染指的命運。默許企業奪權,最後人民將求救無門,我們也將失去了可以代表民眾聲音的政府。




【右看】
向企業賣身
林水秀\政治觀察人士

狼終究是狼,就算披上了羊皮,牠還是一隻狼。台灣企業每每裝做公益的化身,扮演起「好厝邊」的角色,近年便利商店深入社區,「好像就是你家」一般,現在就連中小學的合作社,都有可能被便利超商取代,私營企業在台灣社會的穿透度,愈益無遠弗屆。

說白了,校長之所以「歡迎」便利超商業者進入校園,無非是希望透過其豐沛的經濟力量,成為家長會外另一個重要的贊助單位,姑且不論當中可能出現的官商勾結與利益交換,未來勢必對校園教育帶來不良的示範,尤其是言論自由。

事情在美國喬治亞州的格林布萊高中就這麼發生了。該高中接受可口可樂公司資助校務經費,那一天,也就是「可口可樂日」,可口可樂的地區總經銷前來訪問;麥克開邁隆,這一位「白目」的同學,卻穿了可口可樂最大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的T恤來上課。你猜怎麼著?學校當局竟然懲罰他當天不准上課!

這非關道德,純粹是商業利益從中操弄,廠商要的不是競爭,而是最大程度的壟斷。但是教育要的是盡可能讓多元意見發聲,能夠讓學生從方方面面來認識世界,進而確認自己發展的目標。政府與學校美其名與民間合作,實則向企業賣身,現在連基礎教育都必須仰商業利益之鼻息,「台灣主體性」果然是喊爽的?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