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2004/08/10(二) |
||||||||
1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友報連結: --------------------------------- 教改時代 創刊12年,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BBS站入口1 | | 人本BBS站入口2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1 1 |
給父母的話 和青少年談性 性跟愛情,是許多人生命中豐富的經歷,也是性教育的一環。 然而,大人總是難以啟齒與青少年談論這個議題。究竟為什麼,青少年的性讓大人如此焦慮?大人們到底在擔心什麼呢?
|
1 | ||||
|
||||||||
禁止真的有用嗎? 性跟愛情,是許多人生命中豐富的經歷,也是性教育的一環。然而,大人總是難以啟齒與青少年談論這個議題。究竟為什麼,青少年的性讓大人如此焦慮?大人們到底在擔心什麼呢? 許多大人知道,青少年是個生理、心理過渡變化的時候,有探索愛情和性的需求;但是,最深切的想法,是害怕小孩受傷,例如得墮胎、或是得到性病等等。因此,出於想保護孩子的心情,立了許多禁止令。 只是,「禁止」真能保護青少年永遠不受傷嗎?換個角度與青少年談性,或許可以為焦慮的大人解套,同樣以關心孩子為出發點,除了禁止令之外,也可以有不同的對待方法。 不能只談性的缺點 青少年期待它、大人們又怕它讓青少年受傷害,這讓人又想探索又焦慮的「性」與「愛情」,我們實在有必要詳細檢視其優缺點。 從缺點說起,性行為的缺點包括:可能被偷拍、得到性病、墮胎。而談戀愛的缺點可能包括,成績退步、失戀的痛苦或情殺等。不過,再去細究它們的好處:性與愛情,也可能讓人成績進步、心情愉悅、人生經驗更豐富、更有自信、更有安全感等。所以,愛情或性都有正負面經驗,青少年憧憬愛情,也就是憧憬安全感、信心等正面經驗,大人怎麼可以因為擔心小孩受傷,就說談戀愛成績會退步、失戀會痛苦、性行為會懷孕墮胎等負面經驗,就恐嚇小孩不要談戀愛?所以,要和青少年好好談性的第一步,就是要面對青少年好奇愛情,也想探索性的心情。 談墮胎,不能只讓孩子恐懼 大人對青少年的性,最擔心的負面影響可能便是墮胎了。所以,墮胎議題當然要談,而且更要提早談,講究守法的細緻地談。 前陣子,有部1987年美國反墮胎陣營拍的宣傳影片,引起了討論。這部片拍攝了在懷孕四到六月時墮胎的畫面,有些血腥,被某些人拿來當作「性教育」的教材。然而,影片中有兩個值得商議的地方。 首先,大部分墮胎都在懷孕三個月以前,較少人會在中期(四到六個月)選擇墮胎,因此,這部影片呈現的是少數個案。第二,這部影片採用所謂夾娃娃的墮胎方式,但現在醫學進步許多,多採取引產的方式。所以,這部影片呈現的是片面、有誤的資訊,但有些學校只呈現了這個教材,卻沒有提供讓學生討論的機會,用這麼恐怖的方法和學生談性,不見得會有效果,只會引起恐懼。 性教育應該往前走,尤其墮胎是很重要的生命選擇題。應該直接與學生談,如何了解自己的身體,如何決定要不要發生性行為,發生性行為的壞處與好處,以及如何能有安全性行為等等,才是應該進行的教育。而不是等青少年懷孕後,才說墮胎等於謀殺,不能墮胎。 若青少年決定要發生性行為,要教的就是怎麼避孕,保險套是目前較好的方式。但若仍意外懷孕,便是人生很大的選擇題,這時,大人能給孩子最大的協助,就是提供豐富的資訊,並讓孩子有自主決定的權力。尤其要清楚討論,每一個選擇都會面對的困境和優點。 性教育開放,墮胎率反而降低的瑞典 現今台灣的性教育,還跳脫不出解決問題的層次。在這邊提供瑞典的性教育經驗。 瑞典是一個社會福利國家,性教育很成功,青少年墮胎率已經接近零。在1955年的時候,瑞典就已經針對七歲以下的學童,全面實施性教育。同時,瑞典就已經強調:性教育不是解決問題的教育,而是建立自我認同的價值觀、以及尊重多元差異的教育。 而瑞典對於青少年可不可以有性行為這件事,在七零年代,就經過公共論壇討論,並獲得一個社會共識,認為孩子十五歲就可以有性行為,同性戀異性戀都包括在內。 墮胎的議題,瑞典也是在七零年代就決定,只要在懷孕十八週內墮胎就合法,而墮胎與否,應由主體(懷孕的人)自己決定,不須經過他人同意。有趣的是,這樣的決定帶來的是墮胎率的降低。 至於,如果是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發生了性關係,並且懷孕了,大人還是會尊重青少年的決定,若青少年決定墮胎,政府會請社工員陪同。只不過這樣的比率相當低。 拉開性教育的視野,其效果可能是正面的,墮胎率一樣可以降低,這是瑞典的經驗。 如何談性? 若不只將性教育視為解決問題的層次,要如何和青少年談性或愛情呢? 可有兩種作法,首先,檢視愛情裡面的「性別」這件事,大人可以和青少年一起檢視負面教材,比如漫畫、偶像劇或言情小說裡,常有鞏固傳統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第二,正面地鬆動傳統價值,比如男尊女卑的傳統價值,僵化地塑造男生女生各該像怎麼樣,對男女生都是種壓力,而且那些中間特質的小孩怎麼辦?這是性別養成教育的核心問題,也是與孩子談性與愛情的一個重要環節。 談到負面媒材,以言情小說為例。愛情,同樣是青少年關注的焦點之一,但為什麼羅曼史在女孩之間廣為流傳,男孩們卻嗤之以鼻?其實這是性別養成過程裡的一部分,總是期待男孩要理性、女孩要感性;結果,女孩很習慣討論心事,訴說自己的感覺,可是男孩比較多身體上的互動,或是討論時事、運動等,反而較少討論到細膩情感。整個成長過程中,男生變得較有機會探索身體和性,女生著重於談感情,就出現了落差。 但是,愛情包括性,若不同的性別就著重不同的要點,男女在交往時、自然會有無法溝通的問題。所以,在進行性教育時,可以反過來談,在課堂上創造更多機會讓女孩討論性跟身體,也讓男孩子練習表達情感。 另外,羅曼史中有三個主要的愛情公式,是必須打破的。首先,羅曼史常塑造,女人有了愛情,才有好的生活。但是,擁有好的生活,為什麼不是取決於女人的成熟或是生活歷練呢?即使是在現實生活裡,也有一種睡美人症候群,很多青少女在生活有困境時,總依賴一個男人帶她離開困境,這樣被動的人生很容易陷自己於不利。 第二個愛情公式,是二元對立的性與情慾,而這個觀點,可能牽涉到約會強暴的問題。因為羅曼史在傳達性的感受時,常強化男人的性富有侵略性,女人的性則被動、無知。青少年在看這類羅曼史小說時,可能模仿這般二元對立對性的描寫,而造成約會強暴的情況,女孩很痛苦可是又怕男朋友離開,導致無法自主決定、保護自己。 另外,羅曼史還常傳達一種女孩欲拒還迎的形象,男生看了之後,也會有刻板印象,覺得當女孩說「不要」時,就代表「要」。其實,當女孩說:「我不要」時,可能有五種想法,第一種是她真的不要,然後也說不要。第二種是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沒有機會探索過。第三種,乾脆全都說不要,因為社會對女孩的性有既定的想像,女孩的性經驗較不豐富,太豐富會被視為壞女孩,所以乾脆都說不要。第四種,心裡想要,可是怕男生覺得我風騷,所以說不要。第五種,真的想要,也說要。其實這五種只有第一跟第五種才是擁有自主權的女生。但是在負面教材的影響下,男女雙方,都不一定真的能掌握自己、了解對方。 所以,提供青少年更多探討機會,可以讓青少年知道自己要不要發生性行為;至於青少年能不能擁有自主權,說出自己真正的選擇,就取決於價值觀的被突破和被改變了。檢視負面教材並詳細分析,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性教育的本質 在性教育的過程裡,最重要的是,要為孩子正面地建立尊重多元與差異的觀念,讓青少年學會尊重不同的觀念。 舉我參加的一個討論會為例,一位瑞典的性別教育學者帶討論時,討論成年人何時可以有性行為?他提出四種不同的價值觀,第一個是結婚後才可以發生性行為。第二個,關係穩定就可以有性行為。第三個,你情我願就好,不管一夜情或交往,都可以有性行為。第四,他給大家一個想像的空間,價值觀不屬於前三種的就是第四種。他提出四種價值觀後,將教室分成四個角落,大家先不討論,默默走向自己贊成的那種價值觀,然後贊成的人彼此討論為什麼選擇這裡,討論完之後,主持人才去問每一個人為什麼選擇這個價值觀。 那時我聽到一個令我感動的說法,有個站在結婚以後才可以性行為的女生,她說自己選擇那裡的原因,是因為她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她說,她不覺得別人婚前發生性行為有什麼不對,那種想法也應該受到尊重,只是她自己有自己的價值觀。這讓我更清楚的理解,雖然當人自己在選擇時,總是覺得自己的價值最好,可是聽了其他人的想法後,會知道每個人的決定和他的成長背景、信仰有關,也因更清楚的聆聽與了解,就更能尊重和自己價值觀不同的人。
<Top>----------------------------------------------------------------------------------- 家長站出來,教育活起來 - 不要B我的孩子 - 您的孩子今年升國中嗎? 您知道台中地區學校分班的狀況嗎? 台中市2002年為73.1%,2003年升至74%;台中縣2002年為64.4%,2003年升至87%。(百分比表示:該縣市「有能力分班」的學校比例。
聯盟在8 / 9,舉辦成立記者會,並透過遊行及行動劇,凸顯學校枉顧學生權益,能力班的荒謬,並號召所有台中地區的家長,一起參與監督學校的行列。 家長如何監督學校編班?
學校的編班作業應該符合「公正」及「公開」的原則,我們建議所有的家長: 若您發現學校任何違法能力分班的做法或證據,歡迎您透過聯盟的檢舉電話,提 為什麼家長一定要站出來?
一、 執迷不悟的升學歪風
二、賴皮扭曲的校園文化
三、多數力量的集結發揮
四、多元文化的優勢影響
如果每一個家長都能夠站出來捍衛自己孩子的權益,學校就沒有機會便宜行事,就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如果你不站出來,就等於讓有特權的家長為你的孩子決定,這個決定影響的絕不只是孩子的國中分班,更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學校 / 新生編班日期 / 編班時間 / 駐區督學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發現新校園」;(每週六、日22:00-23:00)由陳翔主持。 ■「教育方向盤」;(每週日10:05-11:00)由劉和然主持。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 <Top>-------------------------------------------------------------------------------------- |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