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8-2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權力不對等是教改最大罩門
景氣上揚,百姓遭殃?



【社論】
權力不對等是教改最大罩門
 
 

朝陽科技大學一名學生,曾感染肺結核,但在隔離治療並確認無傳染性後,返回學校上課;但朝陽科大校方卻以該生未向學校報備為由,將該生記一大過。朝陽校方的此一過當處置,引起了疾管單位的不滿,並認為朝陽校方所採取的不當處置,將會使學生因擔心失去就學權利而不敢就醫,反而造成疫病管制上的漏洞。

疾管單位的這項說法,的確有其道理,正如同社會大眾若對愛滋病缺乏正確認知,必使愛滋病防治難以有效進行一般;換言之,疾病之防治與歧視、污名與恐慌,恰好是背道而馳的!然而,站在教育的立場上,我們倒認為,這起事件不僅僅只關係到疫病防治,對教育(改革)而言,這樁事件更有莫大的啟發作用。

台灣的教育改革過程中,「教授治校」曾經是被喊得震天價響的一項訴求,這是當時大學教師們對行政、教學部門權力不對等所發出的不平之鳴;教授治校後來也取得了些成果,例如系所自治、校長普選等等。但問題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的另一個主體卻被嚴重忽略,也就是──學生。在校園內權力重新分配的過程中,學生顯然依舊是處於被決定與被宰制的一方,所謂學生自治,其實僅是學生們關起門來搞社團活動、辦家家酒,對校方的重要政策,完全沒有任何置啄的餘地,而各校──特別是私立院校──更是延續了「特別權利義務」之思維,將校園隔離成一個有別於大社會的私人小堡壘。

此次朝陽科大的事件,正好凸顯了這樣一個學生處於權力邊緣的事實,校方僅不滿於未被告知,而無視於疾管單位的專業判斷,硬是給予該生一個大過的處分,「法外有法」的蠻橫行徑,顯現了該校校方的小王國心態。同時,更重要的是,由於學生的權力被壓抑、參與校園決策管道受限,使得大學校方在制定各項學校發展政策時,將會嚴重忽略學生的需求,而使得學校的發展趨向於不公平與不平衡。舉例而言,攸關學生受教權至鉅的教學品質,由於學生無從置喙,再加上各校皆以能獲得最大資源挹注之考量,而致力於研究發展,這將使得學生的權利受到極大斲傷。

在權力不對等關係下所進行的發展,事實上,將會是不公平而不利於權力邊緣者的發展模式,有限的教育資源亦將會更加流向優勢者,而使得發展失衡;而發展失衡的教育,就長期而言,將會出現嚴重的後果,使得整體社會、國家共嚐苦果。朝陽科大的記過事件,其實正一葉知秋的突出了教改中的最大罩門。

(回目錄)



【左右看】景氣上揚,百姓遭殃?

【左看】
兩極分化的金字塔
李亮\文字工作者

景氣也者,不過代表經濟活動的熱度,並不顯示經濟活動的向度。

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7.17%,但民眾的生活不升反降,根據主計處發布的資料,今年第一季貧窮人口達18.3萬,一年內增加了1.8萬人。平均薪資的成長幅度也是微乎其微,主要是因為工作時間加長所致;換句話說,景氣雖然上揚,但勞工卻必須承擔更長的工作時間,還不一定能換到相同的報酬。如此,再加上蠢蠢欲動的物價、上天下地的交通「大執法」等等,一般勞工的生活狀況竟與景氣的動向顛倒。

就連一些中小型企業,也感受到景氣上揚,但錢卻越難賺。零售業有方興未艾的通路大戰,營造業裡的小廠商早被掃地出局,製造業更在2000年一份調查報告中表示,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同業之間的割喉競爭。在利潤越來越薄的情況下,自然更加劇對勞工的剝削,由此,不難預見將有更長的工時、更低的工資、更多的貧困人口、更糟的勞動條件等的出現。

就這樣,這個瘋狂競爭、層層壓榨的體制,最終把所有重量都壓在整個勞工階級身上,一個在一次次景氣波動中,不斷向上拔高、向下排出的金字塔,於焉形成。




【右看】
回歸基本面
王放\政治評論員

經濟成長率令人意外地飆高到7.17%,但民眾普遍感受不到,甚至認為日子越來越苦。原來,這數字背後有些玄機。

首先,7.17%的亮麗成績,很大程度是因為比較基期太低,即剛從先前的不景氣中稍稍復甦,對比下幅度不小,實際上是錯覺,充其量是回到更早之前的水準罷了。因此,民眾根本感受不到景氣復甦的實效,這並不奇怪。其次,景氣上揚所帶動的投資熱潮,雖會層層分潤到生產鏈的每個環節,但同時競爭的機制仍一如往常起作用,那些原本技術落後、效率不高的企業不見得占得到便宜。

更重要的是,在生產鏈的兩端,各有兩種人可「不勞而獲」地吃掉了許多利潤,此即資金與土地的所有者。這兩種人即所謂的食利者,一取利息、一取地租,皆不用參與到商場上的生死拼搏中,幾無風險,可謂景氣復甦的最大獲利者。但這個不事生產的特殊階層,人數極少,獲利外溢的效果也有限,其特殊的投機性格更是經濟運行的隱患。

所幸這個投機食利的階層,在台灣還不像歐美那樣勢力龐大,我們正可以趁著這一波經濟的復甦,好好調整經濟的體質,回歸生產消費的基本面。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