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
無/報主.媒體小鋪

本期內容:
《Watch Media》8月22日節目內容:是誰扭曲了同志形象?
《鬥陣相挺》糾舉三立ㄚˋ劣新聞,一人一信來嗆聲!
《影文影舞》「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一部反麥當勞的紀錄片
《流行開講》惡質商業電視生態下的奧運轉播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誰能讓「台灣起動」?
《來看片哦》2004全景映像季即將開鑼
《Watch Media》大幅更新了啦!
《寫在後頭》

《Watch Media》8月22日節目內容:是誰扭曲了同志形象?



同志團體最近採取了抗議行動,主要是因為在今年的8月6日晚間三立新聞台特別報導所製作的女同志單元,全程以偷拍的型態,播出女同志情侶在公園的親密行為。報導過程幾近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女同志的形象,並且以「比較壯碩的是扮演兩人世界中的男性角色,叫做T」等充滿T婆的主觀偏見,強加於兩名被偷拍的女性。並透過極端誇張的字眼誤導觀眾,讓觀眾對女同志有不正確的了解。獵奇、腥羶、聳動的處理方式讓身為女同志的我們大感憤怒,媒體總是以偷拍、窺探的角度來呈現弱勢族群的面貌,加上帶有主觀偏見充滿歧視的看圖說故事,帶領著觀眾進入了追尋獵物的欣喜過程,活脫脫的像是動物奇觀節目。是誰讓同志的社會印象存在著偏見?目前的媒體對同志朋友是否友善?台灣的同志又有多少媒體的發言空間?同志需要什麼樣的媒體?8月22日播出的「Watch Media」將邀請同志諮詢熱線文宣部主任多多,與我們談談「是誰扭曲了同志形象?」


來賓:多多(同志諮詢熱線文宣部主任)

主持人:管中祥

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綠色和平:FM97.3


《鬥陣相挺》糾舉三立ㄚˋ劣新聞,一人一信來嗆聲!


2004年8月6日晚間三立新聞台特別報導所製作的女同志單元,全程以偷拍的型態,播出女同志情侶在公園的親密行為。本次報導的記者是三立新聞社會組組長,同時也是多個時段的新聞主播楊中化(http://www.settv.net/setn/anno/p_7.htm)報導過程中以「比較壯碩的是扮演兩人世界中的男性角色,叫做T」等充滿T婆的主觀偏見,強加於兩名被偷拍的女性。並透過極端誇張的字眼誤導觀眾,讓觀眾對女同志有不正確的了解。

獵奇、腥羶、聳動的處理方式讓身為女同志的我們大感憤怒,媒體總是以偷拍、窺探的角度來呈現弱勢族群的面貌,加上帶有主觀偏見充滿歧視的看圖說故事,帶領著觀眾進入了追尋獵物的欣喜過程,活脫脫的像是動物奇觀節目。

92年台視偷拍事件,導致女同志酒吧曝光、停業;98年華視夜間新聞「女同性戀酒吧,另類樂園」的偷拍新聞;同年東森新聞盜用陳俊志導演「美麗少年」;2004年2月男同志轟趴事件,5月女教練情殺事件的新聞......我們看到媒體拼貼使用心理學家、輔導老師、家長的說法與觀點,製作出偏狹想像、激化社會恐慌與排斥感的新聞觀點,同時當事人的聲音和真正想法卻被湮沒,一連串的新聞事件在這些劣質報導中仿若一齣令人驚嘆連連的肥皂劇。

現在,三立新聞又以同樣好奇而窺伺的手法做了女同性戀的特別報導,這時我們不禁要問:事隔多年,媒體的便宜行事的態度傳遞給大眾什麼樣的「社會教育」?三立作為一個新聞媒體,對於弱勢族群的情感創傷以及持續複製一代一代社會大眾的誤解與分化,是否應起其社會責任?

當弱勢族群被以奇觀的心態來窺看,人權就不見了。

我們嚴正抗議三立電視這次不當手法拍攝與惡意報導,要求三立電視
一、 規範台內記者不得以偷拍形式進行報導。
二、 不以異性戀觀點片面詮釋、扭曲同志文化。
三、 於三立新聞網站首頁發表公開道歉啟事,安排於相同新聞時段對同
志社群與社會大眾道歉。

在這類粗劣的新聞報導手法下,無法看到同志真實生活的多元面貌。用窺視的心態來做,正使得大眾更「看不見」平常身邊周遭可親可愛、多元異質的同志朋友。

各位朋友,如果你們也認同以上觀點、受不了媒體一再為了收視率傷害各種弱勢族群,歡迎您進行連署,並請您到三立新聞討論區表達你的不滿,我們歡迎您複製相同文件到三立的三個信箱裡,更歡迎你轉貼轉寄這篇文章,發揮廣大的輿論力量,直到三立新聞台肯道歉為止,謝謝。

連署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User/20040810/mainpage.asp
三立新聞討論區:http://forum.settv.net/postlist.php?Cat=&Board=setn_general
三立信箱:87928888@mail.sanlih.com.tw
seti@mail.sanlih.com.tw
webcrew@mail.settv.com.tw
連署團體:同志諮詢熱線、性別人權協會、玄奘性別文化研究社、新竹好拉風女同志社、中央大學酷兒社、中央大學女研社、輔仁大學女研社、輔仁大學黑水溝社、台大大論社、東吳性別文化研究社


《影文影舞》「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一部反麥當勞的紀錄片


文/張世倫

將在台灣院線放映的美國紀錄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裡,導演Morgan Spurlock有感於麥當勞在美國飲食文化的重要性,想要以「身」試「麥」,連續三十天,三餐只吃麥當勞提供的食物。這,可能是很多台灣速食兒童的夢想,然而,Morgan Spurlock卻經歷了一場夢魘。

Morgan Spurlock在進行這項實驗前,先請醫生診斷見證,證明自己體魄勇健。然而實驗下來,只見其體重暴增、膝蓋酸痛、精神頹散、疲倦易累,連女友都大嘆他性能力急速萎縮。原本身壯如牛,如今稍一勞動,便氣喘如牛,三位醫療專家勸他趕快停止,否則可能喪命,起頭立意良好的紀錄片,最後卻急轉直下變成一部恐怖片。

除了提出麥當勞對身體的危害外,在台灣觀看《麥胖報告》一片,觀眾或許還會有些特別的體會。1984年,台灣第一家麥當勞在北市長安東路開張,立刻創下該企業單店業績的世界紀錄,一時成為中南部民眾北上旅遊的必看景點,搭配上台灣崇洋媚外的民風,使得至麥當勞打工,成為一件光榮、神氣、值得炫耀的職業,二十年來,麥當勞成功地在台灣塑造出健康、清新、親切、高檔的形象,大多開在熱鬧流行的場所,並被視為是一門「好」的飲食選擇。

然而觀看《麥胖報告》,你會發現這間跨國飲食企業在其母國(以及大部分的歐美國家),普遍被視為是粗糙、庸俗、不入流、僅能填肚子的垃圾食物,分店大多開在公路休息站或郊區大賣場旁,讓人草率解決一餐,再匆忙上路。

明明相同食物,當進入國外新市場,便採行不同的行銷策略與品牌定位,於是在台灣,所有粗鄙的卻變高檔了,飽受質疑的卻被歡喜接受了。在台灣觀看《麥胖報告》,由於具有文化差異,觀眾也就大有掀開速食產業光鮮外表,窺看其內在如何不堪的異類快感。

麥當勞代表的速食文化,除了有損個人健康,背後所代表的標準化、規格化、及全球化霸權,瘋狂席捲各國市場,侵蝕各地原有產業,早已成為反全球化人士的抗議焦點。《麥胖報告》雖然並未直接處理這個議題,但目睹麥當勞如何在其母國鯨吞蠶食,宰制美國飲食文化,甚至以其健康無害的假象,配合商業力的運作,威脅到孩童學校午餐的飲食內容,傷害國民健康,此情此景,對比台灣家長與孩童對麥當勞幾乎毫無保留的喜愛,怎能讓人不緊張冒汗,憂慮萬分。

就拍攝形式來說,這類題材辛辣,低成本、高機動性、導演自兼主角,以大量介入式的,社運參與者的立場拍攝、並搭配大量戲劇、動畫、乃至MTV影像技巧的「紀錄片」,近年來在美國逐漸流行起來。包括《麥胖報告》,或者正港「麥胖」麥可摩爾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及《九一一事件簿》,都屬此例。這種新型態的紀錄片,由於笑罵挖苦夠酸,劇情張力夠強,並遊走於紀實/虛構的邊緣,具有非常強的情緒渲染力,儼然已成為一種新的紀錄片美學風格典範。

面對這類新型態的紀錄片典範,我們究竟要如何判斷作品夠不夠好呢?倘若欣賞《麥胖報告》或麥可摩爾的片子,會不會終究其實,我們喜歡的只是他們採取的政治立場罷了?如何又能在認同他們批判立場的同時,辨明出裡面可能有的問題與不足之處?畢竟「評論」一事,不該只是選邊站,搖旗吶喊便能了事,但此一問題,以本文篇幅無法處理,或許在討論麥可摩爾的《九一一事件簿》時,可以談的更清楚些。
  
嚴格來說,《麥胖報告》一片的問題不少,由於僅由個人經驗/實驗著手,缺乏廣泛的佐證支撐,加上焦點不夠清晰,視野不夠寬闊(幾乎沒處理全球化及基因作物等議題),作為一部探討速食文化的紀錄片,說服力也就略嫌不足。

不過在這麥當勞幾乎被毫無保留的熱愛並消費的國度裡,此一質疑並批判速食文化之作,對台灣觀眾依舊具有積極的「開眼」之效,而能看到一部反麥當勞電影大張旗鼓上院線,那麼麥當勞與全球化的霸權,或許也不見得是鐵板一塊,牢不可破的吧。

一切,就從做一個耳聰目明的消費者開始。



相關網站:

《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官方網頁
http://www.supersizeme.com/

衛報週評:麥當勞敗給《Super Size Me》
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PotsWorld/2004/06/30/316_2potsw/index.html



《流行開講》惡質商業電視生態下的奧運轉播


文/魏玓

這次2004年奧運對台灣來講,意義非凡,因為台灣人最熱愛的棒球運動,終於在睽違了十二年後,又有代表隊前往挑戰獎牌。

中華隊第一場出戰加拿大,雖然是晚間十一點半才開始,但是根據收視率調查,四家無線電視台的總收視率達到8.83,單一收視率最高到3.28,預估有超過四百萬人熬夜收看電視轉播。雖然那場比賽的結果令人失望,收視率也在中場之後逐漸下滑,但是這種氣氛,讓人想起二、三十年前,街頭巷尾熬夜為前往美國征戰的三級青少年棒球隊加油的盛況。

這次的電視轉播,跟過去還有一點相似,那就是主要由無線電視台負責轉播(只是這次多加了一台民視)。從1993年有線電視合法化以來,無線電視台面對有線電視的競爭,就節節敗退。當年有線電視台的廣告收入佔整個電視廣告大餅,不過是4.2%,2000年之後,優勢劣勢互換,如今有線電視跟無線電視的廣告營收佔有率,已經大約是六四比。特別是老三台(台、中、華視)在先天(體質)不良,後天(政策)失調的狀況下,近來年陸續出現虧損。

好不容易奧運來了,而且具有票房保證的中華棒球隊也順利進軍了,取得轉播權的無線電視台,當然趁此要挽回電視市場的頹勢。無線電視台不僅在中華隊有出賽的場次,採取豪放的四家聯播,完全不顧節目安排平衡,猛撈廣告。另一方面,也箝制住有線電視的畫面需求,詳細規定了有線電視播出奧運畫面的長度和時段;算是出了一口悶氣。

對於有線電視來說,尤其是那些早已習慣搶播各種聳動畫面的二十四小時新聞台,這個狀況真是痛苦萬分。明明奧運棒球賽是全民關心焦點,卻沒有即時畫面可以播,那大概就像眼睜睜看著鈔票在面前飛走一般。不過,各大新聞台也有因應之道,除了不斷重播熱身賽的畫面,或以靜態照片替代之外,就是用主播和記者那三吋不爛之舌,加油添醋,亂說一通。記得中華隊輸了加拿大,才剛贏澳洲,各大新聞台幾乎口徑一致地說中華隊晉級決賽一片看好。此話誇不誇張,多看點分析就知道。過度鼓動觀眾的想像,要是結局不如預期,難道這些新聞台願意負責?

總之,無論是無線還是有線電視,眼中只有鈔票,哪管得了觀眾。不急,等我們看完球,就該來好好處理電視問題了吧!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誰能讓「台灣起動」?



文/管中祥


汪笨湖主持的「台灣起動」引起爭議,社會的焦點在於他與沈富雄之間的衝突,較少討論這個節目能夠起動的結構原性因。汪笨湖之所能登上華視這個無線電視台,除了本身的能力與魅力外,和總經理江霞當然有著絕對的關係。

江霞因為政府仍掌有無線電視股權的緣故,當過台視董事與華視總經理,既然是官派的媒體高層,除了專業考量,如何抓住政治趨向有所表現,也是影響節目經營的重要理由。因此「謝志偉嗆聲」、「台灣起動」等明確政治立場節目在政黨輪替後,出現在以往國民黨控制的台視與華視,顯得理所當然。

由於制度使然,造成國營媒體節目偏向的必然,這和國民黨主政治時的媒體表現有著本質上的相近,當然,若要解決媒體悖離公共論壇的問題,不能寄望執政者或經營者的道德與自我克制,根本之道還是尋求制度的改變。不過,先撇開政治上的理由不談,如果純粹「就商論商」來看江霞找汪笨湖主持節目現象,倒也不讓人訝異。

晚上八點收看連續劇是許多人共同的習慣,但就電視台的立場而言,在同時段播出和對手同類型的節目,未必是明智之舉,特別對急於突破收視低潮的經營者來說,如何出奇制勝,往往是節目排檔時的重要考量。「台灣起動」前一檔連續劇「靚女郎」首播時收視率只有1.17,不僅當時是無線電視最低的,更遠遜於有線台的「台灣龍捲風」、「大長今」,不過,更慘的是,「靚女郎」下檔時的平均收視率也才0.7而已。因此,即使「靚女郎」開播時,華視總經理江霞信心滿滿的說:「這部戲我只看了三分鐘就決定買了,華視會替觀眾把關,選擇好戲給大家。」但在商言商,面對如此窘境,也難怪江霞會逆向操作,棄「連續劇」,搬出汪笨湖這位政論奇兵。

不過,「台灣起動」上檔後的成績依然不夠耀眼,雖然有人說他已是政論節目總冠軍,但若和其它八點檔連續劇相較,汪笨湖還是遜上許多。只是,汪笨湖並沒有為收視殺出血路,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早能預見,那麼,為什麼華視仍然執意要汪笨湖上場呢?道理很簡單,除了政治的因素,一集談話性節目製作成本至多十幾萬,再怎麼算也比一集動輒六十萬起跳連續劇還要經濟實惠,除非「台灣起動」收視率低到不行,要不然廣告收入扣掉製作成本,「台灣起動」絕對穩賺不賠,也難怪在收視率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台灣的政論性節目卻是一個接著一個起動。

無庸置疑的,「台灣起動」出現充斥著「政」、「商」考量,這也反應台灣媒體亂象以及「去公共領域」的根本問題。只是華視使用的是無線電波、是公共資源,節目的排檔竟只是政商力量交錯的產物,實在辜負全民所託。顯然的,我們得去除了政、經勢力的不當操控,台灣的公共論域才可能真正起動。



《來看片哦》2004全景映像季即將開鑼



繼<月亮的小孩>後,紀錄片導演吳乙峰 再度推出歷時四年,撼動人心的力作--生命。這部作品即將於九月十八日起在台北市總統戲院上映。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嚴重的大地震,以導演與他的朋友間的信件為基礎,闡明了在災難中失去摯愛的數個家庭的悲痛,以及導演和他住在安養院年邁的父親間的關係,生離死別、絕望與求生的慾望,一部探究生命意義的優秀作品。

吳乙峰說:現實像一把殘酷的鏡子,經常荒謬地逼的你無處可逃,當你正要擊潰它時,它卻一溜煙的不見了。幸好在真實中偶然也會碰到一絲溫暖,那個溫暖,讓你喘口氣,繼續走下去..紀錄,是回憶、是記憶、是夢、是虛構,也是真實,一如我們的人生。

除了「生命」以外,還有幾部好看的片子:

○梅子的滋味/作者:郭笑芸(放映場次:9/24晚上7點、9/25下午4點、10/2下午1點) 
天崩地裂後的奇景,讓一群人絕處逢生,在草莽而生猛活力的人性衝撞下,奇觀式的山間演出一場酸甜苦交雜的深度地震。

○部落之音/作者:李中旺(放映場次:9/25晚上7點、9/26下午4點、10/3下午4點)
「FM91.3部落之音的聽眾早安!我是巴亞斯…」打開收音機,透過這個地下電台,你會聽到部落裡梨子與甜柿的是非、溪水與土石的八卦…

○天下第一家/作者:吳乙峰(放映場次:9/26晚上7點、9/28晚上10點、9/30晚上10點)
廢棄軍營裡的營長、不願搬離帳棚的老兵、住在保麗龍屋子的一群人,三段奇遇,在一條短短的街道,交織出迷人的生活戲劇。

○三叉坑/作者:陳亮丰(僅於重建區放映)
一個雪山下的泰雅族部落,作者與部落年輕人一起試圖用紀錄片去追問,當強勢者想要規劃他人的家鄉,一個看似靜靜停頓的村子,在山谷雲霧之間的哀愁與思辯…

○在中寮相遇/作者:黃淑梅(僅於重建區放映)
他們帶著夢想相遇在一個被稱為香蕉王國、電塔之鄉、垃圾鄉、明星災區的地方,共同用雙手與智慧創造新的家園!

○再見長寮尾/作者:李雅芬 (僅於重建區放映)
一個老人佔多數的古老農村,地震後如何重建?一個人口外流嚴重的村莊,如何傳承它特殊的風土文化?本片凝視一個農村經歷震災後細緻的人際互動與重建歷程。

以上諸片精彩可期,欲前往觀賞者請詳知以下訊息。
●全票190元,學生票150元。
【預售期間8.15~9.10或團體20人以上八折優惠,全票150、學生票120】。
1、年代購票系統02-23419898, www.ticket.com.tw年代預售的票是不劃日期、不劃位,看片當天請提早到總統戲院劃位。
2、20人以上團體票請洽全景傳播基金會02-2767-1019

★詳細影片資料、放映場次─請上網「全景映像季」網站查詢。
http://www.fullshot.org.tw


《Watch Media》大幅更新了啦!



在讀者的聲聲催促下,「Watch Media」的線上收聽節目已經更新了哦,九集,對,一口氣增加了九集!會不會有下口氣呢?呵…當然是會的囉…有興趣的朋友快快去聽吧!

線上收聽「Watch Media」有幾種方法: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價與共享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媒體小鋪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Watch Media」每週日上午8:00—9:00於「綠色和平」(FM97.3)現場直播


報主的話:
去了一趟新加坡,剛回來,延誤發報時間了,真sorry。 雨這麼大,上網看報的同時,別忘了祈求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