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需要有人文的關懷
作者/聖嚴法師
很多人以為科技和人文是兩回事,其實,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回顧二十世紀的歷史,科技文明發展突飛猛進,大幅改變現代人的物質環境,人類的生活品質因此提升,壽命更長,安全感獲得滿足。但它也帶來了副作用,例如農藥的發明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各式視聽設備及機械改變了人們的作息。許多學者便指出了:科技文明帶來了社會問題,不只是污染大自然,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受損。
「科技」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端看使用者的觀念和目的。就以刀子為例,它可以用來醫治救人,但也可成為犯罪的工具。又如原子能可以造福人類,增進生活便利與福祉,但若製作成原子彈,便飽含毀滅的威脅性,禍患無窮。所以,在科技發展的同時,更需要的是人文的省思。
由於過去欠缺這方面的省思,導致產生許多副作用、後遺症。這裡所指的後遺症,不僅僅是自然資源的浪費,還包括了社會環境的破壞,以及人心的浮誇、不安等。現在,我們不僅要承擔起過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更要運用科技幫助人文發展,以人文精神處理科技留下的後遺症。至於如何讓科技成為人文關懷的資源和工具,可以從環保方面來思考。
去年8月,我參加了在聯合國舉辦的「世界宗教與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會議中討論一份由地球憲章委員會所提出的「地球憲章」,希望各地人士討論基本的倫理問題,並親自奉獻於地球的永續生存。這是有鑒於地球資源愈來愈少,而人口卻愈來愈多。過去,只要能滿足衣食住行就夠了,現今,不但要重視人類的生存尊嚴,對地球環境的保護亦同樣重要,所以提出了:社會環境要保護,人類的心靈同樣不可忽略,地球上的人類、環境等要素已形成一個整體,要如何保護地球,應以「生命共同體」來考量。
過去,人們多半站在個人、族群、或國家的利益之上,導致鬥爭、戰亂頻傳,人與人之間矛盾不斷、族群與族群之間存在嫌隙、國家與國家之間互不相容。這種缺乏整體感的現象到處可見,例如自己的居家環境是乾乾淨淨,但對於公共空間的髒亂卻視若無睹,放大到國際間也是如此,可以在自己國內愛護森林,卻在隔了幾個海洋之外的國度肆意地砍伐熱帶雨林!這種以鄰為壑的後果是害人害己,因為恣意伐木的惡果是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空氣的惡化。
一般人講到環保,馬上會想到的是自然的環境和生活上的環保。但是,若人的觀念不調整,光講自然環保是不夠的,所以多年前,法鼓山即已提出「四環運動」,亦即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與自然環保。因為唯有從心靈環保入手,才是究竟的。
若能在觀念上稍做調整,就能扭轉全盤。不要只是想到個人,或者是一個族群、一個國家的利益,從宇宙人、地球人的觀念出發,才能顧及整體的利益。展望未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把關懷的層面和角度,擴大到對整個人類社會和地球,這才是最根本的辦法。
這也就是用人文的精神來指導科技的發展、用科技來關懷人文的最佳實踐。我相信,當科技與人文之間能相輔相成時,整個地球人類會更有整體感,也許在未來五十年之內,還存有國家、民族與文化的觀念,但是在互相溝通時,已不需要護照與地域的身分標幟,地球共同體將會出現,在這樣的時空中,科技是人類共同的文化,也是共有的智慧財產。
凡事都要能從小處著手,往大處著眼,為整體的人類著想,這不是唱高調,是應該身體力行的。同時,我們也要立足於台灣,關懷整個世界。因為僅僅是想到台灣,而不考慮整體世界的平安和諧,那是沒有路可走的;而只是心繫全世界,沒有照顧到本土的需求,也是空談。二十一世紀,每個人都要有「立足於本土,放眼於世界;立足於現在,放眼於未來」的心胸。如此一來,科技的發展就能帶領人類往更善、更美的地方前進。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13期
|